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黄泛冲积物发育的盐碱化潮土的长期定位试验和土壤、植物分析,研究了小麦-夏玉米轮作制下的产量演变;有机肥和化肥的肥效;土壤养分的变化和平衡,以及土壤盐分及其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年平均产量NPK〉NP〉NK〉PK;单施化肥的单位养分增产量P2O5〉N〉N2O;配施有机肥时,N〉K2O〉P2O5。化肥生产率玉米大于小麦,单施化肥大于配施有机肥。每年每公顷施N375kg,P2O5187.5kg,K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施N375千克、P2O5202.5千克、K2O375千克、S60千克、Mg60千克,甘蔗产量可达187.0160吨/公顷,糖份为10.6947%,是理想施肥组合。当每公顷施N375千克、P2O5135千克、K2O375千克、S60千克、Mg60千克时,甘蔗含糖份最高,达14.428%,纤维分10.5153%。  相似文献   

3.
辣椒营养吸收特性及优质高产施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田间条件下每生产100kg干辣椒吸收N9.64-11.24kg,P2O52.37-2.56kg,K2O8.72-10.89kg,N:P2O5:K2O为1:0.23-0.25:0.79-1.02。吸收高峰期在盛果期,营养敏感期在生长前期。在缺钾土壤上不施钾肥辣椒易产生严重的钾素胁迫,生长发育受阻。氮钾配施比单施氮平均增产62.0-70.0%,施钾产投比达到10.94-22.15。施钾改善辣椒商品性  相似文献   

4.
赤沙土花生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样分析和田间试验综合结果表明,N、K、P是莆田县沿海地区赤沙土花生生产的养分限制因素,某些土壤还缺乏Mg、B和Zn等养分。三要素的最佳比例为1:1:1.4;氮磷钾肥对花生品质均有明显影响。在目前生产水平下,以每公顷施N55.3kg,P2O5 53.6kg、K2O78.1kg为最佳用量;某些土壤可配施硫酸镁75 ̄90kg/hm^2或硼砂或硫酸锌15kg/hm^2。  相似文献   

5.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用对覆膜玉米的增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膜玉米具有增产作用,试验表明,在同等施用化肥的前提下,增施有机肥公顷多产玉米1558.5kg,增产25.9%,纯增效益1056.00元/hm^2,根据试验结果,建议生产上应用参考施肥配方,即磷酸二铵375kg/hm^、水素424kg/hm^2,硫酸钾45kg/hm^2、有机肥22500kg/hm^2。  相似文献   

6.
关中灌区小麦、玉米轮作田磷肥施用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1年定位研究表明,在关中灌区土的小麦,玉米轮作制中,将磷肥施于小麦,每kgP2O5平均增产14.9kg,后作玉米平均增产7.3kg,磷肥利用率25.6%,比等量磷肥施于玉米的增产效益高。施磷肥后,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多,耕层下土壤因得不到磷素补充,有效磷含量减少较多,年生产粮食10.5~12.0t/hm^2,年需要施磷肥(P2O5)105~120kg/hm^2,可维持土壤磷素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旱塬地施用有机肥的保水培肥效果及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3 ̄1995年在陇东旱塬地的3a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旱地施用有机肥具有明显的培肥作用和蓄水保墒效果,平均每公顷施有机肥112500kg,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磷、钾含量试验后比试验前分别提高了36.4%、21.7%、49.7%、16.2%和44.2%,0 ̄60cm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增加5.5mm;每毫米降水多生产小麦1.83kg,水分效率提高22%;小麦增产15.8%,施肥量与产量之间呈显  相似文献   

8.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连续15a土壤肥力及土地生产力的定位试验表明,有机肥与不同化肥配施,土壤有机质提高24~149g/kg,比相应化肥处理的速效N、P、K分别增加15~35mg/kg、8~15mg/kg和69~163mg/kg。N素化肥平均增产35.2%,生产力贡献率68.2%,与有机肥配施交互值30.1%,对生产力贡献92.4%,增产贡献81.9%;P素化肥平均增产64.5%,与有机肥交互为负效应;K素化肥平均增产  相似文献   

9.
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综合农艺措施对稻粒黑粉病及制种产量的影响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四川西北地区,控制稻粒黑病高产的最优措施组合为:每公顷母本秧田用种89.25-118.5kg,N128\55-157\5kg,P2O574\1-97.95kg,K2O152.25-189.75kg,赤霉素198-225.5g,病粒率可控制在2%以下,产量达4134.8kg/hm^2.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结合大田调查与土壤肥力测试,于1996 ̄1997年在西昌市西乡乡、对攀西地区主要土壤(黄红冲积性水稻土)上N、P、K施用量及配比与小麦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小麦的需肥顺序为N〉P〉K;②土壤钾含量较丰富,施钾量与产量的关系不显著;③小麦产量随N、P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小麦的最佳施肥量为N:294:45kg/hm^2;P2O5:14.85kg/hm^2;K2O:  相似文献   

11.
江苏水稻施肥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苏省稻田施肥现状是,高产示范方每公顷用肥量(折纯)580~590kg,比一般稻田高45%~50%,N、P2O5、K2O比例为1:0.31:0.35。肥料成本占种稻成本的30%左右,示范方与一般稻田相差不大。水稻施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量上施N量偏多,P2O5、K2O比例偏低,肥料利用率较低;组分上有机肥与无机肥比例失衡,肥料结构及化肥品种单一;操作上肥料运筹及施肥方法不合理。本文从平衡配套施肥  相似文献   

