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楚宜民  陈建  燕亚民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6):3927-3929
为了提高烟苗剪叶的质量,解决烟苗剪叶过程中碎叶残留过多而引起病毒传播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烟苗剪叶机的剪叶装置。该剪叶装置以一台单相异步电动机为动力源,根据漂浮育苗烟苗的生长特点,设计了独特的钣金结构形式的剪叶罩以及合理的刀具倾角及转速,使烟苗修剪区形成合理的负压,实现可靠剪叶和碎叶回收。结果表明,该剪叶装置碎叶回收率可达95%以上,该剪叶机的剪叶装置可以达到平稳剪叶、剪叶高度可控可调以及效率高的目标,同时具有结构合理紧凑、移动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烟草漂浮苗花叶病毒病重要初侵染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花叶病毒病是烟草漂浮苗的一个重要病害.为了解该病的初侵染源,对苗盘和剪叶机进行了调查采样和检测接种.结果表明.病毒污染的苗盘和剪叶机上烟苗残留物样品当季可检测到TMV抗原阳性.温室内存放1年后,苗盘残留物仍然可检测到TMV抗原阳性,且接种枯斑寄主出现枯斑,用带毒苗盘育苗可使烟苗感染TMV.苗盘和剪叶机上残留物TMV抗原阳性与烟草团棵期部分田块花叶病发病率高于20%有关.这些结果表明,病毒污染的苗盘和剪叶机上烟苗残留物是漂浮苗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重要初侵染源.生产上要重视旧苗盘和剪叶机的清洗与消毒.  相似文献   

3.
在重庆山地烟区气候条件下开展烟草漂浮育苗,研究优化剪叶技术对烟草育苗及田间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苗5叶龄时进行剪叶,烟苗充分利用苗盘上的生长空间,其高度也均达到剪叶机操作要求,便于机械操作。控制剪叶次数为1次的烟苗在成苗时烟苗高度和有效叶数均高于剪叶次数为3次的烟苗。另外,在烟苗大十字期进行揭膜昼夜透风,可控制烟苗生长,增强烟苗适应能力。在烟苗生长至5叶龄时进行剪叶,能够确保整个烟草育苗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控制剪叶次数为1次,结合及早通风透光措施,确保育苗环节成本投入的减少,以及降低病毒病发生及传播的几率。  相似文献   

4.
3DJY-45型烟苗剪叶机实现了剪叶和消毒的自动化控制,但是当系统出现问题时,无法迅速报警并确定故障点,为了保证设备高效稳定的工作,设计了基于STC89C52RC单片机控制的剪叶机监控系统。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报警成功率高于95%,当系统出现故障时,监控系统能及时发出声音报警同时确定故障点,并将故障点显示在人机交互界面,为故障维修提供了依据,提高了维修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烟草穴盘漂浮育苗工厂化、机械化的需要,达到降低烟农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适时对漂浮育苗科学管理的目的,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烟苗剪叶机。该机具以1台单相异步电动机和3台步进电机为动力源,可一次完成剪叶、喷药消毒、行走和自动换行等多项作业;采用独特结构形式的钣金剪叶罩及刀具,使剪叶区形成合理的负压,实现可靠剪叶和碎叶回收。通过程控的3台步进电机实现横向的连续剪叶和纵向换行,实现剪叶过程的自动化。该机具可以达到平稳剪叶、剪叶高度可控可调以及效率高的目标,同时具有结构合理紧凑、池间转移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安顺烟区苗期烟草普通花叶病的带毒率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安顺烟区苗期烟草普通花叶病(TMV)的带病情况,于2010-2013年应用抗原直接包被 ELISA 法,对安顺烟区所有烤烟育苗点6247个烟苗样品进行了 TMV 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检测烟苗样品均有一定的带毒率,不同年度间烟苗 TMV 阳性检出率有较大差异,且烟苗带毒率与育苗集中度、检测时期、剪叶次数等密切相关。育苗集约化程度提高、苗龄和剪叶次数增加,烟苗 TMV 阳性检出率提高,感染TMV 的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漂浮育苗技术培育烟苗,采用多次分段、由低到高的养分供应方式,研究了不同养分用量下,接种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烟苗的菌根发育、烟苗生长、营养状况和生理活性。结果表明,在0.4~1.2倍Hoagland营养液范围内,养分用量越高,烟苗生长越好,接种AM真菌烟苗侵染率越低,菌根效应越小。供应0.8倍的Hoagland营养液时,接种AM真菌烟苗的侵染率达到29.8%;地上部生物量、植株磷含量,植株氮、磷、钾吸收量均显著高于不接种烟苗;烟苗素质(生物量、植株营养状况、叶生理活性)达到了不接种烟苗在1.2倍的Hoagland营养液的水平。试验证实了高养分条件下获得健壮菌根烟苗的可能性,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养分供应方式。  相似文献   

