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扶绥县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培育剑麻产业,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强做大剑麻产业,需要政策正确引导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之成为地方朝阳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
茶业是宁德市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本文总结了"十二五"期间宁德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并针对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提出做强做大茶产业的对策思路,以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夏秋反季节蔬菜产业,是柘荣县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来源之一。针对柘荣县反季节蔬菜生产现状,提出做大柘荣县反季节蔬菜产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江苏农科院培育的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的大穗特性,提出早播稀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运筹肥水、病虫防治等几项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蔗糖生产是扶绥县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中心的新条件下 ,如何在借鉴继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 ,努力开拓创新 ,把蔗糖产业做强做大 ,这是本届县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1 基础厚实的支柱产业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扶绥县蔗糖生产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基础厚实的产业。“九五”期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已稳定在 40万亩 ,入厂原料蔗年均 1 45万吨。1 997/1 998年榨季入厂原料蔗已达 1 72万吨。两家糖厂压榨能力已达 1 .2万吨。扶绥县已被列为广西蔗糖生产基地县 ,又成为全区 1 6个甘蔗良种良法开发定点县…  相似文献   

6.
《广西蔗糖》2008,(1):57-57
2007/2008年榨季已接近尾声,截至3月25日,扶绥县人厂原料蔗突破500万吨大关,甘蔗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去年,扶绥县以扶南东亚公司和东门南华公司两家制糖企业为龙头,大力推广甘蔗“六化”生产,进一步巩固甘蔗支柱产业,做强做大蔗糖业。具体措施是:  相似文献   

7.
叶昌松  包佐淼 《茶叶》2011,37(1):39-41
惠明茶是景宁县重点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县委、县人民政府实施"以茶富民"战略,制订规划,出台茶产业扶持政策,努力做大做强茶产业,以达到农民致富目的。本文阐述了分析了制约夏秋茶生产的成因以及所做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针对江苏农科院培育的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的大穗特性,提出早播稀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运筹肥水、病虫防治等几项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乐山市位于长江中上游名优绿茶产区,峨眉山茶既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乐山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更是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文章总结了10余年来乐山开展峨眉山茶区域品牌建设的工作举措及成效,分析了品牌配套机制不全、基础保障不足、市场影响力不够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分别从品牌管理、品牌营销、品牌激励方面提出了健全领导管理机制、用好品牌符号、做大品牌营销、发挥政策激励等方面的举措建议,希望为今后乐山及相似地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林蕊桂 《福建茶叶》2009,32(4):33-34,40
茶叶是我区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区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茶产业是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是做强做大茶产业的基础,也是农民增收最密切、最直接的措施。为了探索我区茶叶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途径,近年蕉城区在赤溪镇、霍童镇、洋中镇等主要产茶村和国营茶场设置茶叶生产调查网点,调查种茶农户的年产量、产值、成本、用工情况。通过调查,了解本区茶叶生产现状,茶叶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业和旅游业都是海南的重要产业,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将两种产业联动发展的方式是一种给海南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的有利探索。一方面能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一条新的收入渠道,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增添更多的吸引力因子。本文就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发展农业休闲旅游进行SWOT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海南发展农业休闲旅游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分析珠宝产业升级趋势,提出珠宝业人才培养机构需了解自身的优劣势,整合可利用的资源,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定位。  相似文献   

13.
概述海南省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总结近年来海南省农业各行业农技推广的内容及成效,探讨农业科技推广的机制与主要模式,剖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云南省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总结近年来云南省农业各行业农技推广的内容及成效,探讨云南省农业科技推广的机制与主要模式,剖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概述广东省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总结近年来广东省农业各行业农技推广的内容及成效,探讨农业科技推广的机制与主要模式,剖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概述江西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总结近年来江西省基层农技推广的内容及成效,探讨江西省农技推广的机制与主要模式,剖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龚永新 《茶叶》2012,38(1):43-46
创意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创意产业的出现是知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地位日益增强的结果。促进创意产业与传统茶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转变茶产业增长方式、塑造茶产业乃至茶文化品牌、提高茶产业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针对如何推动创意产业与传统茶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魏妮茜  项国鹏 《茶叶科学》2021,41(5):731-742
基于2011—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三角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效果进行测度,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均持续提升,但两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茶产业发展阶段性和区域性不平衡问题突出,旅游产业区域协同效应显著。长三角各省域内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同步性特征较为显著,产业融合趋势明显。但耦合协调度上升趋势缓慢,整体上促进长三角茶旅产业系统的良性互动和高质量融合发展任重而道远。最后,提出长三角地区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作为辽宁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果树种苗繁育体系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辽宁果业的发展。该文从辽宁果树种苗生产现状入手,从果树种苗供求、种苗市场、种苗生产和脱毒种苗等4方面阐述了目前辽宁果树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和对策。重点建立3级配套的果树种苗繁育和供应体系、创新种苗管理模式、规范果树苗木管理立法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促进果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为辽宁省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曹艺腾  王艳华 《玉米科学》2022,30(1):182-190
围绕鲜食玉米产业链,以吉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DEMATEL-ISM模型诊断制约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吉林省具有种植鲜食玉米的资源优势,但并没有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模型结果显示,根源制约因素为劳动力素质偏低和产业集聚度不高,直接因素为龙头企业发展缓慢和品牌价值不大。根据上述制约因素,提出重视人力资源培训、提高产业集聚度、打造鲜食玉米龙头企业、扩大鲜食玉米品牌知名度等4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