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广东省农村生活垃圾组分及其污染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广东省韶关地区的始兴、仁化和江门地区的新会、鹤山4县(市)农村生活垃圾的组分、含水率、肥效指标以及主要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农村生活垃圾中可堆肥类含量高达62.62%,主要包括厨余尘土和草叶,其次是非堆肥类中的易燃类垃圾(木竹、纸、布、塑料等),平均含量为总量的29.97%,金属、玻璃以及砖瓦石等难以降解类的垃圾含量占6.61%,电池以及农药化肥包装袋等污染类垃圾的含量占0.81%;韶关地区农村垃圾中的可堆肥类组分明显高于江门地区的相应组分,而江门地区农村垃圾中塑料的含量明显高于韶关;可堆肥类垃圾含水率较高,而其他组分含水率相对较低;各区域农村垃圾中N、P、K和有机质的含量都符合垃圾农用的营养元素标准;各区域农村生活垃圾中各项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并可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说明广东省的农村生活垃圾农用是可行的和安全的。结合各地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将农村垃圾回馈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如堆肥处理或发酵产生沼气等,不但可减少垃圾污染,而且还可实现农村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相似文献   

2.
以马家楼转运站前处理垃圾和南宫堆肥厂堆肥过程中的垃圾堆肥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理组成、营养元素及重金属等理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收集垃圾经马家楼转运站前处理后,只能达到粒径分选,不能使无机组分和有机组分、硬物料和轻物料分选,>60mm、<15mm和15~60mm各部分中各种垃圾组分依然存在;15~60mm的堆肥原料中,可堆腐物质含量为68.3%~82.72%。堆肥过程中,总氮呈下降趋势;钾的含量稳中有降;磷和其它营养元素(Ca、Mg、Na、Fe、Mn)含量呈增加趋势。垃圾堆肥过程中重金属的含量呈增加趋势,但腐熟堆肥中重金属Cd、Pb、Cr的含量均远远低于垃圾农用卫生标准(GB8172—87)。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发生特征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湖北省三峡库区,选择了24个典型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农户每个季节连续3d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理化性质、垃圾中TN、TP产生系数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0.743kg/(d·人),生活垃圾产生量受地域、季节及农户经济收入水平的影响。生活垃圾组成中,有机垃圾(主要是厨余垃圾)约占40%,其他垃圾(灰土、煤渣等)占41%,可回收垃圾(废纸、废塑料等)约占18%,有害垃圾占1%。农村生活垃圾含水率约41%,容重0.368t/m3,有机垃圾日产生量0.212kg/(d·人),其中TN含量为14.66g/kg、TP含量为2.42g/kg。TN平均产污系数为0.993g/(d·人),TP平均产污系数为0.153g/(d·人)。依以上参数估算,湖北省三峡库区120万农村常住人口,垃圾年产生量为32万t、87万m3,垃圾中每年TN、TP产生量为435t、67t。  相似文献   

4.
杨凌城市生活垃圾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采用异地取样和理化分析的方法对杨凌城区生活垃圾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浸出毒性进行了测定。通过污染负荷评价得到主要污染元素,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对重金属来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对策。结果表明,垃圾中塑料含量以学生生活区最高,高达41.47%;可腐有机物含量西农学生生活区最高,达到32%~46%,化安生活区最低,只有5.076%;筛下混合物西农学生生活区较低,在20%左右,其他各采样点在37.91%~69.30%。同一采样点的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表现为Zn的含量最高,变化范围为76.63~704mg·kg-1,其次是Cu和Cr,变化范围分别是7.26~226.7mg·kg-1和13.24~90.21mg·kg-1,As的含量最低,变化范围在0.49~18.52mg·kg-1。生活垃圾因产生主体不同而使污染元素的可浸出态含量差别较大,但不具有浸出毒性危险。杨凌城市生活垃圾中As的污染负荷远远高于Zn和Cu。  相似文献   

