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对猪瘟(CSF)弱毒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的影响,从未接种PCV2疫苗的猪场育肥猪中选取疑似病猪和健康猪各10头,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经ELISA试剂盒检测PCV2抗体呈阳性。A、B两组同时免疫CSF弱毒疫苗,免疫后每隔2周检测CSFV抗体水平。结果显示:感染PCV2后的猪只,CSFV抗体为阴性,而未感染PCV2组在接种CSF弱毒疫苗后抗体阳性率较高,抗体水平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提示PCV2感染对CSF弱毒疫苗的产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贵州省某规模化猪场4种猪常见病毒性疫病的抗体水平及感染情况,实验采用ELISA抗体检测法,对该猪场送检的370份血清进行了CSFV、PRRSV、PCV2和PRV 4种抗体水平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猪场种猪CSFV、PRRSV、PCV2和PR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94.74%、100%、5.26%,保育猪CSFV、PRRSV、PCV2和PR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44%、83.33%、16.7%、5.56%;其中种猪CSF、PRRS、PCV2、PR已接种疫苗;保育猪CSF、PRRS、PR已接种疫苗,未接种PCV2疫苗,上述数据说明该猪场种猪CSF、PCV2、PRRS、PR免疫效果较好;保育猪CSF、PRRS、PR免疫效果较好,PCV2有野毒感染现象。该猪场种猪应在保育猪阶段做好PCV2的预防接种工作,同时做好猪场的疫病净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瘟疫苗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ELISA方法对单独接种猪瘟疫苗组(CSFV组,n=3)、PCV2感染且出现病毒血症后接种猪瘟疫苗组(PCV2/CSFV组,n=3)及PCV2感染同时接种猪瘟疫苗组(CSFV/PCV2组,n=3)不同时相血清中的猪瘟抗体进行检测;并对PCV2感染对照组(PCV2组)及PCV2/CSFV和CSFV/PCV2组血清中PCV2特异的抗体和核酸分别进行ELISA和PCR检测.结果表明,在接种后52 d CSFV组血清中抗体的阻断值显著高于CSFV/PCV2组(P<0.05);接种后42 d和52 d CSFV组平均抗体效价明显高于PCV2/CSFV和CSFV/PCV2组,其中在52 d CSFV组抗体阳性率这100%(3/3)而PCV2/CSFV和CSFV/PCV2在相应时相抗体阳性率仅为67%(2/3).结果提示PCV2感染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猪瘟疫苗特异性的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4.
试验利用前期筛选的猪源罗伊氏乳杆菌LR1全程替代饲用抗生素,旨在研究其对猪常见病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选取144头21日龄杜洛克×长白×大白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CON)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OA)饲喂基础日粮+100 mg/kg喹乙醇+75 mg/kg金霉素(抗生素在第120天停用),益生菌组(LR1)饲喂基础日粮+5×1010 CFU/kg罗伊氏乳杆菌LR1,试验周期166 d。试验所有猪根据统一免疫程序进行疫苗免疫,并于试验开始第14、42、120、127、134、166天检测猪血清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HCV)、猪口蹄疫病毒(FMDV)、伪狂犬病毒(PRV)、细小病毒(PPV)抗体水平以及血清中IgG含量。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益生菌组第14天血清中口蹄疫抗体水平显著提高(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和抗生素组第120天血清中的细小病毒抗体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③益生菌组第166天血清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益生菌组第166天血清中的猪瘟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综上所述,日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猪常见病毒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提示其不仅可以作为饲用抗生素的潜在替代品,同时在预防和治疗猪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发酵中药对蛋鸡生长性能、抗体水平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用1日龄科宝蛋鸡84只,预饲至13日龄,于14日龄进行正式试验,将雏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单笼饲养,每笼12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组),复方中药组(B组),发酵中药低剂量组(C组)、中剂量组(D组)、高剂量组(E组),发酵菌液组(F组),对照药物黄芪多糖组(G组)。试验期间记录每日给料量与剩料量,于试验第1(14日龄)、14(28日龄)、28(42日龄)天清晨空腹称重,计算各阶段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于试验第7、14、21、28天每组鸡翅下静脉采血,用于抗体效价的检测。