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昆虫病原线虫与体内细菌共生,专性寄生在昆虫体内,在害虫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昆虫病原线虫致病性研究是其高效应用的基础,涉及线虫及其共生细菌对昆虫的交互作用。本文针对斯氏属和异小杆属线虫的致病因子及这类线虫与寄主昆虫互作机制进行了综述,为昆虫病原线虫的致病机制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初生型发光杆菌属(Photorhabdus)及嗜线虫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细菌分别与异小杆线虫属(Heterorhabdltis)和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昆虫病原线虫互惠共生。这类昆虫病原细菌在稳定生长期分别产生两种形态各异的胞内晶体蛋白。本文回顾了这类蛋白的研究历史和最新的研究进展,特别是胞内晶体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同时讨论这种晶体蛋白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3.
连续传代培养对病原斯氏线虫的带菌率和种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氏线虫Steinernema spp.是近年来发现的颇具希望的一种昆虫致病线虫,它与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us互惠共生。当斯氏线虫进入昆虫体腔后,排出的共生菌引起寄主败血症而使昆虫致死(poinar 1966)。因此,线虫对害虫的致病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感染期线虫所携带的共生菌。由于不同种的斯氏线虫携带不同亚种的共生菌,同种线虫中每条线虫所携带的共生菌的数量不同,所以对害虫显示了不同的致病力。在一般情况下,病原线虫的带菌率和每条线虫的带菌数目均与其致病力(毒力)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前言三个属的昆虫病原线虫已知与细菌有特殊的共生关系:线虫Neoaplectana spp.和Heterorhabditis spp.与细菌Xenorhabdus spp.共生(Thomas和Poinar,1979),线虫Steinernema kraussei与细菌Flavobacterium sp.共生(Mracek,1977)。每一种线虫都与单一种的细菌共生。经检查,所有Heterorhabditis spp.都有共生菌Xenorha-  相似文献   

5.
昆虫病原线虫的应用近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杨平 《昆虫天敌》1995,17(3):140-143
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是害虫的天敌,是害虫生物防治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它的研究应用从30年代发现距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其中携带共生细菌的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 Travassos和异小杆线虫属Heterorhabditis Poinar是在害虫生物防治中最有潜力的类群。各国科学家已发表了不少线虫的生物学、生态学、大量繁殖方法和防治效果的研究报告。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害虫有以下优点:①线虫的寄主范围广,可以利用线虫防治多种害虫;②可以人工培养基大量繁殖线虫;③线虫可以主动地寻找寄主,对土栖和隐蔽的钻蛀害虫效果高;④线虫体内带有共生细菌,具高的杀虫能力,能在16至48小时内杀死寄主昆虫;⑤线虫对环境安全,有一定的抵抗力,可与一些杀虫剂混用。本文拟就日前线虫的生产、应用,影响线虫效用的因素和线虫应用的前景浅淡。  相似文献   

6.
昆虫病原新线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线虫动物门Nemata斯氏线虫科Steinernematidae中的新线虫属Neoaplectana、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和异小杆科Heterorhabditidae的异小杆线虫属Heterorhabditis都可使昆虫致病,是病原线虫中最有希望的生物防治因子之一。这类线虫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仅DD—136这个品系,寄主昆虫就超过一千种(Nickle 1980);它们有较高的毒性,能在24~48小时内使昆虫致死;它们在土壤内有较好的生存和扩散能力,尤其近  相似文献   

