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里木盟主要作物产量波动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981~1995年间哲里木盟主要作物产量波动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表明,粮豆总产和单产均在波动中有较大的提高,总产增幅趋势大于单产,单产年际波动大于总产,各种作物单产的波动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均大于技术水平,气候因素中以温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近40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根据我国粮食产量资料及影响因子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了近40年来粮食产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各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近40年来,我国粮食总产和单产逐步提高,单产对总产平均年际波动的影响很大。技术水平对单产的影响呈平稳、逐步加速增长的变化趋势,社会因素的影响呈较为连续的三峰型波动,气象条件的影响年际差异很大,其作用约占单产平均年际波动的一半。从预报的角度看,预测天气、气候因素对作物的影响是准确预测作物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中国粮食单产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探索中国粮食单产的多尺度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稳定和提高粮食单产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该文对1978-2012年中国粮食及其主要构成作物稻谷、小麦和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进行了多尺度波动分解,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单产波动的多尺度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应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可以将1978年以来中国的粮食和三大作物的单产分解为1个趋势项和2个波动项,分别反应了科技、政策和气候对于中国粮食单产波动的影响。其中技术趋势为主导,2个尺度的波动都较小。2)粮食趋势单产年增长率从1997年前的2.28%下降到之后的0.69%,明显放缓。稻谷的趋势单产与粮食走势最为接近,但1997年以后几乎走平。玉米和小麦的趋势单产增速1997年后虽有所下降,但目前上升依然明显。3)中期波动项包括了3个完整的周期和1个进行中的周期,且与中国粮食政策的重大调整及其所产生的后效在时段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总体看粮食生产领域政策的影响大于气候的影响,但不同作物对各种政策的响应也有所不同,土地、税收、补贴、奖励和保险政策的普惠性和同步性较价格政策更强。小麦的中期波动率明显大于其他作物,显示其对政策更加敏感。4)粮食单产的短期波动率为1.80%,其中玉米为3.38%,高于小麦(2.55%)和稻谷(1.06%),显示中国的粮食生产系统有较强的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但玉米防灾能力不及稻谷和小麦。5)综合长期趋势和中短期波动来看,3大作物中稻谷最为稳产。稻谷的主要问题是1998年以后单产的趋势产量上升乏力,玉米的主要问题是短期波动较大,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大,而小麦的政策波动大于玉米和稻谷。当前中国的农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该研究结果可为新阶段农业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1985-2010年西藏粮食产量对气候和耕地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西藏宜耕土地面积少,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且对气候变化敏感,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揭示粮食产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利用1985-2010年西藏粮食产量、38个气象站资料和4期遥感数据,采用Thornth waite模型和指数曲线法计算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分离作物趋势产量和气候产量,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累积距平法分析气候变化趋势,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和土地变化率分析耕地的变化,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粮食产量与气候变化和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1985-2010年,西藏粮食总产量、气候生产潜力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分别为77.83×107 kg、7419.58 kg/(hm2·a)、1948.93 kg/hm2,均呈波动上升趋势,粮食生产潜力实现率平均为25.86%,且呈逐渐上升趋势,粮食产量正在向气候生产潜力靠近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气候产量占粮食单产的比值在-10.74%~8.03%波动,变化幅度呈减小趋势,粮食生产受气候的影响程度不断下降;3)西藏≥0℃积温、生长季平均气温、降水量分别为2 224.53 ℃ 、11.41 ℃、387.48 mm,均表现为增加趋势,生长季日照时数平均为1095.45 h,呈减少趋势,各气候要素变化的转折年份出现在1994年;4)西藏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气候产量与耕地面积、≥0℃积温和生长季降水量的关联度均介于0.633~1.321之间,与生长季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的关联度介于0.595~0.641之间。