试验结束后对A、B、D、F、G组鸡进行剖检,每组取5只鸡的盲肠内容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 试验第1~14天,D、E组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A、F、G组(P<0.01),D、E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或显著高于A、F组(P<0.01;P<0.05);F、G组料重比均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第15~28天,C、E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B、F组(P<0.05),B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E组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D、E、F、G组料重比均极显著低于A组(P<0.01)。试验第7天,各组鸡血清抗体效价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第14天,E组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A、F、G组(P<0.05);试验第21和28天,E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D组Chao1和Observed species指数最高,但与其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门水平上,D和G组盲肠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A组(P<0.05);在属水平上,D组盲肠中拟杆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发酵中药可以提高鸡的生长性能和抗体水平,对肠道菌群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广西某猪场猪瘟(CSF)、口蹄疫(FMD)、猪伪狂犬病(PR)、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猪细小病毒病(PPI)及猪乙型脑炎(JE)7种主要病毒性疫病的抗体水平及感染情况,本研究采集155份商品猪和种猪的血清,利用阻断ELISA和间接ELISA方法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猪群猪瘟病毒(CSFV)、O型口蹄疫病毒(FMDV-O)、猪伪狂犬病病毒gB蛋白(PRV-gB)、猪伪狂犬病病毒gE蛋白(PRV-gE)、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的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3%、81.3%、96.8%、0%、52.3%、76.1%、84.5%、69.7%,表明该猪场CSFV、FMDV-O、PRV、PCV2、PPV免疫效果较好,达到了农业农村部规定的标准(70%);PRV-gE抗体阳性个体总数为0,表明无伪狂犬野毒感染。从各阶段猪群的抗体阳性率分析,商品猪存在PRRSV、PPV、JEV野毒感染,其中PPV野毒感染较为严重,提示该猪场应加强商品猪PRRSV、PPV和J...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湖南省原种猪场主要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流行情况及免疫抗体水平,2015—2019年对5个原种猪场,采集血清及对应扁桃体样品各1 000份进行主要繁殖障碍性疾病检测,其中对扁桃体样品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伪狂犬病病毒(PRV)、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病原检测,对血清样品进行CSFV、PRRSV、PRV-gB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CSFV、PRRSV、HP-PRRSV、PRV、PCV2和PPV病原阳性率分别为0、2.1%、1.3%、9.5%、22.1%、28.9%;部分场PRV感染抗体(gE)反复出现转阳,多数猪场PCV2和PPV感染较严重;CSFV、PRRSV、PRV-gB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6.9%、99.7%、98.7%,均超过了国家规定的70%的最低标准。结果表明,这5个原种猪场的CSFV、PRRSV、PRV抗体保护水平良好,且猪瘟基本达到了免疫无疫状态,但部分原种猪场仍存在不同程度的PRRSV、HP-PRRSV、PRV、PCV2、PPV感染,其中PCV2与PPV感染较为严重,需通过免疫、监测、生物安全控制等综合措施,加强控制与净化。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近年来广西玉林市规模猪场主要病毒性疫病的流行动态和免疫保护水平,分析疫情流行趋势和暴发风险,对2016—2019年采集自玉林市规模猪场284个场次的6954份血清样本,以及113个场次的1539份临床健康猪组织样本、249个场次自主送检的536份病死猪组织样本,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抗体和抗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时间和区间分析。结果显示:2016—2019年,规模化猪场CSFV、PCV2、PRV-gB场群平均抗体阳性率以及个体平均抗体阳性率均在70%以上;PRRSV抗体阳性率总体偏低,但2019年抗体阳性率超过90%。北流市CSFV场群及个体抗体阳性率最低,与其他地区有差异(P<0.05);北流市、福绵区、玉州区的PRRSV场群抗体阳性率未超过70%,低于其他地区(P<0.05);各地区间PCV2抗体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福绵区PRV-gB抗体阳性率(<70%)与其他地区相比最低(P<0.05);在健康屠宰猪群及病死猪群组织样品中均检出上述4种病原,其中PRRSV、PCV2病原阳性检出率较高。结果表明,玉林市规模化猪场上述4种疫病的免疫抗体保护水平总体较高,但部分地区抗体水平偏低,且均存在猪群带毒现象,尤其是PRRSV、PCV2,存在疫病暴发风险。结果提示,各县(市、区)要根据本地养殖及疫病监测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加强综合防控与监测,防止上述猪群疫病的发生与流行。本研究调查了广西玉林市猪群主要病毒性疫病的免疫保护水平及其病原流行特点,为该地区此类疫病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上半年11省市规模猪场疫病监测与剖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近期发病猪场几种病毒性疫病的流行状况,采用RT-PCR和PCR方法,对2010年1月至6月期间,来自11省(市) 50个猪场共147份病料进行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伪狂犬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检测,并采用ELISA方法对其中26个猪场458份血清样品进行伪狂犬gE野毒抗体检测。