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评价高邮市蔬菜产地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方法]以高邮市8个乡镇的主要蔬菜产地作为土样采集点,分析测定土壤中重金属汞、砷、铅、镉、铬和铜含量,并根据《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和高邮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对检测结果进行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依据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高邮市8个乡镇土壤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完全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的要求;依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个别蔬菜产地有2个重金属含量单项污染指数超标,其他重金属含量未超标,表明高邮市绝大多数蔬菜产地适宜发展AA级绿色食品;与1990年高邮市土壤背景值对比结果表明,土壤镉、铬、砷、铅、铜等均有一定程度增加。[结论]高邮市蔬菜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基本满足蔬菜安全生产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采集三明市大田县部分蔬菜产地的土壤样品,依据无公害标准要求进行检测,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大田县供试蔬菜产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在允许范围之内,符合评价要求,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  相似文献   

3.
以三明市郊区茶园、耕地、果园及菜地4种不同农产品土壤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采用单项质量指数与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三明市郊区农产品基地土壤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低于"HJ332-2006"(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规定的限值,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综合评价均为1级,土壤环境质量属于清洁,适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同时发现,部分基地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有超标现象,4种农产品产地均出现部分取样品Cd含量超标情况;茶园、水稻田、蔬菜地均出现部分样品Pb含量超标;水稻田、果园、蔬菜3种基地部分取样品Hg含量超标;茶叶产地、水果产地出现部分样品Cu含量超标。大部分取样点土壤重金属均高于福建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表明在监测点土壤中存地重金属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无公害稻米标准及生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学辉 《中国稻米》2001,7(5):26-28
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安全稻米产品的需求,提升稻米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提高水稻种植的效益,规范无公害稻米生产,加强无公害稻米的产品质量管理,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浙江省于2000年11月发布了《无公害稻米系列标准》,并于2000年12月30日实施。 无公害稻米是指按照无公害稻米生产技术准则要求生产,其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有害病原微生物等各项指标均符合无公害稻米质量标准的稻米。浙江省公布的无公害稻米对产地、生产技术、卫生质量上有以下一些要求。 一、产地环境选取和要求 无公害稻米生产地…  相似文献   

5.
综述近年来海南地区野生蔬菜基础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分析野生蔬菜物种资源、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毒理实验、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概述目前海南野生蔬菜的利用情况,并指出存在问题和措施,为海南野生蔬菜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茶园土壤中重金属的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了福建省8个地市茶园107个土壤样品,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对土壤中的铜、铬、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测定,茶园土壤评价依据《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和《NY/T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结果表明:福建省茶园土壤总体环境良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要求,绝大多数茶叶产地适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茶叶种植。  相似文献   

7.
青岛市花生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青岛市花生产地土壤重金属Cd、Hg、As、Pb、Cr、Cu、Zn和Ni的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采用单项质量指数与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低于“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 332-2006)规定的限值,土壤环境质量定为1级,属于清洁水平,适宜发展无公害花生。但莱西一个监测点的土壤样品重金属Cu、Ni含量超标。若以国家土壤自然背景值为标准,Cu的超标率增加了将近3倍,表明Cu在土壤中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积累。Hg与As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 <0.05),Hg和Ni、Cr与Cu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 < 0.05),其它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推测个别元素超标的情况仅属于点源污染,不会引起复合污染。青岛市3个花生优势产区莱西、平度、即墨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均属于1级,适宜作为无公害花生的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8.
施肥影响蔬菜的生长和代谢,因而对蔬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也产生影响。生产无公害蔬菜已成为我们农业科技部门亟待解决问题,科学施肥是实现蔬菜增产和食用安全的重要手段,深入认知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质量、生产过程和蔬菜产品卫生质量的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标准要求对指导无公害蔬菜生产科学施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为生产单位、管理部门实施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鸟巢蕨嫩叶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与西芹、韭菜、生菜等7种对照栽培蔬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鸟巢蕨中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总糖、粗纤维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样品鲜重的2.82%、2.59%、1.56%、1.16%和1.21%.鸟巢蕨含有18种氨基酸,接近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模式标准;鸟巢蕨的p-胡萝卜素含量为10.4 μg/g;维生素A含量为9.9 μg/g,维生素B含量为0.7μg/g;维生素C含量为791.2 μg/g.鸟巢蕨的矿质元素含量丰富,P和K含量分别为860、4 921μg/g,微量元素Zn含量为5 μg/g,Mn含量为9.9 μg/g,Cu含量为19.1 μg/g.鸟巢蕨的营养价值在多方面均优于7种对照蔬菜.鸟巢蕨是一种符合现代营养学对健康食品要求的药食同源的功能性野生蔬菜.本研究为鸟巢蕨作为野生蔬菜栽培利用和野生资源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福建省香蕉主产区(漳州市)香蕉园采集74个0~2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分别以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NY/T 391-2000《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为参照标准,比较研究了丘陵山地、城镇周边、道路周边3种不同环境蕉园土壤Cd、Pb、As、Hg、Cr、Cu 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元素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福建省香蕉主产区丘陵山地、城镇周边、道路周边3种不同环境蕉园土壤,各种重金属含量有明显差异。3种不同环境蕉园土壤6种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与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比较,Hg含量在所有的土壤中,Cd、Pb含量在城镇周边、道路周边蕉园土壤有明显的富集,As、Cr、Cu含量接近或低于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3种不同环境蕉园土壤样品超标率Cd、Pb、Hg较为严重,As超标样本集中在道路周边蕉园土壤。6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及NY/T 391-2000指标要求;但仍有部分样品超标,特别是Pb、Hg应引起重视。福建省香蕉主产区发展香蕉绿色食品生产适宜的产地依次为丘陵山地、城镇周边、道路周边的蕉园。  相似文献   

