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整形修剪的原则1 1 因地制宜确定树形 依自然地理环境和栽培方式不同而确定不同树形 ,一般用疏散分层形或自然开心形 ,集约栽培用低干矮化形 ,有台风危害地区采用棚架式。1 2 因树造形 ,随形整枝 梨品种特性不同 ,不强求一致树形 ,应因树造形 ,并根据生长结果习性和树形进行修剪。1 3 枝条主从分明 ,配置结构合理 梨干性强 ,常留有中央领导干 ,周围合理配备主枝 ,主枝上配侧枝 ,侧枝上配生长枝和结果枝组 ,主枝间生长要平衡 ,层间要保持空间距离。1 4 利用空间 ,通风透光 梨树直立性强 ,容易上强下弱 ,影响光照和通风。梨树分枝…  相似文献   

2.
梨树密植栽培模式主要有棚架、篱壁式、Y字形等树形,均需搭建架式,前期投入较大。我中心从2005年起开展砂梨细长纺锤形整形修剪技术研究,探索出翠冠、丰水等砂梨品种梨树细长纺锤形整形修剪技术。该树形定植密度为1.5-2m?m,主干高60-70cm,树高2.5-3m,冠径为1.5-2m。中心干直立强壮,螺旋状均匀分布10-15个侧枝,下长上短,侧枝开张角度80?90?之间,其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树体较高,上小下大,形似细长纺锤形。该树形前期投入少,整形修剪简单,早产丰产,是一种较好的密植栽培树形。  相似文献   

3.
枝江市地处江汉平原,栽培梨树历史悠久,目前主栽品种是湘南、黄花、土佐锦、金水1号等,其“百里训梨”品牌砂梨俏销南方水果市场。在生产中,过去推广的树形基本上是疏散分层形。近几年我们发现在栽培梨树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比如早期落叶,果园通风透光条件不好,病虫害严重,花芽数量多、质量差,小老树等,都与疏散分层形树形有关。1运用疏散分层形存在的问题疏散分层形应用在砂梨生产中显示了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结构复杂。该树形涉及到主干、主枝、副主枝、结果枝组的选留和配置,以及对各层间距、层内距、副主枝间…  相似文献   

4.
为玛瑙红樱桃避雨栽培提供依据,在避雨棚、避雨布和露地等3种栽培模式下对玛瑙红樱桃果实品质进行研究,对产量、商品果率和裂果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樱桃生产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避雨设施能够促进新梢和叶片生长,增加果实横纵径、单果重、可食率及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且避雨棚栽培模式优于避雨布栽培模式。避雨栽培降低了裂果率和病果率,提高了商品果率,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棚和避雨布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分别是露地栽培的1.9倍和1.4倍。  相似文献   

5.
为稳定产量,提高品质,开展短柄樱桃避雨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经过多年试验研究,短柄樱桃避雨栽培关键技术得到突破,高效生产模式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与常规露地栽培模式相比,避雨条件下,樱桃果实的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以及667㎡商品果量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葡萄避雨栽培土肥管理科学合理,保障葡萄品质稳定提升,本试验以巨峰葡萄园土壤及果实为试材,探讨避雨栽培对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pH值及速效氮含量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速效磷、速效钾以及全钙含量较露地栽培显著增加;避雨栽培葡萄果实平均穗重、糖酸比、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总酸含量显著低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7.
以甜樱桃主栽品种“布鲁克斯”、“红蜜”、“拉宾斯”、“萨米脱”、“黑珍珠”、“秦林”、“06-7”为试材,研究在南方山地条件下不同栽培模式对生长量、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海拔条件下甜樱桃物候期相应推迟7-14天;不同树形树势存在显著差异,UFO树形树势良好,且对于果实品质提高有一定作用;UFO树形可显著提高“布鲁克斯”、“06-7”、“萨米脱”等品种产量。该研究为甜樱桃在浙江等南方地区推广合理树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针对今年秋季异常的高温干燥天气,以"两广二号"为试验对象,分别在标准饲育温湿度条件与自然温湿度条件下进行饲育,通过调查两种温湿度条件下各品种的饲育成绩与产卵情况,初步探明秋季异常高温干燥天气对其饲育成绩及产卵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标准饲育温湿度条件相比,在高温干燥条件下饲育对各品种的龄期经过、强健性、茧质以及产卵情况均会产生一定影响,并且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避雨栽培对贵州中部甜樱桃花器官性状的影响,以避雨栽培“布鲁克斯”和“萨米脱”2个甜樱桃品种花器官为试材,以露地栽培为对照,观察记录各开花物候期并测定统计不同时期花蕾长度和直径、每株植株开花数量、每个花蕾小花数量、无雌蕊或雌蕊畸形花数量和比例、花冠直径以及花瓣、花柄、雄蕊和雌蕊等的长度。结果表明,在贵州中部,避雨栽培使甜樱桃各开花物候期提前了3~10d,开花持续天数增加了3~4d;花蕾长度和直径均显著增大;每株植株开花数量和每个花蕾小花数量显著增多,无雌蕊或雌蕊畸形花器官显著减少;花冠直径以及花瓣、花柄、雄蕊和雌蕊长度等均显著增大。避雨栽培对贵州中部甜樱桃的花器官性状有明显影响,可提高开花数量和花器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早红李’座果率低的问题,研究不同树形和人工授粉对其座果率及品质的影响,为提升‘早红李’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本试验以 5 年生‘早红李’为材料,研究不同的树形对果实的影响,并采用不同的品种和授粉方式,分析对其座果率的影响。【结果】(1)避雨栽培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高于露天栽培;(2)树形为开心型和篱壁型的‘早红李’单果重、纵横径高于自然型;(3)授粉品种和授粉方法对‘早红李’座果率的影响明显,表现为大红李﹥吉胜﹥大石早生,电动喷粉﹥人工点授﹥液体授粉。【结论】‘早红李’在避雨下栽培且树形为开心型有利于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大红李是较理想的父本,而电动喷粉是最理想的授粉方式。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果树》2014年第5期《不同花穗整形长度对宝满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贾碉等)报道,试验材料为4年生宝满,采用平棚架避雨栽培模式,H形树形,行株距为6.0m×3.0m。  相似文献   

