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广东地区矮脚黄鸡、新兴黄鸡两个品种280日龄产蛋量(X1)、300日龄产蛋量(X2)、28~40周龄产蛋量(X3)、36~40周龄产蛋量(X4)及400日龄产蛋量(Y)等5项指标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①矮脚黄鸡与新兴黄鸡在主要产蛋性能指标上差异不显著;②400日龄产蛋量与300日龄产蛋量、28~40周龄产蛋量相关性较强;③矮脚黄鸡、新兴黄鸡从开产到达产蛋高峰的时间短,产蛋高峰持续时间长,且下降缓慢;④对400日龄产蛋量进行逐步回归,变量引入依次为X3、X2、X4,其中X4对Y值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矮脚黄鸡、新兴黄鸡400日龄产蛋量早期选择最佳指标为300日龄产蛋量和28~40周龄产蛋量,且其产蛋利用期可适当延长至8~9个月.  相似文献   

2.
3产蛋中后期专为产蛋高峰期推荐的日粮不可能在整个产蛋期有很好的效果。有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必须加以说明。当鸡达到40周龄时,产蛋量增加,因此形成蛋壳的钙的需要量也增加。同时,对磷的需要量降低,因为蛋壳形成时过高的磷能限制钙的调动。因此,重要的是磷的供给勿过量。如果磷过高则有形成薄壳蛋的危险。随进食量的增加降低能量水平。40周龄后随蛋量的下降降低蛋白质进食量。通过调节亚油酸、氨基酸和能量水平优化蛋的大小以适应市场。一个产蛋记录很好的鸡群,在60周龄后蛋重不断增加几乎近70克,只是蛋壳很薄,而市场对大蛋…  相似文献   

3.
引起鸡产蛋下降的疾病因素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蛋量是衡量蛋鸡和种鸡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然而近年来,鸡产蛋下降征候群已成为导致鸡产蛋量下降的重要疾病而倍受养殖业的关注。鸡产蛋下降征候群是引起鸡产蛋量减少、蛋品质下降、个体变小或畸形等为特征的一系列疾病征候群。影响产蛋下降的因素很多,  相似文献   

4.
表2鸡的氨基酸需要量营养素蛋用鸡蛋用或肉育成期产蛋期用种蛋肉用仔鸡幼雏中雏大雏产蛋鸡产蛋期前期后期0~4周龄4~10周龄10周龄~初产日产蛋量56g日产蛋量49g0~3周龄3周龄后精氨酸甘氨酸 丝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1.020.710.260.60%0.810.520.220.49%0.620.440.160.37%0.650.510.160.52g/羽/日0.700.550.170.56%0.600.470.150.48g/羽/日0.620.480.150.49%0.650.510.160.52%1.211.210.340.78%1.171.100.290.68一、家禽营养需要量(2003版)表1鸡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需要量营养素蛋用鸡蛋用或肉育成期产蛋期用种鸡肉用仔鸡幼雏中雏…  相似文献   

5.
产蛋量是衡量蛋鸡和种鸡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然而近年来,鸡产蛋下降征候群已成为导致鸡产蛋量下降的重要疾病,因而倍受养殖业主的关注。鸡产蛋下降征候群是以引起鸡群产蛋量减  相似文献   

6.
在国外,中型蛋与大型蛋的价格相差很大。尤其是在夏季生产大型蛋更为有利。因为夏季炎热,正是大型蛋流通量下降的季节。鸡的夏季饲养管理和饲料营养配合得当,使蛋重有所增加,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夏季暑热致使鸡的采食量减少,多数生产者总是尽量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以期维持产蛋量和蛋重。然而,鸡不可能吸收过量的能量和氨基酸,所以不可能达到人们所期望的蛋重。只有在饲料营养作出相应调整和精心饲养管理的情况下,大型蛋才能有所增加。下面就影响产蛋的因素:鸡舍内的温度和  相似文献   

7.
现代蛋用品种鸡产蛋高峰期很长,一般可达6个月或更长一些。第一产蛋周期的高峰产蛋量占全期产蛋量65%以上,产蛋重量占总蛋重63%以上。如果后备鸡培育不好,在产蛋阶段管理又不善,则致使产蛋高峰期缩短,特别是高峰期的最高峰值不高,所以既要重视后备鸡的培育,也要重视产蛋期,特  相似文献   

8.
减蛋综合征是由于鸡受到腺病毒的感染后引起的产蛋鸡的产蛋量下降和蛋品质降低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鸡场在发病后,产蛋量明显受到疾病的影响而下降,使得养殖场经济效益显著降低。本病通常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对鸡进行及时的观察和诊断,以便于及早发现病鸡,及早诊治。  相似文献   

9.
1产蛋周期与产蛋率优良品种蛋鸡一般可以连续产4~6个蛋,然后休产1~2天,呈现周期性产蛋现象,称之为产蛋周期。产蛋率是指某一段时间内鸡实际产蛋的个数。鸡产蛋率的高低与产蛋周期内连产的个数有关。鸡一般是白天产蛋,通常是前一个蛋产出约30分钟,开始下次排卵,产蛋周期和连产特性主要受遗传因子决定。产蛋周期越长,则产蛋量越高,反之产蛋周期越短则产蛋量越低。  相似文献   

