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云南热区合理的间作能为小粒咖啡提供适度荫蔽,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咖啡生长发育,减轻寒害、病虫和草害影响,为咖啡丰产、稳产,提高园地产出率,降低成本创造条件;橡胶+咖啡,香蕉+咖啡,澳洲坚果+咖啡,龙眼、荔枝+咖啡是小粒咖啡间作的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2.
李光华 《热带农业科技》2012,35(1):22-25,28
云南普洱市是我国咖啡主要产区之一。分析认为农村咖啡资源分散和咖啡企业多、小、散、弱是该市咖啡产业发展的两大机制性障碍;提出组建农民咖啡专业合作组织,整合咖啡企业将会形成新的、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实现普洱咖啡新一轮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咖啡的酸味可直接影响咖啡品质和消费者对咖啡的接受度,影响咖啡酸味的因素有产区、品种、初加工方式、烘焙、冲泡和储藏等,目前咖啡酸味物质的鉴定主要采用理化仪器分析与感官分析相结合。文章归纳了咖啡酸味物质的种类、影响因素、测定方法及酸味对咖啡偏好度产生的影响,为从业者开展咖啡产品质量控制及烘焙工艺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咖啡消费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咖啡行业已经成为新的人才需求增长点,优秀咖啡技能人才与市场供需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在保山提出的“全产业链重塑咖啡产业”的相关要求,文章立足保山咖啡职业技能培训现状,针对存在的培训机构未形成合力、缺乏培训标准体系、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及缺乏咖啡文化沉淀等问题,提出打造保山咖啡人才培养基地,制定咖啡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标准,培育咖啡职业培训一流师资队伍,营造咖啡文化氛围等建议,为咖啡职业技能培训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保山精品咖啡产区小粒种咖啡主要病虫害种类和危害程度,于2019年8月—2021年8月对该产区的病虫害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危害小粒种咖啡的病虫害有14种,其中,病害有6种,以咖啡叶锈病危害最严重;虫害有8种,蚧壳虫种类最多,危害最严重,分别为咖啡绿蚧、咖啡盔蚧、弗州龟蜡蚧、堆蜡粉蚧、咖啡根粉蚧。在保山精品咖啡产区咖啡叶锈病、蚧壳虫类害虫是小粒种咖啡的主要防治对象,为此提出了科学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咖啡生豆必须经过烘焙才能产生咖啡独特的色、香、味,烘焙也是将咖啡生豆原料从初级农产品转变成精深加工商品的重要环节。种植海拔、品种、生长区域、初加工方式等显著影响咖啡生豆物理性状、主要化学成分及最适宜的烘焙工艺。在单一品种、产区咖啡豆的基础上,采用同种加工方式产生的咖啡生豆原料经烘焙后,口感也较为单一,杯品风味、醇厚度较差。很多企业不会根据生豆特点调整烘焙曲线与进行拼配,导致消费者对“云南咖啡”精深加工产品认可度低,咖啡产品销量增长与国内咖啡消费增长不成正比。文章通过对云南咖啡原料品质特点、咖啡烘焙与拼配重要性的分析,旨在引起生产者关注,从而提升云南咖啡烘焙质量,提高云南咖啡精深加工产品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7.
随着第四波咖啡浪潮的到来,手冲咖啡更加受咖啡爱好者的青睐,而不同的研磨度、冲泡水温、粉水比例等对咖啡液的风味和口感有极大影响。文章从冲泡流程、冲煮技巧、器具、烘焙豆选择、粉水比例等方面系统分析影响手冲咖啡风味的因素,以让更多爱好者能应用于提升手冲咖啡制作质量,品尝到精品咖啡的地域之味。  相似文献   

8.
咖啡与茶叶、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目前,世界咖啡种植面积达1.5亿亩,总产量为800余万吨。全球有15亿以上人口饮用咖啡,就世界每年的消费量而言,咖啡比可可大2倍,比茶叶大3倍。云南省发展咖啡产业的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全省热区土地面积8.11万平方公里,其中咖啡宜  相似文献   

