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酿酒葡萄是指以酿造葡萄酒为主要生产目的的葡萄品种,一般分为白葡萄和红葡萄.我国主要的酿酒葡萄产区分布在华北地区、沿海一带及新疆、甘肃、宁夏等地,酿酒葡萄一般在9月份成熟.  相似文献   

2.
该文简要介绍了我国酿酒葡萄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病虫害种类,为确保酿酒葡萄品质,降低病虫害防控成本,从化学防治和农业管理方面综述了酿酒葡萄生产中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酿酒葡萄合理施肥的科学方法,从酿酒葡萄养分的需求规律进行剖析,阐述合理施肥的必要性,总结有肥害情况下得到的葡萄对葡萄酒生产带来的影响,并讨论了近几年酿酒葡萄施肥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认真贯彻巴州"焉耆盆地全面振兴"战略,把发展葡萄产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和硕县委、县人民政府及时将酿酒葡萄确定为和硕特色林果重点产业。根据近年来和硕地区酿酒葡萄种植情况来看,酿酒葡萄在和硕种植发展是可行的。该地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了葡萄产业化。本文根据酿酒葡萄生长特点,结合和硕县气候、土、光、热等条件,对酿酒葡萄抗旱技术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武威市酿酒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建设良种苗木繁育体系、组建葡萄专业合作社、培育葡萄酒酿造企业和打造"中国葡萄酒城"产区品牌来实现酿酒葡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将酿酒葡萄产业真正打造成一项农民增收、政府増税、企业增效的多赢产业。  相似文献   

6.
采用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4个方面综合分析了武威酿酒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从而提出了武威酿酒葡萄产业的发展对策与建议。该文对武威酿酒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武威中部平川灌区与国内外著名酿酒葡萄产区的气候、土壤等生态因子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武威的生态因子符合发展酿酒葡萄产业,生产的酿酒葡萄符合酿制优质干红、干白葡萄酒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和硕县具有发展葡萄产业独特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的冲积地是酿酒葡萄最适宜地区之一;其次是瑞丰高效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冠农果汁有限责任公司、芳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3家葡萄加工企业的建立,带动了和硕葡萄产业的发展,种植葡萄已成为和硕县农牧民群众发展特色林果业的必选之路,下面就酿酒葡萄栽培技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民勤干旱沙区进行酿造葡萄芽接、枝接和根接3种嫁接苗木培育方式及嫁接方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酿酒葡萄苗木快速繁育和品种改良的最好方法是枝接中的劈接法;酿酒葡萄在6月上旬到中旬进行枝接成活率高,是新品种苗木快繁和老树改良换种更新的最佳时期。本文旨在通过试验研究归纳总结出一套酿酒葡萄苗木快速繁育和老树改良换种更新的培育方式及嫁接技术,为同类地区酿酒葡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酿酒葡萄栽培技术的应用研究,总结出了适合民勤绿洲盆地酿酒葡萄控产提质栽培调控技术,主要包括双龙干整形、摘心促壮、枝蔓更新、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预防、"五要"埋土越冬等栽培管理技术,旨在为民勤盆地乃至西北干旱荒漠地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规范化实施酿酒葡萄栽培管理技术,生产优质的酿酒原料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种酿酒葡萄进行夏季修剪处理对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河西走廊酿酒葡萄的夏季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年生酿酒葡萄‘贵人香’‘霞多丽’和‘蛇龙珠’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酿酒葡萄基地开展田间试验,设置抹芽、抹芽+摘心处理,以常规田间管理为对照,测定果实品质、产量及枝条生长等指...  相似文献   

12.
桑洋河谷产区是我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区之一,选择优良酿酒葡萄品种,完善产区的品种结构是促进产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根据品种区域化的理论和气候区划的要求,以及世界主要优良酿酒葡萄品种的特点,提出了适合该产区的优良酿酒葡萄品种。  相似文献   

