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石墨底材上直接生长的碳纳米管为基体,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制备了氧化钌/碳纳米管/石墨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电极的表面形貌,并在硫酸溶液中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氧化钌/碳纳米管/石墨电极具有较好的超电容性能,当RuO2的载量为15.5μg.cm-2时,该复合电极的比电容为215 F.g-1,为相同条件下制备的氧化钌/石墨电极比电容的2.4倍.  相似文献   

2.
增大比表面积、增加反应活性位点是提升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与低温处理成功制备了结构合理的Co9 S8多孔气凝胶(CSA),其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是传统方法制备Co9 S8纳米片(CSS)的4倍以上.析氧反应(OER)研究表明,CSA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的过电位为331 mV,Taf...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PrBaCo2O5+x(PBCO)层状钙钛矿阴极材料作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的可行性,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该材料,并对材料的晶体结构、电导率、热膨胀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PBCO的晶体结构属于斜方晶系。300~850℃时,PBCO的电导率可达1310~3315S·cm-1,远高于SOFC电极的电导率标准(100S·cm-1)。热膨胀测试表明,PBCO的热膨胀系数较高,30~1000℃的平均热膨胀系数(TEC)为21.5×10-6K-1。以PBCO作电极,Sm0.2Ce0.8O1.9(SDC)作电解质,700~800℃温区内,对称电池PBCO//SDC的极化阻抗为0.089~0.029Ω·cm-2。最后,以PBCO作阴极,300μm厚SDC作电解质,制备PBCO/SDC/NiO-SDC单电池,800℃时单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可达680mW·cm-2。因此,PBCO氧化物有望作中温SOFC阴极的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4.
通过湿式机械混合法制备SiO2复合改性TiO2催化剂,光催化降解邻苯二甲酸酯实验的结果表明,复合比例为SiO2 ∶TiO2=1∶6~1∶9,焙烧活化600℃,2h所得的催化剂活性较好.对降解体系的研究表明,当催化剂的投加量为0.2~0.3 g/L、pH=5~8时降解效率较高.邻苯二甲酸酯的初始浓度越高,SiO2-TiO2复合催化剂的降解效率则越低.并利用Langmuir- 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对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app)和半衰期(t1/2)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5.
以二氧化硅为模板,采用牺牲模板法制备具有介孔结构的碱式硅酸钴空心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脱附曲线(BET)和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方法,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作了表征.探索了碱式硅酸钴空心球的还原规律,研究了Co/SiO2作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180℃下反应1 h时,碱式硅酸钴即为空心球结构;在800℃氢气气氛中反应5 h,碱式硅酸钴完全被还原为Co/SiO2,还原前后仍为空心球结构,比表面积和孔容均有所减小,孔径增大.以Co/SiO2空心球做催化剂进行硝基苯加氢催化,1 h后硝基苯的转化率为56%,比商用Raney Ni提高约14%.  相似文献   

6.
将共沉淀法制备的Fe,Ni前驱体在自然环境下和高压釜里用FeCl2溶液进行处理制得了磁性纳米微粒.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分剐对前驱体、FeCl2溶液常压100℃处理30 min和在高压釜里150℃处理1 h后的纳米微粒进行磁化强度、形态结构、和晶体学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前驱体的产物为非晶的FeOOH和Ni(OH)2的复合纳米微粒,呈团聚状;而经FeCl2溶液在不同务件下处理得到的产物的主要成分为γ-Fe2O3,另有少量的Ni2O3和FeCl3.在常压100℃处理的样品分散性较好,晶粒尺寸约为11.7 nm,比饱和磁化强度为48.2×10-3 A·m2/g;高压釜里处理的样品分散性较差,晶粒尺寸约为10.2nm,比饱和磁化强度为55.58×10-3 A·m2/g.  相似文献   

