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昆明黑龙潭道教宫观园林的景观特色及所体现的道家美学思想:1)选址、整体布局上既体现了道人追求"洞天福地"的修仙思想,也体现了道教的阴阳与风水观;2)建筑群有中国传统建筑轴线对称的特点,也展现了道家朴素的生态观;3)庭院空间朴素安静、文化氛围浓厚;4)外围园林空间因地制宜,颇有江南园林之风;5)小品雕塑等细节装饰多为道教文化符号,精致雅观。整体上来看其景观怡人,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下的道教自然山水园。  相似文献   

2.
南朝时期,拟古诗创作非常兴盛,并且发生了一些新变。这些新变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江淹的突破、"永明体"和宫体诗的倾向、古意诗的发展与军旅边塞诗的出现。这些新变促使诗歌的艺术格局日趋成熟,也扩大了拟古诗的内涵和承载,对诗歌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乾隆朝是清代最为兴盛的朝代,为巩固统治,乾隆帝强化了各方面的专制举措,在宗教方面,乾隆帝对道教的管理主要涉及道教度牒、宫观的修造、龙虎山张真人与道士娄近垣以及神乐观的改革几个方面。为限制道教势力的发展,他重新制定和实施新的道教度牒和道籍制度,颁发多条道教宫观的修造禁令,对神乐观进行 “去道教化”的改革。同时,他还对龙虎山张真人及道士娄近垣的地位和权力进行贬抑,强化清政府对道教的管控。这些举措与乾隆帝本人对道教的态度有一定关系,并最终影响到上层道教在清代中后期的衰落。  相似文献   

4.
位于长江流域中游地区的湖南,其佛教造像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特色非常突出。文章以明清时期湖南地区的佛教造像为研究对象,从造像形制、造像的组合与一般供设程式、佛装类型及纹饰的基本特征四个方面,分析其程式仪轨与传统的汉地佛教造像的不同之处,进而揭示出明清时期湖南的区域宗教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中国最早的佛像是发现于重庆的延光四年(公元125)的摇钱树佛像,而北方最早的纪年佛像在此200年之后,这表明中国的佛教造像首先在长江流域兴起,然后,北方丝绸之路与黄河流域的佛像艺术才次第兴起。长江沿线的早期佛像,集中于汉晋时期,主要受古印度恒河流域的贵霜秣菟罗流派的影响。南朝时期,南方的佛像,与古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和东南亚的关联较密,不仅有斯里兰卡的佛像传入中国,梁武帝也曾使人去印度求取佛像。无论是“秀骨清相”还是“面短而艳”都带有异国情调的造像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士族阶层在南朝逐渐衰落是学术界的共识,但对其衰落的原因却有不同看法。颜之推亲历了梁、北齐、北周、隋四个朝代,在《颜氏家训》中他虽对南朝士族的衰落没有直接描述,但仍是我们分析南朝士族衰落原因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7.
湖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藏有大量道教造像记,其中不少造像记中所提及的像尊,姓名中都带有“法”字。这些带有“法”字像尊的原型,有许多都是造像者的祖先,它们多来自于湘西南地区,撰写的年代自明代至民国都有。这些造像记显示,任何的祖先崇拜都不是因为单纯地怀念祖先,而总是夹杂着世俗的愿望。造像者希望通过造像而得到像尊的庇佑,从而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朝时期,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六朝政府的政治开发以及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等,使广东经济开发的速度明显加快。铁农具与牛耕技术进一步推广,粮食与经济作物产量提高,纺织、采银、采珠、采盐业等成为极具特色的手工行业,并在商业贸易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村镇集市,出现了番禺、合浦、徐闻等著名的商业城镇。  相似文献   

9.
南朝初期的刘宋时代,是我国诗歌发展创作的又一个新台阶。刘宋诗风弃东晋淡乎寡味玄雅诗风而去,寄兴遥思、吟咏性情之风扑面而来,即使是典型的四言赠答诗也踏过东晋以来衰退的风气,呈现出一番新气象。当玄言诗长期统治东晋诗坛,谢氏家族以山水摹状为主要内容的四言体无论以哪种形式出现,都为沉寂的诗坛增添清新之气。南朝后期四言诗四言体居多,实属三言、四言、五言、六言的杂骚体,极具南朝修辞艺术之美而不失汉魏风骨。  相似文献   

10.
茶与宗教     
·茶与道教·道教是中国民族固有的宗教。在名山胜境宫观林立,几乎都栽种有茶树,宫观道士流行以茶飨客。同时,茶对人体的功能也在道教门徒的宣扬下被人重视。·茶与佛教·佛教的修行方法是:戒、定、慧。定、慧就是要坐禅。佛教自禅宗大兴后,茶所具有的兴奋、止渴等功能,很能适应佛教僧俗信徒守戒坐禅的需要。唐开元时,由于禅风甚烈,夜间不睡不食,只许饮茶,辗转相传,形成“人自怀挟,到处煮茶”的风俗。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禅师百丈怀海整顿和建立了新的禅宗戒律,鼓励僧徒坐禅,饮茶成为僧徒每天不可缺少的生活大事。…  相似文献   

