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奶牛在妊娠后期,乳房的血流量和淋巴液流量明显增多,当乳房的血液循环、淋巴液循环或是后躯静脉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时,便会引起乳房浮肿。该病通常发生于奶牛产前或产后的2天,初产奶牛、高产奶牛和老龄奶牛多发,发病率在10%左右。一、症状病牛精神沉郁,整个乳房肿大下垂,皮肤发红光亮(乳房下半部尤为明显);眼结膜潮红;触诊乳房紧绷,指压有痕;体温41℃;心音无异常变化,呼吸较快;瘤胃蠕动音极弱,没有蠕动波,肠音微弱;采食量下降,饮欲欠佳;粪便恶臭、极少,尿液发黄。二、病因有研究表明,该病与奶牛产奶量呈显著正相关。此外,血浆雌激素与黄体酮含量,摄入过量的钾,低镁血症等,也与该病相关。  相似文献   

2.
《饲料博览》2003,(8):49-49
产乳热也叫生产瘫痪,常在分娩前后突然发病。主要发生在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且多出现于3~6胎的高产胎次,并且受干奶期饲喂水平的影响较大。患过产乳热的奶牛以后产犊时容易再发此病。 症状 病情较轻时,体温正常或稍有下降,一般不低于37℃,病牛精神萎顿,但不昏睡,食欲不振,瘤胃蠕动减弱,卧地后自行不能站立,头颈呈轻度S状弯曲,随着病情  相似文献   

3.
奶牛瓣胃阻塞多因长期饮水不足,津液亏损或继发于其他前胃疾病致使胃津缺乏,百叶干涩,运化无力而成百叶燥洁之症。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奶牛瓣胃阻塞45例,治愈43例,治愈率达95.60%,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症状病牛精神沉郁,初期饮食欲减退,反刍减弱,有时可见空嚼或磨牙,产奶量减少,听诊瘤胃蠕动音减弱,瓣胃蠕动音弱,粪便  相似文献   

4.
临床症状 本病临床症状表现明显.水牛采食紫云英1小时后,左肷部(瘤胃)明显地突起,臌气严重时左肷部超过背脊.病牛表现为痛苦不安,频频回头顾腹,腹痛不安,两后肢不断提举踢腹,食欲、反刍、嗳气完全停止.左腹腹壁触诊有弹性,叩诊呈臌音,听诊瘤胃蠕动音明显减弱或消失,偶尔可听到轻微蠕动.张口呼吸,口内流涎,呼吸和心跳加快,但体温正常,眼球突出,眼结膜充血,站立不稳,行走摇摆;臌气严重的,一旦倒地,若不及时抢救则会很快缺氧而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5.
数字     
《新农业》2009,(12):60-60
奶牛良种补贴2.6亿 ——2009年奶牛良种补贴资金达2.6亿元,比2008年增加2000万元。在继续补贴荷斯坦奶牛、奶水牛、乳用西门塔尔、褐牛、牦牛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耐湿热和耐高寒奶用品种娟姗牛和三河牛的补贴.  相似文献   

6.
武深秋 《饲料博览》2002,(12):50-50
产后瘫痪是奶牛特有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该病多发生在3~5胎的高产奶牛,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产后3天内发病,病牛卧地不起,四肢无力,头向后侧倒卧,多呈“S”型,知觉丧失,食欲废绝,体温下降,血钙含量7.0mg以下。预防措施:1.母牛在产前2个月开始停奶,确保胎儿与母体的营养需要。在母牛干奶期,最迟从产前2周开始转入产房,开始低钙高磷饲养,减少从日粮摄入的钙量,这样可激活甲状旁腺的机能,从而提高吸收钙的能力,使产后很快适应,能及时动员骨骼中的钙溶解出来,保持血钙正常含量。2.奶牛停奶后,要减少谷物精…  相似文献   

7.
葛晨 《农家参谋》2013,(11):26-26
一、临床症状病牛常出现间断性厌食,有的拒食精料,尚能采食少量青贮料和干草。体重下降,精神沉郁,体温、呼吸和脉搏多接近正常,但泌乳性能下降,排粪少而硬,表面附有黏液,有的病牛腹泻,粪便稀软呈糊状。因瘤胃被挤于内侧,故在左腹壁出现扁平状隆起。瘤胃蠕动减弱,蠕动次数减少乃至消失。病牛呈渐进性衰竭,喜卧而不愿走动,常取卧地姿势。自左侧髓关节至肘后连线下方,偶可听到皱胃内发出的玎玲音和滴水音。以叩诊与听诊结合的方法,可在其左侧倒数第二和第三肋问听到金属性回响音。  相似文献   

8.
迎春 《吉林农业》2011,(8):216-216
奶牛真胃炎是奶牛产后突发的一种严重的消化障碍性疾病,临床上病牛表现为不食、消瘦、机体脱水、腹痛、腹腔积水,粪便异常、味腐臭、内含有淡黄色胶冻状物质或潜血便。死亡牛真(皱)胃及十二指肠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炎性病变及坏死灶。严重者可因真胃壁穿孔而死亡,病程长达1-2个月,治疗缓慢,奶牛奶量下降。对奶牛业发展影响大。将影响奶牛的体质健康,惠真胃炎奶牛自身免疫能力下降,常会造成奶质量下降,奶产量下降,慢性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频发,久治不愈或时常反复,有时出现四个乳区交替发生。对奶牛业生产经营带来了困难。所要研究奶牛真胃炎治疗专方剂。  相似文献   

9.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尤其在干奶期发生乳房炎,可导致奶牛产后初乳期发生乳房炎,由此造成产后2—3个月内的泌乳高峰期奶牛泌乳性能得不到充分表现,严重时则使泌乳母牛丧失泌乳能力而被淘汰。  相似文献   

