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选用18只青山羊泌乳母羊及其羔羊随机分成3组,分别按推荐量的120%,100%和80%供给代谢能(ME),进行前后两期共70天的饲养试验,结果证明:(1)在本试验3个能量水平下,青山羊泌乳母羊在整个泌乳期内体重无明显变化(P>0.5),母羊泌乳量受日粮ME 水平的影响,一定范围内,提高日粮 ME 水平可增加泌乳量。(2)青山羊母羊的平均泌乳量为575±74gFCM/只天,某日或整个泌乳期的泌乳量可用下式预测:Y= dx(Y:泌乳量,g/d;x:日龄)。(3)要保证母羊较高的泌乳量和羔羊最大日增重,理想的日粮 ME 水平分别为前期10680kJ/kgDM 和后期9372kJ/kgDM。(4)母羊 ME 水平不同可明显影响羔羊日增重和断奶体重;双羔中任一羔羊在哺乳期内的日增重(△W)可根据母羊泌乳量(M)用下式估计:△W(g/d)=16.962+0.0712·M(g/d)  相似文献   

2.
青山羊后备公羊能量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比较屠宰试验及气体代谢试验,研究青山羊后备公羊的能量代谢规律及需要量。试验表明:①青山羊后备公羊每日食入代谢能MEI(MJ)与日增重△W(g)呈强直线相关(P<0.01):MEI=3.733+0.0554△W。②在生产条件下,产热量HP(kJ)与MEI(kJ)呈强直线相关:HP/W~(0.75)=245.18+0.436MEI/W~(0.75)。③单位增重净能值E_(△w)(MJ)与体重W有关:E(△w)=1.025W-10.33。④青山羊后备公羊每日代谢能需要量MER(MJ)由维持需要和日增重△W(g)需要组成:MER=481.6W~(0.75)+(9.0W-90.6)△W。  相似文献   

3.
青山羊血清含氮生化指标与蛋白质营养代谢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饲养试验、氮平衡试验测定了山东青山羊的血清总蛋白(STP)和血清尿素氮(SUN)的含量。结果表明,STP和SUN含量不仅与青山羊蛋白质水平有关,还与其增重、可消化蛋白质的利用率等有密切关系。其中,SUN与日采食蛋白质量的幂回归方程为y=0.641x~(1.01)(r=0.975*P<0.01)。日增重与STP的回归方程为:y=4.38x/7.80-x(P<0.01),根据这些相关公式,通过测定青山羊血清含氮生化指标,可以验证并进一步确定青山羊的蛋白质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4.
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短期育肥波杂羔羊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制不同精粗比的全混合日粮,对波尔山羊与徐淮山羊杂交羔羊进行短期育肥试验.结果表明,精粗比为60:40的全混合日粮组对波杂羔羊短期育肥的效果优于精粗比为50:50和40:60的日粮组,育肥羔羊的采食量和增重得到显著的提高,并表现出较高的经济效益,30 d短期育肥日增重达到180.92 9,平均每只纯收入达到37.10元.  相似文献   

