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建立一个两阶段混合寡占博弈模型,结合战略贸易理论考察了开放的经济环境里,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对我国生产性补贴和进口关税水平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最优关税水平随着国有化程度下降而降低,而最优生产性补贴水平随着国有化程度下降反而上升;国有企业完全私有化或完全国有化都有损我国社会总福利.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信息不对称框架下,分析了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医患关系.结论是:在信息完全时,政府补贴增加了参合患者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但医生没有诱导参合患者增加需求的动机.在信息不对称时,除了政府补贴会引致参合患者增加对医疗保健需求外,提供低质量服务的医院存在诱导参合患者增加医疗保健需求的激励.  相似文献   

3.
吴绒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5):215-219
为了探究政府补贴策略下的农产品绿色供应链政企决策,构建了政府补贴策略下的政企博弈模型,分析了模型在纯策略和混合策略下的最优均衡决策结果,确定了政府补贴策略下政企采取的最优决策。结果表明:纯策略下,为实现最优均衡决策,政府补贴力度受传统农产品利润、绿色农产品利润、政府对绿色农产品补贴所获得社会效用等因素影响;混合策略下,政府补贴系数随政府补贴概率和企业提供绿色农产品概率增大而增大,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4.
以烟草这一特殊农产品为切入点,运用三方静态博弈模型,探讨了政府行为对现代烟草循环农业运行的影响。博弈结果显示,农户和企业参与现代烟草循环农业的意愿受政府罚款和补贴的制约,因此,政府应参与现代烟草循环农业以内化其外部性。基于农业面源污染的特性,激励和补贴方式优于税收和直接管制,集中补贴优于个别补贴,且政府应引导建立提供保险供给的制度,并提供认证和信息资助。  相似文献   

5.
农业保险具有低保额、低收费、低保障和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的特性。本研究首先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11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农户实际是否投保影响均不显著,得出新疆农户在是否投保没有话语权的结论;其次应用博弈理论,对保险行为主体政府、保险公司两者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政府要从全社会的利益出发,在农户所能承担保费的前提下,给予保险公司保费补贴,两者之和要达到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的盈亏临界点,从而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现行垃圾资源化市场的特征(正外部性、信息不对称性、驱动力不足以及定价机制缺陷),采用静态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模式下的承包商的经济行为,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承包商选择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质量改善的占优方案;以资源配置均衡和市场运行效率为导向,借助非市场手段和公共政策转移信息不对称形势下承包商可能选择的最优策略;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承包商在市场驱动力不足下的个体行为,建议通过使外部效益内部化来解决问题;基于环境经济理论,讨论承包商在资源定价不确定和处置收费不合理情形下的短视行为,完善资源产权制度和资源价格体系,激励承包商在合理生产成本下支持进行废物回收资源化.  相似文献   

7.
在质量阶梯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SZ模型讨论了企业研发投资规模报酬递减条件下企业研发行为和政府的研发政策,为领先企业提供研发补贴并对后来居上的企业征税,可以实现研发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补贴率和征税率取决于领先企业的研发成本优势和产品需求弹性。对模型结论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修正,并结合我国产业现状指出,适当下放研发激励政策制定权限,针对企业实施事前差别性补贴应是进一步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双重边际化、质量投资不足问题,探讨了公司作为供应 链主导方、农户决定农产品质量水平情况下,农户、公司构成的二级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协调问题。【方法】 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分析了集中决策下的供应链均衡结果,以及传统批发价契约下的供应链决策,在此基础上应 用博弈理论、最优化理论设计了质量投资补贴契约。【结果】批发价契约下供应链的最优质量水平、供应链总 利润均低于集中决策下的情形;投资补贴契约下,农产品最优质量水平等于集中决策下的质量水平,最优价格 与批发价正相关,最优质量、最优价格、公司利润均大于传统批发价契约下的均衡结果,农户利润则不变。研 究也发现,质量需求弹性越大、质量投资系数越小的农产品,采用投资补贴契约后、公司的利润提升越大。【结 论】投资补贴契约下的农产品供应链,相比批发价契约能够得到帕累托改进,同时农产品质量投资也将得到更 好的激励。  相似文献   

9.
基于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视角,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乳品供应链中奶农和乳品加工企业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并运用相关数据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与结论的准确性。研究表明:低收益率与高溢出率均会导致市场失灵。当奶农采取高级预防策略和乳品加工企业采取高级检验策略收益率较低时,(基本预防,基本检验)将是双方的最优质量控制策略组合,此时,政府应给予采取高级控制策略方足够的补贴,以激励双方共同保障乳品质量;当奶农采取高级预防策略或乳品加工企业采取高级检验策略收益率提高,但溢出率较高时,另一方将采取"搭便车"行为,则(高级预防,基本检验)或(基本预防,高级检验)将是双方的最优策略组合,此时,政府应该加大处罚力度,迫使"搭便车"行为者进行质量协同控制。仿真结果进一步表明政府补贴对奶农的效用更为明显,政府惩罚具有"正强化"和"负强化"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风险投资分段投资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单合同的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的最优激励模型,模型对单合同的最优激励报酬进行了优化,并给出了风险投资的最优合同安排和最优退出时机,使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博弈达到均衡状态.最后,给出了一个简单算例.  相似文献   

