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选择两个不同杂交品种水牛和德宏水牛共15头,即尼本水牛(尼里水牛×德宏水牛)、摩本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的F1代和德宏水牛各5头,研究德宏水牛及其不同杂交组合品种的屠宰特性。结果显示,尼本与德宏水牛的宰前活重(433.00kg,339.09kg)、胴体重(271.84kg,197.37kg)、屠宰率(62.78%,58.26%)、净肉重(237.85kg,165.88kg)、净肉率(54.93%,48.96%)、胴体产肉率(87.48%,84.04%)、肉骨比(7.06:1,5.27:1)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说明,通过尼里、摩拉水牛与德宏水牛杂交后显著提高了德宏水牛的屠宰性能,而且尼里水牛比摩拉水牛的杂交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水平对夏杂公犊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2~3月龄健康、平均体重为(94.38±0.25)kg的夏杂断奶公犊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相近,NFC/NDF为1.35(A组)、1.23(B组)、0.94(C组)和0.80(D组)的4种全混合饲粮。试验期105d,其中预试期15d,正试期90d。每天记录每头犊牛的采食量,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测定每头犊牛的体重、体尺;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选取6头犊牛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屠宰性能、器官鲜重和肉品质。结果表明:1)饲粮NFC/NDF水平对犊牛平均日增重和体斜长的增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A组高于其他各组;2)犊牛采食A组饲粮后胴体重达到111.40kg,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但对屠宰率和净肉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3)采食A组饲粮的犊牛肝脏和脾脏分别为3.25和0.70kg,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且脾脏指数有随饲粮NFC/NDF水平降低而降低的趋势,对其他器官重量及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NFC/NDF为1.35组的饲粮可提高犊牛生长性能,更能满足3~6月龄肉公犊牛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3.
以东乡花猪×东乡花猪、长×杜东、长大×杜东3个组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繁殖与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肉质特性,结果表明:四元杂交组合的繁殖性能良好,日增重766.34 g,料重比2.78∶1,胴体瘦肉率60.70%,杂交效果优于三元杂交,各组猪的肌肉都具有鲜红的肉色、良好的持水性能。  相似文献   

4.
1984年12月至1985年11月,我组在“黄淮海”二元杂交商品瘦肉猪试验基础上,开展了三元杂交商品瘦肉猪育肥试验,以求进一步提高瘦肉率、日增重和料重比,筛选出最佳三元杂交组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在新沂、雎宁和铜山等县种猪场进行,组配成大×杜淮、汉×杜淮、长×杜淮、杜×长淮、汉×长淮、杜×大淮、汉×大淮和长×汉淮等8个三元杂交试验组合,长×淮、杜×淮两个二元杂交组合作对照。从每组合所产仔猪中选4~6头,共58头进行育肥试验。  相似文献   

5.
精饲料喂量对肉犊牛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0头杂交犊牛参加公犊试验和阉犊试验,采食全价试验精饲料。当地牛场选30头肉牛饲喂当地精饲料,进行比较试验。近5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以百公斤活体重日饲喂1.15kg全价精饲料效果最佳,日增重达1kg,精料重比为3.55∶1,净肉率达51%。当地牛的净肉率低于公犊和阉犊牛,每增重1kg消耗精饲料和青贮玉米秸的总成本高54%。  相似文献   

6.
以长×杜玉、大×杜玉各18头为研究对象,在同样条件下饲养至平均体重90 kg,然后每组挑选3公3母进行屠宰测定试验,研究比较2个杂交组合肥育猪日增重、料重比、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两组合各方面性能差异不明显,但大×杜玉日增重、料重比、瘦肉率等方面性能占优势;两组合肌肉都具有鲜红的肉色、良好的持水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大×杜玉杂交组合在生产上具有一定优势,是玉山黑猪较好的杂交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评价了由如下几种青年母牛育成的杂交公牛(未阉)的胴体成分与性状:海福特、红波尔(red poll)、海福特×红波尔、红波尔×海福特、安格斯×海福特、安格斯×夏洛来、婆罗门×海福特和婆罗门×安格斯。初产母牛与红安格斯交配,经产母牛与圣格特鲁公牛交配。公犊牛(334头)是低栏补料,六月龄断奶,然后随意采食低精料日粮(65%TDN),一直到屠宰时的13月龄。结果表明,组间的断奶重、断奶后日增重、屠宰重、屠宰率、胴体  相似文献   

