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阐明秦公散的抗炎作用机制,本试验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LPS刺激的内皮细胞黏附分子E-选择素和ICAM-1的表达,用一氧化氮(NO)测定试剂盒检测LPS刺激的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的含量。结果表明,LPS刺激的内皮细胞可显著提高E-选择素和ICAM-1的表达(P0.01),显著提高培养上清液中NO的含量(P0.05);用秦公散及其含药血清处理后则明显抑制LPS诱导的E-选择素、ICAM-1的表达和NO分泌(P0.05)。表明秦公散可通过抑制黏附分子的表达及NO分泌量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在体外培养液中添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3-硝基丙酸(3-NPA)处理的小鼠受精卵体外发育能力的影响, 为提高氧化应激早期胚胎体外发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在小鼠受精卵体外培养液中添加0、20、50、100和150 ng/mL bFGF, 培养24、48和96 h, 统计2-细胞率、4-细胞率和囊胚率, 筛选最佳bFGF处理浓度。经腹腔注射12.5 mg/kg 3-NPA生产氧化应激体内受精卵, 正常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 将获得的受精卵分为添加或不添加bFGF组, 即3-NPA和3-NPA+bFGF组及对照组(C)和bFGF组, 培养到囊胚后, 用DCFH-DA检测胚胎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 CMF2HC检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水平, JC-1检测早期胚胎线粒体膜电位强度。【结果】 0、20、50、100和150 ng/mL bFGF组2-细胞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100 ng/mL bFGF组囊胚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150 ng/mL bFGF组4-细胞率和囊胚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 因此后续试验选用100 ng/mL bFGF。3-NPA+bFGF组4-细胞率显著高于3-NPA组(P<0.05), bFGF组囊胚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bFGF+3-NPA组囊胚率显著高于3-NPA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 3-NPA组ROS水平显著升高(P<0.05), bFGF组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3-NPA组GSH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 bFGF组GSH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bFGF+3-NPA组ROS水平显著低于3-NPA组(P<0.05), GSH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均显著高于3-NPA组(P<0.05)。【结论】 在体外培养液中添加100 ng/mL bFGF可减少3-NPA诱导的胚胎氧化应激、改善胚胎线粒体功能, 从而提高小鼠受精卵体外发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冷冻前添加热休克蛋白A8(heat shock protein A8, HSPA8)和解冻后添加不同浓度精浆(seminal plasma, SP)对冻融猪精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手握法采集长白猪精液, 添加0.5 μg/mL HSPA8到猪精液冷冻保护剂中进行细管分装, 投入液氮中保存3周后进行解冻, 解冻后添加不同浓度精浆(0、10%、30%和50%), 对冻融后长白猪精子的运动能力、质膜完整性、顶体完整性、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鱼精蛋白缺乏及体外获能水平等进行评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无HSPA8和精浆), 添加0.5 μg/mL HSPA8处理组(无精浆)的精子直线速度(VSL)、曲线速度(VCL)、平均路径速度(VAP)和前向性运动(STR)均显著提升(P<0.05), 精子直线性运动(LIN)和运动的摆动性(WOB)均无显著差异(P>0.05);精子质量参数中活力、质膜完整性和顶体完整性均显著升高(P<0.05), 细胞凋亡水平与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降低(P<0.05);精子鱼精蛋白缺失率显著降低(P<0.05);精子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显著提高(P<0.05)。之后在解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精浆, 与添加0.5 μg/mL HSPA8处理组(无精浆)相比, 精浆添加量达到50%时, 精子VSL、VCL、VAP、LIN、STR和WOB均显著提升(P<0.05);精子活力、质膜完整性、顶体完整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提高(P<0.05), 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降低(P<0.05);精子鱼精蛋白缺失率显著降低(P<0.05);精子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显著提高(P<0.05)。【结论】 在冷冻基础液中添加0.5 μg/mL HSPA8和解冻稀释液中添加50%精浆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改善冻融精子质量, 将会对猪精液的冷冻保存及商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的作用,并初步分析其抗病毒作用机制,为PRRSV的防控提供新思路。【方法】 使用0.1875、0.375、0.75、1.5、3、6、12 μg/mL AgNPs处理Marc145细胞,采用CCK-8试剂盒评估AgNPs对Marc145细胞毒性,确定其安全浓度。