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我国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德兵  崔恒敏 《畜禽业》2002,(8):X008-X009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病,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症、鸭传染性浆膜炎,是鸭、鹅、火鸡和各种其它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疾病,主要以神经症状和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为特征.是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鸭舍易潮湿是养鸭业的难题,同时也是鸭发病的主要诱因之一.潮湿的环境不仅为蚊、蝇、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繁衍孳生创造条件,也为鸭皮肤病、腿病、各种细菌感染的发生增加了机会.因此,如何有效控制鸭舍的环境湿度是每个养鸭场、养鸭户考虑的实际问题.笔者结合工作经验,认为以下方法较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鸭常见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本病病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特征病变为出现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脑膜炎.1~8周龄鸭易感,尤以2~3周龄的小鸭多见,白鸭、水鸭、番鸭均可感染三病,从现场调查看,麻鸭对本病似乎不易感.本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受饲养管理和各种应激因素影响变化很大,有的感染鸭群发病率高达90%以上,死亡率达到75%.由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血清型复杂,且无交叉保护,造成使用疫苗预防的效果不稳定.很多鸭场使用药物防治,但大大增加了饲养成本,同时从效果看亦不理想.近年来,本病在我省广泛存在,危害十分严重,尤其是养鸭时间较长的鸭场几乎场难以根治,平均损失鸭达20%左右,成为鸭病中头号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鸭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生  侯水生 《畜禽业》2002,(11):22-24
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鸭生产大国,世界鸭产量约75%位于亚洲,而中国占亚洲的80%左右,1993年世界鸭只存栏数为6.5亿只,而中国就有4.3亿只.据统计广州的鸭产量从1980年的2.96×108只增加到1996年的2.11×109只,16年增加了7倍多.鸭数目之多,而有关鸭营养的研究,如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等,却很少.本文就鸭氨基酸需要量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us.hepatitis,DVH),是引起小鸭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烈性传染性疾病.本病主要感染35d以内的小鸭,尤以14d以内的小鸭最易感,常在出现角弓反张症状后迅速死亡.本病常与鸭瘟、鸭传染性浆膜炎、鸭传染性窦炎、鸭大肠杆菌病混合或继发感染.病理解剖以肝脏显著肿大和严重出血为特征,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为重要的疾病之一,各地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Infectious Serosytys Duckling),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iemerella anatipestifer),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a anatspestifer).我国部分地区又把本病叫做新鸭疫、鸭败血症、鸭疫综合症、鸭疫败血症等.本病临床上以头颈歪斜、腿翅瘫软、共济失调、眼鼻有分泌物及纤维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胸膜炎或(和)干酪性输卵管炎为特征.本病是家鸭、火鸡和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尤其是小鸭的一种高发病率并有一定死亡的传染性疾病.因本病常常导致小鸭的大批死亡或生长发育迟滞,给养鸭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阻碍养鸭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各养鸭地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不少鸭场和农户散养的鸭群,常在2~3周龄发病,死亡率较高.我们从养殖户送检的病鸭和死鸭的肝脏、心血、脑等部位分离出了两种可疑细菌.经病理剖检、接种专用培养基、染色镜检、生化鉴定,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经动物试验证实了分离菌的致病性,并对分离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郗正林  袁咏刚 《畜禽业》2001,(10):70-71
乌嘴鸭是我国集药用、保健、膳食于一体的稀有鸭种,金陵乌嘴鸭经我所多年选育而成,该鸭富含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十余种微量元素,具有宁神开窍、健脾护胃、养颜补肾之功效,其口味独特,十分鲜美,可谓鸭中极品.该鸭在江苏地区的推广深受饲养户和消费者的欢迎.根据我所多年的饲养经验,现就乌嘴鸭的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幸奠权 《畜禽业》2001,(12):39-39
从秋末冬初开始培育雏鸭,经过60~70d的饲养,每只鸭的体重可达2~3kg,料肉比为2.5~3.现将肉鸭速肥技术做一简单介绍. 1.精选雏鸭 选择耐寒性强,生长发育快,屠宰率高的肉鸭品种,如瘤头鸭、北京鸭、樱桃谷鸭和上海白鸭等.要求雏鸭出壳正常,绒毛光亮且覆盖肚脐,腹部柔软有弹性,肛门清洁,腿粗,嘴大,眼有神,活泼健壮有力.  相似文献   

