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有效阻止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病的传播,本文通过对比不同浓度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孢子悬浮液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4龄幼虫的毒力筛选出最佳浓度,在此基础上将球孢白僵菌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作为增效剂测试其对球孢白僵菌毒力的增效作用,通过对松墨天牛幼虫致死率的比较,筛选出最佳增效酶。结果表明:1×108cfu/ml的孢子悬浮液对松墨天牛4龄幼虫的毒力最高,蛋白酶液为球孢白僵菌毒力的最佳增效剂。本研究证明了在球孢白僵菌制剂中加入酶增效剂可提高杀虫效果,为防治蛀干害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桑天牛幼虫感染球孢白僵菌后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天牛现称桑粒肩天牛(Apriona germari),是多种林木、果树、花卉的重要蛀干害虫,也是我国危害最严重、最难防治的害虫之一。近年来,其猖獗危害已成为我国养蚕业、林业及果树种植业等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一类广谱性昆虫病原真菌,能侵染15目149科的700  相似文献   

3.
虫生真菌在准格尔旗沙棘木蠹蛾上的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幼虫的虫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流行情况,对内蒙古准格尔旗某沙棘林中的虫生真菌进行了调查,采集到11个虫生真菌标本。经实验室显微观察鉴定,其中1个为雷州被毛孢Hirsutella leizhouensis侵染,1个为一种被毛孢Hirsutella sp.侵染,9个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侵染;分离纯化得到7株球孢白僵菌菌株。  相似文献   

4.
寄生伊藤厚丝叶蜂的球孢白僵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是一种常见的虫生真菌,其寄主达700余种,但其寄生伊藤厚丝叶蜂Pachynematusitoi的情况尚无记载。1992年伊藤厚丝叶蜂大爆发后,我们于辽宁省西丰县德丰林场落叶松林下...  相似文献   

5.
对地处山西东南部的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虫生真菌种类资源及其杀虫活性作了初步的研究。共分离鉴定真菌3目13属19种,2种为山西特有种,其中的丝孢目真菌为该地区的优势种群。选取其中的多形白僵菌和印度轮枝菌,分别对林业害虫杨二尾舟蛾、杨梢叶甲幼虫进行杀虫活性试验,多形白僵菌的平均杀虫效果高于印度轮枝菌16.4%。  相似文献   

6.
光肩星天牛幼虫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光肩星天牛天敌调查中,通过对收集到的罹病死亡的天牛幼虫虫尸的分离,得到一种真菌致病菌,经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球孢白僵菌对昆虫的寄生范围广,致病力强,经室内致病力测定,寄生率达到100%。球孢白僵菌是抑制光肩星天牛种群数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对八角叶甲(Oides duporti)具有高致病力的白僵菌(Beauveria spp.)菌株,为利用白僵菌防治八角叶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感病的八角叶甲幼虫体内分离获得5株白僵菌菌株,测定其菌落直径、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采用浸虫法测定5个菌株对八角叶甲的毒力,并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落直径最大的为菌株YJ-43;菌株YJ-22的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均最高,毒力最强。形态学及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显示,5个菌株均为球孢白僵菌(B. bassiana)。  相似文献   

8.
环境条件及常见农药对球孢白僵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温度、紫外线及田间常用的2种杀虫剂和3种杀菌剂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25℃温度范围内,球孢白僵菌的菌落直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5℃条件下达到最大,即23.2~32.0 mm。经紫外线处理,得到菌株BbI01抗紫外线能力最强,处理与对照菌落直径无差别;杀菌剂对球孢白僵菌的菌丝生长完全抑制,而杀虫剂的抑制作用较弱,其中敌百虫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反而有促进作用,说明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白僵菌优良菌株的自然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l)]制剂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主要药物之一,菌粉年产量达数万kg以上。为了选育毒力强、人工培养菌丝生长快、产孢量高、优良品质稳定的菌株,从建阳、连城、莆田等地收集白僵菌虫体进行组织分离、单孢纯化、比较室内毒力以及在人工培养基上的性状,得到三个优良的白僵菌菌株,进行生产性试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沙棘木蠹蛾幼虫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沙棘木蠹蛾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时,从死亡的沙棘树干内发现了罹病致死的沙棘木蠹蛾,通过对虫尸体内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确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经室内致病力测定,接种浓度4亿/mL、8亿/mL、12亿/mL,54 d的感病率分别是72.22%、83.33%、100%,证明球孢白僵菌是沙棘木蠹蛾的病原菌。同时表明浓度越高感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
松瘿小卷蛾Laspeyresia zebeana(Ratz.)是落叶松幼林的重要枝梢害虫,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发育,造成树木畸形,不能成材。白僵菌是一种子囊菌类的虫生真菌,主要种类包括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等,白僵菌高孢粉无毒无味,无环境污染,对害虫具有持续感染力,害虫一经感染可连续浸染传播。试验表明,利用白僵菌防治松瘿小卷蛾可有效降低落叶松虫害对兴安落叶松林的危害,利用400亿/g球孢白僵菌喷雾,校正防治率在82.9%以上。  相似文献   

