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坏死性肠炎与慢性小肠球虫病混感往往导致肉鸡生长发育缓慢、生长停滞和部分死亡,对肉鸡的生产危害极大。坏死性肠炎的病原为产气荚膜梭菌,该病是鸡的一种散发性疾病,温和潮湿季节多发,常见于幼龄鸡,以突然发病、急性死亡为特征;球虫病也多见于高温高湿季节。所以这两种病混感也多见于夏季多雨时期,应该引起重视,降低不必要的损失。笔者现将该病历的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由于坏死性肠炎发病率的逐渐上升已经直接影响到养禽业的经济效益,文中通过对龙岩莱养鸡场发生坏死性肠炎的病因调查,主要是对该养鸡场肉鸡饲养记录(包括记录肉鸡的死淘率、平均体重、料肉比等)进行分析,并从中阐述坏死性肠炎的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水貂病毒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致死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胃肠卡他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和剧烈腹泻,粪便中含有多量黏液和灰白色脱落的肠黏膜,有时还排出灰白色圆柱状肠黏膜套管。本病是危害水貂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全年均能发生,幼龄仔貂的病死率较高。2010年7月,笔者在临床中遇到一例水貂病毒性肠炎的病例,现将病例诊治  相似文献   

4.
坏死性肠炎属于肉鸭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对于鸭群的正常稳定生长具有严重的威胁,从相关实例来看,其死忙率达到3%到10%,严重的造成肉鸭的正常收成与经济损失。因此,鸭农对于日常坏死性肠炎肉鸭的处理工作一定要尽早发现,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本文主要从坏死性肠炎肉鸭的临床病症、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以及综合性治疗出发,以期能为肉鸭的坏死性肠炎诊治工作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猪坏死性肠炎和链球菌病是猪的常见疾病,对养猪业的危害比较大。随着养猪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猪坏死性肠炎和猪链球菌病的混感率明显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难度。本文主要分析了猪坏死性肠炎和猪链球菌病混感的发病情况,阐述了混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并且提出了科学的诊治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选择具有显著抗炎效果的甘草总黄酮为受试化合物,考察其抗产气荚膜梭菌所致鸡坏死性肠炎的效果,为甘草总黄酮在坏死性肠炎的治疗应用提供依据。选择AA^+肉鸡,经口给予产气荚膜梭菌ATCC13124菌悬液建立肉仔鸡坏死性肠炎模型,之后使用甘草总黄酮对造模成功的肉鸡进行治疗,通过剖检考察肉鸡肠道的病变情况、病变评分、日增重及器官指数等指标以评估甘草总黄酮对坏死性肠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通过经口攻菌成功建立了肉仔鸡坏死性肠炎模型;剖检发现,经甘草总黄酮治疗的模型鸡其肠道病变程度明显缓解,病变损伤评分显著低于感染组,炎性因子含量显著降低;治疗组肉鸡日增质量及器官指数与健康肉鸡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甘草总黄酮能够缓解产气荚膜梭菌所致坏死性肠炎对肉鸡肠道的损伤,具有作为抗生素替代品治疗坏死性肠炎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科技动态     
维吉尼霉素抗接种球虫疫苗肉鸡试验诱发坏死性肠炎的效果
  接种弱毒球虫疫苗可以增加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攻击肉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在饲料中添加维吉尼霉素和/或盐霉素30天可以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预防坏死性肠炎的发生。伊朗德黑兰大学的B.Shojadoost等首先评估了弱毒球虫疫苗对试验诱发坏死性肠炎的作用,并评估了维尼吉霉素在预防该病上的效果。然后研究了维尼吉霉素、盐霉素或两者是否有助于缓解坏死性肠炎的严重程度。第一项研究表明,虽然接种双倍剂量弱毒球虫疫苗导致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攻击肉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但维吉尼霉素预防了死亡并改善了接种疫苗肉鸡的生长性能。第二项研究表明,添加维吉尼霉素30天在预防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诱发的坏死性肠炎上有效。虽然在饲料中添加维吉尼霉素抗坏死性肠炎短期效果明显,但还不令人满意。该研究进一步证实,在饲料中添加维吉尼霉素可以预防坏死性肠炎,对家禽业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大多数养禽地区发生的典型坏死性肠炎(NE)容易诊断。而亚临床坏死性肠炎不仅不易识别,且会引发诸多问题,如生产性能下降、垫料潮湿、坏死性肝炎和轻度肠炎等。在处理亚临床坏死性肠炎时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抗菌制剂能有效防治产气性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其次,现在采用的防治球虫病方法需要重新评价,因为,据认为亚临床低水平的球虫病可破坏肠道内膜完整性,而使家禽容易发生坏死性肠炎;其三,饲喂高水平小麦或燕麦也与NE的发生有关,在纤维含量高的垫料上饲养家禽容易发生NE。原载《PoultryDigest》June-July…  相似文献   

