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北落叶松鞘蛾人工合成性诱剂诱引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0年,在山西省太岳山林局应用人工合成的华北落叶松鞘蛾性引诱剂对华北落叶松鞘蛾进行了监测,并开展了大量诱杀试验。结果表明:该引诱剂对华北落叶松鞘蛾雄蛾有较中的引诱作用,60个诱捕在成虫扬飞期共诱到鞘蛾成虫51万头,应用诱捕器后,林地内华北落叶松被害率下降50.1%,虫口密度下降81.2%,可用于对华北落叶松鞘蛾的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落叶松鞘蛾的分布、生活史、发生周期与环境及气候因子关系的详细阐述,掌握了落叶松鞘蛾在抚松地区的发生规律,进而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华北落叶松鞘蛾蛹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扩散系数(C)等6种指数法测定了华北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sinensisyang)蛹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鞘蛾蛹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扩散蔓延规律为聚集型扩散。聚集原因分析表明,该出蛹的聚集是由某些环境因素作用所致,如食物等  相似文献   

4.
华北落叶松鞘蛾性引诱剂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sinensis Yang是我国华北地区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的重要食叶害虫。应用性引诱剂诱捕器监测华北落叶松鞘蛾成虫发生期,并进行大量诱杀防治。结果表明:2011—2012年,在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好地方林场和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石桥林场,华北落叶松鞘蛾成虫在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的始见期推后3~7 d,盛期推后2~4 d,末期一致,表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发生期集中的趋势。应用性引诱剂诱捕器大量诱捕后,华北落叶松鞘蛾幼虫虫口密度极显著降低,平均虫口减退率为60.07%;翌年平均诱蛾量极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华北落叶松鞘蛾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落叶松是山西省直林区的主要森林更新树种和造林树种。但是,近年来落叶松鞘蛾危害严重。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弄清了华北落叶松鞘蛾的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笔者介绍了华北落叶松在山西省太岳山林区的分布状况,分析了该林区落叶松鞘蛾和高山扁叶峰的危害情况,总结了悬挂诱捕器、设置信息干扰器、烟雾防治等落叶松鞘蛾防治技术和黄绿板诱杀成虫、人工挖除蜂蛹、烟雾防治、无人机飞防等高山扁叶峰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华北落叶松鞘蛾成虫、卵、幼虫和蛹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初步弄清了华北落叶松鞘蛾在关帝山林区的生物学特性,为有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落叶松鞘蛾的分布,发生规律及用烟剂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乌兰察布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兰察布市现有森林面积1446000公顷,森林覆盖率21.94%。随着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加,当地林业有害生物种类也不断上升,达100余种,近年来,能够造成一定危害的常发种类有40多种年均发生面积为5000公顷,约占现有森林面积的3.45%。造成危害的食叶类害虫主要是落叶松毛虫、落叶松鞘蛾、落叶松红腹叶蜂、落叶松尺蠖、黄褐天幕毛虫、舞毒蛾、杨(柳)毒蛾、春尺蠖、梨星毛虫、苹果巢蛾等;蛀干类害虫有光肩星天牛、芳香木蠹蛾、青杨天牛、沙棘木蠹蛾、白杨透翅蛾等;病害主要是杨  相似文献   

10.