12.
以9株白僵菌菌株为材料,对其进行分离鉴定并探讨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有1株为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8株为球孢白僵菌(B.bassiana)。结合白僵菌菌落特征、营养生长情况和产孢量来看,2号和3号菌株比较适合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3.
1983年春,我们先后从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 L.)的越冬幼虫虫尸上分离出顶孢霉(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Corda.)、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ha(Balsamo)Vuill.)、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fsch.)SoroKin)、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elcht.)等5种致病真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尚未见专门报道。本文仅将对5种致病真菌的形态、培养特性、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虫寄生真菌种类的调查基础上,对所得的球孢白僵菌不同菌株的生态学特性、生长特性及致病力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从同一罹病虫虫尸上分离得到4个菌株,在致病力上表现出不同菌株间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5.
楚雄腮扁叶蜂虫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云南省寻甸县采集到自然罹病死亡的楚雄腮扁叶蜂Cephalcia chuxiongica幼虫虫尸上分离到致病性虫生真菌5株:SWYH01,SWYH02,SWYH06,SWYH07和SWYH09,经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别为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淡色丛赤壳Bionectria ochroleuca、粉质棒束孢Isaria farinose、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用各菌株的孢子悬浮液接种楚雄腮扁叶蜂幼虫,研究其致病性,结果表明,1.5×108个/m L的孢子悬浮液处理16 d后,楚雄腮扁叶蜂幼虫的校正死亡率43.64%~100%,说明这5株菌对楚雄腮扁叶蜂幼虫均有一定的致病性,其中淡色丛赤壳致病性最强。  相似文献   

16.
在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虫寄生真菌种类的调查基础上,对所得的球孢白僵菌不同菌株的生态学特性,生长特性及致病力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从同一罹病虫虫尸上分离得到4个菌株,在致病力上表现出不同株间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7.
在马鞍山市马鞍山林场,对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传媒昆虫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的病原微生物进行调查,结果鉴定了8种真菌和1种细菌.对松墨天牛幼虫的致病率测定显示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和同一种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不同菌株均有显著差异.白僵菌的高毒力菌株营养生长无明显差异,而产孢量有明显差异.通过测定,白僵菌菌株226可能是优良菌株,对生物防治松黑天牛方面有潜在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黄山风景区亮壮异蝽病原真菌及高毒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黄山风景区亮壮异蝽UrocheladistinctaDistant的病原真菌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共鉴定出 5种病原真菌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 (Bals.)Vuill.、粉拟青霉Paecilomycesfari nosus (Holm .exGray .)Brown&Smith、蜡蚧轮枝孢Verticillumlecanii(Zimmermann)Viegas、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cladosporioides(Fres .)deVries和一种顶孢霉Acremoniumsp .,其中球孢白僵菌为绝对优势种群 ,占 92 %。选用 10株不同来源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对亮壮异蝽成虫进行了毒力测定 ,结果表明Bb35 7菌株毒力最强 ,是可用于林间防治的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分离自桉蝙蛾Endoclyta signifer Walke的6株白僵菌Beauveria spp.菌株的菌落生长、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率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落生长最快的是菌株B-36,菌落直径为53.08±1.01 mm;产孢量最大的是B-77,产孢量为(29.80±1.95)×10~5个/mm~2;孢子萌发率最高的是B-41,GT_(50)值为13.74 h。对桉蝙蛾毒力最高的菌株是B-36,LT_(50)值为7.06 d。形态学及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菌株B-36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防治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innaeus的高毒力生防真菌菌株,进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对纵坑切梢小蠹室内毒力生物测定试验。结果表明:5株供试菌株对纵坑切梢小蠹成虫和2龄幼虫均具有一定毒力;分离自甘薯小象甲的球孢白僵菌BbYM090515菌株的毒力最高,接种浓度为1.16×108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第10 d,成虫和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1.53%和96.43%,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9.6943×103,6.6315×103孢子/mL,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5.04,4.73 d;菌株BbYM090515具有良好的生防制剂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