8.
不同三元杂交猪肥育效果及肉质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杜洛克、A系作三元杂交终端父本,分别与 (长白×大约克)、(大约克×长白),(B系×C系)、(大约克×C系)作母本杂交产生的8个杂交组合的仔猪为试验材料,对其安排活质量20~90 kg的肥育试验,并进行屠宰测定和胴体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全期日增质量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最高(为704 g),显著的高于杜洛克×(B系×C系)、A系×(长白×大约克)、A系×(B系×C系),同时与A系×(大约克×C系)有极显著的差异;从表现值看,料肉比最小的组合为A系×(长白×大约克)。通过对肥育性能较好的几个组合的肉质比较,初步确定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大约克×C系)为较理想的三元杂交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是《推广瘦肉型杂交猪》重点科技承包项目的重点配套研究课题。1987—1989年分别对杜×甘白、杜×甘黑、汉×甘白、汉×甘黑、长×甘白、长×甘黑、大约×甘白(杜:杜洛克猪;汉:汉普夏猪;长:长白猪;大约:大约克夏猪;甘黑:甘肃黑猪;甘白:甘肃白猪。)的七个杂交组合和甘白×甘白、甘黑×甘黑、甘白×甘黑三个母本专试组进行了测定。育肥试猪共178头,屠宰试猪共114头。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的肥育和屠宰各项指标均高于母本纯繁对照,日增重高55.18克相似文献   

10.
"春兴液"微生态制剂饲养生长猪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用728日龄三元杂交猪(杜×长×大)30头,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5%的"春兴液"微生态制剂,饲喂31 d.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增重为625.8g/头,比对照提高24.9%;平均日采食量为1 546 g/头,比对照组提高10.7%;料重(肉)比为2.471,对照为2.791,饲料转化率提高了11.5%;产投比为8.61,即每投入1元,可增值8.6元,总体经济效益比对照组提高25.2%.  相似文献   

11.
用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为父本,以新疆博州本地蒙古牛为母本,初生重西F1公犊比蒙古牛提高36.96%,母犊提高38.03%,断奶重公犊提高153.49%,母犊提高146.08%。同龄西F1屠宰率、净肉率比本地蒙古牛提高13.03%、18%。平均每头西F1牛可增肉135 kg,按每kg牛肉15元计算,增效2025元。细管冻精配种可降低成本120元。  相似文献   