笔者研究了黑光灯、苦参素杀虫剂、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1.2%烟参碱、25%灭幼脲)喷雾、0.9%阿维菌素喷烟4种华北落叶松鞘蛾的防治技术。结果认为,黑光灯诱捕对落叶松鞘蛾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作用较为局限。1%苦参素植物杀虫剂对华北落叶松鞘蛾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1 000的效果最佳。1.8%阿维菌素乳油、1.2%烟参碱和25%灭幼脲喷雾均对华北落叶松鞘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8%的阿维菌素乳油效果最明显。0.9%阿维菌素地面喷烟对防治华北落叶松鞘蛾成虫效果较好,选择1.0∶25的配比较经济。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生测技术,明确了26种鞘蛾的性引诱剂及欧洲、兴安、华北落叶松鞘蛾的性引诱-抑制剂。利用性引诱剂诱捕器监测这3种成虫发生期,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林业》2014,(7):F0002-F0002
近年来,落叶松尺蠖虫害在乌兰察布市各大林场多发。为有效控制落叶松尺蠖的发生与危害.乌兰察布市森防部门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林场,加强监测,科学研究,实时防治。2014年。全市落叶松尺蠖发生面积2.25万亩,其中重度发生面积0.62万亩,虫口密度为每株3862~4327头,虫株率100%。6月中旬。森防部门投入130多人(次),在气压较低的阴天施放苦参碱烟剂,同时采取病毒苯措施,进行无公害综合防治,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曹立品 《山西林业》2023,(S2):78-79
落叶松鞘蛾是落叶松的常见虫害,严重威胁着山西地区华北落叶松森林资源的安全。落叶松鞘蛾的防治应综合运用营林、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种防治措施,必须建立有效的联防联控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落叶松鞘蛾种名的订正并对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过去均以欧洲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Hübner)学名命名东北三省及山西省落叶松上的鞘蛾。笔者经约5年的调查、整理结果,发现在我国北方落叶松分布区系里有3种鞘蛾:(1)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ahurica Flkv. (新记录)、(2)新疆落叶松鞘蛾C. sibiricella Flkv.(新记录)和(3)华北落叶松鞘蛾C. sinensis Yang。截至今日,从未发现我国东北三省及山西省有C. laricella(Hüb.)的分布区。因此,对过去的误用应予以订正。文中还以检索表形式表示出我国3种鞘蛾同欧洲种的区别。并对日本落叶松鞘蛾C. longisignella (Moriuti)进行了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根据王喜洞林场资源现状及落叶松鞘蛾为害情况,分析了落叶松鞘蛾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对其它小型国有林场类似病虫害的防治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华北落叶松鞘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在山西省太岳山森林经营局的观察和研究,记述了华北落叶松鞘蛾的生活史及生活习性,并就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鞘蛾是关帝山林区华北落叶松林常见的虫害之一。介绍了虫情调查方法,并从营林、生物、物理、化学等方面提出了落叶松鞘蛾的防治方法,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林场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位于兴和县南部山区,森林经营面积32.6万亩,以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为主,林分集中连片,多为中龄林、成熟林,森林覆盖率为86%,林区山地坡度在20°~40°之间.单一树种组成的林分极易造成林业有害生物暴发成灾,且防治难度大,扩散蔓延速度快.该林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包括落叶松毛虫、舞毒蛾、落叶松尺蠖、落叶松鞘蛾等,近几年来,为了实现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乌兰察布市森防站积极推广应用了生物、营林、物理等多种措施开展无公害防控工作,通过组装配套、集成创新,探索和总结出一系列无公害防治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论落叶松鞘蛾的可持续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国内外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spp.的发生与防治历史,总结了落叶松鞘蛾发生的自然周期规律以及不合理的人为干扰。如施用化学杀虫剂等会缩短害虫发生周期和导致连续再猖獗,提供了落叶松鞘蛾可持续控制的科学证据。从落叶松受害后针叶和枝条内与抗虫性相关的几类化学物质变化,与自我补偿,恢复生长的几项因子,指标测定等方面,指出发挥树木对虫害的组成抗性和诱导抗性作用。从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平,总结了落叶松鞘蛾的天敌及其生物防治在世界和我国的成功范例与前景。较全面的论述了落叶松鞘蛾可持续控制的可行性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落叶松鞘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初步探讨汪丽,崔红(扎兰屯林业学校扎兰屯162650)(内蒙古林业勘察设计院)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laricella)属鳞翅目、鞘蛾科,是我区重要害虫,幼虫专食落叶松针叶的叶肉。近年来在大兴安岭林区和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