13.
沙漠边缘地区酿酒葡萄氮、磷、钾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酿酒葡萄栽培进行N、P、K不同配方、不同施肥量试验,研究其与酿酒葡萄生长量、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沙漠边缘地区酿酒葡萄N、P、K最佳配方为4:2:5,较适宜的施肥量为3年生株施0.3k,4年生株施0.6kg。科学施肥是实现酿酒葡萄早期优质丰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张家口桑洋河谷葡萄种植自然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张家口桑洋河谷和其他世界葡萄主产区地理纬度、温度、降水、土壤等条件的对比分析,认为张家口桑洋河谷地区是生产有机鲜食葡萄和优质酿酒葡萄的黄金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酒习惯的改变和保键意识的增强,葡萄酒产业热正在全国兴起。我区具有发展酿酒葡萄的独特生态优势,加上葡萄栽培历史悠久,莫高品牌初露端倪。农业部将我省列为全国六大酿酒葡萄生产基地之一,省委、省政府已将葡萄产业开发的重点确定在武威,这已引起地委、...  相似文献   

16.
山葡萄是葡萄科植物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东北重要的野生果树资源。由于它的抗寒性极强,浆果酿酒品质良好,作为选育抗寒葡萄品种的原始材料,早已引起国内外的重视并得到广泛地利用。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了人工栽培山葡萄的试验研究,经过几十年的积极努力,到现在已经选育出了一大批适合做酿酒材料的品种和品系。本文拟提出一种新的简便的辅助性育种方法,即“利用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建立野生山葡萄种质库”,为山葡萄育种提供丰富的野生资源。其方法就是在东北地区的某一自然保护区内,以保护区的自然生…  相似文献   

17.
根据凉州灌区酿酒葡萄氮肥施用现状,设置酿酒葡萄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深度试验,研究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深度对酿酒葡萄产量、收获后土层氮素残留量及第2年酿酒葡萄萌芽期土层氮素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300 kg N/hm~2)和中氮(240 kg N/hm~2)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相对于低氮(180 kg N/hm~2)处理显著增产28.6%和24.1%;2015年收获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不断增加,高氮处理达到165.1 kg/hm~2,相对于低氮和中氮处理增加了94.6%和53.8%;2016年萌芽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不断增加,高氮处理达到182.2 kg/hm~2,相对于低氮和中氮处理平均增加了76.0%和41.5%。10 cm与30 cm施肥深度相比,酿酒葡萄产量、2015年收获期和2016年萌芽期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差异不明显。该研究合理分析了凉州灌区酿酒葡萄氮肥施用现状条件下土层氮素残留情况,为地区酿酒葡萄氮肥合理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民勤地处沙漠腹地,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基于对酿酒葡萄在干旱沙区绿洲栽培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对包括立地条件分析、葡萄苗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预防、采收等抚育管理技术进行总结,旨在充分发挥区域光热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为民勤乃至西北干旱荒漠地区栽培酿酒葡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涿鹿县是全国水果百强县,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龙眼葡萄生产基地,现有葡萄面积9.5万亩,其中龙眼葡萄面积6.5万亩,红地球葡萄1万亩,酿酒葡萄2万亩,其他新优品种3000多亩,年产葡萄0.65亿公斤,总产值1.6亿元.形成了沿桑干河两岸河川葡萄带和丘陵半山区葡萄带两个大面积集中连片的葡萄产业区。  相似文献   

20.
弥勒葡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弥勒东风农场自1963年前后引种葡萄至今已有40年的种植历史。1990年以来,农场从自身实际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确立了加快葡萄产业发展、振兴农场经济的发展思路。1997年6月农场与山东省酿酒葡萄科学研究所合作,共同组建、成立了山东省酿酒葡萄科学研究所云南分所。之后,又与香港通恒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了云南高原葡萄酒有限公司,并投资1亿多元人民币对原农场葡萄酒厂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葡萄酒酿酒设备和专业技术人才,成功地研究和生产出“云南红”系列葡萄酒,很快走红大江南北。1998年以来,为了确保“云南红”酒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