10.
钟建钢 《畜禽业》2001,(6):55-55
鸭霍乱又称为鸭巴氏杆菌病、出血性败血症,是鸭常发的一种传染病,死亡率高,经用药常可控制死亡,但停药后又易复发,常因复发造成死亡而致不能停药.仔鸭一旦发病,生长速度减慢,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升高,产蛋鸭感染该病,产蛋率下降,给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0年5月份,在湘潭县某村一刘姓家饲养的攸县麻鸭发生了一起仔鸭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零星死亡的病例,通过综合诊断,确诊为鸭霍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杜明达  罗春州 《畜禽业》2002,(8):X040-X040
我市某养鸭专业户今年3月购入北京雏鸭1200羽,10日龄时开始发病,经当地兽医医治未见好转后转到我部就诊.主诉:每天有部分雏鸭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呼吸急促,且死亡2-3羽.将其随带的1羽死鸭剖检和镜检为曲霉菌病.  相似文献   

12.
我县一养鸭户饲养1千只鸭,2001年4月部分鸭开始瘫痪死亡,一天大约死亡30~40只,畜主以为禽出败,用灭败灵进行治疗,4d仍不见好转,死鸭数不断上升.到我处就诊,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为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报告如下: 1 临诊症状 鸭颈部肌肉麻痹、头颈软弱无力、向前低垂,鸭翅下垂、行动困难、羽毛松乱、闭目嗑睡,一般几个小时死亡,症状轻的放在好的环境中几天后可恢复. 2 病理变化 腺胃壁增厚,水肿,十二指肠充血、出血,直肠有散在出血斑,整个肠道充血、内有淡红色粪便,心外膜、心冠脂肪处有针尖样出血点.  相似文献   

13.
肉种鸭中无论是樱桃谷、番鸭、北京鸭都由于体形大,脂肪多,抗热性差,故夏季对产蛋种鸭的受精率、产蛋率带来很大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种鸭在夏季的生产水平,消除夏季炎热天气对其生产性能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饲养管理方面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 1 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降低种鸭群的热应激 1 1 在夏季到来之前 我们必须做好鸭舍的通风透气工作,在运动场和鸭舍周围做好绿化工作,尽可能搭建人工遮阴凉棚.最好将其建在水塘附近,其效果更好.由于鸭没有汗腺,其散热主要依靠呼吸或翅膀扇动来实现,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安装喷水装置,用水喷洒屋顶降温,同时在舍内安装排风扇,以增加鸭舍内空气流量和流速,随时排走鸭体散出的多余热量.  相似文献   

14.
何文 《畜禽业》2002,(8):X042-X042
某养鸭户饲养2000只鸭,采取放养方式,前不久,鸭体表出现绿色,继而脓肿、呼吸困难,因治疗不当,死去几只鸭.最后将死鸭送往兽医院,现将该病的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家鸭、火鸡和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病的临床表现特点为困倦,眼与鼻孔有分泌物、绿色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慢性病例为斜颈,病变特点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现将一例鸭传染性浆膜炎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某鸭养殖户,鸭舍建在鱼溏边,存栏鸭为30日龄小白鸭,共有5000只。2004年7月22日发现有个别鸭倦怠,缩颈,不食或少食,眼有分泌物,淡绿色腹泻,不愿走动或行动跟不上鸭群。23日突然死亡12只,发病5d后,累计死鸭256只。2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播病。病程短促、死亡率高。我市郊区孙某养殖户鸭群发生以肝肿大并有出血斑点,病鸭临死前角弓反张为特征的疾病,经临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DVH),随即紧急注射鸭家禽基因工程干扰素(鸭专用)。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程 《畜禽业》2024,(3):26-30
为明确规模化鸭场病因,开展了鸭疫里默氏菌的分离和鉴定。通过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经细菌分离鉴定及PCR特异性扩增、产物测序鉴定方法,明确从规模化鸭场分离得到的细菌为鸭疫里默氏菌。检测结果为鸭场制定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对及时治疗病鸭、防止疾病传播、减少养鸭场的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大多数大肠杆菌作为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对鸭为非致病菌,只有少数血清型具有致病性,可在鸭体免疫功能下降或饲养环境恶劣时引起鸭发病。鸭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的某些致病血清型菌株或条件致病性菌株引起鸭全身或局部感染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在临床上有大肠杆菌性败血症、腹膜炎、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脐炎、蜂窝织炎等病型。是鸭的常发病,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或中鸭。雏鸭常引起败血症,因此也称鸭大肠杆菌败血症。现将一起小规模鸭场雏鸭暴发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介绍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3,(12)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雏鸭,尤以2日龄至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耐过的鸭成为僵鸭,生长和发育受到阻碍。  相似文献   

20.
<正>鸭疫里氏杆菌,曾用名鸭疫巴氏杆菌、鸭传染性桨膜炎,是主要感染于雏鸭的传染病。本病多发于2~7周龄的雏鸭,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脑膜炎等。1流行病学调查本病主要发生于2~4周龄的雏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