5.
山区农村生活垃圾成分特征及农用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为代表,对山区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理化性状及其周年变化作了系统分析,并进行大豆-大豆-蚕豆3季作物定位试验,以评估可降解类有机垃圾肥料化利用的潜能和风险。结果表明:可降解类有机垃圾是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组分,占总量的43.64%,其N+P2O5+K2O(干基)养分含量约为3%,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4.9%,且周年变化稳定,但有机垃圾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且变异较大;与常规化肥相比,施用垃圾有机肥对前2茬大豆产量的影响不明显,但能显著提高第3茬蚕豆的产量;垃圾有机肥对大豆和蚕豆的品质和重金属含量影响不明显,是安全的;施用垃圾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的pH值、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但同时也提高了土壤重金属含量,并有逐渐累积的趋势。由此可见,建立一套合适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将可降解的有机垃圾肥料化利用可有效减少生活垃圾的数量;垃圾有机肥长期施用具有提高产量,培肥改土的效果,但也会带来重金属污染风险,对垃圾有机肥的施用量和时间需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整理,并结合杭州市实际,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及其综合处理技术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比过高,可回收物含量高。因此,十分有必要从源头开展垃圾分类,针对不同垃圾的特性,分类处理。同时,由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比超过50%,因而在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中,应重点关注厨余垃圾的处理。目前,主要的厨余垃圾处理方式有饲料化、填埋沼气利用、生物堆肥及厌氧发酵处理等,但总体来看,这些技术还不够成熟,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最后,结合杭州市实际,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提出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强化垃圾处理技术攻关、加强政策保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浩  雷坤平  马春兰  高素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666-12668
调查石河子市城市生活垃圾组成,结果表明:垃圾组成以果厨类为主,但各功能区差异较大;有机物含量高,约占76.7%,且含水量偏低,热值高,适合焚烧,同时应加强垃圾的资源化。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北京市生活垃圾产量与成分的现状及近几年的变化趋势,研究了垃圾产量和组成的影响因素, 对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利用和处理现状进行了调查与评价。调查和评价结论如下北京市垃圾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这种增加趋势明显具有阶段性。1986~1991年北京市垃圾产量增长比率较高,平均为7.85%。1992~1997年北京市垃圾产量增长比率明显下降,平均为2.52%。北京市近郊区发展较快, 垃圾产量也相应较高,仅海淀区和朝阳区垃圾产量占北京市18区县垃圾总产量的37%,占近郊区垃圾总产量的72.7%。北京市生活能源气化率水平较高,灰土量迅速减少,可堆腐有机质含量迅速增加,但垃圾中食品类有机质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其它有机质成分更多地受垃圾中其它容重较大的组分的含量影响。城市居民对含玻璃和金属产品的消费量升高。塑料消费量也呈增加趋势,其增长速度超过金属和玻璃。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分化肥(对照)、垃圾复合肥、垃圾堆肥、垃圾堆肥 尿素4个肥料系列,每个系列设超高、高、中、低4个施肥量处理,其中化肥与垃圾复合肥氮、磷、钾含量相同,与垃圾堆肥和垃圾堆肥 尿素等氮量,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及其复合肥对夏玉米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复合肥低量和垃圾堆肥低量处理较化肥系列各施肥量处理更有利于玉米苗期生长.玉米穗位以垃圾堆肥 尿素系列低量处理最高,高于化肥低量处理31.1%.生育期垃圾堆肥、垃圾复合肥系列较化肥缩短6.5和8.0 d.垃圾堆肥及其复合肥较化肥能明显增加玉米百粒重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百粒重以垃圾复合肥低量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垃圾复合肥效果较明显.垃圾复合肥和垃圾堆肥 尿素每667 m2最大经济效益分别高于化肥系列51.8%、47.5%,其产量分别高24.0%、13.2%.  相似文献   

10.
矿化垃圾中植物大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剖面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经长期填理后已稳定化的垃圾进行开采和资源化利用,能增加现有填埋场库容,对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紧张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以一个已运行10 a以上的垃圾填理场为研究对象,对已填埋6、8、10a的矿化垃圾中一些植物大量营养元素的剖面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矿化垃圾中氮、磷、钾养分的浓度总和已达到国家有机肥养分含量标准,有机质含量也明显高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植物养分供应的角度看,矿化垃圾可具有资源化利用的价值;(2)矿化垃圾中养分主要以氮素为主,磷、钾营养元素的总量较低,但速效态含量相对较高;(3)不同填埋深度的矿化垃圾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大部分在填埋8~10 a后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受矿化垃圾组成成分复杂性的影响,部分形念营养元素的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北京城市垃圾处理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北京城市垃圾处理与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北京市城市垃圾的清运,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存在的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实行垃圾的分类收集,垃圾清运和处理的有偿服务,垃圾回收利用的优惠政策,以及垃圾的规范化管理,是控制城市垃圾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农村生活垃圾三化体系运行模式设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天津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特征,指出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近郊农村开展垃圾分类的利弊,并提出近郊农村垃圾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综合处理运行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刘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524-8525,8528
分析了农村生活垃圾的来源,揭示了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与对策。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银川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利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种常用垃圾处理方法进行比较 ,提出适合于银川地区特点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垃圾既可直接施用于农田 ,也可作为原料添加少量化学肥料制成复混肥料。田间试验表明 ,两种以垃圾为原料制成的肥料增产效果显著 ,且有培肥土壤作用。长期施用对土壤及农产品无任何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垃圾复混肥对玉米生产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小区和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配制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玉米生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用垃圾复混肥中的氮量约为商品复合肥纯氮量的一半时,玉米小区经济产量和盆栽生物量分别比不施肥增加29.73%和184..8%,比商品复合肥减产3.51%和18.89%;垃圾复混肥施用量与复合肥纯氮量相等时,分别比不施肥增产38.58%-51.93%和262.0%-239.3%,比商品复合肥增加3.07%—13.00%和3.07%,其增产效果显著。长期施用垃圾复混肥还可以补充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6.
介绍国内外垃圾发电现状,提出农村垃圾发电的方案,分析垃圾发电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阐述今后我国新农村垃圾发电的发展方向,以推动我国农村垃圾发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概述当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现状,并从法律、法规、资金投入、处理技术和思想认识等层面,分析造成农村垃圾污染的原因,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不同土壤垃圾配比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垃圾对草子的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在发芽推迟和发芽率下降,且随着垃圾比例的增加发芽推迟时间延长和发芽率下降幅度增大。除纯垃圾外,配以垃圾的生长基质,草坪草植株生长粗壮肥大,叶色深绿,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纯土壤。  相似文献   

19.
城市垃圾填埋与沼气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阐述国内外在城市垃圾填埋与沼气化领域的应用现状、城市垃圾填埋以及沼气化技术原理,结合经济和技术实际,详细分析城市垃圾填埋与沼气化技术在我国的可行性,并对其在我国大范围推广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