11.
三台县云台观作为四川规模较大的道教宫观建筑群,保存有完整的明代建筑和清代建筑。本文对云台观的建筑环境、组群布局建筑装饰等进行了探讨分析,指出云台观的建筑艺术是宗教文化的物态体现,蕴涵着丰富的道教思想和哲理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东晋南朝庐江何氏家族是安徽地域境内传统文化世家,在注重文化传家的成长道路上,形成了具有自身品格的家学与家风。庐江何氏家学实践以佛教文化、玄学、儒学为主要内容,不同时期各有侧重,终呈现综合交融的趋势,其家学之影响在与主流文化的互动中得以彰显。庐江何氏家风以“清身洁己”为外在特征,在长期的家学实践中不断丰富自身内涵,何氏家风为其文化型士族成长、争取社会政治利益起到了重要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南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处于承汉启唐的特殊文化阶段,它以其灿烂、开放的思想文化影响了后世及周边。韩国百济武宁王陵是20世纪亚洲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对于朝鲜三国时代文物的编年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从武宁王墓挖掘以来,更加证实了百济与南朝文化紧密依存的关系。本文通过武宁王墓与其随葬物品来浅析南朝艺术文化对百济艺术文化的影响并分析百济文化与中国南朝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适宜长江流域棉区的抗病亲本材料,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引进了中植棉2号、中植棉6号、中植棉8号、新植5号等4份高抗/耐枯萎病、抗/耐黄萎病棉花材料,在抗病性、生态适应性、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等方面与当地主推品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长江流域棉区这些材料高抗枯、黄萎病,生育进程没有显著差异,产量稍低于对照,纤维品质优于对照;中植棉2号、中植棉6号产量与对照相当,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抗病亲本材料加以利用,通过调整其栽培模式在长江流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西山万寿宫(又名玉隆万寿宫)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郊区西南30 km处的西山镇,是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东晋时期的道教大师及真君的许逊所修筑的一座宫观。许逊生前因治水、炼药曾有功于江西百姓,殁于公元375年,享年136岁,由于他功大寿高,人们把他的离世视为飞升。许逊奉信净明道教,并以"忠孝廉谨宽裕容忍"作为净明道教道义。许逊离世后,百姓为了感激他生前给江西人民施加的恩泽便建立"许仙祠",这也是西山万寿宫的雏形。之后的万寿宫发展虽然曲折,但大抵是向着兴盛发展,并逐渐形成一系列带有典故或传说的殿堂与周边附属园林,直到宋朝,万寿宫及周边园林的发展走向了巅峰。关于万寿宫的记载,古无专志,本文主要参考由金桂馨、漆逢源编篆的《万寿宫通志》。  相似文献   

16.
陕西古代森林消耗初探——论建筑用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时期,陕西森林消耗甚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建筑用材是其大宗,文章从历代城市宫观建筑论述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酆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经中,是济世度人之阴间天宫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注重神学理论的创建,道教已初步建构起系统的酆都地狱理论。在道教斋醮科仪法术中,酆都有着济生度死的多重功能,历史上酆都道教的长期传承,致使酆都地府惩罚形成民间信仰习俗。通过史籍道经中酆都文化内涵的解读,道教史上酆都平都山道教历史的重构,可知酆都神学理论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金元时期以全真道为代表的新道教由于得到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重视和利用,从而使道教有进一步的发展。农道合修思想在整个道教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真道的水利建设思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统治者中部分代表极力鼓吹并身体力行农道合修,从而使道教农学思想进一步发展。这些农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具有比较明显的重农意识;非常重视“耕道”;非常重视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19.
茶作为中国的一种特色饮品,具有止渴、除烦、益思等功效。它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还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相结合。其中,道教独特的思想及服食养生方式,促进了茶的利用和其在民间的普及。道教内部贵生、冥想、无为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融合于茶道,使饮茶如修炼,茶成为修身养性的代名词;此外,茶也被赋予了仙道色彩,成为后世诸多神仙传说、仙液琼浆的源流之一。  相似文献   

20.
胡长春 《农业考古》2006,(5):210-213,228
道家是以先秦时期老庄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道教则是两汉时期神仙方士把老庄思想宗教化、神秘化的结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道教文化中的许多重要的思想观念与教义修为,对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道教独特的服食炼养方式,促进了茶的发现、利用和向民间普及的过程。道家思想和道教的教理教义,不仅为中国茶文化注入了生机和灵气,而且是国人饮茶之“道”的最直接的来源。这就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教中,道家与后来的道教最早与茶文化发生关联,其加于茶文化的影响、作用也最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