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中追加n-3脂肪酸对马的血浆和红细胞膜组成成分的影响。18匹夸特马被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匹马。各处理组分别为鱼油组、亚麻粉组和对照组(不添加n-3脂肪酸),其中追加的鱼油中每100g的n-3脂肪酸含有15g二十碳五烯酸(c20:5n-3)和12.5g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追加的亚麻粉中每100g的n-3脂肪酸中含有61gα-亚麻酸(c18:3n-3)。所有的马在牧场上自由采食,放牧结束后对马追加精料(每天追加的精料量为体重的1.5%)。追加的鱼油或亚麻粉是混合在精料中的,添加比例是每100g体重6g的鱼油或亚麻粉,试验时间持续70d。试验结果说明,当在马的日粮中追加鱼油或者亚麻粉均可预防马的早期炎症,对其生产性能极其有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研究日粮中追加n-3脂肪酸对马的血浆和红细胞膜组成成分的影响。18匹夸特马被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匹马。各处理组分别为鱼油组、亚麻粉组和对照组(不添加n-3脂肪酸),其中追加的鱼油中每100g的n-3脂肪酸含有15g二十碳五烯酸(c20:5n-3)和12.5g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追加的亚麻粉中每lOOg的n-3脂肪酸中含有61gα-亚麻酸(c18:3n-3)。所有的马在牧场上自由采食,放牧结束后对马追加精料(每天追加的精料量为体重的1.5%)。追加的鱼油或亚麻粉是混合在精料中的.添加比例是每10%体重6g的鱼油或亚麻粉.试验时间持续70d。试验结果说明,当在马的日粮中追加鱼油或者亚麻粉均可预防马的早期炎症.对其生产性能极其有益。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亚麻籽和鱼油对蛋鸡蛋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肝脏脂肪酸组成及其合成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28周龄海兰褐壳蛋鸡9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亚麻籽、10%亚麻籽+5%鱼油和5%鱼油。饲养21 d后连续收集7 d鸡蛋,然后每组随机选取4只鸡屠宰取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添加亚麻籽和鱼油均显著增加蛋黄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0.05),其中单独添加鱼油的蛋黄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含量最高;2)试验组肝脏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肝脏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3)单独添加鱼油显著降低肝脏脂肪酸延长酶1、脂肪酸延长酶2和去饱和酶(脂肪酸去饱和酶1、脂肪酸去饱和酶2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基因表达水平(P0.05)。由此可见,蛋鸡饲粮中单独添加亚麻籽或鱼油可以富集蛋黄n-3多不饱和脂肪酸沉积;添加亚麻籽促进肝脏α-亚麻酸转化生成DHA过程,表现为上调脂肪酸延长酶和去饱和酶基因表达,添加鱼油显示相反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亚麻籽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52.31±2.28) kg的生长猪72头,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和10%亚麻籽的饲粮。试验分2个阶段(50~80 kg和81~110 kg),每个阶段结束时对猪进行称重,试验结束后每栏选2头接近平均体重猪进行麻醉屠宰。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5%和10%亚麻籽显著降低了生长育肥猪50~80 kg阶段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及50~110 kg阶段料重比(P<0.05),并且10%添加量还显著提高了50~80 kg阶段平均日增重(P<0.05)。2)饲粮添加亚麻籽能显著增加生长育肥猪眼肌面积(P<0.05),但对胴体长、屠宰率、平均背膘厚等胴体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添加5%和10%亚麻籽能显著降低生长育肥猪背最长肌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值(P<0.05),显著提高α-亚麻酸、二十二碳烯酸、二十二碳二烯酸含量及PUFA总含量(P<0.05),且当添加量达到10%时,还能显著提高背最长肌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P<0.05)。结果提示,亚麻籽能一定程度提高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增加背最长肌中n-3PUFA含量,降低n-6/n-3 PUFA值,且对胴体性状及肉质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值对冬毛期北极狐生长性能、肝脏脂肪酸组成及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和脂肪酸转运蛋白(FATP)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157日龄、平均体重为(5 658±47)g的健康雄性北极狐,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组饲粮中添加12.00%鱼油和2.00%豆油,n-6/n-3 PUFA比值为3.00;Ⅱ组饲粮中添加9.38%玉米油和4.62%豆油,n-6/n-3 PUFA比值为18.03;Ⅲ组饲粮中添加12.00%玉米油和2.00%豆油,n-6/n-3 PUFA比值为40.83;Ⅳ组饲粮中添加1.50%鱼油和12.50%玉米油,n-6/n-3 PUFA比值为136.36。