通过显微观察、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病毒滴度测定、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评估AgNPs体外抗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效果。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评估AgNPs对PRRSV的直接灭活效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分析AgNPs对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 PRRSV (0.0001~0.1)黏附和入侵Marc145细胞的影响,以及PRRSV感染Marc145细胞3、6、12、18和24 h后加入AgNPs对Marc145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AgNPs对Marc145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为1.5 μg/mL,0.375、0.75、1.5 μg/mL AgNPs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PRRSV活性,0.375、0.75、1.5 μg/mL AgNPs均对PRRSV起一定灭活作用。AgNPs对不同MOI的毒株黏附和入侵Marc145细胞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不同时间(3、6、12、18、24 h)加入AgNPs对PRRSV增殖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 AgNPs具有良好的体外抗PRRSV活性,体外抗PRRSV的作用机制包括直接灭活以及抑制病毒的黏附、入侵和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原儿茶酸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子宫内膜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LPS+不同浓度原儿茶酸(20、40、80 mg/kg)组共5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小鼠用微量注射器经阴道灌注50 mL生理盐水,LPS组灌注50 mL LPS(1 mg/kg),原儿茶酸治疗组灌注50 mL LPS前1 h分别腹腔注射20、40、80 mg/kg原儿茶酸,注射24 h后,颈椎脱臼法处死所有小鼠。收集子宫组织,通过HE染色检测子宫组织病理变化,用试剂盒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65、核因子-κB(NF-κB)的抑制蛋白(IκB)以及磷酸化p65、IκB(p-p65、p-I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组织病理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子宫组织形态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结构正常;LPS组小鼠子宫组织出现严重的炎性细胞浸润和子宫内膜上皮充血及水肿。与LPS组相比,随着原儿茶酸浓度的增加,小鼠子宫组织中炎性细胞明显减少,子宫内膜上皮充血水肿情况也明显得到改善。MPO活性检测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组MPO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相比,原儿茶酸治疗组MPO活性均极显著降低(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ELISA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相比,原儿茶酸治疗组小鼠子宫内膜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组p-p65和p-IκB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与LPS组相比,原儿茶酸治疗组p-p65和p-IκB的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原儿茶酸通过减轻子宫组织的病理变化,降低子宫组织MPO活性,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及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对LPS诱导的小鼠子宫内膜炎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绞股蓝多糖(Gynostemma pentaphyllum polysaccharides, GPP)对D-半乳糖(D-galactose, D-gal)致衰老小鼠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60只4周龄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雌雄各半): 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D-gal)、阳性对照组(Vc)及绞股蓝多糖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GPP-L、GPP-M和GPP-H), 每组10只。采用生物化学、酶联免疫吸附及组织学技术等方法分别对各试验组小鼠的体重及增重变化、肝脏指数、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含量及肝脏组织形态和肝索面积比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各组小鼠体重均呈增长趋势, 增重均呈下降趋势, 其中GPP-M组小鼠体重低于其他各组, 增重最少; GPP各剂量组肝脏指数、血清T-AOC水平均高于D-gal组; GPP各剂量组的小鼠肝脏组织SOD水平与D-gal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GSH-Px、CAT活性水平与D-gal组相比均有所增强, 其中GPP-M组小鼠肝脏中GSH-Px活性显著高于D-gal组(P<0.05);GPP-L组小鼠肝脏中CAT活性显著高于D-gal组(P < 0.05), ROS、MDA含量均显著低于D-gal组(P<0.05)。