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汕优63和淮稻9号为试材,设置不同氮肥管理模式,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法(FFP)相比,实地氮肥管理模式(SSNM)增产6.32%(汕优63)和3.3%(淮稻9号),SS-NM的氮肥产谷效益和农学利用率分别较FFP提高了35.68%(汕优63)、40.48%(淮稻9号)和172.61%(汕优63)、154.50%(淮稻9号),SSNM的氮素转运率显著高于FFP。说明在产量不降低甚至有所增加的前提下,实地氮肥管理可减少氮肥施用量,并较大幅度地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以武运粳30号为试验材料,探讨氮肥施用量减少20%对水稻产量、氮肥当季利用率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栽培措施下,氮肥施用量减少20%未对水稻产量产生明显减产效果,对氮肥当季利用率及稻米品质有提高作用。在分蘖期减少氮肥施用量相比穗期减氮更有利于水稻稳产以及氮肥当季利用率和稻米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符研  余昌花  林朝上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86-87,133
对从广东引进的华新占、玉晶占、黄丝占、合美占等4个水稻品种在海南澄迈进行了试种。结果表明,玉晶占产量最高、综合性状好,产量为524.0kg/667m2,比对照海秀占9号增产16.44%;其次是华新占,产量为496.0kg/667m2,比对照海秀占9号增产1.02%;黄丝占、合美占在产量、米质、抗病性等方面的表现一般,在海南澄迈早季没有种植优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机条播小麦‘罗麦10号'不同施氮量试验,分析了氮素吸收利用和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条播小麦施用氮肥能显著促进有效穗数、粒数的增加,产量呈现随氮素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后减的趋势。机械条播小麦氮肥利用率在氮肥0—315 kg/hm~2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当氮素施用量过高时利用率反而降低。当氮肥施用量为315 kg/hm~2时,氮肥利用率最高为31.56%,氮肥的农学效率、偏生产力、生理利用率分别为9.26、20.52和29.25。效益分析表明,氮肥的最佳施肥量为317.55 kg/hm~2,此时效益最高。综合考虑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机械条播小麦生产中氮肥施用量315 kg/hm~2为宜,可供沪郊小麦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磷钾肥施用水平相同的基础上,研究氮施不同用量对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肥产量最低、为450.2 kg/667m~2,氮肥施用量15kg/667m~2产量最高、为623.7kg/667m~2,氮肥施用量在0~15kg/667m~2范围内,玉米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氮肥施用量达20kg/667m~2时,产量下降。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肥料利用率随之提高,氮肥施用量15kg/667m~2,肥料利用率最高、为36.26%,当氮肥施用量达20kg/667m~2时,肥料利用率下降。  相似文献   

6.
黄土塬区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氮肥效应与土壤氮素调节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在黄土旱塬长期定位研究表明 ,根据小麦生育年降水量施用氮肥 ,将能更好地发挥肥料效益。丰水年、平水年氮肥增产效果极为显著 ,应加大施用量 ;干旱年氮肥效果受抑 ,应减少施用量。氮肥利用率受降水等因素影响 ,年际间变化幅度为 6.4%~ 58.6%。氮肥利用率亦随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变化幅度为 2 5.4%~ 42 .9%,且其利用率与施肥利润的高低并不同步。施用有机肥或氮磷有机肥配施、轮作中增加豆科作物 (或牧草 )能有效地调节改善土壤氮素状况  相似文献   

7.
以适于黄淮稻区的18个粳稻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氮肥水平(0、225、300和375 kg/hm2),研究了施氮量对不同水稻品种氮肥利用率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施氮水平下,各品种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及农艺性状变异显著;株高、有效穗数、全生育期以及单株谷重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及结实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千粒重、每穗粒数、氮肥农学利用率和穗长等性状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利用隶属度函数和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出氮肥利用率最好的3个品种为盐稻15198、连粳7号和津粳优2186。  相似文献   