7.
昆虫病原线虫rDNA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内外昆虫病原线虫斯氏属和异小杆属的47个品系进行rDNA—ITS PCR—RFLP分析,研究其DNA多态性,并构建了分子系统发育树状图。各品系的ITS区无明显的长度差异,PCR—RFLP分析将47个品系分为斯氏属和异小杆属两大类,两属线虫又分别分为11组和4组。所得结果丰富了ITS PCR—RFLP图谱库,为弄清我国的昆虫病原线虫与国外种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及未定名线虫的鉴定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为筛选适合的线虫种类防治害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媛  王芳  赵紫华 《植物保护学报》2023,50(5):1227-1236
昆虫病原线虫是一类专性侵染和寄生昆虫的病原线虫,是非常重要的生防资源。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和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通过形成共生体在侵染昆虫过程中共同完成生活史,其中致病杆菌释放效应物质引发昆虫败血症是其重要机制。该文对斯氏线虫-致病杆菌共生体的侵染策略和在侵染过程中产生的免疫调节因子、释放的毒素蛋白和活性代谢物进行概述,其中,苯乙酰胺作为免疫抑制因子促进自身定殖,脂多糖作为内毒素引起寄主血细胞裂解,Tc毒素蛋白作为外毒素导致寄主中肠上皮细胞溶解,活性代谢产物如xenematides、fabclavine和PAX肽等具有抑菌、诱导细胞凋亡等活性。而斯氏线虫本身也能够产生表皮/分泌蛋白来抑制寄主免疫,与共生菌协同致死寄主。因此,通过对斯氏线虫-致病杆菌共生体产生的致病物质进行汇总分析,为研究昆虫病原线虫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新型绿色杀虫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杨平  徐洁莲 《昆虫天敌》1989,11(4):187-192
近年来,应用昆虫病原斯氏线虫Steinernema spp。防治害虫的工作己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Poinar,1983;Miller,1984)。Bedding(1976,1981)将共生菌接到带有营养物质的海绵碎作为人工培养基,大量繁殖昆虫病原线虫获得成功,大大推进了病原线虫的大面积应用。但人工大量繁殖病原线虫的最优培养条件方面,国内外报导尚少。鉴此,我们在原有工作(徐洁莲等,1989)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斯氏线虫增殖  相似文献   

10.
昆虫线虫抑制植物线虫的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斯氏科(Steinernematidae)、异小杆科(Heterorhabditidae)、索科(Mermithidae)和小杆科(Rhabditidae)线虫为几类较有生物防治前景的昆虫线虫。一些昆虫线虫除了能够有效地防治有害昆虫,还具有抑制植物线虫的作用,本课题组研究发现小杆科、小杆属Rhabditis(Oscheius)的某些昆虫线虫品系也有抑制植物线虫的作用。国内在这方面报道很少,国外许多线虫研究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过一些研究。本文着重报道昆虫线虫抑制植物线虫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植物线虫的生物防治途径和昆虫线虫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谢汝创 《昆虫天敌》1992,14(4):186-187
以鸡内脏海绵培养基加入共生细菌大量繁殖昆虫病原线虫(Bedding,1981、1984)的研究进展,促进了昆虫病原线虫的大面积应用。浸洗线虫是收获以固体人工培养基大量繁殖昆虫病原线虫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昆虫病原线虫的回收率将降低大量生产昆虫病原线虫的成本,为此本文用通气浸线虫法及静浸线虫法进行了不同时间的泡浸线虫比较试验,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昆虫病原线虫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腊螟诱捕法,对采自河北省的1975个土样进行昆虫病原线虫分离。共分离出斯氏属线虫17个种群,异小杆属线虫49个种群,土壤带线虫率为3.34%。在斯氏属线虫中,其中格氏线虫有2个种群,新种A有一个种群,新种B有14个种群;而49个异小杆线虫种群均为嗜菌异小杆线虫。在河北南部邯郸及邢台地区,以斯氏线虫为主,而在中北部地区则以异小杆线虫为主。同时明确土样中的带线虫率与土壤植被以及土壤质地密切相关。未耕地以及以果树、蔬菜和大田作物为植被的土壤带线虫率分别为6.59%、5.13%、3.15%和2.9%;沙土、沙壤土、壤土以及粘土的带线虫率分别为8.57%、3.17%、3.36%和0。  相似文献   

