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从品种上解决南方梨早期落叶问题,引进国内新选育早熟砂梨新品种(系)3个、中熟砂梨新品种4个,分别与当地早熟砂梨主栽品种‘翠冠’和中熟砂梨主栽品种‘黄花’为对照,开展抗早期落叶砂梨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3个早熟砂梨新品种中‘翠玉’抗早期落叶性强于‘翠冠’,‘新玉’‘苏翠1号’相当或弱于‘翠冠’,均难于表现出品种固有的产量水平与品质特点;‘晚翠’‘桐乡’‘良诸’‘鄂梨2号’4个中熟砂梨新品种(系)抗早期落叶性相当或强于‘黄花’,产量水平与品质特点表现俱佳,适宜作为‘黄花’更新换代加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以湖北罗田县主栽板栗品种‘羊毛栗’为对照,对新品种‘罗田乌壳栗’果实耐贮性及其采后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壳栗’耐贮性优于‘羊毛栗’,冷藏(0~3℃)200d时‘乌壳栗’好果率78.89%,‘羊毛栗’好果率35.55%;冷藏期间,2个品种果实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变化,果实含水量、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下降,还原糖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总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2个品种果实冷藏期间主要品质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乙烯是参与果实成熟、软化和衰老的重要激素,果实成熟时的乙烯释放量水平是决定果实货架期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涵盖不同成熟期的28个砂梨品种为对象,通过测定其果实成熟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的乙烯释放量和硬度变化,判断其呼吸跃变类型。结果显示,多数早熟砂梨品种成熟后乙烯释放量较高,并且迅速上升于采后常温贮藏10~15d抵达峰值,表现为呼吸跃变型果实;而多数中晚熟乙烯释放量较低且采后乙烯释放量增加极为缓慢,显示为非呼吸跃变型特征。发掘出特异种质两份,即早熟非呼吸跃变型品种‘鄂梨2号’和晚熟呼吸跃变型品种‘金水1号’。本研究鉴定结果可为这些砂梨品种的生产和育种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引进的27个蓝莓品种为试材,连续2年对蓝莓果实性状进行观测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7个蓝莓品种在临海的果实性状、成熟期、果实色泽以及果实贮藏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奥尼尔’、‘密斯蒂’、‘莱格西’和‘威尔’品种在成熟期、果实品质等方面表现较优,较适宜临海地区引种栽植;‘久比利’和‘比洛克西’品质较优,可适当发展;‘红宝石’品种观赏价值较高,可作为特色品种补充。  相似文献   

5.
摘 要 为了引进适宜海南种植的荔枝优良新品种,增加海南荔枝品种多样化。在海南澄迈永发科研基地引进‘岭丰糯’进行种植,观察其高接换种后砧穗亲和性、植物学特性、农艺性状、果实品质性状等表现。经过8年的引种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岭丰糯’进入稳定挂果期后,其果穗相对整齐,果实外观色泽鲜红美观,果肉风味香甜细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8.6%,焦核率95%以上,综合果实品质优良,平均每666.7 m2产量846.6 kg,果实成熟期为五月底至六月上旬,与当地主栽对照品种‘妃子笑’和‘白糖罂’错峰上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及发展优势,适合作为海南北部优异特色荔枝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桂龙1号’是从广西龙眼优良实生变异单株中选育出的龙眼新品种,2014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南宁,该品种果实7月15日到7月20日成熟,平均单果重为11.7g,果实可食率为 67.9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8.5%,果肉不流汁。  相似文献   

7.
为开展鲜食葡萄果实品质评价及优良新品种筛选提供参考依据,以‘巨峰’、‘鄞红’、‘阳光玫瑰’、‘巨玫瑰’、‘蓝宝石’、‘浪漫红颜’和‘新雅’7个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和分析了葡萄果实的17个品质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7个葡萄品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葡萄品种间果实品质存在一定差异。葡萄果实品质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共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高达95.440%,可以反映原指标的大部分信息,7个葡萄果实综合品质排序为鄞红>巨玫瑰>巨峰>浪漫红颜>阳光玫瑰>新雅>蓝宝石,与果实品尝鉴定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摸清了湖州地区几个鲜食葡萄品种果实品质的差异性,发现鄞红和巨玫瑰两个品种在该地区综合品质表现优,这些对指导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梨种子对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鸭梨’和‘新高’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和种子中的有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果肉中主要的有机酸组分均为苹果酸和奎尼酸,发育初期‘鸭梨’与‘新高’果肉中各组分的比率相近,但果实成熟时‘新高’果肉中苹果酸的比率59.98%显著高于‘鸭梨’的37.51%;两个品种种子中的有机酸组分比率的动态变化相近,与果肉相反,主要表现在奎尼酸比率的增加和苹果酸比率的减少。两个品种果肉和种子中的总酸、草酸、奎尼酸,苹果酸,莽草酸,柠檬酸含量均随着果实的成熟呈下降趋势,‘鸭梨’果肉中的奎尼酸、莽草酸、柠檬酸含量高于‘新高’;‘新高’在果实成熟时种子中的总酸含量4.59mg/g显著低于‘鸭梨’13.00mg/g,‘鸭梨’成熟果实种子中的草酸、奎尼酸、莽草酸含量显著高于‘新高’;在果实发育初期,种子中的苹果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果肉,在果实成熟时则显著低于果肉。  相似文献   