结果表明,PCV2阳性率最高,为75.3%(70/93);PRRSV阳性率次之,为57.4%(78/136),HP-PRRSV阳性率为43.5%(54/124);CSFV和PRV的阳性率分别为37.7%(52/138)和21.0%(21/100);伪狂犬gE野毒抗体阳性率为16.4%(75/458)。同时检出2种及2种以上病毒的样品占46.9%(69/147),其中以HP-PRRSV+PCV2、CSFV+PCV2及CSFV+HP-PRRSV+PCV2三种形式最为常见。PRRSV(50.0%)是猪场繁殖障碍性疾病中的最常见病原;CSFV(56.0%)和PCV2(48.0%)是断奶前后仔猪腹泻的常见病原;HP-PRRSV(53.5%)、CSFV(50.7%)和PCV2(48.0%)是保育猪发生高热症的常见病原。该检测结果为猪场疫病的诊断与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登营  雷明刚 《中国畜牧兽医》2020,47(10):3114-3122
试验旨在研究高温环境对通城猪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及空肠黏膜机械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遗传背景相似、100日龄、体重(45±5)kg的通城猪30头(母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5头,分别为对照组和高温2、4、6、8、10 d处理组。试验猪自由采食、自由饮水,(28±1)℃下适应性饲养7 d。从第8天开始,对照组仍于(28±1)℃饲养,高温组猪舍悬挂保温灯,迅速升温至(38±1)℃,饲养至相应天数屠宰采集样品,测定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和空肠黏膜机械屏障和炎性因子相关mRNA表达水平,并对空肠组织进行HE切片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在高温第2天,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随后趋于稳定;高温各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T-AOC在高温第2、8天显著升高(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高温组(2 d)空肠紧密连接蛋白ZO-1、OCLN、CLDN5和CLDN7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细胞骨架蛋白IQGAP1无显著变化(P>0.05);IQGAP2和IQGAP3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Rac1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Rac2和Rac3 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温组(2 d)空肠黏膜HSP70表达量增高,黏膜结构破损并有炎症产生。综上,通城猪在高温环境下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应激调节能力,但高温环境会使其空肠屏障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猪圆环病毒3(Porcine circovirus 3,PCV3)对仔猪生长相关激素及其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索PCV3导致仔猪消瘦的机制。【方法】 以8头23日龄的健康断奶仔猪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PCV3感染组(感染组)、DMEM组,分别从颈部注射3 mL PCV3病毒液(109拷贝/mL)和3 mL DMEM,并于注射前(0 d)及注射后3、7、14、21 d称量仔猪体重,观察其临床表现,采集各组仔猪血清、口腔拭子、鼻腔拭子和肛拭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样品中PCV3病毒载量;ELISA法测定各组3、7、14、21 d仔猪血清中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4(thyroxine,T4)的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背最长肌、腿肌、脾脏、肝脏组织中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等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感染组仔猪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低于DMEM组(P<0.01),感染组血清、口腔拭子、鼻腔拭子、肛拭子病毒载量均在14 d达到最高;感染组T3表达量在感染的第14和21天均极显著高于DMEM组(P<0.01),T4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DMEM组相比,背最长肌中IGF-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腿肌和脾脏中GHR、IGF-1、IGF-1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中GH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IGF-1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 仔猪感染PCV3后可导致机体代谢异常,降低IGF-1对背最长肌的促生长、促细胞分裂作用,从而导致仔猪消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牛磺酸复合添加剂对免疫低下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旨在为提高动物免疫机能的营养调控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C和M组小鼠饲喂基础饲粮,H和MH组小鼠给予含有8.8%的牛磺酸复合添加剂的基础饲粮,试验期51 d。