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8 毫秒
1.
目前,龟鳖的人工孵化技术较为成熟,传统的人工孵化多采用沙作为孵化介质。笔者根据龟鳖卵的孵化要求,结合蛭石的物理性质,选用其作为孵化介质,并设置沙为孵化介质的孵化组作为对照,在常温条件下进行人工孵化。研究在两种孵化介质下人工孵化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2.
赵春光 《水产科学》1990,9(4):44-45
鲤鱼的人工孵化,是模拟自然生态人工控制水生环境以达到鲤鱼顺利孵出鱼苗的方法。我国人工孵化鲤鱼的方法很多。但常用的可分为二大类。一是高密度水泥池,铁箱或家鱼孵化器流水孵化。二是池塘孵化。前者因设备投资大,孵化技术要求高,是一般养殖生产单位  相似文献   

3.
唐文联 《内陆水产》1996,21(6):23-23
孵化甲鱼把五关甲鱼卵的人工孵化是甲鱼养殖生产的关键环节,必须切实把好以下五关。一、孵化用品消毒为减少病菌对甲鱼卵和稚甲鱼的感染,提高稚甲鱼的孵化率和成活率,凡收卵箱、孵化箱、孵化用砂、毛巾、面盆、温度计、湿度计等孵化用品,均用30ppm高锰酸钾溶液消...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鱼类孵化船在珠江水系西江段开展广东鲂的人工孵化情况。试验运行2个月,共孵化广东鲂苗100多万尾,为今后在江河开展经济鱼类孵化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台山市斗山镇大美鱼苗场经过近几年的创业,一举成为该市优质鱼的孵化基地。大美鱼苗场于1993年初,自筹资金近3万元,大搞人工孵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了一个大型的家鱼产卵池和八个孵化池。这些设施建成后当年就孵化出鳙、鲢、鲩、  相似文献   

6.
张雪松 《畜禽业》2004,(2):59-59
肉鹅由于种蛋的特殊结构,致使人工孵化率低,是生产中存在的一大难题。本文针对采用仿生孵禽温箱提高肉鹅蛋孵化率的技术问题谈几点体会。1仿生孵化箱的组成仿生孵化箱由立式圆型箱和卧式平型箱配套组成。在孵化前期肉鹅蛋自温低,将种蛋于立式圆型箱内孵化,利用圆型箱圆周与圆心  相似文献   

7.
革胡子鲶卵脱粘人工孵化试验我厂于1988年7月从广州水产良种场引进革胡子鲶乌仔3万尾,1989年至1992年鱼苗繁殖均采用人工催产自然孵化,1993年8月第一次搞脱粘人工孵化并获得成功,现将脱粘孵化试验作简要介绍。一、亲鱼培育亲鱼培育是在40平方米的...  相似文献   

8.
湖白鲑在自然条件下产卵孵化过程一般是在12月份左右产卵,次年的4月份出苗,这样能使孵化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而在人工繁殖及人工孵化过程中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保持低温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保持低温一直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在人工孵化过程中一般是采用人工加冰或利用室外池塘  相似文献   

9.
鳖卵的孵化期与积温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鳖卵的孵化期与积温试验资料表明,在鳖卵人工孵化中,如孵化温度保持30℃,孵化期约需50天,孵化积温达到36000℃左右,稚鳖就破壳而出。但我们在孵化过程中发现,当积温达到30000℃左右时,有个别稚鳖破壳而出。于是我们对该孵化盘中的其他卵进行人工诱发...  相似文献   

10.
陈锤 《水产科技》1998,(4):30-31
获得成熟的配子是培苗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在试验一种新的人工孵化方法时,需要有—个适合实验使用的孵化装置,为数组卵子提供相对独立而又完全相同的孵化条件。欧亚河鲈Perca fluviatilis L.和金鲈P.flavescens M.产出的卵呈带状。判断孵化方法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1.
鳖卵人工孵化前首先要对孵化房和孵化设备进行清理,修补,打扫,洗刷和消毒。福尔马林薰蒸消毒方法如下:每立方米孵化房空间用4%的福尔马林25毫升加高锰酸钾12.5克。消毒时,先把高锰酸钾放到耐高热  相似文献   