13.
本文比较了 Steinernema carpocaprae 和 Steinernema anomali 两个种(品系)的斯氏昆虫病原线虫,分别在大蜡螟和鸡什海绵人工培养基下连续传代培养的两个种群的形态、带菌率、发育、繁殖、毒力和寻找寄主能力的差异。试验表明:同一种(品系)长期在蜡螟传代的线虫种群比人工培养基传代的种群的线虫体较大,在寄主昆虫内发育怏、繁殖量大。但细菌保留率、感染率、感染指数、在沙里寻找寄主并使其致死的能力稍低。上述的差异在 S.anomali 这个种尤为明显,S.car pocapsae 则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了杨怀文先生在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研究领域的主要工作,包括资源采集、保藏技术、资源评价以及挖掘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填补了我国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还对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新线虫和异小杆线虫都是昆虫病原线虫。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类很有希望的害虫生物防治因子。Khan et al(1976),Thomas and Poinar(1977,1979)先后从异小杆线虫分离出一种产色素的具生物发光的细菌,这些细菌栖息于线虫的咽、肠腔与线虫共生。当异小杆线虫侵入昆虫寄主时,把细菌从肛门排出释放到昆虫的血腔,由于细菌的增殖,在24~48小时内,致使昆虫因败血症而死亡。因此,在应用线虫防治昆虫中,共生菌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验证明,共生菌对线虫的繁殖和发育也是必需的,它能转化昆虫的物质为线虫所需要的营养。因此分离和培养共生菌对大量繁殖线虫,尤其以人工饲料工厂化生产线虫以用于大田时更有着重要的实践和经济意义。本文报导了首次从我国广东阳江(8204,8401菌株)、海南岛琼中(8405菌株)发现的异小杆线虫的共生菌的分离和鉴定,并对其致病性作了测定。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和六种限制性内切酶(AluⅠ,HinfⅠ,MboⅠ,RsaⅠ,HaeⅢ和PvuⅡ)酶切,对国内害虫防治上常用的几种昆虫病原线虫,包括斯氏属S.car-pocapsae,S.feltiae和S.glaseri以及异小杆属H.bacteriophora,H.zealandica,H.indicus和H.megidis等8个品系rDNA-ITS进行分析。建立起可以区分各线虫种的标准RFLP图谱。该方法快速简便,稳定可靠,需要的样品量少。可以用于新鲜的,或冻存的样品,甚至分析单条的线虫,不仅可进行昆虫病原线虫的快速分类鉴定。而且进一步可以应用于线虫田间释放的辅助监测。实际田间感染率的测定和线虫毒力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致病杆菌和发光杆菌抗菌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病杆菌Xenorhabdus和发光杆菌Photorhabdus是昆虫病原线虫肠道共生细菌,具有对宿主昆虫致病和对寄主线虫共生的双重特性,是一类特殊的生防细菌资源,其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杀虫和抑菌功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产生的抗菌物质、编码抗菌代谢产物的基因及抗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韩日畴 《昆虫天敌》1991,13(4):198-201,193
Steinernema和Heierorhabditis属昆虫病原线虫作为生物防治因子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这类线虫感染期幼虫肠腔中专化性地携带Xenorhabdus属共生细菌。近年来,明确了Xenorhabdus共生细菌对线虫大量培养的作用,筛选了廉价、方便的线虫人工培养基,从而导致了线虫的商业化生产。自五十年代,特别是七十年代末,我国从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引进了大批Steinernema与Heterorhabditis线虫,同时也从土壤或自然寄主中分离出许多本国线虫种或品系(李丽英 1979;戴冠群 1984;王国汉 1984;刘杰,李丽英和王国汉  相似文献   

19.
嗜线虫致病杆菌CB6菌株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及近缘的发光杆菌属(Photorhabdu)是昆虫病原线虫肠道共生菌。共生菌被线虫释放到寄主血腔中后,能导致昆虫迅速死亡,且产生抗菌成分防止虫尸腐烂[1]。由于从土壤或水源中未能分离到自由存活的共生细菌,因此早期认为这类细菌只有在与线虫共生状态下才对昆虫有致死作用[2]。1990年以来,Ensign等[3]和潘映红等[4]研究发现这类细菌的胞外蛋白和脂多糖注射到大蜡螟(Galleriamellonella)体内后均有杀虫活性。1998年,Science报道了发光杆菌(P.luminescens)菌株W 14分泌的高分子量复合体蛋白对烟草天蛾(Manducasexta…  相似文献   

20.
大蜡螟(Galeriamelonela)幼虫对昆虫病原线虫极为敏感,又易于人工标准化饲养,因此常作为昆虫病原线虫的资源调查、活体繁殖、线虫回收和线虫毒力测定等研究的试虫。大蜡螟幼虫在真菌、细菌等其它微生物研究中也有广泛用途。在实际工作中,一次试验需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