12.
作者在控水、控肥、控土的条件下,通过试验建立小麦产量依土壤肥力、施磷量、施钾量、施氮总量、供水总量而变化的数学模型,分析模型指出:高产麦田土肥水措施应以培肥地力、稳定氮肥用量、增施钾磷肥和满足供水为重点,并提出实现亩产600kg的土肥水技术指标为:土壤有机质含量1.166%~1.217%,全N0.0755%~0.080%,碱解N100.41~107.85ppm,速效P_2O_568.94~73.77ppm,速效K_2O92.52~95.26ppm,要求养分供应总量N为32.06kg/mu,P_2O_5为21.5kg/mu,K_2O为35.12kg/mu,供水总量为600mm,水分生产效率1kg/mm.mu。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平衡施肥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皖杂40在江淮丘陵地区双膜简化栽培的条件下,钾肥增产作用最大,氮磷钾配合施用才能获得高产。当每公顷施用N237.6kg,P2O547.55kg,K2O214.54kg时,可达最高产量,为1639.50kg/hm^2;当每公顷施用N230.7kg,P2O568.55kg,K2O170.1kg中达最佳经济效益,为19625.70元/hm^2。  相似文献   

14.
攀西地区小麦高产施肥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结合大田调查与土壤肥力测试,于1996~1997年在西昌市西乡乡,对攀西地区主要土壤(黄红冲积性水稻土)上N、P、K施用量及配比与小麦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小麦的需肥顺序为N>P>K;②土壤钾含量较丰富,施钾量与产量的关系不显著;③小麦产量随N、P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小麦的最佳施肥量为N:29445kg/hm2;P2O5:14085kg/hm2;K2O:1725kg/hm2。  相似文献   

15.
亳州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适宜,水解氮含量较高。速效磷含量偏低,速效钾含量较高。肥料试验结果表明:烤烟的施氮量宜在82.25kg/hm^2左右,N:P2O5:K2O为1:1:2.5。增加施氮量,烟叶含氮量和尼古丁含量有增加的趋势,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下降。相同施氮量下,增加施钾量,烟叶含钾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李爱青  陈蔚蓝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4):328-329,337
研究了播期、密度和施氮、磷、钾量与红麻产量关系,结果表明,播期和施氮量对产量影响最大,密度、施磷钾量次之。微机分析表明,夏麻每公顷产纤维3000~3750kg,其综合农艺措施的取值范围是:每公顷施纯氮186~196.5kg、P2O590~112.5kg、K2O183~225kg,定苗29.4~30.9万株/hm2,6月12~14日播种;对高产群体产量结构研究表明,3750kg/hm2夏麻产量结构是:有效株19.5~25.5万/hm2,株高320~360cm,茎粗1.38~1.8cm,皮厚1.1~1.4mm;不同施氮方法以苗肥+旺长肥最理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砂姜黑土和潮土为供试土样,在小麦配方施肥中测定其肥力,结果提示,低肥田施氮肥,砂姜黑土为180.5kg/hm^2、P2O5为82.5kg/hm^2;潮土的N为96.5kg/hm^2、P2O5为90.0kg/hm^2。中肥田中,砂姜黑土N为135.0kg/hm^2、P2O5为35.5kg/hm^2;潮土的N为139.3kg/hm^2、P2O5为90.0kg/hm^2。高肥田中,砂姜黑土N为78  相似文献   

18.
对山西省中部地区白菜、甘蓝施肥状况及菜田土壤养分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①施肥水平。全年亩施纯N35~75kg,P2O516~33kg,K2O6~19kg。氮:磷:钾=1:0.45:0.21,极不协调。②养分收支状况。有机质收入大于支出,处在积累阶段;氮的投入是支出的4倍,有浪费;磷的投入是支出的近5倍,高度积累;钾的投入小于支出,处于消耗阶段。③施肥原则。老菜田年亩施纯N15~20kg,P2O55kg,K2O15~20kg;一般菜田年亩施纯N30~35kg,P2O51510~15kg,K2O10~15kg;新菜田年亩施纯N40kg左右,P2O515~17kg,k2O13~18kg。  相似文献   

19.
施肥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13年砂姜黑土定位监测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能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改善和提高品质。长期单施N、P化肥,导致钾素养分含量下降,物理性状变劣和产量不稳。长期单施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但产量只能维持在一定水平,很难高产。小麦、玉米连作年亩产961.3kg籽粒,平均亩投入氮素35kg、磷素(P2O5)13.79kg、钾素(K2O)11.85kg。  相似文献   

20.
攀西地区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五因素二次旋转组合设计,对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Ⅱ优162在攀西地区的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重穗型杂交稻产量的影响为施氮量(x3)〉施钾量(x5)〉密度(x2)〉施磷量(x4)〉播种期(x1)。增施氮、钾肥、适当增加密度是实现超高产的主 技术措施;在中穗的基础上攻大穗是超高产的关键。建立了攀西稻作区重穗型组合每公顷产量11.25t以上的综合栽培技术:3月下旬播种,栽插密度32.25~33.75万穴/ha,施N206.55~220.20kg/ha,施P2O576.95~88.80kg/ha,施K2O183.15~189.30kg/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