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选择好种猪和仔猪,是获取养猪高效益的前提和保证。在同等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般饲养良种猪或良种杂交一代猪,则要比饲养一般猪具有增重快,抗病力强,瘦肉率高,耗料少,能节省饲料达30%左右。如国内目前推广的用良种大约克、长白猪、杜洛克、汉普夏等与本地优良母猪杂交的后代。对于仔猪  相似文献   

2.
饲粮中添加柠檬酸对猪群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00头左右生产母猪生产线的母猪、仔猪、保育猪,母猪根据6~10月份的预产期分两组,仔猪根据母猪的分组自然分为两组;保育猪也随母猪的分组自然分为两组,每个处理各有3个重复:生长肉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饲粮中添加1.0‰柠檬酸,对照组不添加。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1.0‰的柠檬酸,可以使哺乳期母猪采食量提高29.40%,仔猪初生体重提高22.96%.21日龄仔猪体重提高29.50%;保育猪日增重提高12.06%,料重比降低7.74%,每出栏1头保育猪.试验组比对照组节约饲料1.71kg,育成率提高0.86%;生长育肥猪日增重提高7.73%,料重比降低5.15%,平均每出栏1头商品猪,试验组比对照组节约饲料12kg,育成率提高2.07%,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妊娠母猪的管理──北方养猪实用技术问答之四1母猪在妊娠期为什么不能养得过肥?妊娠期为什么要采取高-低-高的饲养方法?介绍几种妊娠母猪日粮配方。据作者养猪多年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能量饲料喂得过多,使母猪膘头过肥,这样的妊娠母猪产仔数少,仔猪初生重不均匀...  相似文献   

4.
仔猪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猪的经济效益,是仔猪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要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初生重 初生重的大小,影响着仔猪成活率的高底,初生重大,仔猪成活率高,提前出栏。初生重小的仔猪,其成活率就低。要提高仔猪初生重,就必须确保妊娠母猪有良好的体况,要按照妊娠的饲养标准,合理搭配好妊娠母猪的营养水平,供给适宜的能量,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妊娠后期,应逐渐增加喂料,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2 早喂初乳,并固定乳头 初乳是指母猪产后3日内的乳汁,其干物质含量比常乳高…  相似文献   

5.
<正>1国内目前养猪现状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养猪大国,但与其它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较却众而不强。主要表现在:饲养水平低下、仔猪初生重小、断奶重小、窝产仔数少、仔猪死亡率高、母猪淘汰率高、育肥猪出栏时间长(育肥猪从出生到出栏相同体重的时间要比欧美国家多20~30 d)、个体母猪年平均提供健康断奶仔猪比欧美国家少5~7头、仔猪达到25 kg时所需饲养时间比欧美国家多7~14 d。  相似文献   

6.
养好仔猪 ,力争全活健壮 ,使同窝仔猪发育整齐 ,获得较理想的增重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仔猪初生重俗话说 :“初生重差一两 ,断奶重差一斤 ;断奶重差一斤 ,出栏重差 10斤”。仔猪初生体重的大小 ,直接影响断奶窝重的高低。优良母猪是提高仔猪初生重的关键 ,选择体型高大、四肢粗壮、臀部发育好、奶头多又匀、护仔性强、泌乳性能好的母猪 ,进行科学饲养和配种 ,这样才能达到产仔多 ,成活率高 ,断奶窝重大的目的。在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中 ,母猪怀孕前期饲养水平可低一些 ,怀孕前 80d可多喂青饲料 ,适当减少精料比例。这样既不影响产仔 …  相似文献   