各组饲粮除油脂组成和配比不同外,其他原料一致。预试期7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1)饲粮n-6/n-3 PUFA比值对冬毛期北极狐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有极显著影响(P0.01)。Ⅰ和Ⅳ组的ADG极显著高于Ⅱ和Ⅲ组(P0.01),Ⅰ、Ⅱ和Ⅳ组的ADFI极显著高于Ⅲ组(P0.01),Ⅳ组的F/G极显著低于Ⅱ和Ⅲ组(P0.01)。2)饲粮n-6/n-3 PUFA比值对冬毛期北极狐肝脏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PUFA、n-3 PUFA和n-6 PUFA的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对肝脏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Ⅰ和Ⅳ组肝脏n-3 PUFA含量极显著高于Ⅱ和Ⅲ组(P0.01),Ⅱ和Ⅲ组肝脏n-6 PUFA含量极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1)。3)饲粮n-6/n-3 PUFA比值对冬毛期北极狐肝脏L-FABP 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极显著影响肝脏FATP mRNA相对表达量(P0.01)。Ⅰ和Ⅳ组肝脏FATP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Ⅱ和Ⅲ组(P0.01)。由此可见,饲粮添加1.50%鱼油与12.50%玉米油的混合油脂,即饲粮n-6/n-3 PUFA比值为136.36时,上调了肝脏中FATP基因的表达,增加了肝脏长链脂肪酸的转运及利用效率,促进了冬毛期北极狐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以鱼粉、豆粕和酪蛋白为主要蛋白源,小麦粉为糖源,配制出基础饲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7.5%的牛油(BT)、鱼油(MFO)、豆油(SO)、玉米油(CO)或花生油(PO)作为不同脂肪源,制出5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并以此饲料投喂军曹鱼幼鱼(8.3±0.5g)8周。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的脂肪源显著影响军曹鱼的生长(SGR)和肌肉、肝脏的脂肪酸组成(P<0.05)。投喂饲料中含有鱼油的军曹鱼表现出最好的特定生长率,其次分别为豆油组、花生油组、玉米油组和牛油组。鱼油对军曹鱼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的EPA和DHA等n-3系列高不饱和脂肪酸(n-3HUFA)是军曹鱼的必需脂肪酸。  相似文献   

7.
李玉梅 《饲料广角》2011,(23):40-44
24头体重为78.1±1.7kg的育肥猪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日粮中含有2.5%的向13葵油.试验组日粮中含有5%的亚麻籽油。两个处理组的每千克日粮中添加170mgVE.当所有猪的体重为160±9.2kg时.育肥期结束.之后将所有的猪屠宰。将每个处理组的后腿猪肉做成干腌火腿。试验结果显示.当在猪日粮中添加亚麻籽(Omega-3)脂肪酸时.可以明显改善用猪肉做成的干腌火腿的质量.且对其感官风味的负面影响也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60.28±0.73)kg的健康"长×大"或"大×长"二元育肥猪13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2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10%、20%和30%的苜蓿草粉。预试期7 d,正试期72 d。结果表明:1)5%苜蓿草粉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ADG)最高,增重成本最低。2)饲粮添加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的肌肉p H45 m in、熟肉率、大理石纹和肉色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苜蓿草粉组的肌肉p H24 h极显著降低(P<0.01);30%苜蓿草粉组的肌肉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和5%苜蓿草粉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20%苜蓿草粉组育肥猪的肌肉鲜味氨基酸(DAA)(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必需氨基酸(EAA)(蛋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及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提高(P<0.05)。4)随饲粮苜蓿草粉添加水平的增加,育肥猪的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逐渐减少,肌肉不饱和脂肪酸(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 PUFA和n-3PUFA含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20%和30%苜蓿草粉组的肌肉M UFA、油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肌肉UFA含量显著提高(P<0.05);20%和30%苜蓿草粉组的肌肉PUFA、亚油酸、α-亚麻酸、n-6 PUFA和n-3 PUF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和10%苜蓿草粉组(P<0.05);肌肉n-6 PUFA/n-3 PUFA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5%和10%苜蓿草粉组(P<0.01)。