12.
以“鄞红”葡萄为试验材料,比较根域限制王字形树形、根域限制一字形树形、常规一字形树形3种栽培模式对“鄞红”葡萄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域限制可以提早“鄞红”葡萄的物候期,萌芽时间提早5天,根域限制王字形树形成熟期最早,分别比根域限制一字形树形、常规一字形树形提早3天和8天。根域限制的“鄞红”葡萄萌芽率显著低于常规栽培,结果新梢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控产后产量无显著性差异。根域限制显著提高了“鄞红”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对单粒质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等没有显著性影响。综上所述,“鄞红”葡萄适宜采用根域限制栽培,可以提早成熟,提高果实品质,王字形树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调查2019年福建省葡萄果实病害情况,并进行微生态制剂田间应用研究。对清水对照、单一施用化学药剂、单一施用微生态制剂、前期施用微生态制剂后期施用化学药剂这4种施药方式进行差异性比较,进而优化微生态制剂施药方式,以期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结果表明,2019年福建省酸腐病、黑曲霉病危害严重,炭疽病危害次之,灰霉病、白腐病危害相对较轻。与露地栽培模式相比,避雨栽培模式能显著降低炭疽病危害(P < 0.05)。前期施用微生态制剂后期施用化学药剂的施药方式能显著降低酸腐病发病率并显著增加百粒重,减少化学药剂施用量。建议福建省在葡萄栽培过程中须重视对酸腐病、黑曲霉病的防治,加大避雨栽培模式的推广力度,并合理应用微生态制剂进行葡萄果实病害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在我省养蚕区发现一种瘿蜂对蒙古栎芽的危害不断加剧,经鉴定为柞枝球瘿瘿蜂Diplolepis japonica Ashmead(1904)。柞枝球瘿瘿蜂在我省每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寄主冬眠芽内越冬,次年随着芽的萌动开始发育。被害株主要表现为新生枝少、树叶稀,树势极其衰弱,影响了栎树的生长和养蚕数量。  相似文献   

15.
桑尺蠖是危害桑树芽叶的主要害虫之一。一年发生4代,以幼虫在桑树裂隙或平伏枝干背风面越冬。越冬幼虫危害冬芽,先吃芽的内部,渐渐整个桑芽空,仅留芽苞。桑芽萌发后危害桑叶,在被害桑园中终年可见。幼虫除危害桑外,尚未发现有其它寄主。在生产中,要狠抓第一代和越冬代的防治,并加强桑园冬季管理,可显著减轻危害。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传统草莓生产劳动强度大、架式基质栽培成本太高,生产上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及为应对劳动力老龄化,笔者在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草莓试验基地又进一步改进了省力化栽培模式,发明了超高垄省力化栽培。该模式成本低廉,仅为架式基质栽培模式成本的十分之一,易于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文从场地选择、栽培槽搭建、灌水系统配置、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记录等方面,总结了一套草莓超高垄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将水果生产中的避雨栽培技术引入果桑生产,对大10进行露地栽培与避雨棚栽培方式的品质性状比较。试验结果发现:大10品种综合性状最佳;避雨棚栽培方式可采用;果桑采摘种植密度宜稍稀。  相似文献   

18.
由真菌类病原菌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感染桑树根部引起的桑树根腐病是广西蚕区桑园新发现的一种桑树根部病害。调查该病害发生与桑树树龄、桑品种及根部受根结线虫危害的关系,结果表明:桑树树龄越大,病害发生越严重;桑树对该病害的抵抗能力在品种间存在差异,桑品种抗青283和强桑1号的抗病能力较强;感染该病的桑树根部都受到根结线虫危害,但部分受根结线虫危害的桑树未见根腐病症状。研究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器与分生孢子形成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与黑暗条件下的L.theobromae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无显著差异,但持续光照有利于分生孢子器形成和分生孢子产生。加强田间管理、防治根结线虫及栽培对病害抵抗能力强的桑品种,可以有效减轻这种新的病原菌引发桑根腐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葡萄生产中常用架式有柱架、篱架和棚架等,而常用整形方式有扇形、龙干形、单干双臂形、"干"字形、"高、宽、垂"整形("T"形)、"FI"形、"H"形、"一"字形和"V"形等。不同架式和整形方式,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和生产要求,各地都有存在。对于葡萄栽培冬季非埋土地区,"H"形或"一"字形为基本树形的双"H"("王"字形)、"W"形以及改良"一"字形等树形将会逐步推广应用,与之相配套的极短梢修剪技术也会逐渐得到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雨水天气对辽宁樱桃产业影响较大,避雨栽培克服多雨条件下露地樱桃裂果率高、品质差等不利因素,同时阻断病害诱因,提高坐果率及果品商品性。本文介绍了大连露地不同产区避雨栽培模式及现状,并为辽宁甜樱桃避雨栽培产业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