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通过研究‘沃柑’果实成熟期植株矿质元素积累与养分分配规律,明确‘沃柑’树体矿质养分需求,为其“以果定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沃柑’养分的数字化管理。本研究采用挖掘解剖取样,对广西主产区3株五年生‘沃柑’植株不同器官的生物量和矿质营养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沃柑’单株鲜果产量为75.9kg,占全株鲜质量的63.88%。根系、枝干、叶片和果实的干质量分别占植株的13.31%,39.23%,13.74%和33.72%。在不同植物器官中,叶片中N、Ca、Mg、S、Mn、Cu、Zn和B含量最高,根系中P和Fe含量最高, 果实的K含量最高。按每株果实产量50kg计,果实采收携带走N、P、K、Ca、Mg、S、Fe、Mn、Cu、Zn和B的养分量分别为80.84g, 8.29g,72.91g,30.79g,4.82g,3.5g,218.75mg,35.21mg,41.87mg,35.99mg,91.42mg,分别占树体相应养分总量的31.36%、38.96%、57.87%、9.04%、31.74%、22.20%、12.99%、14.64%、15.07%、25.78%和19.03%。本研究探明了‘沃柑’果实养分携出量以及果实养分分配系数,为‘沃柑’养分需求决策和优化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当前容县沙田柚常规管理下树体矿质养分水平,更好地优化沙田柚树体矿质养分管理,提高果实品质,2020年分别测定了容县18个种植点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春梢老熟叶片和果实中的矿质元素含量,并开展了树体矿质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植点沙田柚树叶片和果实中Mo含量极低或缺乏,B、Cu含量过量,N在果实成熟期春梢老熟叶片过量。树体各矿质元素在果实膨大期大量元素N、P、K含量水平差异较小,到果实成熟期K含量水平差异稍有增大;果实膨大期中微量元素Ca、S、Fe含量水平差异较小,其他矿质元素含量水平差异较大;从果实膨大期到果实成熟期Ca、S、B、Cu、Zn含量水平差异变大。各种植点矿质元素水平主要影响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等,进而影响果实风味。综合分析结论为容县沙田柚树在矿质养分管理上需补充Mo元素,全程降低B、Cu施用量,在果实膨大后期至成熟期应降低N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3.
以海南地区不同产量水平槟榔叶片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了叶片中N、P、K、Ca、Mg、S、Fe、Mn、Zn、Cu、B、Mo12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槟榔叶片中12种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高低依次是N>S>K> Ca>P>Mg> Mn > Fe >Zn>B>Cu>Mo。槟榔叶片N、P含量随产量水平降低呈现下降的趋势,而K含量差异不显著。高产槟榔Ca、Mg、Fe、Mn、Zn、B、Mo显著高于低产槟榔,而Cu含量则相反。槟榔叶片中Zn与N、P、Ca、B呈极显著正相关,可认为Zn对N、P、Ca、B存在一定的增效作用。叶片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与产量的相关分析表明,N、P、Mg、Zn与产量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9、0.419、0.880、0.891。  相似文献   

4.
草原植物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不仅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生长及其品质,而且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研究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草原采取主要植物样品,分析其N、P、K、Ca、Mg、S、Fe、Mn、Cu、Zn、Mo、B和Se含量,以期了解不同植物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3种主要植物含N量变异最小,而P、K、Mg、Mn、Cu和Zn含量的变异居中,Ca、S、Fe、B、Mo和Se变异比较大。总的来看,大部分禾本科植物K、Ca、Mg和S的含量比较低,藜科植物Ca、Mg、Mn和B的含量比较高,百合科植物S和Se的含量比较高,而Fe含量明显低于其他植物,菊科植物含Cu比较多,阿氏旋花Fe和Mn含量比较高,苔草N、P、K和Mo含量比较高。包括优质牧草羊草在内的7种植物Se含量等于或低于0.05mg/kg,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采集了华南荔枝主产区不同产地的11个优新品种荔枝果穗,测试了叶片、枝条及果实不同部位(果柄、果蒂、果皮、种柄、果肉及种子)大中微量元素养分含量,比较不同养分元素在荔枝叶片、枝条和果实的累积及转移特性。结果表明,多数养分元素如N、Ca、Mg、Fe和Mn在叶片中含量最高,而P和K则在叶片中含量最低,在果柄最高,部分元素如Zn、B和Mo在种柄含量最高,在果肉最低。根据养分从叶片向不同部位的移动性,Mo从源(叶片)到库(果实)的转移能力最强,表现出优先向繁殖器官转移累积的特点;K、P、Zn、Cu和B的移动能力也较强,Ca、Mg、Fe和N则较差,而Mn的移动性最差。如对养分从叶片至种子的逐级转移能力进行比较,则K、Cu、P、B在不同部位的逐级移动能力强;Mo、Mg、Zn和N整体移动性也较强,但同时均存在从果皮或种柄向果肉移动的运输障碍;Fe和Mn逐级移动能力中等,但也存在从种柄或果皮至果肉移动性差的共性问题;Ca的逐级移动能力均较差,尤其难以从果皮及种柄运输至果肉。综合而言,Ca、Mn、Mg、Mo、Zn营养从果皮或种柄到果肉的移动性低,尤其是Ca和Mn极难从果皮或种柄移动到果肉,可能成为荔枝果实发育的营养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6.