HE染色发现, D-gal组胞浆嗜酸性增强, 肝细胞之间连接松散, 肝血窦扩张明显, 而GPP各组肝脏组织结构均有所改善, GPP-M与GPP-H组改善较明显; GPP-H组肝脏肝索面积占比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相当, GPP-M和GPP-H组肝脏肝索面积占比与GPP-L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结论】 GPP可以有效提高D-gal致衰老小鼠肝脏的抗氧化能力, 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其中GPP-M(100 mg/kg)组对D-gal致衰老小鼠肝脏抗氧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哺乳期比格幼犬生长性能与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12只15日龄比格犬,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微生态制剂组, 每组6只。微生态制剂组幼犬每日灌喂犬用微生态制剂20 mL, 对照组幼犬灌喂生理盐水20 mL, 于试验第0、3、9、12、15、18、21、25、28 d测量体重并计算净增重, 第28天采集全血样、血清样和粪样。全血样进行红细胞(RBC)计数和血红蛋白(HGB)浓度测定, 血清样检测碱性磷酸酶(AKP)、无机磷(IP)、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白介素-1β(IL-1β)、脂多糖(LPS)含量; 粪样进行菌群测序, 统计Goods coverage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和Shannon指数, 对样本进行PCoA分析, 并统计各样本在门、属、种水平上的物种分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幼犬体重(P<0.05), 显著增加血清中RBC数量及HGB、AKP和IP含量(P<0.05), 促进比格幼犬生长发育; 微生态制剂可显著降低血清TG含量(P<0.05), 但对TCHO、IgA、IgG、IL-1β、LPS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Observed species指数和PCoA分析结果表明, 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改变幼犬肠道菌群结构(P<0.05)。在门水平上, 微生态制剂组幼犬肠道菌群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 梭菌门、酸杆菌门和疣微菌门相对丰度均显著增高(P<0.05);在属水平上, Escherichia-Shigella、霍尔德曼氏菌属、双歧杆菌属和布劳特氏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降低(P<0.05), 梭菌属、链球菌属、梭杆菌属、乳球菌属和片球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增高(P<0.05)。在种水平上, 大肠杆菌和短双歧杆菌相对丰度均显著降低(P<0.05), 犬大肠梭菌、格氏乳球菌、Vagococcus teuberi、贝莱斯芽孢杆菌、粪肠球菌和死亡梭杆菌相对丰度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 犬用微生态制剂可显著促进幼犬生长, 提高其血氧含量, 改变肠道菌群结构, 优化肠道菌群组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鉴于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发病机理和治疗方式上的诸多争议,以及使用人类PCOS材料进行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通过构建PCOS小鼠模型以探究在模型构建过程中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DHEA)诱导昆明白雌鼠产生PCOS样临床症状,通过结晶紫染色查看小鼠性周期是否发生停滞;利用HE染色的方式确定卵巢发育状况;利用ELISA技术调查建模过程中血清睾酮和雌二醇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 使用结晶紫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染色可准确区分小鼠各个性周期阶段;使用6 mg/100 g DHEA持续诱导20 d后,昆明白小鼠性周期循环发生了一定的停滞,且在建模过程中体重变化与芝麻油溶剂的加入呈显著相关(P < 0.05),与DHEA处理无关;DHEA连续处理后可见卵巢中巨大囊状卵泡出现,血清睾酮水平出现显著升高(P < 0.05);自PCOS模型构建的第5天起,血清睾酮水平显著上升(P < 0.05),且维持到建模结束;而血清雌二醇水平出现了阶段性变化,在第10、15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第20天时低于对照组。【结论】 改进DHEA溶解方式可成功构建昆明白小鼠PCOS模型,在建模过程中血清睾酮持续处于较高水平,而雌二醇水平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后者在建模中期瞬时升高的病理意义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硒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s 4,GPX4)失活如何参与调控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以DMSO为对照,使用0.1~5.0 μmol/L GPX4抑制剂FIN56处理,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GPX4蛋白表达水平,确定抑制剂最适浓度。将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添加DMSO培养24 h;FIN56(GPX4抑制剂)组,添加0.5 μmol/L FIN56培养24 h;DMSO-LPS组,DMSO培养24 h后使用LPS (100 ng/mL)刺激3 h;FIN56-LPS组,FIN56培养24 h后使用LPS刺激3 h。