M和MH组小鼠于试验第31天起连续4 d腹腔注射70 μg/g BW环磷酰胺(CTX),制备免疫低下模型,其余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统计整个试验期的日采食量,每周称量小鼠体重,并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试验结束后,采集小鼠血清及胸腺和脾脏,检测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血清中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M组小鼠ADFI、耳肿胀度、血清溶血素水平、免疫球蛋白G (IgG)水平显著降低(P<0.05),ADG、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抗体生成细胞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白介素6(IL-6)和免疫球蛋白A (IgA)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脾脏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碳廓清指数和免疫球蛋白M (IgM)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M组相比,MH组小鼠的ADFI、ADG、胸腺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耳肿胀度和IgM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血清溶血素水平、抗体生成细胞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IL-6和IgA水平均极显著提高(P<0.01),脾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碳廓清指数和Ig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牛磺酸复合添加剂能够改善由CTX所致免疫低下小鼠的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改善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起到增强小鼠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26~45日龄竹丝公鸡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此生长阶段粗蛋白质精准供给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1 625只26日龄竹丝肉公鸡根据体重一致原则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5只鸡,各处理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依次为18.5%、19.5%、20.5%、21.5%和22.5%,试验期20 d。每个重复于试验结束当天挑选接近平均体重的2只鸡屠宰,制备血清和分割屠体,测定胴体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①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极显著影响肉鸡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1),随着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1),料重比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1)。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和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肉鸡屠宰率(P<0.01)、半净膛率(P<0.01)和全净膛率(P<0.05),但对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无显著影响(P>0.05),且屠宰率和半净膛率随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1或P<0.05)。③饲粮粗蛋白质水平极显著影响肉鸡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胆固醇(TC)含量(P<0.01),且TC含量随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线性降低(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血清尿素氮(BUN)和甘油三酯(TG)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饲粮21.5%粗蛋白质水平可改善肉鸡生长性能,19.5%~20.5%粗蛋白质水平可改善胴体性状,18.5%粗蛋白质水平可调节脂代谢。根据二次曲线模型估测,建议此生长阶段竹丝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21.41%~21.83%,可获得最佳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试验通过研究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胆碱和有机铬对围产期奶牛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旨在为过瘤胃胆碱和有机铬在围产期奶牛饲粮中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40头健康、经产(平均胎次1~2)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牛):对照组(TO),基础饲粮;胆碱组(TC),基础饲粮+30 g/d过瘤胃胆碱;有机铬组(TA),基础饲粮+8 g/d蛋氨酸铬;混合组(TCA),基础饲粮+30 g/d过瘤胃胆碱+8 g/d蛋氨酸铬。试验处理从产前20 d至产后20 d,记录奶牛产后4周内日均产奶量,分别于产前第20、10天和产犊日、产后第10、20天,于晨饲前采集血样,测定血清抗氧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免疫(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奶牛产后4周内日均产奶量均显著提高(P<0.05);产前各组奶牛血清GSH-Px、CAT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奶牛血清SOD含量显著降低(P<0.05);产犊日至产后第10天,胆碱组和有机铬组奶牛血清GSH-Px、CAT和SOD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20天,胆碱组血清GSH-Px、CAT含量均显著低于高于对照组、有机铬组和混合组,而血清SOD含量却显著降低(P<0.05);整个试验周期内,胆碱组奶牛血清IL-1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有机铬组和混合组(P<0.05),IL-6和TNF-α含量却显著提高(P<0.05)。