7.
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研究是一项以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提高饲料报酬,降低养猪成本,实现养猪增收为目标的科研工作。主要是根据保育仔猪生理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特殊要求,通过规范管理、统一饲养标准,特别是通过加强对哺乳母猪、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和健康水平。并通过加强对保育期猪的饲养管理,进一步提高保育猪的生长速度、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酵母元在妊娠哺乳母猪饲料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取妊娠65d左右、产期相近的长大母猪12头,胎次为第2胎,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乳猪出生7d后开始补料,35日龄断奶称重。试验研究了在妊娠及哺乳母猪日粮中使用酵母元饲料添加剂后,仔猪的初生窝重增加了22.71%,35日龄断奶窝重增加20.3%,仔猪头平均初生重增加11.9%,35日龄断奶重增加8.8%.仔猪的日增重提高了8.3%。  相似文献   

9.
选取怀孕65天左右、产期相近的长大母猪12头,胎次为第二胎.随饥分为两组.每组6头,乳猪出生7天后开始补料.35日龄断奶称重。在妊娠及哺乳母猪日粮中使川酵母元饲料添加剂后,仔猪的初生窝重增加22.71%,35日龄断奶窝重增加20.3%,仔猪头平均初生重增加11.9%,35日龄断奶重增加8.8%.仔猪的日增重提高了8.3%。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笔者调查发现农户养肉猪存在不少问题,如肉猪生长发育缓慢,饲料报酬低,出栏时间长等,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经济收入,为提高出栏率,增加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1 选择早熟品种优良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增重快,省饲料,屠宰率高。如长白猪饲养效果就比较好,当然各地还需根据饲料情况,合理选择猪的品种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2 选择杂种一代猪杂种一代猪具有生活力强、生长发育快、肥育时增重快、肥育期短的特点,并能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3 选择初生重与断奶重较大的仔猪仔猪初生重与断奶重呈正相关,即初生重…  相似文献   

11.
肉猪快速育肥又称直线育肥、一条龙育肥。就是从仔猪去势、断奶后开始育肥直到出栏,在整个育肥期间饲喂高能量、高蛋白全价饲料,加喂适量饲料添加剂,充分满足育肥猪的各种营养需要,并进行科学管理,达到快速育肥提早出栏,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科学育肥方法。一、育肥前的准备1.圈舍消毒:进猪圈之前要彻底清扫圈会,然后用2%~3%火碱溶液进行消毒。2.去势:供育肥的仔猪在生后对日龄左右进行去势。3.预防接种:自产仔猪在30日龄前后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仔猪副伤寒疫苗。外购仔猪如未接种,要立即进行上述疫苗接种。4.驱虫:…  相似文献   

12.
仔猪的断奶窝重取决于母猪的产仔数、仔猪成活率和哺乳期仔猪的生长速度。因此,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做好配种工作。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一般配种两次即可,最多不得超过3次,要在母猪发情开始后24小时配种一次,以后隔10~15小时再配一次。这样不仅能提高母猪的受胎率,而且能提高产仔数和仔猪初生重。 2.做好保胎工作。母猪产死胎多是因为妊娠期饲养管理不当所致。妊娠期要多喂青绿多汁饲料,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严防鞭打脚踢及其它机械刺激。妊娠中后期要单圈饲养,产前3~5天减少运动并减少20%~30%的…  相似文献   

