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聚乙二醇浸种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孙渭  李斌  杨建雄  朱淑云 《种子》2003,(3):10-11,14
本文研究了聚乙二醇(PEG)引发烟草种子后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的变化,并筛选出PEG浸种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结果表明PEG能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种子活力,缩短出苗时间,处理后的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大幅度下降,过氧化物酶、脱色酶和酸性磷酸醋酶活性均显著提高。以20%、25%和30%浓度PEG处理烟草种子3d,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种子》2018,(10)
为研究柳枝稷种子活力对人工老化的响应,分别以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3个品种Cave-in-rock、Alamo和Sunburst的种子为试验材料,采取高温高湿人工老化方法从0~96h每12h为间隔,设置9个老化时间,研究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对柳枝稷种子活力指标及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老化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以及活力指数先(12h)急剧下降而后缓慢下降,浸种液电导率呈先趋于平缓再上升趋势。不同老化程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活力指数相关性极显著(p0.01),与浸种液电导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人工老化处理可导致柳枝稷种子发芽的降低和膜透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甲醇老化对花生种子一些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不同浓度的甲醇老化花生种子引起不同程度的劣变。30%甲醇处理是甲醇胁迫的临介浓度。甲醇老化使萌发花生种子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下降,其中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下降尤为显著,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萌发后期有明显增加。甲醇胁迫使种子多酚氧化酶活性上升,而人工老化则明显下降,表明甲醇胁迫与人工老化对花生种子活力的影响存在不同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4.
烟草种子的老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草种子(云烟97)为材料,研究比较老化温度(30,35,38,40℃)和时间(24,36,48,60,72,84,96 h)、100%RH(空气湿度)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确定烟草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定的适宜条件是40℃老化72h.同时研究了烟草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加深,烟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下降,种子内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氧化酶活性呈显著降低趋势,而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这些生理生化研究,为烟草种子贮藏和生产实践上活力的保持提供实际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人工老化处理对芥蓝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0,(8)
为探究芥蓝种子在不同老化处理下的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以不同芥蓝品种为材料,采用40℃、100%相对湿度进行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处理方法,测定芥蓝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芥蓝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着人工老化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出现上升的变化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且3号品种较5号品种清除自由基及过氧化物的能力弱。分析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揭示芥蓝种子劣变的机理,可为减缓种子老化进程和延长种子寿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温高湿(42℃,RH 100%)人工老化法处理加拿大披碱草和老芒麦种子,并对不同老化时间种子进行发芽指标、电导率、脱氢酶活性、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老化处理过程中,加拿大披碱草种子发芽指标在老化初期先呈缓慢上升趋势,随老化时间延长,呈现出下降趋势,老芒麦呈现下降趋势;在两种牧草种子老化过程中,电导率升高;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下降。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酯酶都可以用来衡量加拿大披碱草种子活力;而丙二醛含量不适合用于评价本材料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7.
种子贮存过程中生活力下降,常伴随着细胞质膜的损伤,严重时使种子失去萌发能力或出现畸形苗和死苗。而过氧化物酶作为保护质膜不受过氧化物的破坏已有研究报导,故过氧化物酶的延缓种子老化作用是值得注意的。本文以洋槐种子为材料,测试正常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及同工酶的变化;老化种子电导率、脱氢酶、过氧化物酶及同工酶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辣椒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研究了辣椒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种子各项发芽指标逐渐降低,电导率逐渐升高,并且电导率的变化与发芽率有较好的一致性。另外,老化种子内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降低,而脱氢酶活性在不同老化程度种子内无明显差异。由此说明辣椒种子老化过程中种子活力降低可能是由于细胞膜系统受损和有毒物质积累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铈元素对水稻老化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Ce浸种对自然和人工老化的水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结果表明经Ce处理 后, 自然和人工老化种子的发芽率、 发芽指数、 活力指数都有明显提高, 呼吸作用增强 。 这是由于处理过的老化种子在发芽过程中SOD、 CAT和POD等保护酶活性增强, O2*-自由 基和MDA膜脂过氧化产物含量降低,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下降。Ce浸种处理对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取材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自然库中保存30年及5年以上的普通小麦农家品种10个,测定了9项指标,结果表明:1957年贮入青海库的种子,1987年仍有一定的发芽能力,平均33%(5.56~46.0%),1981年贮入的种子平均发芽率为92.2%(84.3~98.0%)。发芽率与活力指数,鲜苗重、苗干重、电导率等均有一定相关关系,有的达极显著平准。陈旧种子根尖染色体后期异常染色体出现的频率高。但播种田间种植一年以后染色体恢复正常,异常率只1.18%,分析比较了不同贮存年代,不同发芽率的酯酶、过氧化物酶等同工酶,陈旧种子中条带数明显减少、削弱。对利用青海低温、干操自然库保存小麦种子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1.
种子在贮藏过程中,会出现老化现象,使种子活力下降,生理特性发生改变.本实验采用高温高湿(T=52.3℃,RH=80%)人工老化方法处理小麦种子,并以500 mg/L抗坏血酸(AsA)、20%聚乙二醇(PEG) 6000、500 mg/L赤霉素(GA3)3种溶液进行老化种子的修复,人工老化及修复后的种子经室内发芽试验,分别测定种子发芽指标、种子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人工老化处理后,小麦种子的发芽势下降2.27%,发芽率下降2.67%,种子活力(TTC还原强度)下降7.29%,这三者虽都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老化种子的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下降显著,分别较未老化处理种子下降35.86%和51.51%.PEG修复处理能显著提高老化种子的发芽指数;GA3修复处理对老化种子活力指数的修复效果最好;AsA和GA3修复处理使老化种子的MDA含量显著降低,但未达到未经处理种子的MDA含量水平;PEG、GA3和AsA修复处理对POD酶活性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几种化学药剂对烟草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张伟峰  孙渭  李斌  杨建雄 《种子》2004,23(12):20-23
本文比较了腺苷三磷酸(ATP)、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醇(PVA)处理烟草种子后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烟草种子经ATP、PEG和PVA处理后,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有所提高,出苗时间缩短,种子浸出液的相对电导率大幅度下降,过氧化物酶、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均显著提高.其中以4%浓度PVA处理烟草种子3 d,种子活力提高明显;而以20%浓度PEG处理3 d后烟草种子幼苗的整齐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种子老化过程中种子活力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人工老化对田间长势情况的影响,在人工老化条件下对登海605和鲁单818的萌发种子抗氧化酶活性、种子活力、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发芽率、发芽势与产量的形成显著相关,人工老化处理降低玉米的种子活力、田间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呈现出老化前期缓慢降低、老化2d后迅速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14.
高温老化对两个玉米品种种子活力发芽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以玉米太谷1号、泽玉2号两个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高温处理加速老化的方法,研究了种子在老化过程中,发芽指标、种子活力、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45±1℃),高湿(100%相对湿度)密闭条件下,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种子活力等逐渐下降,短时间的高温老化对玉米的多项发芽指标和种子活力影响不大,长时间高温老化种子活力和各项发芽指标迅速下降;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玉米品种的电导率均逐渐上升。两个玉米品种种子在老化处理过程中,种子的多项发芽指标的高低与种子活力的强弱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不同含水量对大葱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李鑫  王倩 《种子》2005,24(4):12-15
本试验通过人工老化的方法,研究不同含水量对大葱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种子含水量由8.4%降至5.5%~2.5%,不影响大葱种子活力,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脱氢酶、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和MDA含量无显著变化;当含水量低于2.0%时,种子活力显著下降.经人工老化处理后,含水量在5.5%~2.5%的种子,其活力保持较高水平,且显著提高种子抗老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种子》2021,(4)
以大葱种子为材料,通过定期测定人工老化(45℃、100%RH)和自然老化(室温贮藏)各项活力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研究大葱种子衰老过程中的活力变化规律及两种研究方式的差异。结果表明,经人工老化处理的大葱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CAT活性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POD活性随老化时间先下降后上升,种子活力在老化初期下降较快,后期下降较慢,而SOD活性和自由基含量变化不明显。自然老化状态下大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CAT和POD活性均随自然贮藏时间下降显著,说明种子的活力丧失明显。在发芽率变化一致的情况下,自然老化大葱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CAT活性、POD活性下降明显快于人工老化的种子,人工老化与自然老化的老化规律不完全一致,不能完全替代自然老化。  相似文献   