5.
将16只30日龄体重约12kg装有瘤胃瘘管的罗姆尼与新疆美利奴羊杂交公羔分为4组,分别喂以不同消化能(DE,MJ·kg-1)和蛋白(CP,%)水平的日粮(DE/CP:11.91/20,11.91/14,8.15/20和8.15/14),以研究30~150日龄期间羔羊采食、消化与体增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羔羊的采食量随日龄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在100日龄时趋于稳定,并且在高能量、高蛋白水平日粮采食量较高。羔羊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消化率随日龄而变化,并且与日粮有关。但羔羊日龄对钙的消化率无显著影响。从有机物、粗蛋白、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消化率变化看,100日龄是羔羊消化发育的一个转折点。羔羊的日增重相对于日龄呈抛物线状,最大日增重出现在60~90日龄(高能量水平日粮)或90~120日龄(一般能量水平日粮),分别为396和313g·d-1。在100日龄之前,日粮的营养、特别是能量水平对羔羊的日增重具有显著的作用,但之后高能量或高蛋白水平对动物的日增重均没有积极的意义。羔羊在早期具有较高的饲料转化率(40%~50%),但在60日龄后不断降低,5月龄羔羊的饲料转化能力比1月龄的降低2.5~3.0倍。日粮的能量水平极显著地影响羔羊的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6.
在相同饲料配方条件下,采用传统精粗分开饲喂、全混合日粮定时饲喂、全混合日粮自由采食3种饲喂方式,对波尔山羊与徐淮山羊杂交羔羊进行短期育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全混合日粮定时饲喂和自由采食对育肥羔羊的增重效果、经济效益均优于采用精粗分开饲喂.以全混合日粮自由采食组的羔羊育肥效果最好,育肥羔羊的采食量和增重得到显著提高,提高了经济效益,45 d短期育肥日增重达到153.32 g,平均每只波杂羔羊纯收入达70.38元.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生长肉牛在冬春舍饲方式下,不同蛋白质来源的日粮对增重的效果以及生长的营养需要,我们于1980年冬至1981年春,对夏洛来杂交一代当年阉牛进行了5种日粮长时间的对比饲养试验。为了进一步说明各种养分的利用率,在该饲养试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消化试验和氮、钙、磷平衡试验。我们从5组饲养中选定其中三组日粮,即钢丝面(糊化淀粉)尿素日粮,颗粒饲料尿素日粮,常规饲料尿素日粮,每组3头,于饲养试验结束之前,接着进行试验和平衡试验,预试期10天(4月12日至4月21日),试验期10天(4月22日至5月1日)。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183.58±7.89 kg的6月龄利木赞×鲁西黄牛杂交生长牛,采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研究了7~10月龄生长牛的能量需要量及其代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日粮的能量对对7~10月龄生长牛能量的平均消化率(DE/GE)为64.12%,总能代谢率(ME/GE)和消化能代谢率(ME/DE)分别为54.20%和84.53%。生长牛在7~10月龄时的维持的净能需要为359.39 KJ/KgW0.75.d,增重的净能需要为16940 KJ/kg。试牛的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总需要量的计算为:DER=616.18W0.75 33810△W;MER=520.87W0.75 28580△W;NER=359.39W0.75 16940△W。式中:DER,MER,NER:KJ/d.头;W0.75:代谢体重,kg;△W:日增重,kg/d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湖羊公羔为试验对象,探究早期断奶补饲和育肥前、后期饲粮NDF水平对羔羊生长发育和消化性能的持续影响,计算试验因素间的叠加效应,筛选出最佳的组合饲养方式。【方法】选取体重[ (8.26±2.14) kg]、日龄[(20±2) d]接近的健康湖羊公羔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5只;饲粮NDF水平设置:育肥前期低(33%)高(38%)水平,育肥后期低(28%)高(33%)水平。4组处理分别为:早期断奶+育肥前低NDF饲粮+育肥后低NDF饲粮(EW-LL);早期断奶+育肥前期低NDF饲粮+育肥后期高NDF饲粮(EW-LH);早期断奶+育肥前期高NDF饲粮+育肥后期高NDF饲粮(EW-HH);随母哺乳+育肥期前高NDF饲粮+育肥期后期高NDF饲粮(ER-HH)。早期断奶羔羊在20日龄由随母哺乳逐渐过渡到饲喂代乳粉,同时补饲开食料,所有试验羔羊育肥周期为61-180日龄。试验期160 d。测定羔羊不同阶段体重和采食量,在羔羊2、4、6月龄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1)4组羔羊全期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除46—65日龄,其余各阶段各组间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2)早期断奶羔羊21—65日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随母哺乳羔羊(P<0.05),早期断奶组中,育肥前后期均采食低NDF水平饲粮的羔羊121—180日龄时颗粒料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早期断奶组羔羊哺乳期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能氮利用率低于随母哺乳组。进入育肥期后,消化代谢能力优势转移,育肥前期低NDF组羔羊干物质、有机物消化率显著高于高NDF组(P<0.05),叠加效应分析EW-LL组全期日增重增效最高,但早期断奶和育肥前期饲喂低NDF饲粮这两种饲喂方式的叠加效果为-50.57%。【结论】从整个育肥周期来看,早期断奶补饲代乳粉对羔羊生长性能有促进作用,育肥前期低NDF水平饲粮育肥效果相比高NDF水平效果较差;而育肥后期试验羔羊饲粮相同时,育肥前期饲喂低NDF饲粮的羔羊增重效果优于饲喂高NDF饲粮的羔羊。综合羔羊整个饲养阶段生长和消化代谢情况分析,饲养效果明显的4组顺序为EW-LL>EW-LH=EW-HH>ER-HH。本试验条件下推荐组合为早期断奶+育肥前期饲粮NDF水平33%+育肥后期饲粮NDF水平28%。  相似文献   