12.
鳖卵孵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鳖肉细嫩、味道鲜美、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有较高的滋补功效和一定的药用价值,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紧俏。但在自然条件下,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和天敌的危害,鳖卵的孵化率很低。因此,开展人工孵化,提高其孵化率和成活率,有着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一、材料和方法鳖卵分别由宝应县子英特种水产养殖试验站和宝应县特种水产养殖试验场提供。孵化设施有简易孵化室、木箱沙床、塑料盒沙床、水壶、秤、天平、温、湿度计等.试验方法为:  相似文献   

13.
王烈华 《科学养鱼》2006,(10):12-12
将孵化用沙按要求堆积在室内进行甲鱼苗人工孵化,既可进行多达数万只苗的孵化,也可进行数十数百只苗的孵化,规模可大可小;同时不需固定设施投入,经济实用、便于管理、操作简单、孵化率高。据笔者试验,这种方法孵化甲鱼出壳率达95%以上。有关注意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永峰 《水产科学》1986,5(1):25-28
日本对鲑鳟的孵化和放流增殖有很久历史。1712年发行的《和汉三才图会》中,就有鲑鱼孵化法的记述。1808年在三面川实施了天然繁殖保护政策。长期以来,日本采取了两项基本施措:一、在人口稀少的未开发地区,加强产卵群体的保护;二、在经济发达、社会障碍在增大的地区:积极进行人工孵化和放流增殖。本文着重介绍人工孵化技术。  相似文献   

15.
陆正义  吕明德 《淡水渔业》1981,(4):M004-M004
<正> 宁波市第一个室内河蚌人工孵化池于1981年4月在宁波市姚江渔业公社四队建成。孵化池分成左右两排,每排8个,每池面积2平方米。利用河水的水位差进行自动流水孵化。予计一年该孵化池可孵化蚌苗22万只。第一批三角帆蚌的孵化已获成功。室内孵化较室外孵化为好:一是室内水  相似文献   

16.
史氏鲟是黑龙江特产鱼类之一。由于它的经济价值高和自然资源量的下降。近年来水产工作者就其人工繁殖和苗种饲养都做了许多工作。但在受精卵的运输和人工孵化方面报道较少。我们在2001~2003年连续运输史氏鲟受精卵350万粒,成活率98%,孵化获得史氏鲟水花242万尾,孵化率52%~86%。实践中摸索出最佳孵化水温16~18℃。并分析评定了3种孵化器的优缺点。以便生产单位根据生产条件和现状选用不同的孵化设备。  相似文献   

17.
草、青、鲢.鳙鱼卵的人工孵化,目前多用孵化缸或孵化环道等方法进行。因需用大量水体而使孵化过程难于摆脱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在我国北方高寒地区,每年由于低温袭击而造成的鱼卵损失和季节的延误,严重影响了苗种生产。为了扭转这种局面,1976年设想了便于完全人工控制条件的氧袋孵化法,并于1978年就草,鲢鱼卵进行了孵化实验,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8.
绥芬河滩头雅罗鱼孵化放流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绥芬河滩头雅罗鱼大批量人工孵化放流。1989年5~6月,在绥芬河东宁河段采捕、利用(?)河亲鱼3037尾,采卵1867万粒,利用自然产卵场生态条件孵化放流的雅鱼1323万尾(全长6.5mm)。  相似文献   

19.
贵州山区15℃水温硬头鳟孵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冷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我们从美国引进硬头鳟发眼卵10万粒在15℃水温进行人工孵化,成活率可达86.62%,证明在贵州山区15℃的水温条件下孵化硬头鳟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我场是河北省规模最大的“四大家鱼”良种繁育基地,具有年生产10亿尾家鱼苗的孵化设备和原种亲鱼。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孵化时间晚,鱼种生长期较短。从江南调运鱼苗,由于嫩小鱼苗经不住长时间的运输,成活率低,经常造成大批量死亡。因此,我场尝试利用塑料大棚,提早家鱼人工孵化技术,经过几年来的试验示范,直到规模生产,将孵化时间(提前到5月5日)提早了30d,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