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了河南地区主栽的30个小麦品种进行条锈病抗病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小麦品种对条锈病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参试品种中,许农7号对条锈病表现近免疫;许科718、泛麦8号、郑麦103、太空6号、矮抗58、百农4199、中麦175、豫教6号、许农5号、西农189、西农811、豫农949等12个品种对小麦条锈病表现高抗;华育198、秋乐2122、周麦27、百农418、横麦136、周麦22、偃细9433、豫农035、偃高21、周麦21、丰德存12号、百农207、运旱115等13个品种对小麦条锈病表现中抗;郑麦379、豫麦49、开麦20等3个小麦品种对小麦条锈病表现中感;遂选101表现高感。对小麦条锈病抗性的不同,有可能导致生产上小麦条锈病大流行,选育推广抗病品种有利于预防小麦条锈病的大面积发生。  相似文献   

2.
镇平县2012~2013年度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参试品种参试品种共12个,分别为漯4—168、泛麦8号、矮抗58、洛麦21、漯麦18、阳光818、偃高1号、偃高006、郑麦9023、豫农949、衡观35、郑麦366,以豫麦949为对照。1.2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重复3次,9行区,小区长6.67m,小区宽(含畦宽)2.Om,小区面积13.34m3,设计密度为300万/hm2,重复间留观察道0.67m,四周设保护行。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品种管理的需要,及时准确掌握小麦新品种的抗病性、抗逆性、适应性和丰产性,为陕西省户县小麦品种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陕西省户县三旗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对引进的一批小麦新品种集中进行品种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我县生产的优质、高产、抗逆的小麦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品种豫麦25、周麦23、豫麦41、小偃22(对照1)、九麦2号、泛麦5号、洛麦21、洛麦23、西农979(对照2)、百农207、豫麦58、中原98—68、浚麦99—7、同周麦916、陕麦139、秦农142、中育6号共17个品种。  相似文献   

4.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共12个,分别为漯4-168、泛麦8号、矮抗58、洛麦21、漯麦18、阳光818、偃高1号、偃高006、郑麦9023、豫农949、衡观35、郑麦366,以豫麦949为对照.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重复3次,9行区,小区长6.67m,小区宽(含畦宽)2.0m,小区面积13.34m2,设计密度为300万/hm2,重复间留观察道0.67m,四周设保护行.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不同年代小麦品种苗期渗透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河南省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抗旱性演变规律,选用20世纪60年代以来河南省主推的11个小麦品种,在小麦幼苗长至两叶一心期用20%PEG6000(m/V)渗透胁迫处理48,120 h,研究不同品种的生理抗旱特性,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方法计算每个指标的隶属函数值,并对幼苗期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品种9次更新换代过程中,小麦幼苗期抗旱性逐渐增强。渗透胁迫条件下,各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SOD活性和P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法对11个品种的抗旱性进行分类,洛旱2号和洛旱12号2个为强抗旱性品种;郑麦9023、豫麦21、豫麦49-198和周麦18为中抗旱性品种;豫麦18、郑麦366和丰产3号为弱抗旱性品种;百农3217和郑引1号为水分敏感型品种。11个小麦品种苗期抗旱性表现为:洛旱2号洛旱12号郑麦9023豫麦21豫麦49-498周麦18豫麦18郑麦366丰产3号百农3217郑引1号。  相似文献   

6.
小麦品种展示与试验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嵩县环境条件种植的小麦品种,于2011-2012、2012-2013和2013-2014连续三个年度开展了小麦品种展示与试验示范。参试小麦品种中,适宜嵩县种植的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有良星66、周麦26、周麦23、豫教5号、开麦21、平安8号和周麦27等。  相似文献   

7.
摘要:应用高稳系数法、变异系数法、标准差适应性参数法及相对平均偏差分析等方法对2017-2018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参试小麦品种(早播组Ⅳ组)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分析方法中,洛麦27、豫农804、淮麦1196、泰禾麦5号、郑麦22、轮选2000、漯麦26、淮核15173、淮麦1403等品种被判定为高产稳产类型。用这四种方法评价小麦品种的高产稳产特性时,高稳系数法效果最好,其次为变异系数法和相对平均偏差分析法,标准差适应性参数法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8.
王文静  王国杰  王永华 《作物学报》2007,33(7):1122-1128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藁城8901(强筋品种)、豫麦49(中筋品种)和洛麦1号(弱筋品种)小麦灌浆期旗叶、叶鞘、穗茎、籽粒蔗糖磷酸合酶(SPS)、蔗糖合酶(SS)活性变化及其与淀粉及组分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其SPS和SS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豫麦49旗叶、旗叶鞘和籽粒中及洛麦1号穗茎中SPS酶活性较高。豫麦49的旗叶、旗叶鞘、穗茎和籽粒中SS活性高于其他两品种,表明豫麦49和洛麦1号营养器官和籽粒中蔗糖合成和降解代谢比较活跃。相关分析表明,豫麦49和洛麦1号籽粒中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对SPS催化的蔗糖合成过程具有较强的反馈调节作用。豫麦49和洛麦1号籽粒中SS活性均与总淀粉与支链淀粉积累速率极显著正相关,而在藁城8901中无此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天麦 178 是河南天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郑麦 366/ 矮抗 58 的 F1 为母本、周麦 22 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大穗、高产、优质、抗倒、广适。2016-2020 年参加河南省丰收小麦品种试验联合体冬水组试验,2021 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 20210065,适宜在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地种植。  相似文献   