无核荔原产海南,是我国稀有的荔枝品种。无核荔存在采前严重落果现象,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品种种植效益的提高及推广种植前景。在海南澄迈无核荔主产区挖取3株成熟期中产且基本没有裂果的无核荔,测定不同部位大中微量元素含量及果实风味品质指标。结果显示,为生产50 kg果实,无核荔地上部树体需要累积N 1181.6±199.7 g、P 188.3±22.3 g、K 740.2±87.8 g、Ca 1053.7±229.8 g、Mg 218.1±24.2 g、S 90.8±8.2 g、Si 133.7±25.5 g、Fe 125.9±48.6 g、Mn 5967.1±5174.4 mg、Cu 590.0±261.7 mg、Zn 1835.7±322.7 mg、B 1940.5±101.6 mg、Mo 12.8±5.6 mg,养分累积比例N:P:K:Ca:Mg为1:0.16:0.63:0.89:0.18。收获无核荔果实带走的养分占地上部树体养分总量比例分别为:N 7.4%、P 6.4%、K 12.1%、Ca 1.0%、Mg 4.5%、S 6.5%、Si 0.3%、Cu 8.4%、Zn 7.0%、Fe 0.1%、Mn 0.7%、B 7.3%%、Mo 5.2%。无核荔果肉游离氨基酸总量为695.6±41.3 mg/kg,其中γ-氨基丁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组分的34.0%;果肉风味氨基酸以甜味氨基酸比例最高。无核荔果实呈香物质为烯类,最主要为香橙烯(43.2%)和石竹烯(21.1%)。为无核荔的养分管理及果品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薄壳山核桃花粉中矿质元素含量与营养价值问题,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经湿化法处理的8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的花粉中K、Ca、Mg、Mn、Fe、Cu、Zn 7种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矿质元素含量存在品种差异,8种不同薄壳山核桃花粉中的3种常量元素的测定结果为K>Ca>Mg,其中‘马汉’花粉中K、Ca和Mg含量均最高。8种薄壳山核桃花粉中4种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结果为Mn的含量最高,Cu的含量最低,其中‘金华’花粉中4种微量元素含量最高。花粉中钾和镁,铁和锰,铁和铜,锰和铜元素含量间呈显著相关,其中铁和锰含量间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21,其各元素间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草原土壤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娜  那日苏  王海  拾涛 《草业学报》2013,22(5):37-43
本研究选择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天然草场主要6个草场类,8个草场型,分析了0~30 cm土壤营养元素(全N、P、K、Ca、Mg、S、Fe、Mn、Cu、Zn、B和Mo)有效态含量及与土壤有机质、pH值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pH(8.84±0.23),均为碱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N含量均较低,平均分别为(9.92±4.65) g/kg和(0.46±0.25) g/kg;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积累顺序为:河泛地、湖盆低地盐生草甸草场类>荒漠草原草场区“小针茅+无芒隐子草+葱属”植被型>沙丘植被草场类,河泛地、湖盆低地盐生草甸草场类土壤矿质元素有效态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草场类。2)土壤富含K元素,B和Mo处于严重缺乏状态;除了河泛地、湖盆低地盐生草甸草场类以外草场类微量元素含量均处于轻度缺乏或缺乏状态。3)土壤pH与土壤N、P、Ca、Mn和Cu元素有效量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关系;土壤有机质则与土壤N、P、Ca、S、Fe、Mn和Cu元素有效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调查分析青岛崂山茶产区的土壤有效态、矿质元素与茶叶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中有效态Mn、B、Mo的含量较低,而N、P、Fe、Zn的含量较高;有益矿质元素Mo在茶叶中缺失较为严重,并与茶园土壤有效B、有效K呈较强的正相关性;茶叶中P、K与叶绿素及咖啡碱呈正相关性,Zn与茶多酚呈正相关性,而B、Ca与氨基酸呈正相关性,茶叶中Mn、Ca、Mg的含量则可能对总糖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在茶园土壤管理方面应保证N、P充足的前提下,适当增加Mn、B、Mo、K的施用.