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全国拍卖“四荒”(未治理小流域)使用权现场会1994年6月在牡丹江市召开以后,一个以推广穆棱市“四荒”拍卖为主要形式的治理水土流失和绿化荒山的热潮在全市蓬勃兴起.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这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治理、开发“四荒”资源在山区农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农业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我省“四荒”面积较大,全省有“四荒”面积49114万hm2,其中农村“四荒”面积1773万hm2。我省拍卖“四荒”工作是1993年在学习兄弟省的经验基础上,首先从穆棱市试点开始的。1994年全国拍卖“五荒”(未治理小流域)使用权现场会在我省召开以...  相似文献   

3.
拍卖“四荒”地使用权以加快山区建设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云航 《山地研究》1995,13(2):65-72
拍卖“四荒”地使用权,是在新形势下运用市场机制,加快“四荒”资源开发、发展农村经济、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阐述了“四荒”地使用权的拍卖原则、拍卖方式和购买形式,概括了拍卖后所取得的初步效果,并论述了拍卖“四荒”地使用权的政策措施。这一切有利于加快山区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土保持》1998,(8):19-21
山西省“四荒”地拍卖治理开发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山西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太原030002)1拍卖“四荒”地使用权的发展90年代初,我省在认真总结户包小流域治理的基础上,大胆推出了拍卖“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使用权的改革新举措。这一举措一出台,拍...  相似文献   

5.
精心组织领导放手拍卖“四荒”继续加快小流域治理开发的步伐王文学(山西省人民政府,太原030072)山西省第五次小流域治理工作会议,是在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项重大改革措施相继出台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按照中央领导同志...  相似文献   

6.
1996年开始,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加强农村“四荒”治理的相关优惠政策,为购买“四荒”者提供了政策保障。据2003年底统计朝阳市共出让“四荒”面积1860.40km2,其中以户包形式出让面积占总出让“四荒”面积的50.24%。以拍卖形式出让的占总出让“四荒”面积的45.52%;共投入资金2733.2万元,投入人工810.1万个。这些治理大户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了具大作用。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也表现出后续资金投入能力不足、而国家项目资金针对小流域投放,不对治理户。治理户投入大,近期效益难以发挥,“四荒”大户治理成果难以得到保护等问题,直接影响治理户的积极性。为此,建议根据有关文件将扶持资金直接补给治理户;加强对大户的技术指导;加强宣传工作力度;以推动“四荒”出让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正>拍卖“四荒”是继户包治理小流域之后又一种治理水土流失、提高上地利用率、创造更多财富的形式,也是国土整治中行之有效的形式.把它纳入市场经济体制,变无偿为有偿,这无疑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新探索.目前,这种形式已在山西省普遍推开,全国也有部分省在搞试点,大有燎原之势,而且已取得很大成绩.但是,在推行拍卖“四荒”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以使“四荒”拍卖的政策更完善合理,更能适应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土保持》1998,(2):13-14,18
<正>黑龙江省地处祖国的东北边陲,全省幅员面积45.4万km~2,地貌轮廓大体上是“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其中耕地面积约866.7万hm~2.1985年通过卫片解译和实地调查,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 1300多万hm~2左右.全省有“四荒”面积490多万hm~2,其中农村集体所有“四荒”面积177.3万hm~2.1994年全国拍卖“五荒”(未治理小流域)使用权现场会在我省召  相似文献   

9.
<正>1 拍卖“四荒”使用权是我省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项成功实践我省拍卖“四荒”使用权从产生到发展,一直受到上上下下和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在全省农村乃至城乡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农村生产关系方面的一项重要变革,拍卖“四荒”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治山治水的积极性,有效地加快了治理水土流失的步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照党的十五大以及国务院陕北会议精神,可以说,拍卖“四荒”是农村产权制度的一次成功改革,是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一项成功实践,是土地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江总书记在1994年视察我省吕梁地区时就指出,拍卖“四荒”,卖掉的是使用权,得到的是群众治山治水的积极性.这是对我省拍卖“四荒”使用权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年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投入机制、小流域治理和“四荒”开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农建发展基金、制定小流域治理与“四荒”开发优惠政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今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本文对“三高”农业受时间、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条件、科技水平、生物类群、交通条件等综合因素制约,对“三高”的内涵及其定量指标以及实现“三高”农业措施,作了论述及浅析。  相似文献   