【结论】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单独添加30 g/d过瘤胃胆碱或8 g/d有机铬可明显降低围产期奶牛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提高产奶量和机体免疫力,改善奶牛健康状况,联合添加过瘤胃胆碱和有机铬与单独添加效果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研究槲皮素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仔猪肠道形态、肠道抗氧化功能及空肠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旨在探讨槲皮素对PEDV感染仔猪肠道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18头健康的7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EDV组和槲皮素+PEDV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8 d,于试验第0~7天,对槲皮素+PEDV组仔猪每天口腔灌服10 mg/kg BW的槲皮素,其余组灌服等体积的人工奶。于试验第5天晚上给PEDV组和槲皮素+PEDV组仔猪口腔灌服104.5TCID50的PEDV,对照组仔猪灌服相同体积的PBS溶液。于试验第8天早上屠宰,取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EDV组仔猪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以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极显著降低(P<0.01),空肠、回肠和结肠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力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显著降低(P<0.05),回肠和结肠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空肠中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 (APOB)、载脂蛋白C2(APOC2)、脂肪酸结合蛋白2(FABP2)、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3(ACSL-3)和脂肪酸合酶(FAS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调(P<0.01)。与PEDV组相比,槲皮素+PEDV组仔猪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以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极显著提高(P<0.01),空肠、回肠和结肠中GSH-Px和T-SOD的活力显著提高(P<0.05),十二指肠、空肠和结肠中CAT的活力显著提高(P<0.05),回肠和结肠中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中APOB、FABP2和FAS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结论】 添加槲皮素可有效缓解PEDV感染导致的仔猪肠道损伤,提高仔猪肠道抗氧化能力以及空肠脂质代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以发酵麸皮多糖、肉桂醛、丁香酚和辣椒油树脂为主的复合营养素对杜寒育肥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复合营养素在肉羊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体重为(29.69±3.11)kg的36只2~3月龄杜寒杂交母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羊。对照组(CON)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和Ⅱ组分别饲喂添加2.5和5.0 g/kg复合营养素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4 d,正试期60 d。试验开始和结束当天晨饲前称重测定其生长性能指标,并采集血液样品测定血清生理生化、免疫与抗氧化能力等指标;在正试期第24~30和54~60天持续采集7 d粪样和饲料样,早晚各采集1次,用于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育肥羊的终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和Ⅱ组育肥羊干物质采食量均显著升高(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在第24~30天时,试验Ⅰ组育肥羊对干物质和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③饲粮中添加复合营养素对育肥羊血清生化各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结束时,试验Ⅰ和Ⅱ组育肥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育肥羊血清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育肥羊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饲粮中添加2.5 g/kg复合营养素能够增加育肥羊干物质采食量和表观消化率,并改善其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试验旨在研究早期断奶转群对仔猪行为、生长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探寻适宜的断奶转群模式,为改善仔猪福利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体况良好、体重相近(6.98 kg±0.63 kg)的21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216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6窝,每窝12头。