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沈瑞 《新农村》2011,(9):29-29
1.卫生消毒消毒工作是切断疫病传播的重要途径,杀灭或消除猪体表各种病原体的好办法。因此,猪场应严格制定卫生消毒制度。定期对生活管理区、生产区、猪舍内外环境(特别是卫生死角)、猪体进行严格的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一、保持猪舍卫生,严格消毒饲养员要每天打扫猪舍,及时清除猪舍内的食物残留和生猪排泄物等,集中处理好舍内垃圾,防止猪舍内出现垃圾、污物堆积现象,保证猪舍清洁干燥,否则会滋生细菌污染猪舍,并造成猪疫病交叉传染。其次,要定期消毒。饲养员要按照程序,对每一个猪舍内部及周围进行严格消毒,为保证消毒效果,可以用多种消毒剂进行交叉轮流消毒,从而减少猪舍里的细菌,消除病原体,为生猪建造一个卫生隐患少、安全性高的生存环境。最后,在日常管理中,饲养员必须认真做好卫生管理工作,避免有任何的疏漏、差错,尤其要注意母猪的用水量和用水质量,如用水被污染,母猪将很容易出现猪疫病。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猪疫情暴发愈发频繁,疫病控制是绿色食品肉猪生产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养猪场的疫病控制工作,应从抓好猪舍的环境控制、日常饲养管理、隔离饲养、疫苗接种、卫生消毒、疫情监测等方面做起,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控制疫病的发生及流行。合理对猪易发疫病的免疫和疫苗使用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正引发猪呕吐的疾病类型较多,呕吐也是生猪养殖中比较常见性症状,需要在养殖过程中多加注意生猪的饲养管理,做好猪舍的日常清洁、卫生、消毒工作,以及保证猪舍内部空气流通,为生猪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笔者结合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就易引发生猪呕吐的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胃溃疡和轮状病毒四种常见类型疾病进行分析,从而能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对症用药,确保该病的防治成效,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预防消毒进出场区、猪舍的门口常年设消毒槽(池),用3%~5%的火碱水溶液消毒.场区至少每半年用药物消毒1次.舍内走廊每周消毒2次,每月1次载猪消毒.  相似文献   

6.
李小芬 《当代农业》2014,(22):40-41
秋冬季的猪病发生相对其他季节略有减少,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秋末冬初的时间段,由于昼夜温差的加大,再加上寒风和秋雨的侵袭,温度变化很大,此时猪场若管理不当,防疫保健工作不到位,均会导致疫病的暴发,降低猪场的生产效益,甚至造成猪场的严重亏损。因此,秋冬季节一定要加强猪群的防病和保健工作。一、加强猪舍的清洁卫生和消毒,消灭传染源加强卫生消毒工作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停留在猪体表存活的病原体的有效办法。选择通过兽药GMP认证厂家生产的消毒药,确保消毒质量:定期对猪舍内外环境,包括栏舍、场地和用具、器械,以及排水道、空气及母猪全身体表等方面的消毒:加强对卫生死角,如装猪台、污水沟、储水池、食槽等场所、设施的消毒。猪舍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并保持栏舍地面干燥,可相对减少母猪四肢疾病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1999,(7)
随着生猪规模生产的发展,规模猪场的疫病防治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猪场只有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净化消毒和综合性防范措施,才能有效地消灭猪舍环境和用具上的病原微生物,达到控制和消灭疫病,确保猪群健康生长的目的。1.猪场的环境消毒环境消毒有利于消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和优化外部环境。常规办法是在猪场的进出口和每幢猪舍门口设置消毒池,消毒池内注入生石灰水或烧碱水,每周更换补充一次,进出车辆和人员必须经过消毒池。场内道路硬面化,并做到每  相似文献   

8.
《农家顾问》2011,(8):9-9
一是严格生猪饲养管理。规模饲养场实行封闭饲养,育肥猪坚持"全进全出",不断提高生物安全水平。要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通风干燥,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供给充足营养,增强猪群抗病力。二是做好夏季消毒灭源。当前重点要加强对猪舍特别是仔猪产房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9.
1消毒意识不强不少养奶牛户认为牛抗病力强,不需讲究,结果往往使奶牛发病死亡.要认真做好消毒工作,冬春每周对牛舍及周围环境消毒1次,夏秋每周消毒2次,并做到饲料、饮水卫生,严防喂霉变的饲料.  相似文献   

10.
正猪舍消毒问题是养猪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其能够有效的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能够使生猪更加健康的成长。夏季是各种病害爆发的高峰期,猪舍消毒工作没有做好,很可能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这对于生猪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猪场的带猪消毒和空舍消毒情况不同,那么,在夏季生猪养殖期间该如何做好猪舍消毒工作呢?下面,笔者将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一、清洁消毒程序在进行猪舍消毒时相关工作并非是盲目开展的,在具  相似文献   