12.
人字闸坝主要由人字支撑架、挡板、基础及翼墙四部分组成,结构简单,施工难度不大,运行管理方便。山区大力发展人字闸坝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值得推广。文章介绍了人字闸坝工程规划设计方法及管理运行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利用池杉(Taxodium ascendens)耐水淹的特性,开发了“池杉-鱼-鸭”共栖的生态农林业生产模式,经过连续8年运行,发现在该模式下单位面积平均经济收益是无树鱼池和无鱼池杉林的3倍以上;同时,试验林区招来大量鸟类,形成了一个人造的鸟类生态环境,改善了生态景观和降低了当地农田病虫害防治成本。该生产模式在亚热带和暖温带水网地区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4.
染色体消失法在小麦育种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不同世代的小麦杂种为母本和鸭茅状摩擦禾进行属间杂交.利用杂合子发育过程中来自父本的染色体完全、迅速地消失得到大量单倍体胚.借助于胚培养和染色体加倍技术从杂合体小麦快速得到性状稳定的纯系.本文首次继花药培养法之后向读者介绍另一种以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小麦单倍-二倍化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当今有一部分政府官员患有生态冷漠症,其表现有3种,即面对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麻木不仁,生态建设取得一点成绩便盲目乐观,发生了生态安全问题就怨天尤人。医治生态冷漠症应重点抓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切实加强对广大干部的科学发展观教育;完善和推行绿色GDP核算标准,加强对各级政府及其官员的考核;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政府行为的约束力度。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花生“3414”肥料试验施肥模型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6~2007年在辽宁省进行的34个花生试验数据为依据,比较向后回归法建立肥料效应回归模型与强迫法建立肥料效应回归模型的优劣,探讨对关键处理设置重复在建立数学模型中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采用强迫法进行三元二次方程拟合的成功率只有12%,而用向后回归法拟合的成功率有55%,2007年对处理1、处理2、处理4、处理6、处理8设置重复后,三元二次方程模型和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方程的拟合的成功率分别占当年试验总数的84%、16%。2006年不设置重复,有20%不能够拟合。因此,"3414"肥料试验关键处理设置重复,并采用向后回归法,对"3414"肥料试验得到合理施肥模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浅谈"3S"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3S”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S”技术在水土保持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规划、工程设计、效益评估等提供准确、快速的手段;为领导决策提供全面、科学、准确的依据。使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进一步提高水土流失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土种与土系参比的初步探讨——以海南岛土壤为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杜国华  张甘霖  龚子同 《土壤》2004,36(3):298-302
为取得我国土种与土系研究成果的信息交流与知识共享,本文简述了土种与土系的概念及其区别、土种与土系的参比原则和依据,以海南岛土壤为例进行了参比。  相似文献   

19.
灌排系统地下化已在各国成为发展趋势,但单管单用的灌溉或排水系统投资大、成本高,制约了地下灌排系统广泛应用。本试验提出埋设一根地下透水管,使其既起到渗灌作用,也可排地下水,即“一管两用”。本试验从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研究了“一管两用”可行性,实验表明“一管”可以达到渗灌与地下排水目的。  相似文献   

20.
Atlantic rankers belong to the group of "cryptopodzolic rankers", which are ubiquitous in the mountainous cool/temperate humid regions of Western Europe. The rankers of Galicia (NW Spain) formed by thousands of years of colluviation. The preponderance of Al-stabilised organic matter (OM) masks the horizonation and polycyclic character (i.e., stratification) of these soils. Cryptopodzolic rankers are generally thought to be the outcome of podzolisation. This soil type is part of the recent discussion on how to classify soils developed from nonvolcanic parent material having andic propertie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processes of these soils, the Al and Fe fractionation of four typical Atlantic rankers were studied by selective dissolution in acid NH4-oxalate, Na-pyrophosphate and the chlorides of K, La and Cu. A high-resolution sampling approach allowed us to investigate the soils in greater detail than simply sampling by horizon. The rankers studied display a distribution of Fe- and AI-OM complexes that is typical of cryptopodzolic soils. However, these organomineral associations were probably immobile due to the high Al saturation. We argue that the soils owe their characteristic chemical status to external factors rather than to translocation of organomineral associations: variations in AI-OM concentrations could be linked to changes in weathering/leaching intensity and colluviation rates caused by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or changes in regional climate reg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