9.
‘观音绿’荔枝品种是2012 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晚熟荔枝新品种,于2016年4月引种到四川省泸州市试种。引种结果显示,该品种适应泸州地区环境条件,与泸州地区主栽的‘大红袍’荔枝品种嫁接亲和性好,容易成花,成熟期为7月下旬—8月上旬。引进的‘观音绿’荔枝品种平均单果质量24.28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3%,可食率85.0%,主要果实经济性状保持了原有的优良特性,成熟期比原产地晚20 d左右,延长了该品种在全国范围内的鲜果上市期。引进的‘观音绿’荔枝品种的平均单果质量、可食率、焦核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主要经济性状均优于当地主栽的‘大红袍’荔枝品种,成熟期比‘大红袍’荔枝品种迟15-20 d,初步判定引种成功,对丰富泸州地区优质晚熟荔枝品种和调节品种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筛为筛选出适宜广西来宾市露地种植的草莓优良品种,引进了‘妙香7号’、‘红颜’、‘红玉’、‘宁玉’4个草莓品种并开展种植试验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妙香7号’、‘红颜’、‘红玉’、‘宁玉’4个草莓品种在露地种植条件下平均单株产量在0.172~0.292 kg之间,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在18060~30660 kg/hm2之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8.35~10.92 %之间,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在5.59~7.35 %之间。这些草莓品种产量较高,果实品质接近或优于本地主栽品种‘甜查理’,抗性中等或偏弱,在做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情况下可选择作为‘甜查理’的重要补充。选出适宜广西来宾市露地种植的草莓优良品种,引进了‘妙香7号’、‘红颜’、‘红玉’、‘宁玉’4个草莓品种并开展种植试验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妙香7号’、‘红颜’、‘红玉’、‘宁玉’4个草莓品种在露地种植条件下平均单株产量在0.172~0.292 kg之间,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在18060~30660 kg/hm2之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8.35~10.92 %之间,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在5.59~7.35 %之间。这些草莓品种产量较高,果实品质接近或优于本地主栽品种‘甜查理’,抗性中等或偏弱,在做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情况下可选择作为‘甜查理’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徽州雪梨中主要品种梨花粉对‘初夏绿’梨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金花早’、‘细皮’、‘木瓜’、‘回溪’、‘药梨’、‘溪源白’等6个徽州雪梨主栽品种的花粉,分别对‘初夏绿’梨进行人工授粉,分析不同果实的单果重、纵横径、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石细胞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结果表明,不同花粉对‘初夏绿’梨果实的单果重、纵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及石细胞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回溪’授粉的果实单果重最高(316.57 g),果实纵横径较大;各授粉组合果实在果形指数上显著差异;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以‘药梨’授粉最高(12.04%);‘细皮’授粉时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为0.052%,糖酸比最高为144.97;石细胞含量方面,‘金花早’、‘回溪’、‘木瓜’授粉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结论】通过梨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比较6个供试的授粉品种中,以‘金花早’及‘溪源白’授粉所得‘初夏绿’果实综合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以川梨(Pyrus pashia Buch-Ham.)、豆梨(Pyrus calleryana Decne)和杜梨(Pyrus betulifolia Bunge)果实以及嫁接在3种砧木上的砂梨品种‘丰水’果实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比较了3种砧木果实与接穗品种果实中有机酸组分和含量变化特点,探讨了砧木对接穗品种果实中有机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砧木和接穗品种果实中有机酸种类上并无显著差异,均含有草酸、奎宁酸、苹果酸、莽草酸和柠檬酸等5种有机酸,不同砧木对接穗品种‘丰水’梨果实中有机酸代谢具有调控作用,杜梨可以降低‘丰水’梨果实中柠檬酸的含量,导致苹果酸含量与柠檬酸含量的比值升高,从而提高果实的品质,梨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的含量变化与砧木种类有关,特别是当果实中苹果酸和柠檬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时,将梨果实有机酸代谢类型分为苹果酸优势型和柠檬酸优势型的分类方法难以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田’‘青林’是自日本引进的黄绿色中晚熟苹果新品种,‘中田’果实短圆锥形,平均单果重228.12g,果面黄色,果肉黄白色,肉质细嫩,质地松脆,酸甜适度,可溶性固形物16.92%,带皮硬度7.28kg/?,可滴定酸含量0.41%,VC含量6.86mg·100g-1;‘青林’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17.34g,果面采收时绿黄色,后逐步变黄色,果肉黄白色,肉质细嫩,质地硬脆,酸甜适度,可溶性固形物16.63%,带皮硬度9.82kg/?,可滴定酸含量0.32%,VC含量6.48mg·100g-1。两个品种鲜食品质佳,果实常温条件下可保存35~40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引进和培育早熟优良荔枝新品种,进一步优化海南荔枝品种结构。【方法】基于‘桂早荔’早熟、优质、丰产稳产等经济性状,引进该品种在海南陵水进行适应性及生产试验研究,以当地主栽品种‘妃子笑’以及特早熟品种‘三月红’为对照,观察其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物候期、果实性状等表现。【结果】自2005年以来‘桂早荔’先后引入到海南省陵水县本号、文罗等乡镇种植,经过多年的引种观测,发现‘桂早荔’能够很好地适应引种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树体生长健壮,成花比较容易,开花坐果正常,病虫害发生一般,果实品质性状优良,丰产稳产性较好,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18000 kg。果实成熟期在4月中旬,比当地主栽品种‘妃子笑’提早成熟15 d左右,具有很好的早熟优势。引种期间,该品种于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结论】‘桂早荔’为早熟品种,综合经济性状良好,值得在海南陵水等荔枝早熟产区适度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卡因’和‘巴厘’为云南菠萝的主栽品种。长期的种植过程中出现了种性退化、高劣果率等问题。本研究采用橡胶/菠萝间作模式,利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苹果’、‘金钻’、‘金菠萝’、‘甜蜜蜜’、‘8号’、‘冬蜜’、‘蜜宝’等7个品种进行引种试种试验,比较生育性状、果实内在品质以及外观品质。结果表明:在云南幼龄橡胶林下,7个间作菠萝新品种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适应性和生长结果习性。‘甜蜜蜜’其营养生长状况最佳、自然抽蕾率高、单果重大小适宜、果形为长圆筒形,果心宽度小,果实内在品质佳,可作为鲜食品种在云南区域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正砂梨"金鑫"为"金水1号"与"怀化香水"杂交后选育出的新品种。2018年11月获得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该品种果实近圆形或纺锤形,果大,平均单果重289 g,果实纵径8.35 cm,横径7.95 cm。果皮绿色,果面平滑,无果锈。果梗基部膨大,萼片宿存。果肉白色,肉质细疏松,汁液多,石细胞含量0.1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6%~11.5%,可滴定酸含量0.28%,风味酸甜,品质中等。  相似文献   