11.
春季天气转暖,微生物开始大量滋生,这也就成为猪常见疫病的多发期,因此做好春季猪疫病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 1严格消毒制度,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消毒对健康猪起着免疫、预防的作用,而对病猪可起到消灭病原作用.春季到来,对猪舍及周围环境要进行一次彻底净化,清理焚烧垃圾废物.  相似文献   

12.
猪热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于高温、高湿季节。同时猪舍条件差、管理落后的猪场此病的发生率较高。所以要掌握高热病的病情症状,做好预防工作,保证猪舍卫生干净,按照猪舍管理条例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1猪疥癣猪疥癣俗称猪癞、疥疮,是猪皮肤病中最普遍和最严重的一种,严重的疥癣不但影响猪体增重,还可造成猪的应激反应。患猪剧痒,摩擦,用肢蹄搔弄患部,常致出血、脱毛、结痂,并常在猪眼周、颊部、耳根、背部、体侧和股内侧皮肤肥厚处,形成皱褶和龟裂。防治:经常保持猪舍清洁干燥,猪群不应拥挤,猪舍要通风良好,冬季勤换垫草,经常让猪晒太阳,猪圈半个月消毒1次。发现本病后,猪舍、饲具等要用20%石灰乳或5%热火碱水等进行彻底消毒。对病猪常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1)用2%敌百虫溶液喷洒猪体或洗擦患部,每周一次。(2)伊维菌素按  相似文献   

14.
1.搞好猪舍卫生消毒工作:猪舍内的粪便应及时清除出去,严禁猪粪便在猪舍内进行发酵,这样会严重污染舍内空气,给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乳房炎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除了每天清除粪便外,还可用百毒杀或强力消毒灵进行喷洒消毒,尽量做到环境无菌无毒,使一些细菌性及病毒性传染病的发  相似文献   

15.
1饲养环境控制1.1灭蚊蝇措施夏季是蚊蝇繁殖旺季,蚊蝇作为中间媒介会将某些疾病在猪场广泛传播,其中以猪乙脑最为典型。为减少、消灭蚊蝇,应做到:勤于清理潮湿、污染的粪尿、垫料,并定期对猪舍内外环境,包括栏舍、场地和用具、器械、排水道以及猪体表等严格消毒,还应注意一些卫生死角的消毒,清除蚊蝇的适存环境,减少其繁殖的几率;采用灭蝇灯、驱蚊香草、蚊香等安全的手段驱除蚊蝇。一般夏季要求每天至少清理粪便2~3次,每月消毒3~4次,并结合做好消灭蚊蝇工作。1.2猪舍降温措施常用方法有:(1)空气对流降温。清除猪舍周围阻挡空气流动的障碍物,打开所有门窗和散气孔进行通风,采用电扇、抽风机促进舍内空气流动,达到适宜的温度标准;(2)凉水降温。在中午检查猪舍温度超标严重时,用清凉井  相似文献   

16.
冬季天气寒冷.不利于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还容易使猪患病。因此,冬季养猪要围绕御寒这个主题展开,具体应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管理: 1.环境管理 (1)猪舍条件。①猪舍外围墙壁要厚实、严密。猪舍在冬季时要增加保温设施。为此.可以堆放作物秸秆.可以临时砌泥土坯。  相似文献   

17.
四、综合防治措施1.加强管理(1)隔离,封锁已发病的种猪舍与分娩舍,尽量减少猪群移动,同时各猪舍做好自我封锁。(2)人员、用具设备管理,减少人员走动,禁止串舍,出入口消毒,各舍员工的工作服不能混洗。各舍所用工具设备等使用后要及时清洗消毒,切不可相互混用。(3)加强消毒,每幢猪舍出入口消毒液加大浓度,如:抗毒威100克加水50~150公斤。各幢猪舍每隔  相似文献   

18.
一、消毒意识不强。不少奶牛养殖户认为牛抗病力强,不需讲究,结果往往使奶牛发病死亡。认真做好消毒工作是养好奶牛的基础环节,冬春应每周对牛舍及周围环境消毒1次,夏秋每周应消毒2次,并做到饲料、饮水卫生,严防喂霉变的饲料。  相似文献   

19.
一、消毒技术(一)采取带猪喷雾消毒,杀灭猪舍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目前.规模猪场所采用的消毒方法是在猪舍外主干道及所有需要消毒的场所喷洒全消、博克、火碱、福尔马林等消毒剂。或在主干道及猪舍内走道地面撒火碱水或生石灰的方法消毒;在猪舍内主要使用喷洒式消毒技术,向猪舍地面和猪群喷洒氯、碘和复合酚类消毒剂。这种平面式消毒方法无疑在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做好拔毒灭源和免疫保健工作 及时做好门卫、猪舍、排污通道、饲养工具、场地、车辆、人员等各项消毒工作,坚持日常消毒、定期消毒与及时消毒相结合,要正确使用各类消毒药品,确保消毒效果。基础免疫和保健严格按程序进行,严格免疫技术操作规程,保证一猪一针头,避免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