12.
曹阳  张国梁  李金龙  史国太  李旭  吴健  刘基伟  胡成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42-18842,18846
[目的]预测西门塔尔杂交牛(西杂牛)与不同品种牛之间的杂种优势。[方法]以西杂牛为母本,利木赞牛、红安格斯牛、夏洛莱牛、德国黄牛为父本,利用微卫星标记对不同牛种间的遗传距离进行分析,并预测杂种优势。[结果]西杂牛与德国黄牛的遗传距离最大,为1.2598,其次是利木赞牛(1.0546)、红安格斯牛(0.8867)和夏洛莱牛(0.5997)。[结论]西杂牛与其他品种牛之间的杂种优势依次为德国黄牛〉利木赞牛〉红安格斯牛〉夏洛莱牛。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杂交组合肉牛生长发育及饲料报酬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6月龄夏西本、皮西本、利西本、西杂二代各 1 0头进行 36 5天育肥 ,研究不同杂交组合对肉牛生长发育及饲料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 ,1 8月龄各组试验牛体重分别达到 ( 5 2 9 5 0± 2 3 38)kg、( 5 82 2 5±2 9 2 5 )kg、( 5 35 6 3± 2 7 88)kg、( 5 0 4 0 0± 2 4 2 5 )kg,平均日增重以皮西本、利西本和夏西本较高 ,分别为 0 96kg、0 90kg和 0 83kg,皮西本、利西本与西杂二代 ( 0 77kg)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5 ) ;饲料报酬以皮西本较好 ,每公斤增重消耗精、粗饲料分别为 4 0 3kg和 5 98kg。 3个三元杂交组合体尺均大于对照组 (西杂二代 ) ,但各项体尺指数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4.
苹果渣与玉米秸秆混贮饲料应用于肉牛育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苹果渣与玉米秸秆混贮饲料对育肥肉牛增重效果、产肉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体重(455±10)kg、年龄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品种育肥牛中抽取7头组成随机样本,饲喂以苹果渣与玉米秸秆混贮饲料为主要粗饲料配合成的全混合日粮,试验期153d。[结果]①头均日增重为1078.5g/d;②7头牛鲜物质与干物质的采食量为2.2021与1.0220kg/min;③屠宰率为60.45%、净肉率为47.79%、胴体产肉率为79.06%、肉骨比值为5.53、眼肌面积为101cm2、优质高档肉占净肉重68.7%;④育肥结束后,从出售活牛产生的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头均盈利182.4元,若从屠宰后出售牛肉(无等级区分)及牛副产品角度分析,头均盈利值增至803.6元。[结论]在肉牛养殖中推广应用苹果渣与玉米秸秆混贮饲料,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降低饲养成本、扩大饲料来源、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不同杂交组合肉牛的肥育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艳荣  吕文发  王自良  秦贵信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091-1091,1093
选择21月龄左右(体重300 kg左右)的西杂牛和夏杂牛各20头,平均分为2组,以干玉米秸秆为基础粗料,配置了精粗比例分别为505∶0、653∶5的2种饲粮。经过3个月的短期肥育,研究了不同杂种牛的肥育效果以及牛的遗传基础及饲粮类型在肥育及屠宰性能上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夏杂牛的增重速度和饲料报酬大于西杂牛;各项屠宰指标以及各分割肉块及其占胴体的比例,在50%精料组夏杂大于西杂,在65%精料组西杂大于夏杂,在杂交组合与饲粮类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6.
用皮埃蒙特牛的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改良西门塔尔杂种母牛和晋南母牛,杂交试验,以期为皮埃蒙特肉牛杂交改良利用、提高高档牛肉的生产,提供科学的数据。试验结果表明,皮埃蒙特三元杂种公犊牛初生重、6月龄重、18月龄重分别是36.2 kg、182.3 kg和542.2 kg,育肥期12~18月龄平均日增重1079 g。屠宰率为61.4%,净肉率为52.3%,眼肌面积102 cm2。皮晋牛屠宰率为59%,净肉率50.4%,眼肌面积84 cm2。