13.
初生重小于1的仔猪,其抗病力弱,死亡率高,饲料转化收益率低、生长出栏期长。英国吉姆森农业研究所采用提高母猪的饲料粗蛋白水平的方法来提高仔猪体质和体重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具体方法是:从分娩的2周开始给母猪喂饲含粗蛋白18%以上的高蛋白饲料,一直喂至断乳期,断奶后再改为低蛋白普通饲料,结果,不仅能提畜仔猪的初生体重和断奶时的体重,而且提高了母猪自身的连产能力和孕育周期率。喂母猪高蛋白饲料可提高仔猪的体重和体质@张平远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猪场的利润来自商品猪的出售,因此,如何使猪"出栏多、长得快"成为养殖户普遍关注的问题."出栏多",就要增加母猪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长得快",就要提高日增重、缩短饲养周期.对此,有人提出"7060"高效养猪模式,指最大限度提高70日龄猪的体重,目标是"70日龄60斤".如何实现仔猪70日龄60斤的目标?国内一家公司技术服务中心(谭琼,2012)指出:结合生产实践,建议做好以下工作:①选择优良的品种及杂交组合:②改善猪场环境,加强硬件设施建设;③做好消毒、免疫工作;④养好怀孕母猪,提高仔猪初生重;⑤养好哺乳母猪,促进母猪乳汁分泌,提高断奶重;⑥做好接生工作及保温、补水、补铁和补料工作;⑦做好仔猪初乳的哺乳工作,提高仔猪抗病力:⑧过好断奶关,减轻断奶应激;⑨过好保育关,实现70日龄60斤的目标.可见,要实现目标,母猪和仔猪健康是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1995年出栏肉猪4600万头.仅次于四川省,出栏率和人均出栏数居全国第一.常德生猪生产在湖南省占很大比重1997年上半年产值产量总量稳步增长,全市出栏猪219.9万头,完成年计划43.98%,比1996年同期增加596%.常德市养猪数量虽然可观,但仍以户分散饲养为主,沿袭传统养殖方式,约80%猪场从外地调进仔猪饲养,相当部分养猪大户是从偏远地方购进架子猪催肥赚取差价.良种不能保证,以粮食及副产品饲养.饲料报酬低.即使是出口猪,因质量不高,出口量逐年下降.从常德市来说,中心工作是改良品种,并与全价饲料、标准圈舍、规范…  相似文献   

16.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生产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提高仔猪成活率,迅速培育出大量品质优良的仔猪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1提高母猪泌乳力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基础母乳是仔猪20日龄内的主要营养物质.只有保证母猪旺盛的泌乳力.充分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才能使仔猪成活率提高在生产中.影响母猪泌乳力的因素很多.但母猪产仔后.影响其泌乳量的因素如年龄、胎次、品种、窝产仔数等已无法改变.关键是饲养管理.在饲养方面.要供应全价配合饲料和充足消法的饮水.饲喂次数要相应增加.要少喂勤添.一般日喂4~5次.并要做到定时、定…  相似文献   

17.
仔猪生产是养猪生产的第一环节,因此,加强仔猪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成活率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第一步。1 仔猪产前的超前管理 小母猪应选好初配月龄。生产母猪在发情第1次交配后的12~18h可再配一次,以提高受胎率。母猪怀孕期要加强饲养管理,把握怀孕期间的日粮营养水平。怀孕前期每天给予1.8~2.0kg的饲喂量,但青年和膘情差的母猪及寒冷季节要多喂些,成年母猪和膘情好的母猪适当少喂;怀孕后期尤其是怀孕最后1个月,胎儿生长发育快营养需要多,应喂2.5kg以上的平衡饲料,以保证胎儿健康发育。2 产仔和产后3日龄内的饲养管理 2.1 产前准备 …  相似文献   

18.
仔猪黄白痢是我县农村养猪最常发生的疾病,以往饲养户单靠打针、灌药治疗,使仔猪黄白痢没能得到有效控制,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工作中采用以下综合防治措施来指导饲养户防治仔猪黄白痢取得满意的效果:1妊娠母猪要多喂青粗饲料,对体瘦的母猪和产前五个月的母猪应增加精料,主要是蛋白质和矿物质饲料,以提高仔猪初生重。但妊娠母猪不要喂得过肥。哺乳母猪饲料营养要全面,要多喂青绿饲料,不要突然改变饲料,以提高母猪的泌乳量和乳的品质,使仔猪生长发育良好,增强抗病力,减少下痢。2母猪在产前15天注射1次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19.
妊娠母猪的管理是养猪生产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母猪的分娩率、窝平活产仔数及仔猪的初生重。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主要工作是:保证胎儿在母体内正常发育生长,避免流产,窝平活产仔高,初生仔猪健壮。  相似文献   

20.
影响养猪生产的因素很多,而仔猪初生重的大小是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饲养母猪的环境,组建合理母猪群,母猪适宜的初配期,加强母猪的饲养、营养饲料及添加剂的补充,合理的免疫程序等来提高仔猪初生重,继而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加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