耕地面积、≥0℃积温和生长季降水量是影响粮食产量的最主要因素。该研究可为识别粮食产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保障西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华北平原不同等级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华北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中冬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中国首位,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干旱是影响该区域冬小麦产量的最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该研究基于华北平原44个气象站点1981—2017年的逐日气象数据以及作物、土壤和田间管理资料,以作物水分亏缺指数为农业干旱指标,基于调参验证后的农业生产系统模型(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Simulater,APSIM),评估了冬小麦生长发育中后期各生育阶段不同等级干旱对冬小麦单产和总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拔节-开花和开花-成熟阶段干旱造成冬小麦减产率空间上均呈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且开花-成熟阶段干旱引起的减产率(26.8%)高于拔节-开花阶段干旱引起的减产率(19.1%),区域间比较均表现为干旱对京津冀地区冬小麦单产影响最大,对河南省冬小麦单产影响最小;随着干旱等级的加重减产率增大,开花-成熟阶段轻旱、中旱和重旱的减产率分别为16.5%、32.8%和44.9%,拔节-开花阶段轻旱、中旱和重旱的减产率分别为10.3%、18.8%和28.6%。结合冬小麦实际播种面积得到各生育阶段干旱对总产的影响,区域间比较均表现为干旱对山东省冬小麦总产影响最大,对河南省冬小麦总产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
详细地分析了建国以来哲里木盟热量、水分资源的波动性和主要作物的产量波动,阐述了气候波动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最后就某些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增温对河南省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历史气候变化背景下增温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是识别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有效途径。本文利用河南省历史气候资料和冬小麦平均单产资料, 通过提取气候产量、建立不同时段回归方程的方法, 分析了河南省气候变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河南省1961~1981 年冬小麦气候产量与气温距平显著相关, 1987 年以后产量波动随气温变化的相关性减弱。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河南省冬小麦全生育期气温显著升高, 增温幅度为0.81 ℃?10a-1。相对于变暖前的1961~1981 年, 1991~2000 年和2001~2007 年增温带来的单产增加量占实际增产量的15.6%~20.7%; 但显著升温后的2001~2007 年相对于1991~2000 年增温带来的增产量仅占实际增产量的1.0%, 冬小麦单产对气温的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8.
利用1949-2006年广东省粮食生产的长时间序列统计数据, 分析了全省50多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 并从粮食单产与播种面积、作物种植结构、复种指数、农业技术及农业投资等方面剖析了全省粮食生产变化的主要机制。结果表明:建国以来, 随着人口增加和产业发展, 在耕地与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 广东省粮食总产量一直在波动中增长, 主要原因在于:(1)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子——粮食单产的提高使全省粮食总产保持稳步增长;(2)广东省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 其种植面积的波动不大, 且单产逐年增加;(3)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 提高复种指数可提高区域的粮食生产;(4)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和农药的施用等农业技术的提高及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粮食生产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利用1949~2006年广东省粮食生产的长时间序列统计数据, 分析了全省50多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 并从粮食单产与播种面积、作物种植结构、复种指数、农业技术及农业投资等方面剖析了全省粮食生产变化的主要机制.