11.
叶菜类蔬菜是人们日常食用量最大的蔬菜品种,其种类繁多,是我国种植和消费的主要蔬菜品种。但由于叶菜类蔬菜在种植栽培过程中可能会使用某些化学物质,加之栽培环境的不良影响,使其质量安全受到威胁。本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叶菜类蔬菜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农药使用情况、国内外现行污染物的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等,结合近年来叶菜类蔬菜主要污染物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提出保障叶菜类蔬菜质量安全需要重点控制的15项污染物项目(包括13项农药及2项重金属),并对其限量值及检测方法进行比对确立,对叶菜类蔬菜的质量安全日常监管提供了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2.
海南垃圾肥的重金属含量及对无公害果蔬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氢化物原子荧光法分别测定了海南垃圾肥中的重金属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抽检的海南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土壤和果蔬重金属残留未超过国家标准,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但垃圾肥中铝、锈、砷却严重超过了有关的国家标准.提出垃圾肥的不合理利用可能对海南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危害的问题.经研究分析认为,垃圾肥肥力较高,合理开发利用可变废为宝,但是垃圾肥中重金属容易积累,应限制其使用范围.此类产品不宜在食用农产品,尤其是绿色食品生产中推广使用,比较适宜于林业、橡胶种植业、观赏花卉业等行业.  相似文献   

13.
三种蔬菜在2种硒含量土壤中对硒锌铅镉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叶用芥菜、大蒜和雍菜在富硒和低硒土壤中对硒和重金属(Pb、Cd、Zn)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在富硒土壤中,大蒜、芥菜和雍菜各部位硒含量均高于低硒土壤的处理,其中,根部和可食部位分别是低硒土壤的1.6~2.6倍和1.1~4.5倍。3种蔬菜在两种土壤上的可食部位硒含量都表现出大蒜(0.029~0.143 mg/kg)芥菜(0.007~0.016 mg/kg)雍菜(0.002~0.007 mg/kg)的趋势,其中富硒土壤中大蒜和芥菜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0.01mg/kg)。3种蔬菜的根部或鳞茎部位的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各自的茎或叶部位。蔬菜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本底值呈正相关。3种蔬菜对Pb、Cd、Zn的吸收能力不同,植株的Pb含量高低顺序为雍菜芥菜大蒜,Cd含量高低顺序为大蒜芥菜雍菜,Zn含量高低顺序为芥菜大蒜雍菜,且在蔬菜不同部位的累积顺序均为根茎、叶。因此,生产安全且富硒蔬菜,需选择硒富集能力强且重金属吸收能力较低的蔬菜种类。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蔬菜中,大蒜和芥菜具有较高的硒富集能力,可作为富硒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杨酸-硫酸比色法,测定了三亚市5个蔬菜市场中4类17个品种110个冬种蔬菜样品的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硝酸盐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叶菜类>豆类>茄果类>瓜果类,4类蔬菜含量均低于无公害蔬菜硝酸盐含量限值。17个品种蔬菜的硝酸盐含量分布在15~1 520 mg/kg,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叶菜类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东莞蔬菜产区蔬菜重金属污染调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东莞主要蔬菜产区的112个蔬菜样品进行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发现这些蔬菜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但大多数只是轻度污染,并未达到危险级别.东莞蔬菜产区蔬菜重金属人均日暴露量平均值均低于ADI值,各类蔬菜的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表明绝大部分蔬菜可以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16.
为调查万宁市水稻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 在该地区 12 个乡镇的典型土壤中采集了 19 个混合土壤样本, 并对各土壤样本中的重金属元素 Hg、 Cd、 Cr、 Pb 和 As 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依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结果表明: 各乡镇水稻土壤均未受到重金属 Hg、 Cd、 Cr、 Pb 和 As 的污染; 从全市范围来看, 综合污染指数仅为 0.22, 说明全市水稻土壤环境清洁, 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7.
索引     
对深圳市寰通农产品有限公司的4个菜场170多户菜农及其蔬菜生产情况进行系列调查,分析影响蔬菜产品质量的因素,提出加强培训、减少菜农流动性和蔬菜品牌建设等无公害蔬菜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上海青为试验材料,研究在沙壤土条件下,用缓效氮素和普通尿素对上海青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1)上海青生物量随施用普通尿素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施用缓效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少,处理4的上海青生物量最高;(2)上海青体内硝态氮含量都低于国家蔬菜熟食标准,符合国家蔬菜安全生产要求,随纯氮(N)用量的增加,上海青体内硝态氮积累也增加,以处理4的硝态氮含量较高;(3)不同氮肥处理所吸收氮的量都比空白高,对氮肥利用率最高是处理5,各处理间氮肥的利用率均有明显差异。本研究探讨通过普通尿素和缓效尿素处理,对上海青产量、硝态  相似文献   

19.
大棚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大棚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包括重点抓好农业防治,做好物理机械防治,合理利用生物浸出液,农用抗菌素、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等生物制剂防治蔬菜病虫害,以期为大棚蔬菜种植者生产无公害蔬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国家标准GB 5009.88-2014《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为基础,研究了4种蛋白酶、2种酶解辅助处理方法对膳食纤维测定值的影响。以调整后的方法测定了15种野生蔬菜总的、可溶性及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分析了不同产地和采摘时期野生蔬菜总膳食纤维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处理后的树仔菜总膳食纤维测定值最高;超声波振荡辅助酶解处理的除杂效果较好;15种野生蔬菜膳食纤维含量和组成差异较大,产地对树仔菜、马齿苋总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分别为极显著、显著,但是对枸杞菜和雷公菜总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采摘时期对树仔菜、马齿苋、枸杞菜和雷公菜总膳食纤维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