10.
灰色系统理论在小麦新品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2005年国家小麦新品种展示的17个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矮抗58表现最优,温麦19号、周麦18、豫麦49-198、温麦18、郑麦004和濮麦9号也优于对照,其他品种较差,综合评判结果与各参试品种的生产实际表现基本一致.该分析方法为品种的综合评价提供了更直接的量化指标,对作物新品种的审定、筛选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灌浆期蔗糖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池栽条件下小麦强筋品种藁城8901、中筋品种豫麦49号和弱筋品种洛麦1号灌浆期旗叶、旗叶鞘、穗茎、籽粒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活性变化的结果表明,3种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灌浆期旗叶、旗叶鞘、穗茎、籽粒中SPS和SS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豫麦49号旗叶、旗叶鞘和籽粒中SPS酶活性较高,而洛麦1号穗茎中SPS酶活性较高。豫麦49号的旗叶、旗叶鞘、穗茎和籽粒中SS活性高于其他两品种,表明豫麦49号和洛麦1号营养器官和籽粒中蔗糖合成和降解代谢比较活跃。  相似文献   

12.
杨红梅  隋天显 《种子科技》2017,(10):121-122
通过25个小麦新品种小区对比接近大田生产条件的试验,经记载、观察、分析、比较,筛选出了许科129、宛麦19、先麦10、郑麦7698、济麦22、洛麦28、郑麦0493这7个高抗或轻感锈病的小麦高产新品种,为唐河县小麦品种利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分麦套、夏播两组,麦套组参试品种共3个,分别为豫花9620、商研9658和濮花9518,豫花11号为对照品种;夏播组参试品种共4个,分别为L03A04、开农53、豫花9840和濮花9422,豫花6号为对照品种。每组安排6个承试点,麦套组分布在新郑、周口、浚县、开封、驻马店和新乡等市县,夏播组分布在新乡、周口,浚县,开封、濮阳和漯河等市县。  相似文献   

14.
凡军洲 《中国种业》2010,(Z1):95-95
<正>小麦新品种洛麦22是由洛阳市农科所以周麦13为母本、豫麦49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2008年经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  相似文献   

15.
沈淮光 《种子科技》2011,29(3):19-20
选用皖麦33号、皖麦41号、皖麦44号、皖麦48号、郑麦9023、豫麦18号6个小麦品种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小麦的生育进程和产量影响较大,随播种期推迟,各品种抽穗期延迟,全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明显;各期播种皖麦44号、皖麦33号产量均低于对照及其他品种,皖麦41号、皖麦48号、郑麦9023与对照豫麦18号产量相当。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河南省发布强筋中强筋及弱筋小麦品种清单,包括67个强筋中强筋小麦品种和7个弱筋小麦品种。强筋中强筋小麦品种(67个):新麦26、郑麦366、丰德存麦5号、藁优5218、中麦578、郑麦7698、西农511、周麦36号、郑麦379、西农979、郑麦119、郑麦583、囤麦257、郑麦101、烟农999、郑麦158、丰德存麦21、郑麦369、怀川916、西农20、  相似文献   

17.
随着粮食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我市是优质专用小麦主产区之一,以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最大。为了适应生产上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需求,2003年秋播时期,我市从全省各地征集了一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进行品比试验,以筛选出高产、优质、多抗的接班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参试品种:郑农16、郑麦9023、郑麦005、巨优1号、郑麦9405、宛麦147、新麦9408,以强筋小麦当家品种豫麦34为对照(C K1),以普通麦豫麦18为参考对照(C K2)。试验布点三处,分别设在许昌县农技中心试验场(前茬为大豆)、长葛市…  相似文献   

18.
为解析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丰德存麦5号’的分子遗传基础,利用高密度小麦55K SNP芯片对‘丰德存麦5号’及其亲本‘周麦16’和‘郑麦366’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结果表明,‘周麦16’和‘郑麦366’对‘丰德存麦5号’的遗传贡献率差异较大,分别为26.33%和73.67%;在基因组水平上,‘郑麦366’在A、B和D基因组上的遗传贡献率均高于‘周麦16’;在不同染色体上,‘周麦16’在2B、4A、4B和5B染色体上遗传贡献率超过‘郑麦366’,而‘郑麦366’在其他染色体上的遗传贡献率都高于‘周麦16’;在双亲染色体较大片段遗传上,‘丰德存麦5号’继承了更多‘郑麦366’的较大遗传片段;在亲本特异性注释基因中,‘丰德存麦5号’来源于‘郑麦366’的特异性基因的数目远多于‘周麦16’,‘丰德存麦5号’在遗传物质继承上表现出明显的偏向选择,‘郑麦366’对‘丰德存麦5号’的遗传贡献率更大。  相似文献   

19.
黄淮南片小麦新品种(系)产量稳定性与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为小麦新品种审定,特别是为其今后的市场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利用R语言统计模型,分析2016—2017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区试试验结果,评价17个冬小麦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单变量参数分析显示,‘新麦35’、‘周麦36’、‘中育1220’、‘郑麦103’和‘泛育麦17’的CV值较小,表明这5个品种静态稳定性较好;‘新麦35’、‘周麦18’、‘泉麦31’、‘郑麦16’、‘周麦36’和‘郑麦103’的Shukla变异系数较小,表明这6个品种平均动态稳定性好;‘新麦35’、‘郑麦103’、‘周麦36’、‘郑麦16’和‘禾丰3号’的Pi值小,说明这些品种产量高且试点间稳定性好,普遍适应性强。‘新麦35’、‘郑麦103’和‘周麦36’在各个试点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较好,适于黄淮南片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豫农416是以豫麦49为母本、以豫麦21/豫麦35的F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 846.5kg/hm~2和7 987.5kg/hm~2,分别比对照豫麦49和周麦18增产5.96%和3.1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625.0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7.4%,居参试品种首位.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09001,其特点是超高产、优质、广适,适宜河南及相临省份相近小麦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