9.
家禽坏死性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家禽最重要的梭菌性肠炎.坏死性肠炎的主要致病因子、重要毒素成分的分子结构及毒株的免疫学特性研究是开发新型疫苗的基础,本文就家禽坏死性肠炎疫苗的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畜禽坏死性肠炎主要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病不仅损害畜禽健康,影响动物福利,而且对养殖业发展及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抗菌药的出现对该病起到了积极限制的作用,然而随着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呈现升高的趋势,防制坏死性肠炎面临严峻挑战。作者从坏死性肠炎的特征入手,综述了坏死性肠炎的病原学、理化特性、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与此同时对坏死性肠炎的防制措施及目前常用药物进行了总结,客观分析了防制坏死性肠炎的趋势与发展方向,旨在健全对该病的认识,为坏死性肠炎的防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蛋鸡坏死性肠炎是由球虫和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以拉稀、消瘦、血便、出血性肠炎、坏死性肠炎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混合感染的疾病。蛋鸡坏死性肠炎是养禽业中一种常见的禽病,对养鸡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2.
高宏丽 《水禽世界》2023,(12):60-62
<正>坏死性肠炎为一种急性肠毒血症,急性死亡的病鸡不表现临床症状,或出现临床症状时间很短、突然死亡;没有急性死亡的患病鸡常见精神沉郁、羽毛逆立和腹泻。临床上常与球虫病混合感染,多见于垫料平养的肉鸡(2~5周)和肉种鸡,笼养商品蛋鸡时有发生。本文介绍一例笼养后备商品蛋鸡坏死性肠炎和球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以引起蛋鸡养殖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长坡地区发生肉鸡球虫病并发坏死性肠炎,长坡地区地处亚热带地、常年、气候变化不规,是亚热带雨林常发生地.因天气变化不常给养鸡业带来了一定的干扰.2009年8月,笔者诊断了长坡地区5户16场不同地区林荫养鸡不同日龄,不同发病程度的肉鸡球虫病并发坏死性肠炎.  相似文献   

14.
畜禽新疾病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猪增生性肠炎(PPE). 本病是由森氏细胞内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又称坏死性肠炎、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局部性肠炎、回肠末端炎、肠腺瘤.本病在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发生,国内已在1997年发现.本病主发于6~8周龄的仔猪,粪便稀软、呈黑色,皮肤苍白、消瘦、生长迟缓、发病率低.  相似文献   

15.
<正>坏死性肠炎是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夏季。是由C型和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主要是发生在日龄为15~50d的肉仔鸡上,但是随着养殖场的规模扩大,青年鸡以及育成鸡也时有发生。因此,广大养殖人员应当高度关注坏死性肠炎,避免传染病的出现,提高养殖业的经济利益,较少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坏死性肠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季是高发时期。育雏时期最  相似文献   

16.
犬细小病毒病(CPV)又称犬传染性出血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肠炎型以剧烈呕吐、番茄样腹泻、脱水、白细胞显著减少和小肠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心肌炎型以急性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  相似文献   

17.
鸡坏死性肠炎与鸡球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原为A型或C型的产气荚膜梭菌,均能产生A毒素,C型还可产生B毒素,引起特征性的坏死性肠炎.魏氏梭菌是鸡肠道内的常在菌,易与鸡球虫病合并感染.现将一例鸡坏死性肠炎与鸡球虫病混合感染的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又称梭菌性肠炎或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肠毒血症。主要侵害1周龄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仔猪多发。该病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以血性下痢、小肠后段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肠炎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鸡坏死性肠炎是一种家禽高发性肠道疾病,给家禽生产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其主要由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所致。益生菌可通过提高宿主机体的肠道屏障、免疫功能和抑制肠上皮细胞凋亡等方式防御鸡坏死性肠炎。本文就鸡坏死性肠炎的致病机理及益生菌对其的干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鸡坏死性肠炎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坏死性肠炎(necroticenteritis)是困扰全世界肉鸡饲养业的一个难题。据估计,坏死性肠炎每年可造成约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虽然认为本病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但发病机理至今尚不完全清楚。饲料成分和饲喂方法是肉鸡坏死性肠炎最重要的一种诱发因素。如果采取正确的饲喂方法和良好的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在无抗生素家禽生产时代肉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减少坏死性肠炎造成的损失。本文主要根据国内外最新资料编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