各组细胞经培养后,利用荧光探针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H2DCF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使用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分别使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检测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分泌水平和基因表达量,使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DMSO处理相比,0.5 μmol/L FIN56处理巨噬细胞24 h对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且显著降低GPX4蛋白表达水平(P<0.05),故选用0.5 μmol/L FIN56用于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FIN56和LPS均显著增加了ROS积累(P<0.05),而与DMSO-LPS组相比,FIN56-LPS组ROS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可显著增加小鼠巨噬细胞IL-1β、IL-6和TNF-α的mRNA表达量和IL-6含量,以及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c-Jun N-terminal protein kinase,JNK)和c-Jun磷酸化水平(P<0.05),而FIN56可显著下调LPS诱导的IL-6的mRNA表达量和含量及JNK和c-Jun磷酸化水平(P<0.05),但对p38蛋白(p38 MAPK,p38)、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1/2,Erk1/2)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GPX4失活可有效阻断JNK和c-Jun磷酸化,从而特异性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该结果可为以GPX4为靶点研发抗炎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草酸(GA)对黄羽肉仔鸡免疫性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300只体重接近的1日龄健康黄羽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处理组(LPS组)、黄芪多糖组(APS组)、高剂量甘草酸组(GAH组)、中剂量甘草酸组(GAM组)和低剂量甘草酸组(GAL组)。空白对照组于14、16、18、20日龄早上腹腔注射0.9%无菌生理盐水2 mL,其余各组同时间注射等量的LPS溶液(1.5 mg/kg BW)建立体内免疫应激模型。空白对照组和LPS组饲喂基础饲粮,APS组、GAH、GAM和GAL组于应激模型建立阶段及前后3 d (即11~23 d)分别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400 mg/kg黄芪多糖(APS)和120、100、80 mg/kg的GA;试验期49 d。在21、28、35、42、49日龄每个重复随机选取2只鸡采集翅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CD4、CD8分子含量及免疫活性物质IgA、IgG、IgM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1~49日龄时,其余5组肉仔鸡血清CD4分子含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而血清CD8分子、IgA、IgG、IgM (除GAH组和APS组外)含量均有所升高。与LPS组相比,APS组和3个GA组肉仔鸡血清CD4分子含量均有所升高,而血清CD8分子含量均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P<0.05),血清IgA、IgG、IgM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此外,在3个GA组间,肉仔鸡血清CD4分子含量均随GA添加量增加而升高,其中GAH组的升高幅度与APS组最接近,尤其是在42日龄时,GAH组与APS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LPS组(P<0.01;P<0.05);而肉仔鸡血清CD8分子、IgA、IgG、IgM含量随GA添加量增加呈降低趋势,其中GAH组的降低幅度与APS组最接近,在CD8分子含量方面,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且在35和49日龄时,GAH组肉仔鸡CD8分子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IgA含量方面,除35日龄外,其他日龄时GAH组与APS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21和49日龄时,GAH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IgG含量方面,除28日龄外,其他日龄时GAH组与APS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35日龄时,GAH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IgM含量方面,除42日龄外,其他日龄时GAH组与APS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21日龄时,GAH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GA能有效缓解黄羽肉仔鸡对LPS刺激引起的免疫应激反应,增强免疫调节能力,且与保护效果之间有剂量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GAH>GAM>GAL。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腺病毒AdMax系统表达载体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 参考GenBank中已公布的PRRSV N基因序列(登录号:KT945017.1),人工合成PRRSV N基因,并将其连接至腺病毒穿梭载体pDC316-mCMV-EGFP,转化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DC316-N。将重组穿梭质粒pDC316-N与AdMax腺病毒系统的骨架质粒PBHGLOX (delta) E1,3Cre共同转染293A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rAd-N,对获得的重组腺病毒液进行PCR和测序鉴定,用鉴定正确的rAd-N病毒液感染293A细胞,对该重组腺病毒进行扩大培养,检测病毒的TCID50,并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腺病毒的表达和反应原性。