10.
1新城疫(副粘病毒)产蛋鸡感染新城疫后主要表现产蛋量急剧下降,产蛋高峰上不去,软壳蛋、无壳蛋、畸形蛋、小蛋数量增多。个别鸡有腹泻现象,易误诊为减蛋综合征。减蛋综合征病鸡外观正常,病初,蛋壳色素消失,或无壳蛋、畸形蛋数量增多,产蛋量急剧下降,同时病鸡所产但品质急剧下降,破蛋率增高。蛋黄颜色变淡,蛋清呈现水样或蛋清中混有血液及异物是减蛋  相似文献   

11.
正母鸡开始产蛋的年龄,依品种而异,约为5个月。开产以后,除少数个体外,一般以第1年的产蛋量高,自第2年以后,产蛋量即逐渐降低。以来航型蛋用鸡第1年的产蛋量为100%计算,第2、3、4、5年的产蛋量分别下降为84%、72%、63%和55%。因此,将老龄鸡留在群里不淘汰,对生产是不利的。现代商品性养鸡场,一般是母鸡产蛋12~14  相似文献   

12.
若干时候以来,人们公认,除了管理和饲料因素以外,还有一些致病因子能够在产蛋鸡群中严重地影响产蛋量。这些因子包括引起新城疫、禽传染性脑脊髓炎(流行性震颤)和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毒。在过去,腺病毒群的病毒也曾被牵连到产蛋量的下降中去。已经证明,少数的鸡腺病毒,当人工投予鸡时,的确对产蛋量有影响。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不论对蛋内部的,抑  相似文献   

13.
德国的专家们采用先进的技术培育成功的一种无毛鸡,它的产蛋量要比热带地区的有毛鸡提高15%~20%。这种鸡是用德国的光头鸡与中国鸡通过杂交培育成的,它全身仅有稀少的羽毛,但它生出的蛋要比有毛鸡生的蛋大得多。有毛鸡在热带地区由于散热不好,只有依靠加快呼吸的方法来排出体内多余的热量,这样就使能量消耗增加。而无毛鸡由于不存在散热不好的问题,故可以利用节省的能量生产个头大的蛋。□可提高产蛋量的无毛鸡  相似文献   

14.
现代蛋用品种鸡产蛋高峰期很长,一般可达6个月或更长一些。第一产蛋周期的高峰产蛋量占全期产蛋量65%以上,产蛋重量占总蛋重63%以上。如果后备鸡培育不好,在产蛋阶段管理又不好,则致使产蛋高峰期缩短,特别是高峰期的最高峰值不高,所以,既要重视后备鸡的培育,也要重视产蛋期,特别是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添加菱沸石对海赛克斯鸡产蛋量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海赛克斯产蛋鸡饲料中添加3%~7%粒度120目的天然菱沸石,结果:所有试验组鸡的产蛋量比对照组鸡增加0.68kg/只,料蛋比平均下降0.47。经方差分析,添加3%~5%菱沸石的两组鸡产蛋量和料蛋比与对照组鸡比,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正>1产蛋周期与产蛋率优良品种蛋鸡一般可以连续产4~6个蛋,然后休产1~2天,呈现周期性产蛋现象,称之为产蛋周期。产蛋率是指某一段时间内鸡实际产蛋的个数。鸡产蛋率的高低与产蛋周期内连产的个数有关。鸡一般是白天产蛋,通常是前一个蛋产出约30分钟,开始下次排卵,产蛋周期和连产特性主要受遗传因子决定。产蛋周期越长,则产蛋量越高,反之产蛋周期越短则产蛋量越低。2季节和光照春季不论高产蛋鸡或是低产蛋鸡,产蛋周期都  相似文献   

17.
蛋鸡的亚健康状态是指鸡不表现出明显的发病症状,但产蛋量明显下降或产蛋高峰后产蛋量突然下降。  相似文献   

18.
蛋鸡的光照管理是饲养工作的重要环节。光照有促进生殖腺(卵巢和睾丸)机能的作用,同时也可促使鸡活动与采食。因此,产蛋鸡光照管理的原则是:白天的光照时间切不可中途减少,这样才能增加产蛋量。据原苏联试验,对鸡实行人工光照,平均可提高年产蛋量的10%—15%,产蛋量在进行人工光照以后的半个月开始增加,在第一个产蛋年可提高产蛋量的30.7%,第二个产蛋年仍可比对照组提高19.1%的产蛋量。  相似文献   

19.
产蛋下降综合征(Egg Drop Syndrom-1976,EDS-76),俗称减蛋综合征,是由鸭腺病毒甲型(DuckadenovirusA)引起的能使蛋鸡产量下降的病毒性传染病,病鸡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以产蛋量下降、蛋壳异常(软壳蛋、薄壳蛋、破损蛋)、蛋体畸形、蛋质低劣等为主要特症。本病可使产蛋量下降15%左右,在产蛋高峰期,产蛋量可骤然下降30%-40%^[1]。  相似文献   

20.
氨基酸添加量产蛋鸡为达最大产蛋量而对氨基酸的需要量,同为使蛋的体积达最大而对氨基酸的需求量是不同的。当氨基酸的日摄入量满足了母鸡产蛋量的需要之后,进一步提高氨基酸的摄入量,就将不再提高产蛋量,而是增加蛋的体积。但氨基酸摄入量在达到一定量之后,进一步提高摄入量亦不再增加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