17.
‘丹霞玉露’是以‘湖景蜜露’?‘上山大玉露’杂交育成的早熟水蜜桃新品种。该品种在宁波地区,果实6月底7月初成熟,果实发育期90 d左右,成熟期比父本‘上山大玉露’提早30 d左右,比母本‘湖景蜜露’提早15 d左右。花蔷薇形,花瓣粉红色,花粉量大,自花结实率达60.7%,成龄树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218 g,白肉,肉质细软、汁多味甜、香气浓郁、皮薄易剥,粘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15.5%。果面底色淡黄绿色,去袋后全果霞红,丰产性优。  相似文献   

18.
为了调整湖北桃产区品种类型,提高黄桃果品质量,2016-2017年间引进5个黄桃优良品种‘黄金蜜1号’、‘中桃金阳’、‘中桃金蜜’、‘锦春’、‘锦花’在湖北武汉地区进行栽培试验。经过5年的性状观察,5个黄桃新品种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等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且丰产稳产,适宜在湖北全省范围内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贵州中部避雨栽培甜樱桃品种,引进‘郑5-5’、‘江南红’、‘朝阳’、‘萨米脱’、‘布鲁克斯’、‘黑珍珠’、‘美早’等7个甜樱桃品种,调查各品种的花果物候期并测定其果皮色泽、果实纵横侧径、果柄长度和粗度、单果重、可食用率、果实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果实性状指标,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甜樱桃品种的花果物候期稍有差异,果实成熟期在5月中下旬。‘郑5-5’、‘布鲁克斯’、‘美早’等果皮色泽紫红色至紫黑色且色饱和度较高,颜色较纯;‘朝阳’为黄红色。‘美早’果形指数最高,‘布鲁克斯’最低;‘朝阳’果柄长度最大,‘江南红’最小;‘江南红’果柄粗度最大,‘朝阳’最小。‘布鲁克斯’平均单果重最高,‘黑珍珠’最低;‘布鲁克斯’果实可食用率最高,‘朝阳’最低;‘郑5-5’果肉含水量最高,‘江南红’最低;‘江南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郑5-5’最低。综合考虑,‘布鲁克斯’和‘萨米脱’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0.
引进油梨种质果实品质特征的分析与评价,是引进油梨品种筛选、利用及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参考依据。本研究以12份引进油梨品种为试材,对果肉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粗脂肪和含水量等果实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油梨品种间果肉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淀粉含量相对稳定;可溶性总糖含量在17.35~40.76 mg/g FW之间,‘迪普伊’和‘威尔逊无核’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果肉中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果糖和蔗糖;淀粉含量在30.46~63.32 mg/g FW之间,‘西蒙兹’中含量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布在在5.35~15.35 mg/g FW之间,‘西蒙兹’含量最高;出油率在1.33~7.33%之间,‘门罗’出油率最高。可见,油梨果肉中可溶性糖的积累模式是以葡萄糖为主,并含有少量果糖和蔗糖;与淀粉含量和相对含水量相比,可溶性糖、粗脂肪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更宜作为油梨优质引种和新品种选育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