7.
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载体,FeCl_3·6H_2O、CoCl_2·6H_2O为前驱体制备三种不同催化剂Fe_3O_4@MWCNT、Co_3O_4@MWCNT、CoFe_2O_4@MWCNT。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BET等手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以商品化Pt/C为参照,对各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及稳定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CoFe_2O_4@MWCNT在通入氧气、50 mV/s的扫描速度下循环伏安曲线中出现了明显的还原峰;在扫描速度为10 mV/s、转速为1 600 rpm的LSV曲线中催化剂CoFe_2O_4@MWCNT具有较高电流密度-5 mA·cm~(-2),在催化ORR反应过程中近似为4e-体系。因此制备的CoFe_2O_4@MWCNT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及稳定性,并且为新型阴极催化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机械合金化(MA)法制备了Mg2Ni储氢合金并以机械合金化法以Ni对Mg2Ni合金电极进行了表面修饰.主要研究了以不同质量比的Ni对Mg2Ni储氢合金表面修饰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Ni的修饰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合金的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还可显著提高Mg2Ni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机械合金化(MA)法制备了Mg2Ni储氢合金并以机械合金化法以Ni对Mg2Ni合金电极进行了表面修饰.主要研究了以不同质量比的Ni对Mg2Ni储氢合金表面修饰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Ni的修饰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合金的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还可显著提高Mg2Ni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协助加热的联氨还原工艺快速合成了纳米Ni粉,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仪(BET)等测试方法对其结构、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并用差热分析法(DTA)研究了纳米Ni粉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微波合成工艺法不仅速度快、反应条件简单、重现性好,而且所得的纳米Ni粉结晶好、分散性好,比表面积大。当其质量分数5%时,可使AP的高温分解峰温度降低了99.25°C,表观分解热增加了960 J/g,表现出对AP热分解具有显著的催化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水浴加热法所制得的纳米Ni粉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利用旋转涂膜的方法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40 nm)/P3HT∶PCBM(100 nm)/Al(30 nm)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P3HT∶PCBM共混体系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对器件的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填充因子以及光学特性产生影响,其中热后处理(镀电极后热处理)的器件串联电阻极大地减小,短路电流密度较热前处理(镀电极前热处理)的器件有了很大的提高,由1.53 mA·cm-2提高到5.03 mA·cm-2,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提高了近3倍.  相似文献   

12.
利用涂布法制备了介孔碳修饰玻碳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对邻苯二酚进行了电化学测验。实验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邻苯二酚的氧化还原反应有良好的电化学催化作用,响应峰电流与裸电极峰电流相比增大近8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邻苯二酚的催化氧化峰电流在浓度为1.0~80.0μmol·L~(-1)时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24μmol·L~(-1),并且可以在对苯二酚共存时选择性测定邻苯二酚。  相似文献   

13.
张毳 《安徽农业科学》2015,(26):253-255
[目的]研究V2O5改性TiO2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对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性能.[方法]通过沉淀-浸渍法,利用TiCl4与NH4VO3制备了基于V2O5改性的TiO2光催化剂.以亚甲基蓝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改性方法及制备条件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UV、XRD分析,初步探讨了光催化降解动力学行为.[结果]V2O5-TiO2催化活性大大高于TiO2,且焙烧前改性效果明显高于焙烧后改性;V2O5-TiO2最佳制备条件为pH =7、500℃焙烧4h、V2O5含量为5.2%;V2O5改性一定程度上扩大了TiO2光激发波长,提高了紫外光的吸收能力,但未改变TiO2的晶体结构及光催化降解的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结论]V2O5-TiO2对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Ni/Fe二元金属对对氯苯酚废水的催化降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制的Ni/Fe对含有对氯苯酚(p-CP)的废水进行脱氯处理,并研究了Ni/Fe配比、添加浓度、pH、反应温度及氯原子取代数目对Ni/Fe催化降解氯代苯酚的影响。结果表明,Ni/Fe对p-CP的脱氯效率在其配比为2.95%时达到最高,此时Ni/Fe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1.671 m2/g,是酸洗过Fe0的4.33倍;Ni/Fe添加浓度为3~12.0 g/L,p-CP的脱氯效率随Ni/Fe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升高;Ni/Fe对p-CP的脱氯效率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在温度≤43℃时,Ni/Fe的脱氯效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反应为吸热反应;Ni/Fe对氯代苯酚的催化特性随Cl原子取代数目的增加而增强。Ni/Fe对含氯代苯酚废水有非常有效的催化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十二水磷酸氢二钠(Na_2HPO_4·12H_2O)的过冷度并改善其失水问题,以微粉硅胶(SiO_2)为载体材料,采用多孔吸附法对Na_2HPO_4·12H_2O进行吸附制备得到了复合相变材料(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CPCM).通过T-history法考察了3种成核剂对复合相变材料过冷度的影响,并对复合相变材料的化学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5%的九水硅酸钠(Na_2SiO_3·9H_2O)作为成核剂可使复合相变材料的过冷度降低至2.3℃;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DSC)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可有效改善复合相变材料的失水问题,其相变温度为35.1℃,潜热值为152.5 J/g;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ourier infrared spectrometer, FT-IR)结果表明,SiO_2和Na_2HPO_4·12H_2O之间仅仅是物理吸附;热失重分析仪(Thermo gravimetric analyzer, TG)结果表明,复合相变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高铁酸钾/高锰酸钾改性生物炭对Cd2+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增强生物炭对Cd的吸附性能,以600℃制备的酒糟生物炭(BC)为原料,采用K_2FeO_4和KMnO_4氧化活化的方式制备改性生物炭,分别标记为BCFE和BCMN,采用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仪(BET)、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对改性前后酒糟生物炭的性质进行分析,并探究改性生物炭对Cd~(2+)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添加K_2FeO_4和KMnO_4可有效地将Fe和Mn负载到生物炭上,分别在生物炭表面生成铁氧化物与锰氧化物。BCFE的总官能团含量分别是BC和BCMN的1.8倍和1.5倍,BCFE的含氧官能团与芳香性结构更为丰富。K_2FeO_4和KMnO_4改性显著提高了生物炭的比表面积,3种材料比表面积表现为:BCFE(2 302.0m~2·g-1)BCMN(521.3 m2·g-1)BC(245.9 m2·g-1)(P0.05),BCFE的比表面积分别是BC和BCMN的9.4倍和4.4倍。吸附试验结果显示,当达到吸附平衡时,3种材料对Cd~(2+)的吸附量大小表现为BCFE(7.46 mg·g-1)BCMN(5.61 m2·g-1)BC(1.46 m2·g-1)(P0.05)。3种生物炭对Cd~(2+)的吸附动力学模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由快至慢排序为:BCFEBCMNBC;吸附等温模型均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最大吸附量(Qm)表现为:BCFEBCMNBC。因此,K_2FeO_4和KMnO_4改性处理显著改善了生物炭的结构,提高了对Cd的吸附能力,且K_2FeO_4改性效果明显优于KMnO_4。可见,经K_2FeO_4改性的生物炭具有较好的吸附潜力,可作为Cd废水处理的有效材料。  相似文献   