结果表明:建国以来, 随着人口增加和产业发展, 在耕地与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 广东省粮食总产量一直在波动中增长, 主要原因在于:(1)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子--粮食单产的提高使全省粮食总产保持稳步增长;(2)广东省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 其种植面积的波动不大, 且单产逐年增加;(3)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 提高复种指数可提高区域的粮食生产;(4)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和农药的施用等农业技术的提高及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粮食生产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退耕还林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采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河北省未来8年的人口发展趋势,最后利用灰色关联法对河北省粮食总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造成全省耕地面积的减少,但由于其改善了粮食生产环境,大大提高了粮食单产,从而增加了粮食总产量;河北省未来人口持续增长,对耕地和粮食资源产生很大压力;在影响河北省粮食总产的诸因素中,粮食单产和灌溉是决定粮食总产的首要因素,而化肥施用量则为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水足迹理论,对山西省2005—2014年11个市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蓝水和绿水足迹进行了量化,并结合农业与气候数据分析了其时空变异及气候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10年山西省各地区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呈下降趋势,且蓝水足迹下降趋势较绿水足迹显著;全省综合作物生产蓝水足迹从1.11降到0.64 m3/kg。不同作物间生产水足迹差异显著,大豆生产蓝绿水足迹均最高,分别为2.74,2.11 m3/kg;前者是玉米生产蓝水足迹的6.5倍,后者是小麦生产绿水足迹的5.1倍。从蓝绿水构成来看,山西省绿水比例南多北少;其多年均值为46%,具备提高绿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不同区域间作物生产蓝绿水足迹均表现出由北向南波动中下降的趋势,大同和吕梁地区水足迹较高。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气候因子中的日照、气温和降雨是影响作物生产水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山西省范围内,气候条件的时空差异是造成作物生产水足迹时空变异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资料投入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玉米冷害及冷害措施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在我省是单产较高,播种面积较大的作物。但由于受低温冷害的影响,以致单产提高幅度不大,总产也不够稳定,尤其是近十几年来的四次低温每次使玉米减产都占粮食作物总减产量的二分之一左右。我省地处高纬度地区,温度低,无霜期短,热量资源与其它省份相比,明显偏少。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暖对内蒙古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影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采集、整理和分析了内蒙古10个产粮盟(市)3种主要粮食作物即小麦(1961-2008年)、玉米和马铃薯(1979-2008年)的单产数据和农区58个气象站的气温及降水量资料(1961-2008年)的基础上,归纳了内蒙古农区作物生长期的气候特征,计算了干燥度指数;利用统计回归模型分析了干旱对单产的影响并计算了影响系数,预估了未来不同增温幅度和降水量配置的温湿条件下粮食作物气象单产的变化,提出了当地应对气候变化、保证粮食产量的建议。结果显示:农区作物生长期的气温在近48a间呈上升趋势,2001-2008年10个盟(市)平均温度比气候均值(1971-2000年平均值)增加了0.9℃,同期降水量比气候均值减少了48.9mm;农区3种作物生长期的干燥度指数逐年代上升,特别是近8a(2001-2008年)小麦、玉米、马铃薯生长期干燥度指数比20世纪60年代分别上升了1.291、.82和1.49,说明近8a的干旱比60年代严重;干旱对气象单产的影响系数表明,内蒙古农区作物受干旱影响均比较显著,赤峰、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市的气象单产受干旱影响较大,呼伦贝尔市和巴彦淖尔市受干旱影响较小;对单产变化的预估结果表明,降水量维持在气候均值水平时,温度如果增加0.2℃、0.5℃和1.0℃时绝大多数盟(市)会减产,增温幅度越大,减产越多;当增温0.2℃时,降水量增加越多增产幅度越大;增温0.5℃时,只有降水量增加20%以上才有望增产;温度增加1.0℃,降水量增加30%时大多数盟(市)仍会减产,仅在个别盟(市)有可能增产。  相似文献   

14.
为说明粮食潜力与估产的关系,定义了"粮食潜力实现率"的概念,它是与粮食潜力预测值相比,当年实际达到或能够达到的百分比,它将潜力值和当年估产值或实际产量结合在一起,可用来评价潜力实际达到的程度,并可反映气候年型。应用结果表明:2010年各省单产和总产潜力平均实现率围绕100%波动,说明科技进步对增产仍然起到支撑作用,而1999—2008年各省单产和总产潜力平均实现率低于100%,说明科技进步对增产作用在减小。因此,粮食潜力实现率可以用来评价粮食增产趋势和科技进步的贡献,其方法实用、误差小。  相似文献   

15.