综上,饲粮添加20%苜蓿草粉可使育肥猪的肌肉DAA、EAA含量以及PUFA中亚油酸、α-亚麻酸含量提高,n-6 PUFA/n-3 PUFA降低,有利于n-3 PUFA在肌肉中的富集,可以提高猪肉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选取125日龄,体重为6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去势肥育猪3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8头,公母各半。对照组添加2%猪油,3个试验组分别添加3%亚麻油、3%鱼油和1.5%亚麻油+1.5%鱼油,研究日粮中不同来源脂肪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猪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不同油脂对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2)日粮中添加3%亚麻油、3%鱼油以及1.5%亚麻油+1.5%鱼油组,可以使猪肉中的C18∶3分别提高236.9%(P<0.01)、27.1%(P>0.05)和204.9%(P<0.01);C20∶5分别提高142.4%(P<0.01)、732.9%(P<0.01)和360.5%(P<0.01);C22∶5分别提高24.0%(P>0.05)、40.5%(P<0.05)和36.4%(P<0.05);C22∶6分别提高5.6%(P>0.05)、222.2%(P<0.01)和136.9%(P<0.01);总n-3PUFA的含量提高131.2%(P<0.01)、317.2%(P<0.01)和223.0%(P<0.01);3)各试验组猪肉中总n-3PUFA的含量显著提高,n-6/n-3的值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A.  R.  Heravi  Moussavi  张喜武 《中国畜牧兽医》2007,34(5):25-25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鱼粉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奶牛泌乳早期卵巢功能和子宫反应的影响。从产奶第5~50 d,给奶牛饲喂等氮、等能、等脂肪日粮,其中处理分别为0%(对照组)以及1.25%、2.5%、5%的鱼粉和2.3%的鱼油脂肪酸钙盐。本试验通过检测血浆中雌二醇和孕酮含量的变化来反映卵泡的动态变化。从产奶第23 d开始,人工诱导奶牛进入同步排卵周期。在排卵后15 d(产奶第49 d)给奶牛注射垂体后叶素,并同时采集血样检测PGF2α含量。活体收集子宫内膜组织进行脂肪酸和环加氧酶蛋白-2(COX-2)蛋白含量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各日粮处理间卵泡活性、血浆雌二醇和孕酮浓度变化不大。日粮添加鱼粉和鱼油脂肪酸钙盐后子宫内膜脂肪酸组成中EPA(C20∶5,n-3)和DHA(C22∶6,n-3)含量大约上升了3倍,同时也伴随着子宫内膜组织中共轭亚油酸(C18∶2 cis-9,trans-11)含量的上升;与之相反,在5%鱼粉处理组子宫内膜组织中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却降低。随着给奶牛注射垂体后叶素,各日粮处理间血浆PGF2α含量变化并不明显,并且内膜组织COX-2蛋白含量变化也不显著。因此通过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奶牛泌乳初期日粮中添加鱼粉或n-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显著增加子宫内膜组织n-3脂肪酸浓度,但当给奶牛注射垂体后叶素时并不能显著改变子宫内膜组织中COX-2或血浆中PGF2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在实用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添加5%鱼油(低水平鱼油)、10%鱼油(高水平鱼油)、5%亚麻籽油(低水平亚麻籽油)和10%亚麻籽油(高水平亚麻籽油),配制4种试验饲料,在室内淡水循环水族缸内饲喂罗非鱼8周,比较研究不同碳链长度n-3脂肪酸及脂肪水平对罗非鱼生长、肝功能以及餐后血液指标的影响。将360尾初重为(43.70±1.06)g的罗非鱼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每组试验鱼随机饲喂1种试验饲料。结果表明:各组罗非鱼末重、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高水平亚麻籽油组的摄食量显著低于低水平亚麻籽油组(P0.05)。鱼油组罗非鱼血清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高于亚麻籽油组,且同一脂肪源的高水平组高于低水平组。鱼油组血清TCHO含量峰值出现在餐后6 h,而亚麻籽油组出现在餐后9 h。各组血清HDL-C含量均在餐后6 h回落到最低值。亚麻籽油组血清甘油三酯(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含量高于鱼油组。各组血清TG与VLDL-C含量峰值均出现在餐后6 h。随餐后时间的延长,罗非鱼血糖含量基本呈降低趋势。鱼油组肝胰脏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极显著低于亚麻籽油组(P0.01),而各组间肝胰脏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肝胰脏丙二醛(MDA)含量表现为高水平鱼油组高水平亚麻籽油组低水平鱼油组低水平亚麻籽油组,且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同一水平下,鱼油组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亚麻籽油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低水平鱼油组肝胰脏SOD活性显著高于高水平鱼油组(P0.05)。由此可见,不同碳链长度n-3脂肪酸及脂肪水平不会影响罗非鱼的生长,但会影响其肝功能以及餐后血液指标。  相似文献   

12.