8.
 以红花大金元烟草品种为材料,分别在嵩明、宜良两个烟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青霉菌灭活菌丝体(DMP)对烟草漂浮育苗成苗状况、生物学特性及大田苗期跟踪抗烟草花叶病试验,结果表明:在漂浮育苗基质中随着拌入DMP浓度的增加,烟苗株高、茎直径、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增加,但是,嵩明试验点当DMP处理浓度大于0.4g/株时烟苗株高和地上部干重下降。同时,当DMP处理浓度大于0.4g/株时与对照相比出苗时间推迟2~12d,出苗率降低8.6%~35.2%,成苗率降低10.7%~54.1%;而当DMP处理浓度小于0.4g/株时对出苗时间、出苗率和成苗没有明显影响。DMP苗期处理烟苗在大田期烟草花叶病病情指数明显降低,防治效果达50%~77%。综合成苗状况、烟苗素质,建议生产中DMP苗期处理的最佳浓度为0.1~0.4g/株。  相似文献   

9.
棉花裸苗移栽机自动送苗机构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当前棉花裸苗移栽机缺少自动送苗机构和移栽漏苗问题,针对富来威2 ZQ4型半自动棉花裸苗移栽机,设计了一种能自动完成棉苗的横向输送和纵向输送的自动送苗机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空苗检测控制系统。当检测系统检测出苗盘空穴时,控制系统控制送苗机构加速运动,使取苗机构的机械手能够正常取苗,减少棉苗漏栽。通过运动仿真分析,所设计机构的运动轨迹为"弓"字型,送苗间隔时间为1.6 s,能够满足棉花裸苗移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不同雪茄类型烟草漂浮育苗的适宜剪叶程度,研究了剪叶程度对雪茄烟、白肋烟、烤烟漂浮育苗烟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剪叶程度的加重,烟苗的高度、茎围、鲜重、干重、根体积和相关成苗素质指标均降低,而茎围/苗高、根冠比、根重比等指标呈增大趋势。剪叶程度越重对烟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大,但剪叶能协调烟苗根系与地上部分的比例,协调烟苗茎围与高度的比例。雪茄烟、白肋烟、烤烟漂浮育苗的剪叶应根据烟苗整齐度、长势和移栽计划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循环”式炼苗技术改进方案的实施,增加移栽后烟苗在大田的移栽成活率,为烟草育苗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以粤烟97烟苗为试验材料,分析影响韶关烟苗移栽成活率低的因素,进行技术改进,并对改进后烟苗农艺性状、移栽成活率进行调查。在烟苗移栽前15d进行“循环”式炼苗,烟苗的根长和株高较对照差异显著,分别达到了7.15cm和12.12cm,提高了33.90%和18.94%。烟苗壮苗率达到92.5%,较对照提高了7%;弱苗率降至6%,较对照降低了4.7%;移栽成活率达到92.6%,较对照提高了7.3%。在整个“循环”式炼苗过程中,共炼苗3-5次使烟苗受到干旱胁迫,促使烟苗地上部分生长减慢,促进烟苗根系生长、干物质积累,从而提高了烟苗移栽后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为弄清剪叶和施肥次数对烟苗素质的影响,在四川西昌进行膜下小苗育苗试验。试验为施肥方式×剪叶次数(2×2)全因子处理设计。结果表明,施肥2次的比1次的苗高、茎高、茎围、根系体积、根系干重、地上部和烟苗整株干重分别显著增加28.87%、44.08%、26.36%、5.22%、27.83%、64.32%和57.14%,施肥次数对成苗率、壮苗率、大田返青时间和还苗率无显著影响。不剪叶比剪叶的处理苗高、茎高、茎围、叶面积、根系体积、根系干重、地上部和整株干重均显著增加,剪叶后成苗达标率和壮苗率分别提高4.35和7.05个百分点,剪叶与否对大田返青时间和还苗率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施肥2次+不剪叶的处理最好,其次是施肥2次+剪叶的处理,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对安顺市烤烟育苗阶段TMV感染方式、传播途径、烟苗易感TMV时期及烟苗不同部位TMV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摩擦和剪叶均能有效感染及传播TMV,其中剪叶传播TMV机率极高。以蒸馏水稀释病毒汁液,从160~2 560倍均能将病毒接种至烟苗,且随着接种浓度的降低,烟苗所表现的症状逐渐减轻,同时随着剪叶次数的增加,所检测样品的OD值也在逐渐增大,说明随着剪叶等农事操作的进行,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会快速传播。而烟苗不同部位TMV病毒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叶片带毒量比茎部带毒量高。  相似文献   

14.
烟草漂浮育苗剪叶传播烟草花叶病毒的特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三抗体夹心法(TAS-ELISA)研究了烟草漂浮苗中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通过剪叶操作传播的特点。试验表明,剪一次TMV新鲜病叶的带毒剪刀连续剪10棵健康烟苗,剪叶后第30 d花叶病的平均发病率为12.7%。苗盘试验表明, 每剪1盘苗后用漂白粉消毒剪刀1次的情况下,在每盘苗加入6株TMV病苗,剪刀剪叶1次,剪叶后第10 d平均发病率为13.0%~18.3%, 发病株数增加3.5~4.9倍,无症烟苗移栽后15 d,花叶病发病率可达65%~80%。在第1次剪叶前7 d,每盘苗挑选6株用稀释1.0×10-6倍的TMV病叶汁液摩擦接种,第1次剪叶后13 d(接种后20 d)留下病苗和拔走病苗处理带毒率分别为57.8%和37.8%。第3次剪叶后13 d(接种后47 d)带毒率都达到95.6%。在存在病株的情况下,剪叶传播烟草普通花叶病的效率很高。人工气候箱中,剪叶接种1.0×10-6 TMV病叶汁液,接种后11~12 d TAS-ELISA可检测出阳性,接种后20~24 d表现花叶症状。  相似文献   