10.
问:奶水牛和黑白花奶牛到底有什么不同?答:柳州地区水产畜牧局高级畜牧师刘俊民认为:奶水牛是用国内外优秀的水牛品种和柳州地区当地水牛进行杂交改良的。改良后其生长发育速度快,肌肉结实有力、性情温顺,既可役用又可产奶,一个泌乳期可产奶2~2.2t,优秀个体可高达3.8t,是优良的奶牛品种。问:奶水牛的适生范围是哪?答:我国奶水牛饲养量在1 800万头左右,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特别是广东、广西、四川、湖南、福建,这几个省份的数量比较大,它的适生范围主要是在这几个省,适合的温度都是在25~30℃,因为它比黑白花奶牛耐热性强…  相似文献   

11.
1引起奶水牛饲料性疾病原因为提高奶水牛的产奶量,在奶水牛养殖过程中,饲养户多以当地各种草、菜、农副产品、工副产品作饲料,常因饲料保管不当,保管或处理不当造成饲料发霉变质,而导致奶水牛饲用后生病,轻者降低奶水牛产乳量和乳的质量,重者导致奶水牛死亡。据统计,自1998年德宏州开始利用德宏水牛与印度摩拉水牛或巴基斯坦的尼里·拉菲水牛培育奶水牛挤奶以来,每年约有3~4%奶水牛发生饲料性疾病,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结合国情发展我国的奶资源,本研究室近年来对乳用杂交改良水牛和役用土种水牛在人工诱发条件下的乳腺发育、乳腺组织的生理生化、形态以及外周血液的激素水平进行了若干研究,为建立更为有效的水牛人工诱发泌奶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但发现对役用水牛的诱发效果一般较差。为此,本试验对人工诱发条件下土种海仔水牛乳腺分泌物的某些生化特点进行了观察分析,以探讨其乳腺的功能状态和合成分泌能力。  相似文献   

13.
德宏奶水牛是用德宏水牛与印度的摩拉水牛和巴基斯坦的尼里·拉菲水牛杂交育成的一种奶水牛.与其它奶牛所产的犊牛一样,新生犊牛是在人工培育条件下育成.犊牛下痢是在奶水牛犊牛培育过程中一种常见疾病,该病发病率高、病因复杂、难以治愈、死亡率高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伴有腹泻症状的胃肠炎、全身中毒和机体脱水.  相似文献   

14.
2002年9月19日,某村首先发现疫情,该村1星期之内,发生病牛12头,死亡3头:到9月29目,又有7个乡镇先后发生疫情,共发生病牛486头,死亡102头。该病只发生于水牛,且以青壮年牛及孕牛多发,幼牛、老龄牛发病少,黄牛不发病。疫情发生后,及时采取隔离治疗、消毒灭源、加强检疫、紧急预防接种牛巴氏杆菌疫苗等综合防制措施。到11月上旬,多数疫区的发病数、死亡数都有明显减少,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的瘤胃臌气一般发生在夏秋季节,冬季很少发生。因此,奶牛饲养者在冬季对该病的防控就缺乏一定的认识,一旦发生会影响奶牛产量,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会造成奶牛的死亡。为此笔者在此提醒有关奶牛饲养者,在冬季一定要做好奶牛的瘤胃臌气的防治工作。1临床表现奶牛精神稍沉郁、食欲废绝、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眼结膜呈蓝紫色、站立不稳、瘤胃蠕动音弱或无。奶牛左侧腹围膨胀,肷窝消失,严重时腹围超出脊背,叩诊呈鼓音,用  相似文献   

16.
1前言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严重影响患病牛的产乳量(据统计可下降10%~15%),造成大量的乳房炎阳性奶的废弃,延长产后发情时间和妊娠时间,甚至使病牛失去生产性能,是一种复杂的、导致奶牛业严重经济损失的疾病。  相似文献   

17.
2007年9月27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出台,要求“优化奶业布局”,“南方地区要充分利用草山草坡发展奶牛养殖,重视奶水牛的发展,逐步扩大加工能力,缓解奶业发展‘北多南少’的矛盾。”为了解目前我国奶水牛业的发展情况,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和奶协的相关人员专门赶赴云南进行了为期1周的实地考察、调研,走访了云南保山、德宏两个市州的腾冲、梁河、盈江、陇川、潞西等5个县的奶水牛合作社、奶牛协会、奶水牛养殖场、养殖农户以及水牛奶加工企业,并与省、市、县及农牧部门、奶业协会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18.
正在科技下乡入户工作中,通过疫情监测和诊治发现,酮病是高产奶牛的常见病,也是兼用型(使役和产仔)能繁殖母牛哺乳期容易发生的代谢性疾病。本文主要通过3个病例介绍母牛酮病的诊治。1临床症状1.1消化型酮病牛体温正常或微下降,心跳加快,可超过100次/min,厌食、不食,或仅食少量青绿饲草、干草,瘤胃蠕动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结构的改善,优质乳制品和含奶饮料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水牛将逐步结束耕役的历史使命,尼温水牛的改良成功及其乳用性能的开发,无疑给水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的致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产后瘫痪、低血钙症、乳热症,它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以奶牛突然发生血钙含量急剧下降、肌肉松弛、知觉减退、四肢麻痹、卧地不起为主要特征。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3-6胎次的高产奶牛,分娩3天内的奶牛发病多、其中以产后24小时内发病最多,3天以后发病的较少,初产母牛几乎不发生此病。本病多呈散发,但个别养殖场户的发病率可高达25%-30%,其病程发展很快,如不及时治疗,有50%-60%的病牛可在1至2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