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地区胃底疾病的发病情况,以此引起人们对胃底疾病的重视。方法:对我院1980-1999年20年间有上消化道症状人群19274例行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胃底疾病159例,检出率为0.82%,其中慢性胃底炎77例。胃底癌36例,急性胃粘膜病变14例,胃底溃疡16例,胃底息肉10例,门脉高压性胃病5例,平滑肌瘤1例。结论:胃底癌占胃底疾病发病率的第2位,发现病变应进行活检送病理检查,以便提高胃底疾病的诊断率,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2.
贲门、胃底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贲门、胃底感与幽门螺杆菌(HF)感染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86—2001年16a间,经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确诊贲门癌84例、胃底癌36例的H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同期的检测慢性浅表性贲门炎122例、慢性浅表性胃底炎9l例的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贲门癌HP感染率为58.3%(49/84).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贲门炎的29.5%(36/122),(P<0.01),胃底癌HP感染率为63.8%(23/36),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底炎的29.7%(27/91)(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贲门癌底感发生的协同因素之一.根除幽门螺杆菌可能是一种预防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78年3月至1982年12月,运用奥林巴斯GIF-KGIF-P_2GIF K_2纤维胃镜检查胃、十二指肠疾病共2381例次。其中胃体、底、窦均具备活检资料者470例。大量病例检查中,发现胃底穹窿部粘膜正常与异常所  相似文献   

4.
微小胃癌4例     
微小胃癌又称胃粘膜一点癌,罕见且不易发现[1],漏诊率高。我院1986~1996年的十年间仅检出微小胃癌4例,均经内镜手术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50岁,因反复上腹部隐痛13年,加重2个月入院。体查: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胃镜见:胃窦小弯侧壁见一2mmX3mm灰黑色污秽点,局部粘膜稍隆起。活检病理诊断:印戒细胞癌。手术所见:胃周围淋巴结无肿大,切开胃壁检查未见明显病变,常现作胃大部分切除。胃切除标本取多处作连续切片,病理诊断为:原位性印戒细胞癌。术后随访10年未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胃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5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胃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32例术前X线钡餐检查26例,误诊为胃癌12例、胃溃疡14例;纤维胃镜检查20例,误诊为胃癌、胃溃疡各9例,仅2例确诊为胃嗜酸性肉芽肿;13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2例均行胃切除术,其中7例行部分胃切除,16例行胃大部切除,9例行根治性胃切除术,手术无并发症及死亡,术后病理证实为嗜酸性肉芽肿。术后有24例随访1~14a,均无复发。结论仔细询问病史,纤维胃镜加组织活检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是术前诊断胃嗜酸性肉芽肿的主要方法。纤维胃镜下行挖掘式取溃疡边缘深达胃黏膜下层组织做病理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平滑肌肉瘤临床上少见,该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加之缺少特异性检查手段,临床诊治困难,误漏诊率高[1,2]。至1996年我院共收治胃、小肠平滑肌肉瘤12例,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现就其诊治情况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14岁~68岁,平均45岁。主要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10例,贫血和腹部包块各8例,上腹痛和发热、消瘦各2例。病变部位:胃7例,空肠4例,回肠1例。辅助检查提示胃肠道平滑肌肿瘤者包括:X线钡剂造影8/8例,胃镜检查5/7例,B超、CT或MRI检查2/8例。2治疗12例均行手术治疗。7例胃平滑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可能影响宫颈细胞学检查(TCT)结果的相关因素及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作用,以减少宫颈病变漏诊。方法对12例TCT检查正常患者,临床症状或体征可疑,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可能影响TCT结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如何减少和避免宫颈病变漏诊。结果 12例TCT检查正常患者,临床症状或体征可疑,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诊断为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CIN II~III 8例,原位癌1例,浸润癌3例。结论 TCT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重视病史及临床症状,必要时行阴道镜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菌治疗对胃十二指肠疾病HP临床检测阴性者远期疗效的影响及常规抗菌治疗的必要性.方法:选择经内镜检查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消化性溃疡并组织活检为HP阴性者87例,分组进行抗菌治疗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在6个月后症状再现或溃疡复发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临床上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不论HP是否阳性均行抗菌治疗是有效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前胃弛缓是反刍兽整个机体机能紊乱的疾病,是耕牛多见病和常发病之一,其病理和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在兽医临床上往往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近几年来,笔者对27例患前胃弛缓的病牛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和分析,得出相应的治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提高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由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患者150例的影像资料.分析其影像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经由数字化钼靶摄影诊断为乳腺良性病变的64例中,病理证实60例为良性病变,4例为乳腺癌,诊断准确率93.8%;在诊断为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