Ⅰ组为对照组,仔猪不断奶不转群;Ⅱ组为断奶转群组,仔猪既断奶又转群;Ⅲ组为断奶非转群组,仔猪只断奶不转群。21日龄时实施早期断奶,试验期14 d。试验期间观察、统计仔猪行为表现、皮肤损伤、死亡率和腹泻率,采集仔猪血液,测定血清皮质醇和免疫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Ⅱ和Ⅲ组仔猪采食、休息、玩耍行为极显著下降(P<0.01),探究、独处、哀叫、抱团、攻击和恐人行为极显著上升(P<0.01)。试验处理后第3~5天,Ⅱ组仔猪的皮肤损伤程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Ⅱ组仔猪35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腹泻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Ⅲ组(P<0.01)。各组仔猪死亡率由低到高的顺序为:Ⅰ组(0)<Ⅲ组(1.32%)<Ⅱ组(4%)。在试验处理当天,Ⅱ组仔猪的皮质醇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Ⅲ组皮质醇浓度在等3、5天时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Ⅱ和Ⅲ组仔猪在第7天免疫球蛋白A (IgA)和免疫球蛋白G (IgG)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白介素-12(IL-12)和干扰素-γ(IFN-γ)浓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断奶转群不仅影响仔猪的行为表现、皮质醇浓度和免疫力水平,而且导致生长性能下降,皮肤损伤程度、死亡率和腹泻率上升,但早期仅断奶不转群仔猪的应激反应相对较低,可减少对仔猪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试验旨在探讨槲皮素在防治仔猪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18头体重相近、健康的7日龄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PEDV组和PEDV+槲皮素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共11 d。经过3 d适应期后,于试验第4~10天给PEDV+槲皮素组仔猪口腔灌服10 mg/kg BW的槲皮素,其他组仔猪口腔灌服等体积的人工乳,于试验第8天给PEDV组与PEDV+槲皮素组仔猪口腔灌服1×104.5TCID50的PEDV,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的PBS溶液。试验第11天早上空腹称重,全部仔猪灌服D-木糖(0.1 g/kg BW),1 h后经前腔静脉采血,检测血液生化指标、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D-木糖含量;将所有仔猪屠宰取空肠黏膜,检测肠道屏障相关基因,包括肠绒毛蛋白(villin),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闭合蛋白(occludin)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EDV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下降(P<0.05),粪便评分显著升高(P<0.05);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浆中D-木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claudin-1、iFAB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与PEDV组相比,PEDV+槲皮素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和血浆D-木糖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液中肌酐和尿素氮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空肠claudin-1、villiniFAB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结论】 10 mg/kg BW槲皮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PEDV感染导致的仔猪生长抑制和肾功能损伤,增强肠道吸收与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由霍乱弧菌菌影(Vibrio cholerae ghosts,VCG)和纳米壳聚糖凝胶(Gel)组合制作的一种新型灭活衣原体疫苗复合佐剂是否可增强鹦鹉热衣原体原体(elementary body,EB)灭活抗原诱导动物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方法】 将60只7日龄SPF鸡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EB+VCG+Gel组、EB+VCG 组、Gel组和EB组。通过滴鼻途径免疫鸡群,免疫2次,每次间隔14 d,免疫后检测鸡血清中IgG抗体水平、淋巴细胞增殖指数、CD4/CD8T 细胞比例、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IL-10、IL-12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及攻毒后鸡喉头排菌量和肺脏的病理损伤程度。【结果】 与Gel和EB组相比,EB+VCG+Gel和EB+VCG组IgG 抗体水平、淋巴细胞增殖指数、IFN-γ含量和CD4/CD8T细胞比值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此外,与Gel和EB组相比,攻毒后第12天,EB+VCG+Gel组喉头排菌量极显著降低(P<0.01),攻毒后第7天,肺脏损伤评分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 壳聚糖凝胶、VCG、灭活衣原体 EB 组合构成的新型滴鼻衣原体疫苗经鼻腔接种动物后可刺激动物机体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阻断鹦鹉热衣原体经呼吸道途径传播,防止鹦鹉热衣原体从动物向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