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利用临汾市气象观测站1954—2018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估计、MannKendall检验等统计方法,对临汾市6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暴雨、高温、雷暴主要发生在夏季,高发期均为7月,年平均发生日数分别为1.9、19.6、26.8 d;干旱、大风、雾在全年时段都有发生,干旱的高发期为秋冬季,春季为大风多发期,4月最多,雾多发生在秋冬季,11月为高发期,年平均日数分别为137.7、5.5、17.5 d。从气象灾害发生的年平均日数来看,依次为干旱>雷暴>高温>雾>大风>暴雨。近65年来,临汾市暴雨、干旱、雷暴、大风这4种气象灾害有减少趋势,其中雷暴、大风减少趋势明显,而高温、雾则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利用1981~2010年我国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各种气象灾害数据,系统地分析出近30年丝绸之路沿线东段、中段、西段城市各种气象灾害的年代际时空变化特征,得出东段地区旅游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高温、大风天气,中段地区旅游气象灾害主要有冰雹、沙尘暴天气,西段地区旅游气象灾害主要有高温、冰雹、沙尘暴、大风天气。  相似文献   

3.
利用1981~2010年我国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各种气象灾害数据,系统地分析出近30年丝绸之路沿线东段、中段、西段城市各种气象灾害的年代际时空变化特征,得出东段地区旅游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高温、大风天气,中段地区旅游气象灾害主要有冰雹、沙尘暴天气,西段地区旅游气象灾害主要有高温、冰雹、沙尘暴、大风天气。  相似文献   

4.
近20年辽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辽宁省24个气象站1992—2011年农业气象灾害统计资料,分析了辽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干旱、暴雨、冰雹、大风、洪涝、冷害)发生频次的时间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20年辽宁省旱灾发生频次显著增加,气候倾向率达到10.7次/10a;冰雹和冷害的发生频次呈明显增加趋势;暴雨和风灾也表现为增加趋势,只有洪涝灾害明显减少。近20年旱灾在辽宁省作物生长季(5—9月)内的各个阶段均多有发生;暴雨和洪涝灾害的多发期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中旬;雹灾主要发生在6月;7—8月是辽宁省风灾的高发期,而低温冷害以4月下旬和6月最为常见。从空间分布来看,辽西北地区是干旱和冰雹灾害的多发区;暴雨灾害多发区主要位于辽宁东南部,但大部地区洪涝发生频次都较低;辽宁中东部是风灾的高发区,而中北部是低温冷害的高发区。  相似文献   

5.
汉中地区主要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陕西省汉中地区11个县(区)1971-2000年30a的逐日地面观测记录中有关气象灾害的观测资料,对汉中地区的暴雨、大暴雨、雷暴、大风、冰雹和大雾等几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地域空间分布及季节发生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汉中地区暴雨多发区基本上位于巴山区一带,汉江谷地平川最少,大暴雨的分布规律同暴雨类似,暴雨集中发生在7-9月;年平均雷暴日数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西北部少,东、南部较多的特点,年雷暴日数最多的地区在佛坪,汉江谷地平川较少,雷暴主要发生在5-8月;年平均大风日数相差很大,高山、丘陵地区大风日数多于汉江谷地平川,佛坪全年均有大风灾害发生,主要发生在春季,夏季最少,其它县区大风灾害主要分布在夏季和春季,秋冬季最少;冰雹多发区位于佛坪和留坝,而汉江谷地平川年平均降雹日数相对较少,冰雹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一般出现在4-9月份,最多出现在5-8月份;多年平均大雾日数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沿汉江沿岸的平川地区,年内各月均有大雾天气发生,其中秋、冬季为大雾天气的高发期。  相似文献   