育肥屠宰试验结果表明,皮西杂组合杂交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种公牛早期生长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省鼎元种牛育种有限公司的荷斯坦、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和红安格斯5个品种0~24月龄的种公牛体重记录,采用Logistic、Compertz和Bert模型进行了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荷斯坦、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和红安格斯5个品种种公牛采用Bert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均达99.4%以上;采用Bert模型拟合的5个品种种公牛早期的体重生长曲线在达到拐点日龄以前,日增重是持续增长的,达到拐点日龄后,日增重缓慢下降;红安格斯种公牛22~24月的日增重占最大日增重的比率最小,是41.3%,西门塔尔次之(51.2%),荷斯坦种公牛体重日增重下降最慢(62.2%);种公牛8个月以前,西门塔尔种公牛日增重均依次高于夏洛来、荷斯坦、红安格斯和利木赞,种公牛8个月以后,夏洛来种公牛的日增长速度超过西门塔尔,利木赞种公牛的生长速度超过红安格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湛江市雷琼黄牛杂交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促进雷琼黄牛杂交改良技术的应用,提高肉牛生产效益与经济效益。【方法】选取西雷杂F1代(西门塔尔♂×雷琼黄牛♀)、利雷杂F1代(利木赞♂×雷琼黄牛♀)、安雷杂F1代(安格斯♂×雷琼黄牛♀)和雷琼黄牛作为研究对象。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选取初生、3月龄、6月龄和24月龄的杂交牛F1代及雷琼黄牛共390头,测定其体质量与体尺指标;屠宰24月龄的杂交牛F1代与雷琼黄牛各3头,选取其背最长肌进行肉品质分析。【结果】利木赞牛对雷琼黄牛杂交改良作用明显,尤其在初生体质量、24月龄体质量以及体尺发育方面效果显著,其中24月龄体质量提高了37.64%。利雷杂F1代肉质嫩度优于其余3组,而西雷杂F1代肉质嫩度最差。西雷杂F1代的眼肌面积大于雷琼黄牛,利雷杂F1代的眼肌面积大于其余3组,3组杂交牛F1代均可改善雷琼黄牛肉色偏白的情况。利雷杂、安雷杂、雷琼黄牛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而西雷杂F1代必需氨基酸含量极显著低于雷琼黄牛。【结论】利木赞牛在改善雷琼黄牛体型、生长速度及肉品质上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9.
武斌  胡成华  张国梁  赵玉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889-5892,5904
[目的]研究遗传基础、营养水平及其互作对杂交肉牛增重效果及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4×2双因子试验设计,选取4种不同遗传基础肉牛(夏洛来牛、德国黄牛、红安格斯牛和利木赞牛)分别与西杂母牛杂交的后代44头,饲喂2种不同营养水平日粮,试验期为140 d。[结果]在低营养水平下,安西杂牛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夏西杂牛(P〈0.05)。在高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白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夏西杂牛和德西杂牛(P〈0.01);在低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德西杂牛(P〈0.05)。在高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夏西杂牛(P〈0.05);安西杂牛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德西杂牛(P〈0.05);夏西杂牛的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德西杂牛(P〈0.05)。在低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夏西杂牛和安西杂牛(P〈0.05);安西杂牛的尿素氮含量,高营养组极显著高于低营养组(P〈0.01)。在低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安西杂牛(P〈0.01),显著高于夏西杂牛和德西杂牛(P〈0.05);低营养组利西杂牛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高营养组(P〈0.05)。[结论]杂交牛的日增重、碱性磷酸酶活性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受遗传因素影响显著,白蛋白和尿素氮含量受遗传和营养双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全株玉米青贮混合日粮饲喂肉牛育肥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选择年龄、体质量和体况接近的安格斯(AG)、利木赞(LM)、西门塔尔(SM)与当地黄牛的杂交育成公牛共24头,按品种分为4组,试验期100 d。结果表明:①参试牛头均日增体质量排序为:Ⅱ组、Ⅳ组〉Ⅲ组〉Ⅰ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②BPI均值排序为:Ⅳ组〉Ⅱ组〉Ⅲ组〉Ⅰ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BCS平均增长率(%)排序为:Ⅳ组〉Ⅲ组〉Ⅱ组〉Ⅰ组,且试验Ⅰ组与其余3组差异极显著(P≤0.01);③饲料报酬(耗料量/增质量)排序:Ⅲ组〉Ⅱ组〉Ⅳ组〉Ⅰ组;④参试牛头均纯收益、总投入占产出比及新增投入占产出比排序均为:Ⅲ组〉Ⅱ组〉Ⅳ组〉Ⅰ组。研究表明,在规模化肉牛生产中,应用推广全株玉米混合日粮饲喂技术,育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