8.
施氮量对不同水稻品种氮肥利用率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适于黄淮稻区的18个粳稻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氮肥水平(0、225、300和375 kg/hm~2),研究了施氮量对不同水稻品种氮肥利用率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施氮水平下,各品种的氮肥农学利用率及农艺性状变异显著;株高、有效穗数、全生育期以及单株谷重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及结实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千粒重、每穗粒数、氮肥农学利用率和穗长等性状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利用隶属度函数和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出氮肥利用率最好的3个品种为盐稻15198、连粳7号和津粳优2186。  相似文献   

9.
单季杂交稻氮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展了单季杂交稻主栽品种中浙优1号、甬优9号不同氮肥施用量增产效果试验及移栽株行距、有机肥施用量对单季杂交稻产量的影响试验,明确了青田县单季杂交稻氮肥最佳施肥量与移栽株行距、有机肥施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氮肥施用量与莴苣产量和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莴苣高产、优质、低污染、高氮肥利用率的合理氮肥施用量,采用盆栽试验与^15N标记示踪技术,分析了氮肥施用量与莴苣产量和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关系.根据试验结果,将每1kg土的氮肥施用量x(g)与每盆莴苣的产量y(g)拟合成回归方程为y=104.21 2476.31x-5181.97x^2,表明莴苣产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每1kg土的合理氮肥施用量为0.1750-3.2125g.适宜的氮肥施用量能改善莴苣品质,降低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水稻保墒旱直播氮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保墒旱直播氮肥最佳施用量为274.5 kg/hm2,水稻最高理论单产为9 957.30 kg/hm2。此时的肥料利用率最大,水稻单产最高。  相似文献   

12.
以淮稻5号为供试材料,开展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姜堰水稻土区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氮肥用量255.0 kg/hm2水平下,产量分别比127.5 kg/hm2处理和382.5 kg/hm2处理增加15.1%和4.5%,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4.5、14.6个百分点。在实际生产中,姜堰水稻土区水稻氮施用量应控制在255.0 kg/hm2左右,最高施用量不宜超过294.5 kg/hm2。  相似文献   

13.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氮肥施用量对双季稻田油菜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氮肥施用量间油菜产量差异显著,施纯氮 240 kg·hm-2油菜产量最高,为2 3618 kg·hm-2。施用氮肥改善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促进油菜生长发育,显著提高干物质积累量,但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显著下降。氮肥施用量在180 kg·hm-2时,能较好地协调油菜高产与氮肥合理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施用生物炭、提高氮肥利用率,采用整合分析的方法,收集符合筛选标准的文献33篇,统计了170组包含生物炭配施化肥(BC+NPK)和单施化肥(NPK)处理下作物氮肥利用率的数据,从不同地域、土壤养分、氮肥用量、生物炭特性与施用量、作物种类等方面量化分析生物炭对作物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生物炭可以使作物氮肥利用率提高4.76%,其中南方地区生物炭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提高了11.73%。土壤肥力影响生物炭对氮肥利用率的增幅,在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速效氮含量较低的南方地区,施用生物炭对氮肥利用率的提升效果最优,而在有机质含量较高、pH值较高的东北地区,施用生物炭的效果则有所降低;当氮肥施用量≤120 kg/hm2时,生物炭的增效效果最明显,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0.73%。与经济作物相比,粮食作物的氮肥利用率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增加了5.71%。生物炭施用量控制在≤1%时,氮肥利用率提高3.43%,木质材料制备的生物炭的提升效果最明显,氮肥利用率提高7.99%;生物炭含氮量>2%时,氮肥利用率提高19.43%;生物炭pH 9~10时氮肥利用率最佳,肥料利用率能够提升5.01%。  相似文献   