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氮素运筹对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植株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植株各器官中的矿质元素含量、累积量以及产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底肥一次性施入300 kg/hm2 (即N1) 处理的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Ca、Mg、S含量最高,叶片Ca和S含量高于茎,茎Mg含量高于叶片,皖草2号头茬草3种矿质元素含量高于墨西哥玉米;墨西哥玉米单株Ca、Mg、S累积速率和累积量显著高于皖草2号,再生草Ca、Mg、S矿质元素累积速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皖草2号矿质元素产量显著高于墨西哥玉米,前者分次施肥处理各矿质元素产量高于一次性施肥处理。回归分析表明,皖草2号植株中3种矿质元素对生物量的作用顺序为Ca>S>Mg,墨西哥玉米为S>Mg>Ca,随着Ca、Mg、S三种矿质元素含量升高,2种牧草单株生物量有增加趋势。生产上可以采取一次性施入氮肥300 kg/hm2的管理措施,来获取矿质营养较高的牧草。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采用田间定点试验方法,研究宜昌市77个有代表性的温州蜜柑果园花10种营养元素含量与果实品质间的关系,探讨用花预测果实品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花中N、P、K、Ca、Mg、Fe、Mn、Cu、Zn、B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21%、0.36%、1.94%、0.53%、0.26%、64.12mg/kg、19.61mg/kg、12.19mg/kg、31.87mg/kg、29.05mg/kg;其中N、P、Ca含量为弱变异(C.V.≤10),K、Fe、Cu、B为中变异(1020)。温州蜜柑花中的P、Ca、B含量与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可食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Mn含量与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食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N、K含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相关,P含量与果实Vc含量显著负相关,Fe含量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负相关。根据花中养分状况,可以对果实品质进行预先估计,并通过中期管理达到提高果实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松针褐斑病菌毒素诱发紫茎泽兰矿质元素渗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了松针褐斑病菌毒素胁迫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后,叶片及渗漏液中7种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毒素胁迫离体叶片和植株后,Ca和K元素含量分别减少65.9%、59.5%和32.9%、53.9%,其他矿质元素Mg、P、Mn、Zn在叶片中的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渗漏液中Ca、K、Fe元素含量较毒素粗提液中含量增加,以Ca元素含量增加最多(近30倍),Mg、P、Mn、Zn元素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不同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品种嫩梢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分析其菜用营养价值,本研究测定了10个不同紫云英品种的分枝期地上部嫩梢的8种矿质元素含量,同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与系统聚类法筛选了适宜菜用的品种。结果表明紫云英嫩梢中矿质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为钙(Ca)>磷(P)>镁(Mg)>铁(Fe)>锰(Mn)>锌(Zn)>铜(Cu)>硒(Se);矿质元素含量综合得分排名前3的品种分别为‘湘紫1号’、‘闽紫7号’和‘弋江籽’;将10个紫云英品种聚为四类(A,B,C,D),其中A,B,C类分别以高Ca, Fe及Cu含量为特征,D类为‘湘紫1号’,其矿质元素含量均较高,综合评价最高。因此,紫云英种质间嫩梢矿质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湘紫1号’嫩梢矿质元素含量高,作为菜用综合品质高。  相似文献   

14.