11.
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在中国实施已超10 a,其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林业生产的命题亟待科学系统的实证考查。为此,特结合生产者行为理论探寻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林业产出规模效应,剖析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对林业产出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基于2001—2017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以2009年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冲击为自然实验,综合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与事件研究模型实证分析该补贴政策对林业产出的影响及其长期动态影响效果,并进行2项安慰剂实验以排除研究结论的2个潜在威胁。结果表明: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对林业第一产业涉林产值有显著(P<0.1)正向影响,且影响效果随政策实施时间的推进而不断增强。补贴政策实施后,试点省较非试点省区市的林业第一产业涉林产值平均增加了104万元。以2010年为政策冲击年进行稳健性检验,所得结论与以2009年为政策冲击年进行分析的结果一致。安慰剂实验的结果排除了本研究结论的2个潜在威胁。研究结果对中央财政补贴下森林保险的作用持肯定态度,建议应从补贴对象瞄准、补贴规模科学测算、补贴标准合理设定等方面优化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增强其产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背景下,农业保险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金融手段,而农业保险补贴又是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为了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补贴对农业保险的促进作用,改善农业保险补贴的发展路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补贴陷入困境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破解我国农业保险补贴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粮食补贴:激励效益及竞争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夏玉莲  曾福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381-14383
首先,介绍了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过程。第一阶段是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制度时期;第二阶段是国家对粮食收购实行价格补贴时期;第三阶段是国家对种粮实行直接补贴时期。其次,在给出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分两种情况分析了粮食补贴的激励机制。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粮食补贴政策能达到最优效果。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可分为两种情况考察。当信息完全不透明时,粮食补贴政策呈零效益性;当信息半透明时,存在逆向选择问题,只能达到次优结果。为提高补贴政策的效果,对补贴激励机制进行了调整设计,并根据种粮户业绩的评定函数,分析了农户的种粮选择。最后,探讨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户种粮积极性没有相应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王灿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683-15684,15686
介绍了我国的粮食直补政策模式,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理论,提出了我国粮食直补政策模型的构建方案。在遵循市场的完全竞争性,资本、劳动力不存在国家间的移动,汇率不变、产品的不完全替代性,行为主体为具有代表性的家庭、生产者、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所组成等假设的基础上,构建出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CGE模型。该CGE模型需要的相关参数包括:中间合成产品、投资合成品和消费合成品在进口和国产之间的Arm ingtion替代弹性,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总销售在国内吸收和出口之间的转换弹性,居民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出口需求弹性,以及资本存量中各部门的相对份额等。并指出CGE模型在分析粮食直补政策方面的优势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出租车供求匹配的长期和短期模型给出了打车软件平台上优化的补贴方案.长期模型中,建立出租车需求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供应量公式.短期模型中,应用BP神经网络预测每天高、中、低峰的出租车需求量,建立高、中、低峰供应量多元线性自回归模型.以西安市为例,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实时数据得出分时段的适用于网络平台的平衡供需的补贴方案.互联网时代的补贴方案依赖于实时更新,广泛全面的大数据,更及时,多样,具有针对性,不仅有效实现了软件平台公司的盈利,也最大可能地满足了乘客,政府,由司机代表的出租车公司的需求,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在优化出租车运营方式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中国农业保险费补贴政策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发现其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 题:补贴政策缺乏差异化、机制单一、监管乏力,从而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细化补贴政策、完善补贴机 制、加强补贴监管。  相似文献   

17.
农业技术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农业技术补贴政策的实施及其实施效果问题备受关注。本研究以河南省和江苏省农村的实地调研数据资料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农业技术及其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并运用Logit模型分析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表明: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秸杆还田机械质量等变量在1%显著性水平下差异显著;均和农业技术的采用呈正相关关系,而补贴变量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本研究就加强农业技术补贴政策和农业技术的宣传力度、完善农业技术和技术补贴政策、加强技术指导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studied the effects of crop insurance on agricultural output with an economic growth model. Based on Ramsey-Cass-Koopmans (RCK) model, a basic model of agriculture economic growth was developed. Extending the basic model to incorporate uncertainty and insurance mechanism, a risk model and a risk-insurance model were built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risk and crop insurance on agricultural output. Compared with the steady states of the three models, 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achieved: (i) agricultural output decreases if we introduce uncertainty into the risk-free model; (ii) crop insurance promotes agriculture economic growth if insurance mechanism is introduced into the risk model; (iii) premium subsidy constantly improves agricultural output. Our contribution is that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crop insurance and premium subsi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growth in a dynamic framework, and proved the output promotion of crop insurance theoretically.  相似文献   

19.
朱晓玲 《农学学报》2022,12(6):85-89
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运行的关键就是要解决轮作休耕补助的问题。中国的轮作休耕机制起步较晚,目前发展还不完善。在轮作休耕补助方面存在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补助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补助对象不明确、补助标准不易确定、对补助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管等问题。为保障耕地轮作休耕试点的进一步推进,本研究建议完善轮作休耕补助的法律保障机制、积极拓宽补助资金来源渠道,明确补助对象、制定合理的补助标准、加强对补助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