15.
施钾对寒地水稻氮肥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粳稻品种空育131为材料,研究不同钾肥用量下水稻对氮肥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响应,为寒地水稻生产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施钾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且随施用量增加,水稻体内氮素相对含量降低,但绝对吸收量增加,稻谷中氮占全株比重下降,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均呈增加趋势,施钾有利于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提高,试验条件下以全生育期90.0 kg/hm2 K2O的施用量较佳。  相似文献   

16.
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   总被引:389,自引:29,他引:389  
 介绍了中国水稻生产氮肥使用及利用率概况。中国氮肥消费量占世界氮肥总量的 30 %,水稻生产所消耗的氮肥占世界水稻氮肥总消耗量的 37%。与主要产稻国相比 ,中国水稻生产氮肥施用量较高而利用率较低 ;介绍了国际上公认的氮肥利用率的概念和相应的定量方法 ;总结了国内外水稻氮肥的施用方法 ,肥料种类 ,计算机推荐施肥以及实时施氮管理模式等对降低氮素损失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研究概况和研究进展 ;从水稻品种耐肥性、土壤供肥能力、施肥技术及水分管理等多方面分析了中国水稻氮肥利用率低的可能原因 ;提出了通过改善水稻品种对氮肥的敏感反应 ,以作物氮素状况为指导适时和适量施用氮肥 ,以及合理调节土壤背景氮来降低氮素损失 ,提高水稻的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7.
氮肥施用量、施用时期及运筹对水稻氮素利用率影响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常规籼稻、杂交籼稻和少数常规粳稻的氮肥利用率呈现随施氮量的增加先上升,至中肥处理达最大,高肥处理显著下降的趋势;不同叶龄追施氮肥的时期与氮肥利用率呈二次曲线关系;前期施氮量占总施氮量的比例与氮肥利用率之间呈显著的抛物线关系。总的来说,氮肥施用量过小过大,氮肥追施过早过迟,氮肥前中后期运筹不合理,水稻的氮素利用率均不高,造成氮肥浪费甚至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为摸清不同氮肥用量对莴笋经济效应的影响,掌握氮肥的最佳施用量,提高莴笋施肥水平和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在黄泥田土壤上,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产量也增加,当氮肥施用量超过一定范围时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产量反而下降,给生产上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试验结果表明,莴笋最佳氮肥施肥量为16kg(纯量),生产中莴笋的氮肥利用率为59.96%。  相似文献   

19.
聚脲甲醛(M U)缓释氮肥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氮肥施用量,明确玉米施用聚脲甲醛缓释肥的最佳施肥配方。本研究以鑫鑫1号为材料,以聚脲甲醛的氮利用率相当于普通尿素的1.3、1.6、1.9倍,设置常规施肥、不施氮肥和几种不同聚脲甲醛施用量处理,研究聚脲甲醛对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U50、MU70对玉米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无显著影响。处理2(1.3倍利用率75%MU50+25%PU)、处理3(1.3倍利用率50%MU50+50%PU)的氮肥利用率高于常规施肥,其他各处理氮肥利用率均不同程度低于常规施肥。相同施肥量情况下,施用MU50氮肥利用率高于MU70。减施氮肥较常规施肥降低穗粗、百粒重,增加秃尖长度,产量降低,其中处理2、处理12(1.3倍利用率75%MU70+25%PU)与常规施肥产量差异不显著。相同施肥量情况下,施用MU50产量高于MU70。综上,处理2(1.3倍利用率75%MU50+25%PU)在保证产量不降低的同时,氮肥利用率较高,具有节肥增效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在土壤低氮(碱解氮68.85 mg/kg)条件下,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试材,分别施用15N标记的尿素2.5、5.0、7.5 g/盆,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甘蔗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甘蔗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来源于肥料氮素的比率及土壤有效氮含量不同程度增加,但甘蔗氮肥利用率显著下降;施氮量明显影响甘蔗各器官的干物质分配、氮素分配、氮肥利用率及氮素在不同土层的分布;甘蔗主要吸收20~40 cm土层的氮素。甘蔗施用氮肥应考虑适宜的量和土层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