亚麻油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猪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旨在研究亚麻油(LO)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猪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体重63 kg左右的健康大白猪84头,按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猪。3个处理日粮为玉米-豆粕型日粮,分别添加0%、1.5%和3.0%的LO,试验时间5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LO对猪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降低平均日采食量(P>0.05)和饲料增重比的趋势(P>0.05);日粮中添加LO能显著提高猪背最长肌α-亚麻酸(ALA)、EPA以及n-3PUFA总含量(P<0.01),而对DHA、SFA和n-6PUFA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1.5%和3.0%LO分别提高DPA 47.62%(P>0.05)和82.54%(P<0.05),分别降低花生四烯酸含量的26.12%(P>0.05)和15.29%(P>0.05),但两者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中添加1.5%和3.0%LO均显著降低二十二碳四烯酸含量(P<0.05),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LO显著提高猪背最长肌ALA、EPA和n-3PUFA的含量,降低花生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四烯酸含量,对DH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要将猪肉n-6:n-3PUFA降低到4.0以下需在日粮中添加3.0%LO。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亚麻籽或鱼油对牛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2006年夏季开展试验,选用24头黑白花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8头牛,各组奶牛日粮中添加不同类型脂肪:无脂肪添加的传统型日粮、添加全亚麻籽日粮、以及添加鱼油日粮。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全亚麻籽可改善夏季牛乳脂肪酸组成,尤其可以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亚麻籽和鱼油均可提高乳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了乳脂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日粮中添加亚麻籽使奶牛摄入的C18∶3增加,进而引起乳中C18∶1 trans-11水平升高,同时通过增强Δ9-去饱和酶的活性,提高了共轭亚油酸(顺-9-反-11 C18∶2)的含量。添加亚麻籽后引起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升高是以降低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指标为标志的,说明使用亚麻籽可降低由于食入牛奶及奶制品导致的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而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总之,添加亚麻籽可改善高温饲养环境条件下奶牛的乳成分和营养特性。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水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山麻鸭蛋品质以及血清和蛋黄脂质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585只产蛋期山麻鸭,采用4×4的两因子随机试验设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三个不同水平(0.5%、1%和2%)的鱼油、亚麻籽油、菜籽油和牛脂的试验饲粮28天。试验结果表明,饲粮脂肪来源和水平对蛋品质无显著影响。鱼油、亚麻籽油和菜籽油显著降低了山麻鸭蛋黄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显著提高了蛋黄多不饱和脂肪酸、ω-6多不饱和脂肪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比例。添加鱼油、亚麻籽油和油菜籽油显著提高饲粮DHA和EP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鱼油显著提高了山麻鸭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亚麻籽油显著降低了其血清总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菜籽油显著降低了其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提高了其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牛脂显著提高了其血清低密底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综上,添加鱼油、亚麻籽油和菜籽油的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饲粮未显著影响山麻鸭蛋品质,但可提高山麻鸭蛋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降低蛋黄胆固醇浓度和改变血清脂质参数。