据《广西农业科学》2021年第11期《杧果果实不同生长发育期矿质元素需求规律》(作者刘斌等)报道,为确定杧果合理施肥时间和用量,在攀枝花市仁和区杧果优势种植区选择盛果期的台农1号(15年生)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整个果实矿质元素N、P、K、Ca、Mg、Cu、Zn、Fe、Mn含量及其积累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锌胁迫下枳体内锌分布及其它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以30天枳幼苗为试材,进行锌缺乏(0 μmol ? L-1)、对照(0.7 μmol ? L-1)和锌过量(70 μmol ? L-1)水培处理,70天后分析幼苗锌与其它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枳幼苗根、茎和叶中锌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植株中锌分布为根>茎>叶,缺锌胁迫下植株地上部分的含锌量比例增加。与对照相比,缺锌处理枳叶片K、Mn和Cu含量显著降低,Fe含量显著升高;根系中Mn和Cu分别显著上升和下降,而P、S、Ca和Mg以及茎中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锌过量处理枳叶片P、Ca、Mg和Cu,茎中P、K及根系中Fe和Cu含量显著升高;叶片中K、Fe、Mn,茎中Ca、Fe及根系中K和Mn含量显著降低,S含量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锌胁迫下Zn和Cu含量呈显著正相关;Zn和Fe含量在叶片和茎中表现明显拮抗效应,在根中则表现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从赣南10个区县的沙质红壤、黏性红壤、紫色土和黄壤共131个果园采样测试了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分析营养丰缺状况。赣南脐橙园普遍存在叶片N、K过量和Mg、Zn同时缺乏的问题。叶片N、P、K、Ca、Mg、Fe和 Mn在不同土壤类型的果园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沙性红壤果园P、Fe更为丰富。黏性红壤果园N含量最高,K的过量程度和 Mg的缺乏程度都最轻。黄壤果园P更丰富,Ca更缺乏,Mn最容易过量。紫色土果园N、P含量最低,K最易过量,Ca较丰富,Mg最缺乏,有部分pH较高的果园植株缺Fe。叶片S、Zn、Cu、B和Mo 在不同土壤类型的果园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相当比例的脐橙园叶片缺Cu,少量果园叶片缺B,所有果园叶片S和Mo在适宜范围内。赣南脐橙园叶片N、K过量和Mg、Zn缺乏的情况较为普遍,不同土壤类型的脐橙园叶片N、P、K、Ca、Mg、Fe和 Mn营养丰缺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紫穗槐植株的营养结构特征,测定了生长季(6,7,8,9月)紫穗槐叶和不同径级根、茎的10种养分(有机碳、N、P、K、Ca、Mg、Fe、Mn、Cu、Zn)含量。结果表明,1)根和茎的N、P、K含量与径级呈典型逆相关关系,即随着径级的增大养分含量减少,含量最高的部位集中于叶及小径级的根、茎。2) 各级根、茎的Ca、Mg、Fe、Mn、Cu、Zn含量没有固定的分布特征。3)微量元素间的相关性比其与大量元素的相关性差,茎中所含相关元素对最多,其次是叶,根最少;从元素方面看,N、P、K与较多的元素间存在相关性,与C、Zn、Ca相关的元素较少。4)生长季紫穗槐叶的C、N、Ca、Mn、Cu含量高于根和茎,叶中大量元素的含量顺序为C>N>K>Ca>Mg>P,微量元素为Fe>Mn>Zn>Cu。  相似文献   

18.
对云南省玉溪市4个代表性生态区的145个柑橘园春梢营养枝叶片矿质营养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量元素N、P、K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3%、0.15%和1.32%,中量元素Ca、Mg、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46%、0.28%和0.30%,微量元素Fe、Mn、Zn、Cu、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5.94 mg.kg-1、102.07 mg.kg-1、16.79mg.kg-1、19.83 mg.kg-1、83.34 mg.kg-1。N和Fe以超标为主,超标果园分别为56.55% 和62.76%;P、Ca、S、Mn、B以适量为主,适量果园分别占56.55%、80.69%、83.44%、52.41%、69.65%;Zn、Mg以不足为主,不足果园分别为88.28%和67.59%;K和Cu超标、适宜和不足果园比例约各占1/3。玉溪产区柑橘树体营养存在明显丰缺失衡状况,N、Fe超标和Mg、Zn不足问题突出,其它元素不足和超标比例也较高,生产上要控制N肥,补施 Mg、Zn肥,增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家蚕幼虫体中Ca、Mg、Fe、Cu、Mn、Zn 6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家蚕幼虫体中不仅含有大量的常量元素Ca和Mg,同时也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Fe、Cu、Mn、Zn,Ca、Mg、Fe、Cu、Mn、Zn 6种金属元素在家蚕幼虫体中的质量比分别为1 907.122、1 319.753、35.109、4.133、6.592、74.116μg/g。因此认为家蚕幼虫体适于作为药食资源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20.
以30年生枳砧清家脐橙和纽荷尔脐橙为材料,分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N、P、K、Ca、Mg、和S 6种大量营养元素含量和累积量变化。结果表明,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纽荷尔和清家果实中N、P、Mg和S含量4月最高,Ca在10月最高,纽荷尔和清家K含量分别在9月和7月最高;纽荷尔果实的N、P、K、Mg和S主要累积时期为7~9月,Ca主要累积时期为9~10月;清家果实的N、P、K、Mg和S主要累积时期为6~8月,Ca主要累积时期为8~10月。清家脐橙果实中大量营养元素的主要累积时期比纽荷尔脐橙早1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