用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收集血清用PRRSV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其抗体水平,初步评价其对小鼠的免疫效果。【结果】 PCR扩增出1条大小为400 bp的PRRSV N基因条带,测序结果正确,表明重组腺病毒构建成功,浓缩后测得其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为10-10.239。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证实目的基因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均可得到正确表达,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4 ku。小鼠特异性抗体检测表明,重组腺病毒rAd-N免疫小鼠后可使小鼠快速产生PRRSV特异性抗体,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重组腺病毒与Gel佐剂配合使用时效果最好,最高可达7.84 U/L。【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表达PRRSV N蛋白的重组腺病毒,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建立针对PRRSV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和进一步研发PRRSV抗体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丁酸梭菌对高胆碱饮食造成脂代谢异常小鼠血浆游离脂肪酸组成(FFA)的影响,以阐明丁酸梭菌调节高胆碱膳食脂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周龄健康的雄性昆明小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丁酸梭菌组,每组8只。高胆碱饮食造模8周后,给药7 d,禁食12 h,采集血浆、肝脏、附睾脂肪垫和肾周脂肪,对肝脏、脂肪称重,利用生化仪检测血脂水平;通过HE染色及油红O染色分别观察肝脏组织结构变化及脂滴沉积程度;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检测小鼠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含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及多元统计分析研究血浆中FFA组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丁酸梭菌组小鼠体重、脂肪增长得到显著抑制(P<0.05),给予丁酸梭菌后小鼠肝脏脂肪沉积减少;丁酸梭菌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高胆碱饮食小鼠血浆中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P<0.05;P<0.01),并使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丁酸梭菌灌胃后,高胆碱饮食小鼠血浆TMAO浓度显著降低(P<0.05);丁酸梭菌可显著降低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APS)对雏鸡肠道形态和局部黏膜免疫的影响,阐明APS减轻肠炎雏鸡肠黏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在构建LPS诱导肠炎模型试验中,选取15只14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低剂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模型组(DL)和高剂量脂多糖模型组(DH),每组5只。对照组灌喂生理盐水,DL和DH组分别灌喂1和2 mg/kg BW LPS,连续处理3 d,取小肠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肠病理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mRNA表达量,筛选构建肠炎模型的最佳LPS剂量。在APS对肠黏膜损伤的保护试验中,将20只7日龄雏鸡分为4组:对照组(C)、脂多糖炎症组(L)、黄芪多糖组(A)和黄芪多糖抑制炎症组(A+L),每组5只。A和A+L组从7日龄到试验结束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揭示地锦草(EH)在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中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方法】利用不同浓度EH水提物(0、5、10、50、125、200μg/mL)处理IPEC-J2细胞12 h,通过CCK-8法检测IPEC-J2细胞活力,确定EH处理细胞的最佳浓度。将IPEC-J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T)、脂多糖(LPS)组(LPS)、EH+LPS组(ELP),每组3个重复。CT组细胞正常培养不做任何处理,LPS组细胞用5μg/mL LPS处理,ELP组细胞用5μg/mL LPS和最佳浓度EH共处理,各组细胞均处理12 h后,收集细胞和上清。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化学荧光法检测上清液中活性氧(ROS)水平。