9.
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作物之一,目前咖啡花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利用率极低。咖啡花茶经济价值高,咖啡花茶加工工艺的研究可以显著提高咖啡的经济价值。文章阐述咖啡花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咖啡花茶主要加工工艺要点,以期为咖啡花茶的综合利用和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普洱市是云南咖啡主产区,咖啡产业链完整,但在种植园管理、咖啡加工、产品开发、品牌打造、营销和高层次专业人才不足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加强种植园管理、优化咖啡初加工环节,加强产品开发,提高品牌影响力,加大咖旅融合发展和人才培养力度,促进普洱咖啡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普洱市思茅区是云南小粒咖啡主要产区之一,经20多年的发展,咖啡产业已成为该区财政增长、企业增收、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兴特色产业.面对新的发展咖啡产业的大好形势,2010年思茅区委、政府组织对区内咖啡企业、种植基地和相关单位进行调研,提出了加快思茅区咖啡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埃塞俄比亚是咖啡原产地,经实地调研、访问专家、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考察了埃塞俄比亚的咖啡生产情况,扼要介绍了埃塞俄比亚咖啡生产的历史和现状.旨在为我国咖啡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国际旅游岛背景的海南咖啡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海南咖啡业的不同发展历程,分析了海南咖啡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建设国际旅游岛下海南咖啡业发展的机遇,同时提出了国际旅游岛下海南咖啡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对海南咖啡业再次崛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云南小粒种咖啡荫蔽栽培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云南小粒种咖啡荫蔽栽培有利于咖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能有效控制主要病虫和草害的发生,有利于咖啡丰产、稳产,提高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咖啡与热带经济作物、果树间作,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发展云南小粒种咖啡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国家农业部"走出去"科技合作项目,云南农垦热带农业科技合作代表团应邀对缅甸小粒种咖啡生产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缅甸农业机构开展国际合作、咖啡研究及种植生产技术出现快速发展的状况。缅甸种植小粒种咖啡采取高荫蔽度的间作模式,虽然单株产量不高,但是咖啡品质好,已成为精品咖啡,进入以美国为主的国际市场,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此外,缅甸有较好的咖啡生长的自然条件,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具有今后开展中缅咖啡项目合作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咖啡酒在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易产生氧化褐变、表面起膜、二次沉淀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咖啡原酒中加入0.07%~0.10%明胶静置15~24 h,再按100 mg/L加入抗坏血酸,经0.4~0.5 mg/mL壳聚糖和冷热处理后成为预处理咖啡酒液,咖啡原酒中加入焙炒咖啡豆增香2个月后再蒸馏,将蒸馏的馏分与预处理的咖啡酒液进行勾兑,所得咖啡酒液清亮透彻,酒香和咖啡香协调,口感醇和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适宜提高抗坏血酸的含量和适度降低果酒中的多酚可提高咖啡酒的抗氧化性,改革咖啡酒增香措施可预防咖啡酒液表面起膜,并提高咖啡酒的稳定性;采用壳聚糖澄清后再经冷热处理,可提高果酒透光率.  相似文献   

17.
关于加快云南抗锈优质咖啡新品种推广应用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在云南咖啡种植规模和产量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人们忽视了主栽的卡蒂姆品种和今后要推广的抗锈病新品种潜在着抗锈持久性过早丧失的问题,将严重影响到咖啡生产的稳步发展。国内研究表明,种植咖啡抗锈新品种不能生产精品咖啡是一个认识误区:虽然目前种植生产精品咖啡的一般都是感锈品种,但选种优良的抗锈品种在适宜的环境中同样能获得精品咖啡,而且其抗逆性、产量水平、管理成本都比感锈品种更具优势,更符合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的实际。建议加快持久抗锈咖啡品种选育的成果转化,加强管理和严格控制推广品种的引种渠道,延长抗锈新品种的经济寿命,促进云南咖啡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咖啡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临沧市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临沧市加大发展力度,咖啡累计种植面积达4.101万hm2,位居云南省第二位,先后获得“中国临沧精品咖啡豆示范区”“中国精品咖啡核心产区”称号。2017/2018季,全市咖啡产量2.05万t,实现综合产值6.3亿元。本文通过对临沧咖啡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出咖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咖啡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临沧精品咖啡品牌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是我国咖啡的主产区,小粒种咖啡是云南高原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云南咖啡初加工方式一直以来以湿法加工为主,其中的发酵脱胶环节与咖啡豆质量密切相关。文章在分析云南小粒种咖啡初加工工艺现状和生物脱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挖掘咖啡鲜果和咖啡发酵液中产脱胶酶的微生物菌株进行生物脱胶,以提升咖啡初加工质量并减少加工污水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概述国际咖啡产业行业方向转变和技术革新的形势,并对普洱市咖啡产业如何与国际接轨,实现咖啡产业持续、稳定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