15.
为弄清大棚漂浮育苗阶段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MV)的传播特点,采用不同接种方法,研究普通花叶病毒病(TMV)的传播特点。结果表明:病毒汁液通过摩擦接种和剪叶器接种均可有效传播TMV,传播率极高;病毒汁液蒸馏水稀释160~2 560倍均能接种至烟苗,且随着接种浓度的降低烟苗感染症状逐渐减轻;同时随着剪叶次数的增加,所检测样品的OD值也逐渐增大,随着剪叶等农事操作的进行,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快速传播。烟苗叶片带毒量比茎部带毒量高。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同剪叶程度对烟苗素质的影响,达到培育壮苗的目的,采用大棚育苗试验方法,通过设置4组不同的剪叶程度试验,研究了不同剪叶程度对烤烟出苗率、苗期生产速度及烟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剪叶处理茎高过高达29.95 cm,形成高脚苗,不利于移栽成活;剪叶面积为1/2时,烟苗茎秆粗壮,茎根重、根系发达,外观上达到了壮苗标准,有利于烤烟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满足烟苗快速、准确、自动间苗的要求,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穴盘烟苗自动间苗算法研究,避免传统的人眼观察效率低、随意性大等缺陷。【方法】采用基于Lab空间下的K-means聚类彩色图像分割算法,根据矩阵行列求和法,在两峰之间取像素坐标,定位其区域位置,把穴盘分割成128个单元格,将目标区域转化为二值图像。通过分别比较烟苗的圆形度、长宽比和矩形度,发现这3种成分的同一形态特征有一定差异,可作单、多株及空穴烟苗识别参数。利用幼苗植株的面积和周长,在不同生长期设定一个合适阈值,实现自动间苗的目的。【结果】仿真和数据分析表明:取圆形度1.256 6、长宽比1.571 4、矩形度0.716 5的区分效果最好。取面积分布在111~243 (像素),周长分布在16~33 (像素)可以判定为壮苗。在MATLAB R2015a环境下开发了机器视觉烟苗自动间苗软件系统。【结论】烟苗数目正确识别率达到97.04%以上,空穴位置达到100%,间苗位置及壮苗识别平均准确率分别达到94.76%和89.58%,为进一步开发基于机器视觉的烟苗自动间苗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烤烟漂浮育苗中,不同的剪叶程度对烟苗的生长产生不同的补偿效应。通过育苗期间剪叶处理及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剪叶程度对烤烟漂浮育苗成苗素质的影响以及移栽后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补偿效应。试验表明,剪叶时剪去5cm以上叶片的1/3有利烟苗产生超越补偿效应,可明显提高烟苗的成苗素质,促进烟株的早生快发,提高烟叶的烤后产值和质量;剪叶程度增加,明显降低烟苗成苗素质,抑制烟株的生长;不剪叶则导致烟株严重早花。  相似文献   

19.
烤烟漂浮育苗剪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剪叶是烤烟漂浮育苗过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炼苗措施.综述了烤烟漂浮育苗中不同剪叶次数和不同剪叶程度对烟苗的植物学性状及生物量积累、根系活力及叶片生理特性、烟苗抗病性及病毒传播、烤烟大田生长农艺性状、现蕾期及最终产量产值的影响,并从剪叶对植物光合作用及同化产物分配两方面探讨了剪叶刺激烟苗产生超越补偿反应的机制,提出了烤烟漂浮育苗剪叶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剪叶的壮苗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霍格兰营养液中添加6个不同浓度(0、0.1、0.2、0.4、0.8、1.6 mg·L-1)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丁酸(IBA),研究其对烟苗根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IBA浓度的增加,烟草幼苗根系指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0.4 mg·L-1处理较其他处理提升了根系活力,增幅达5.07%~29.02%。而1.6 mg·L-1IBA处理较对照处理降低了烟苗根系活力。不同浓度的IBA对烟苗根系各项品质指标影响不同,随着IBA浓度的增加,烟苗根系各项指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各处理间差异显著。0.4 mg·L-1IBA处理较其他处理显著增加了烟苗根总长度、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增幅分别达4.78%~30.24%、8.25%~27.17%、5.71%~35.79%、11.77%~163.11%、6.86%~47.21%。此外,0.4 mg·L-1IBA处理提高了烟苗根系SOD、POD和CAT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在该试验条件下,推荐烟草漂浮育苗营养液中添加IBA浓度为0.4 mg·L-1,可促进烟苗根系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