10.
不同全混合日粮羔羊育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粗饲料组合全混合日粮对断奶羔羊进行育肥试验,探索适合农区粗饲料资源特点的羔羊舍饲育肥饲养模式。相同日粮营养水平下,日粮中以苜蓿草粉14%和玉米秸秆36%作为粗饲料,精料补充料为50%的全混合日粮可以显著(P<0.01)提高羔羊的日增重,日增重达223g,而以羊草25%和秸秆25%作为粗饲料,以不同精料混合料作为精料补充料的全混合日粮获得育肥羔羊日增重为187,179,139g。精料肉比以苜蓿草粉结合秸秆日粮组最低为2.19∶1,羊草结合秸秆日粮组分别为2.84∶1,2.89∶1,3.85∶1。利用苜蓿草粉结合秸秆作为粗饲料,可以显著提高羔羊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可提高低质粗饲料的利用,节约精饲料,提高育肥水平。适当提高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降低粗纤维水平,可有效提高增重速度,发挥遗传潜力,缩短育肥时间。  相似文献   

11.
“孔雀舞”音乐舞蹈喷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孔雀舞”喷泉的立意,喷水姿的设计,喷泉的雕塑,涌泉,跌水及微电脑控制原理等方面连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荣昌猪与新荣昌猪Ⅰ系遗传变异的RAPD标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60个随机引物对荣昌猪与新荣昌猪Ⅰ系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其中35个引物可扩增出清晰的RAPD带型,1个引物A1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荣昌猪和新荣昌猪Ⅰ系群内平均相似系数分别为0.787,0.80;平均遗传距离为0.213,0.198,两品系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795;平均遗传距离为0.206,两品系内及品系间都存在着DNA分子水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14.
稻田长期水旱轮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经过10a的稻田水旱轮作(小麦或油菜—中稻)和1a只种1季中稻(中稻—中稻即水水连作)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田长期水旱轮作0~10cm土层的土壤容重比1季中稻处理高23.4%,土壤收缩量小38.2%,水旱轮作有利于土壤水稳团聚体的形成,<0.01mm土粒团聚度增大,水旱轮作消除了因长期淹水对土壤结构的不良影响;随着种植年限增加,不论哪一种耕作方式均可使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增加,土壤速效N,P,K养分差异不大;长期水旱轮作稻田土壤呼吸强度和酶活性比1季中稻处理高,试验结果还表明长期水旱轮作稻田土壤pH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经4年研究证明,进入90年代以来,山东省小麦全蚀病有两个新的为害特点,其一是全蚀病发生区有所扩大,已遍及全省17个市地,发病县区占全省农业县区的85%,病情仍然严重;其二是病地由以往的全蚀病单一为害,发展为近年来的以全蚀病为主、多种根腐性病害同田甚至同株侵染为害。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长期推行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偏施氮肥,缺少有机肥和磷、钾肥,以及普遍种植感病品种等。经试验、示范,提出“三改一治”的农业生态综合治理对策,推广应用效果显著,平均防效为85.8%。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棉花"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纯N 20 kg/666.67 m2、P2O512 kg/666.67 m2、K2O 18 kg/666.67 m2。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建议推荐量分别为20 kg/666.67 m2、12 kg/666.67 m2、16kg/666.67 m2。  相似文献   

17.
进行玉米"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以施纯N 210 kg/hm2、P2O5 150 kg/hm2、K2O 52.5 kg/hm2的增产、增收效果最佳,可以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8.
"31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农业大学长期致力于高等农林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形成了高等农林教育“311”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使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本文分析了“31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背景,介绍了它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效果,并对它的相关实践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探析"农友"网站发展策略切实有效服务"三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友”网站现状,分析农业网站的发展趋势,提出从加强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建设、人员队伍建设及拓展信息服务领域方面发展“农友”网站,同时加大资金来源渠道,增强网站总体实力,以切实有效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20.
大豆“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大豆"3414"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施肥组合为施纯氮93.0kg/hm2、五氧化二磷147.0kg/hm2、氧化钾99.0kg/hm2,大豆产量可达1 339.5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