17.
以木质纤维素和蒙脱土为原材料,采用插层复合方式制备木质纤维素/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LNC/MMT)吸附剂,研究其对Hg(Ⅱ)离子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Hg(Ⅱ)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在Hg(Ⅱ)溶液初始浓度为0.8mmol·L~(-1),吸附时间为120min,吸附温度为50℃,pH值为4时,吸附量达到最大79.32mg·g-1;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模型。采用0.3mol·L~(-1)的HNO3作为解吸剂,在解吸时间为30min、解吸温度为30℃时解吸量达到最大66mg·g-1。循环再生试验证明所制备吸附剂的重复使用性能良好。进一步结合SEM、EDX和FTIR分析了该吸附剂对Hg(Ⅱ)的吸附和解吸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采用恒电流法在聚吡咯(PPy)和聚苯胺(Pani)的相应单体溶液中制备了PPy和Pani的复合型导电高分子膜电极. 根据循环伏安曲线、充放电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超级电容器的电容性能. 结果表明, 聚合顺序对复合型导电高分子膜电极的电容性能有很大影响, 以PPy为底层的复合型电极的电容性能远高于其他复合型电极或单层膜电极. 不锈钢/PPy/Pani和不锈钢/PPy/Pani/PPy电极的比电容分别高达196.08 F/g和212.53 F/g.  相似文献   

19.
采用GFS-3000型高级光合测量系统,测定了切花菊优香营养生长中期、后期及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合参数和光响应参数。结果表明,优香不同生长阶段上部叶的光合作用参数高于下部叶。上部叶的蒸腾速率(Tr)随株龄的增加而增强,即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的蒸腾作用最强,蒸腾速率达3.74 mmol/(m~2·s),为营养生长中期的2.58倍;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和胞间CO_2浓度(Ci)则均为营养生长后期最高,此时的Gs、Pn和Ci分别达409.97 mmol/(m~2·s)、11.05μmol/(m~2·s)和394.03μmol/L,分别是营养生长中期的4.22倍、3.95倍和1.28倍,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的2.18倍、1.99倍和1.09倍。与上部叶略有不同,优香3个生长阶段下部叶的4个光合参数值均为营养生长后期最大,Tr、Gs、Pn和Ci分别达1.89 mmol/(m~2·s)、163.09 mmol/(m~2·s)、4.53μmol/(m~2·s)和431.92μmol/L,分别为营养生长中期的1.29倍、2.07倍、2.43倍和1.31倍,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的1.07倍、1.87倍、1.78倍和1.17倍。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光响应曲线,优香不同生长阶段上部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差异较大,下部叶的Pnmax差异相对较小;上部叶表观量子效率(AEQ)也高于下部叶;上部叶营养生长后期的暗呼吸速率(Rd)达3.91μmol/(m~2·s),明显高于营养生长中期和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过渡期,分别为二者的2.38倍和1.98倍,但下部叶暗呼吸速率随着株龄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上部叶营养生长后期和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期的光饱和点(LSP)高于下部叶。研究结果可为切花菊栽培优香过程中的光照强度的调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废弃刨花板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探讨活化温度、活化剂用量对活性炭的影响。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所得活性炭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氮气吸附法和元素分析对其比表面积、孔隙结构和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制备双电层电容器,测试含N活性炭电极的恒流充放电曲线、倍率特性、伏安特性和阻抗特性,分析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活化温度为850℃,m(碱)∶m(碳)=2.5∶1时,BET比表面积和总孔容积最大,分别达到1 083 m~2/g和0.862 cm~3/g;当活化温度为750℃,碱碳比为2.5∶1时,电化学性能最优,其质量比电容量在0.05 A/g的电流密度下达到184 F/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