应用全国、31个省、6个典型地区和16个典型县的数据对粮食生产潜力短期预测的"趋势-波动模型"进行了系统性的验证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预测误差大小反映短期生产潜力的预测精度,预测误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地区高产农田被大量占用和(或)蔬菜、水果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而短期内使粮食单产下降;(2)小趋势修正方法是"趋势-波动模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将大趋势预测不能包括的短期如气象因素、科技投入、社会因素等影响纳入预测中,提高预测精度;(3)就我国近些年来的实际情况而言,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短期生产潜力的波动越大;同样发达地区短期潜力存在增加-下降-回升阶段;(4)就短期生产潜力预测精度而言:国家级大于省级、省级大于地区级、地区级大于县级;不同省、不同地区、不同县之间预测精度差别比较大,这与境内气候的互补性和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暖对河北省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根据河北省多年冬小麦产量和冬麦区气候资料,采用改进的气候产量分离方法,分析气候变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河北省冬麦区冬季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每10a上升0.5℃,春季气温也是升高的,但不如冬季升温明显,平均每10a上升0.3℃;冬小麦产量与冬季、春季降水量相关不明显,而与冬季、春季气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河北省冬小麦实际单产呈逐年增加趋势,每10a约增加1125kg/hm^2;而气候产量与冬小麦实际单产变化明显不同,随着气候变暖,气候产量波动性逐年增大,近年气候产量波动幅度达到±300kg/hm^2.从总体看,随着气候变暖,气候产量呈下降趋势,平均每10a减少52.7kg/hm^2。气温造成小麦产量波动幅度一般在±10%之间,但随着小麦实际单产逐年提高,气候变暖对小麦单产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7.
气候波动对海伦市粮食产量影响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粮食生产具有不确定性特征,气候波动是影响粮食产量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风险分析方法,基于海伦市22个乡镇1978~2007年大豆和玉米产量的统计资料,以相对气象产量作为农作物受气候波动影响程度的指标,采用非参数信息扩散方法中正态扩散模型,对各乡镇大豆和玉米产量不同减产程度出现的概率进行了计算,进而获得各乡镇大豆、玉米单产受气候波动影响的风险度。在此基础上,基于海伦市气象站逐日降雨量和气温资料,按照气候干燥度将所有年份分为偏干旱年份、正常年份和偏湿润年份,分别计算不同水热耦合年份下各乡镇粮食产量受气候波动影响的风险程度。结果表明,大豆和玉米极端减产年出现的概率高于极端高产年;北部大豆减产风险小于南部,玉米在总体上呈现出和大豆减产概率空间分布相反的趋势;在不同水热耦合年份中,海伦市旱田农作物生产风险具有空间差异性,其中大豆生产风险空间分布与河网相关性较玉米高。  相似文献   

18.
在小麦生产中,由于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的差异,粒重的波动很大。如郑引一号小麦,千粒重的变化常在30—38克之间,甚至更大些。这是造成产量不稳和影响高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单产在700斤以上的高产区,往往由于千粒重的影响,而不能高产再高产,已成为生产中一个突出而又急待解决的  相似文献   

19.
<正> 前言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春玉米产区之一,面积仅次于山东、河北、居全国第三位。近年来全省玉米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粮豆作物播种面积的1/4以上,总产为粮豆作物产量的1/3左右。在当前黑龙江省的玉米生产中仍存在着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的问题,除应逐步解决诸如品种、栽培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外,比较重要的问题是从光、热、水、  相似文献   

20.
春玉米是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研究分析不同气候和土壤模式下春玉米产量的空间差异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土壤、地形和气候因素三个方面共13个关键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构建春玉米单产和13个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Arc GIS软件将春玉米单产进行栅格化,对东北地区春玉米单产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计算的空间化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km)与春玉米单产统计数据基本一致,东北地区春玉米单产在2482.49~10147.10kg·hm-2。(2)春玉米单产空间分布图客观反映了春玉米单产的空间分布趋势,大体呈现由中部地区向四周不断减少的格局。本研究准确取得栅格尺度的东北地区春玉米单产空间化的模拟结果,平均相对误差1.45%,可为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布局优化和决策制定等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