17.
选用黑、白芝麻为材料,通过(58±1)℃人工老化处理后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以及种子浸泡液中电导率和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2种芝麻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生活力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白芝麻的下降幅度比黑芝麻的大。电导率、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则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加剧而上升,过氧化物酶活性则下降。各指标间的相关分析显示,在相同的老化时间下黑芝麻的活力较白芝麻要高,以浸泡液的糖含量指示油料种子芝麻老化程度不合适。  相似文献   

18.
烤烟催芽种子不同回干水分包衣对烟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烤烟种子经浸种催芽回干后,其在发芽势、发芽率、生理活性、烟苗干鲜重等方面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种子经过浸种催芽包衣后,烟苗出苗时间缩短,出苗整齐度提高,鲜重提高,干物质积累增多,酶活性增强,电导率下降,种子活力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在各处理中,回干水分以10%为佳。  相似文献   

19.
崔秀娜  王海英  赵富宝 《种子》2012,31(3):50-53
以辽薏苡1号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老化的方法,研究不同含水量对薏苡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薏苡种子的含水量由16.94%降至14.89%,种子活力保持在较高水平.经人工老化处理后,种子含水量在14.89%时,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均达到最大值,淀粉酶、POD酶活性也处于较高水平;而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丙二醛的含量处于最低水平,脱氢酶活性相对下降最少.因此,在对薏苡种子进行长时期保存时,适当降低种子的含水量有利于其保持较高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红花种子人工老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陈贞 《种子》1998,(1):13-15
从6个供试红花品种种子人工老化试验的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但品种之间有明显差异。对种子活力进行评价时,活力指数是一个比较灵敏的指标[1],自然老化的红花种子,其电导率与发芽率,简化活力指数均成负相关。电导率可以作为红花种子活力测定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