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猪腹脂中的富集,及富n-3 PUFA猪油对SD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60±2)kg的育肥母猪(长白×东北民猪)15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麦麸型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10%亚麻籽、10%亚麻籽+200 mg/kg维生素E.56 d后屠宰,取腹脂测定n-3 PUFA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猪腹脂中n-3PUF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选择60只36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大鼠,对照I组为不添加油脂的基础饲粮,对照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的上述试验各组获得的猪腹脂制成的液态油的饲粮,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脂水平.结果表明:添加10%猪油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不添加油脂组(P<0.05),对照Ⅱ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高于其他各试验组,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Ⅱ组大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说明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猪油可以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同油脂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的影响,160只42周龄的海塞克斯蛋鸡随机分成四组,分别饲喂对照日粮、5%鱼油、5%棕榈油和5%豆油日粮,试验三周。结果表明,棕榈油组的产蛋量比豆油组高(P<0.05),而对照组的平均蛋重和蛋黄重明显低于鱼油组(P<0.05),鱼油组鸡的总增重明显高于豆油组(P<0.05);鱼油组的血清和蛋黄的胆固醇含量都低于棕榈油和对照组(P<0.01);鱼油组蛋黄中的C20:5n-3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豆油组(P<0.01),鱼油组蛋黄中的C22:6n-3含量高于棕榈油组(P<0.01);豆油组的C18:1n-9含量最低,与棕榈油组的相比,差异显著(P<0.05);豆油组的C18:2n-6含量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1),又以对照组最低,与鱼油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鱼油组的C18:3n-3含量高于豆油组和棕榈油组(P<0.05);鱼油组的C20:1n-9含量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1)。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亚麻籽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对猪肉脂肪酸组成、肉品质以及脂质氧化的影响,旨在为利用亚麻籽开发n-3PUFA富含型猪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选用48头杂交生长育肥猪,研究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分别为31%和50%)和鱼油(0%,0.2%,和0.4%)对背最长肌、脂肪和香肠的脂肪酸组成、化学特性和感官特性的影响。高水平的PUFA(与鱼油含量无关)可增加猪肉(—23℃下贮存1和8个月)和香肠(TBARS0.6—1.3)的氧化性和腐败性。日粮中添加0.4%的鱼油,可提高腰部肉的TBA值,但不影响感官评分。不饱和脂肪酸和鱼油可交互影响香肠的TBARS值和油脂的腐臭味,0.4%的鱼油和高水平的PUFA可使氧化值达到最高(TBARSl.9)。虽然日粮中添加鱼油和PUFA可使猪肉更具有保健特性,但对猪肉品质造成的不良影响将限制它们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提高家养动物肉产品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尤其是n-3长链脂肪酸和共轭亚油酸(CLA)在羊、牛、猪肉肌内脂中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鱼油或鱼粉能提高动物肉中n-3长链脂肪酸含量。富含亚麻油酸(LNA)的日粮能提高肉中LN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五烯酸(DPA)水平,但大部分对肌肉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水平没有影响。然而,在日粮中添加鱼油或鱼粉大部分能提高动物肌肉中DHA含量。大部分研究中提高n-3脂肪酸含量的同时n-6脂肪酸含量下降,这主要归因于试验组日粮中n-6脂肪酸降低。这样刚好可以使肉中两者比例更合理,但对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没什么影响。饲喂反刍动物富含n-3脂肪酸日粮(亚麻籽或加草料)、鱼油或富含LA的浓缩料可提高肌肉中c9t11CLA含量。牛肉、羊肉中c9t11CLA在总脂中含量介于0.2~1.0 g/100 g,不随营养因素提高到更高。相对应的,在单胃动物日粮中添加混合CLA油则显著提高CLA含量。  相似文献   

20.
将135只26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分别饲以3种日粮:n-3多不饱和脂肪酸日粮(PUFA)、n-6PUFA日粮和普通日粮研究PUFA类型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黄脂肪酸富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3PUFA日粮使产蛋率和饲料效率显著(P<0.05)降低;n-6PUFA日粮组死亡率与其他组相比极显著(P<0.01)上升。两种PUFA日粮使蛋黄n-3PUFA及n-6PUFA含量显著(P<0.05)改变。结果表明:PUFA日粮能显著改变蛋黄PUFA的组成,可生产出n-3PUFA含量达到585mg/枚和n-6PUFA含量达到1595mg/枚的鸡蛋;但试验发现日粮中添加过多的亚麻籽和葵籽对蛋鸡生产性能有不良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