6.
正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暴雪、干旱、雷电、冰雹、大雾、大风、低温、高温、霜冻、冰冻、寒潮等造成的灾害。气候复杂多变,尤其是近年来因气候变化等原因,各种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具有发生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的特点。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霜冻、寒潮、连阴雨、雨(雾)淞、雷暴等十多种,一年四季都可能有灾害发生。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对农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佛坪县2002—2011年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主要气象灾害等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阐述了21世纪初10年(即佛坪县气象局迁站后10年)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和主要气象灾害类型,结果表明:佛坪县年平均气温为13.0℃;年平均降水量为939.4 mm,降水量年际变化最大相差466.4 mm。年内降水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5要10月;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492.2 h;2002要2011年佛坪县的主要气象灾害为暴雨、冰雹、大风、雷暴、高温和霜冻,其中暴雨、冰雹、大风3种灾害性天气在2007年后呈现增多趋势,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利,对该县的防灾减灾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利用柳州气象站1951-2016年降水、大风、冰雹、雷暴、大雾等资料,对柳州市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雨日数年代变化较明显,20世纪60年代、90年代,21世纪00年代为相对多发期,20世纪70-80年代相对较少,柳州市年平均暴雨日数为5.4 d,多集中出现在4~8月,以6月最多;柳州市年平均雷暴日数61.2 d,3~9月雷暴日数较多;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7 d,最多月份为7月,月平均大风日数为0.5 d;年平均冰雹日数为0.1 d,主要出现在每年的3-4月份;年平均雾日数为5.3 d,主要出现在1-4月份;从年变化趋势看,柳州市年平均雷暴、大风、冰雹,雾日总体呈下降趋势,但2000年以后,雾日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9.
影响双阳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包括:暴雨洪涝、干旱、大风、雷暴、冰雹等。利用1959—2015年气象资料,统计主要灾害性天气事件的时间变化特征,总结发生规律,对各气象灾害的强度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气象灾害影响程度及形成机理,并结合双阳区孕灾环境,分析气象灾害危险性等级的分布特征,为趋利避害,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农业气象灾害研究是服务三农问题的重要研究领域,许多学者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江西省主要气象灾害有低温冷冻灾害、暴雨和洪涝灾害、干旱和高温灾害以及台风、大风和冰雹气象灾害。这四大类型气象灾害对江西的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危害。应对江西省存在的气象灾害减灾对策是,加强防御低温冷冻灾害对水稻的危害对策;雨后及时排水等应对暴雨和洪涝灾害;加强水利建设和管理应对干旱和高温灾害;做好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应对台风、大风和冰雹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1.
分析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冰雹大风、寒潮冻害等农业气象灾害对三明市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针对这些农业气象灾害的主要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近55年寒亭区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寒亭区1960~2014年高温日数、暴雨日数、雷暴日数、大雾日数、大风和冰雹日数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近55年来寒亭区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寒亭区是个气象灾害频发的地区,高温天气有增长的趋势,暴雨日数的年际变化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8.6 d;年平均雷暴日为24.5 d,属多雷区,一年中除1和12月外,均有雷暴天气发生,年际变化较大;大雾天气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一年四季均会发生;寒亭区属局地冰雹天气多发地区,年际间上下波动不稳定。[结论]该研究为寒亭区的气象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灾害性天气统计数据,对海北藏族自治州2009—2018年主要灾害性天气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海北地区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依次是冰雹、暴雨和大风;汛期(5—9月)是灾害性天气的高发期,同时也是气象灾害的集中期;近年来大风天气呈减弱趋势,而冰雹、暴雨天气呈现波动的趋势;刚察地区是3种灾害性天气的高发区,气象灾害却主要集中出现在门源地区;近年来海北地区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都呈增长趋势,因气象灾害死亡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冰雹灾害对海北地区影响最大,其次是暴雨洪涝灾害;2016年是海北地区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年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了抚顺市暴雨洪涝、大风、冰雹、高温等气象灾害的特征,分析气象灾害对黑木耳生产的影响,并提出防御气象灾害的措施,以期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黑木耳生产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朝阳地区气象灾害频繁,主要包括干旱、冰雹、大风、霜冻、暴雨、寒潮、低温冷害和雷暴。本文根据辽宁省朝阳地区7个气候站的气象资料和灾情记录,详细分析了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干旱、暴雨洪涝、冰雹、低温冻害、大风、高温等气象灾害对海原县农业生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以期推动海原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婕  袁鹏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131-7132
利用延津县1971~2000年有关气象灾害的观测资料,对该县的暴雨、雷暴、大风、冰雹等几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地域空间分布、季节发生规律及对农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提出了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丰都县多变的地形地貌和显著立体气候使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气象灾害也多且频繁,对旅游业带来了较大的危害。针对丰都旅游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洪涝、干旱、雷暴、雾),提出了在开放旅游活动和开发旅游资源时,必须建立健全旅游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机制和应急防范措施,做好旅游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强化部门联动与合作,重视旅游气象科普宣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低碳旅游战略,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乐清市城市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乐清站多年气象资料为依据,分析了乐清市的几种主要气象灾害,包括暴雨、大雾、高温、大风、雷暴等,并提出防御对策,以期为应对城市气象灾害、减少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田县气象灾害对烟叶生长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桥  何磊  周培 《农技服务》2014,(5):109-110
简要分析了大田县气象灾害对烟叶生长的影响,并提出了烟叶栽培时受到低温霜冻危害、高温热害、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以期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