【结果】与0μg/mL EH组相比,5、50μg/mL EH组IPEC-J2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犬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cAd-MSCs)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体外模型的抗凋亡作用,以期为利用干细胞治疗胰腺炎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①用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cAd-MSCs,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其干细胞标志物CD29、CD34、CD44、CD45、CD73和CD90的表达,用成脂、成骨和成软骨分化来鉴定其多向分化潜能;②用Ⅰ型胶原酶从小鼠胰腺组织中分离胰腺腺泡细胞(PACs),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ACs及胰腺组织中胰腺导管特异性基因CK19、β-胰岛细胞特异性细胞基因Insulin-1、α-胰岛细胞特异性基因Glucagon及PAC特异性基因PTF-1α、CPA-1、AMY2B的表达;③以10、20 μg/mL脂多糖(LPS),10、100 mmol/L雨蛙肽(Caerulein)以及10 μg/mL LPS+100 mmol/L Caerulein处理PACs,不添加药物培养的细胞为对照组,培养24 h后使用CCK-8检测PACs存活率,筛选体外构建内质网应激模型的最佳处理组(即模型组,P);用CCK-8检测对照组(Naive)及模型组(P)细胞0、2、4、8、12和24 h的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P组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相对表达量;④为确定cAd-MSCs对PACs的作用方式,试验分为PAC组(仅PACs,Naive)、P组、间接共培养组(IC)、直接共培养组(构建PAC模型时与cAd-MSCs直接共培养,DC),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在PACs中的表达水平;⑤在间接共培养系统中,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仅PACs,Naive)、对照组(PACs与cAd-MSCs共培养,C)、P组及试验组(药物处理的PACs与cAd-MSCs细胞共培养,T),细胞培养12 h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并用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①分离培养的cAd-MSCs呈现成纤维样细胞形态,高表达干细胞标志物CD29、CD44、CD73及CD90,不表达CD34和CD45,且具备成脂、成骨、成软骨分化能力;②分离的原代PACs呈鹅卵石样,与胰腺组织相比较,AMY2B、CPA1、PTF1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CK19、Glucagon、Insulin-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③与对照组相比,10 μg/mL LPS+100 mmol/L Caerulein组细胞存活率极显著降低(P<0.01),因此选为构建内质网应激模型的最佳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4 h时P组PACs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8、12、24 h均极显著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Grp78、CHOP、Caspase-12蛋白的表达水平自4 h开始均极显著增加(P<0.01)。④与Naive组相比,P组TNF-α基因的表达水平极显著增加(P<0.01);与P组相比,IC和DC组TNF-α基因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后续用间接共培养系统进行试验。⑤在间接共培养系统中,与P组相比,T组Grp78、Caspase-12和CHOP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TUNEL检测结果显示,T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 本试验成功构建SAP体外内质网应激模型,且证明cAd-MSCs对PACs内质网应激具有调控及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为模型,探究辣木叶总黄酮(MOLF)对UC的防治作用。【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DSS组(模型组)和MOLF-L(25 mg/kg)、MOLF-M(50 mg/kg)、MOLF-H(100 mg/kg)处理组,每组10只。小鼠通过饮用4% DSS诱导UC模型,各MOLF处理组灌胃相应剂量药物0.2 mL,对照组和DSS组灌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7 d。每天记录各组疾病活动指数(DAI),在末次给药的次日经眼眶静脉丛采血,分离血清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内毒素(LPS)含量;小鼠脱颈处死后取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PAS染色观察组织杯状细胞数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L-1β、TNF-α、IL-10、HMGB1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肠黏膜闭锁连接蛋白-1(ZO-1)和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分析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 3、Bcl-2、Bax的表达水平。【结果】UC小鼠造模成功,DSS组小鼠体内LPS、炎性因子含量、cleaved-caspase 3和Bax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剂量MOLF均可以改善UC小鼠体内炎症状况,尤以MOLF-H组效果最佳:与DSS组相比,DAI评分以及血清中LPS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TNF-α、HMGB1含量和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且cleaved-caspase 3和Bax的表达量极显著上调,Bcl-2的表达量极显著下调(P<0.01)。此外,MOLF可以改善结肠黏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维持杯状细胞数量及其形态,增加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量,且这些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MOLF对DSS诱导的UC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并维护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