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生猪产业的风险化解工具仅限于传统的以“保产量”为主的能繁母猪保险和行政调控托市收储政策,虽然对稳定生猪价格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但是仍不能达到充分管理生猪市场价格风险,稳定生猪产量的目的。通过借鉴美国生猪毛利润保险政策来开展我国生猪毛利润保险试点,完善生猪风险管理体系,有助于规避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风险,促进生猪产业链整合,进而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2.
我国生猪保险的相关政策及探索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晓林 《猪业科学》2019,36(3):34-36
我国推出生猪保险主要是用于保障我国生猪健康发展、减少养殖损失、保证养殖业稳定发展的政策险。生猪保险为养殖群体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使我们养殖企业在猪病发生、自然灾害、价格波动等方面均有良好地调节作用,防止养殖业受到重大损失,从而有效降低养殖风险。  相似文献   

3.
王苗 《猪业科学》2019,36(3):46-48
生猪养殖是关系国民生计的农业基础性产业,为扶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有效防范生猪市场的波动。早在自2007年,国家就出台了一系列惠民养猪政策并推出了生猪保险,生猪保险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的做出调整,据中国保监会统计,2018年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572.65亿元,同比增长19.54%;农业保险标的保额3.46万亿元,同比增长24.23%。可以看出生猪保险还在持续升温,未来发展趋势值得深入分析。需要进一步针对养猪业面临的风险保障短板,提高风险保障水平,建立多层次风险保障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计民生。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安徽和北京,结合当前我国存在的非洲猪瘟疫情,聚焦地方案例探讨生猪保险。  相似文献   

4.
美国奶牛收入保险运作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奶牛收入保险打破了奶牛保险仅对奶牛生理价值进行保障的模式,其对奶牛养殖者的养殖收入也提供保障,降低了奶牛养殖的风险。我国现有的奶牛保险险种单一,奶业市场风险又日渐增大,亟需引入奶牛收入保险来保障奶牛养殖者收入稳定。本文对美国奶牛收入保险运作原理和特点进行研究,提出适合发展我国奶牛收入保险的几点建议,如政府实施保费补贴并加大对该险种的宣传,加速牛奶期货上市进程,建立保险的风险分散机制等,以期推动奶牛收入保险在我国顺利开展,造福奶业。  相似文献   

5.
“保险+期货”模式是期货行业和保险行业为解决农户收入保障,而进行合作探索的一种新模式。在该模式中,保险公司为农户提供农产品价格保险,如生猪价格保险;而期货公司则为保险公司提供类似于“再保险”的风险转移方案,并在期货市场中进行风险对冲。从落地的生猪“保险+期货”项目来看,不同地区保险费用的补贴方式存在差异。有些地区由政府部分承担保险费用,还有些地区则由养殖企业全额负担保险费用,这就导致保险费用在一些地区偏高,不利于生猪“保险+期货”项目在我国的全面推广。为了提高生猪养殖企业参与生猪“保险+期货”的意愿并减轻其购买保险所增加的经营成本,政府应从农业补贴政策入手,将其落实到生猪“保险+期货”项目中。此外,政府还可以为参与项目的企业提供信用“备书”,进一步推动银行信贷的支持。这样能够促进生猪“保险+期货”项目的发展,并在更广泛的地区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震宇 《猪业科学》2015,(3):125-125
<正>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国家构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内容,宜宾市政策性生猪养殖保险自2007年开始试点工作以来,通过实施能繁母猪和育肥猪的政策性保险,有效提高了养殖业主的风险防范能力,切实发挥了保障生猪生产的作用。1实施情况2012年,全市参加政策性生猪养殖保险的能繁母猪29.44万头,参保比例占年末存栏能繁母猪数的89.05%;育肥猪参保93.33万头,参保比例占年出栏肉猪总数的15.61%;保费收入3 862  相似文献   

7.
能繁母猪保险是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之一。实施能繁母猪保险,是从建立保障生猪生产健康稳定发展的机制入手,化解农民饲养母猪的风险,有利于提高生猪养殖现代化水平,增强养殖户抵御疫病和灾害风险的能力,为生猪生产健康发展、猪肉制品价格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它关系到广大养殖户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扶持生猪发展的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落实。能繁母猪保险既是一项经济工作,更是一项政治任务。笔者就遂川县10年来能繁母猪保险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8.
上海保监局近日发布消息称,保监局已要求保险公司研究流通环节禽类保险、禽类价格保险等。据悉,上海地区经营的禽养殖类保险共有鸡、鸭、肉鸽等三种禽类的养殖保险。鸡、鸭养殖保险费率为2.5%,肉鸽养殖保险费率为6%。鸡、鸭养殖保险的承保覆盖率已经达到100%,肉鸽承保覆盖率在15%左右。保监局称,上述三类保险条款的保险责任中均明含有——"禽流感死亡,包括处于禽流感‘疫区’和‘疫点’  相似文献   

9.
<正>现阶段我国生猪产业的风险化解工具仅限于传统的以"保产量"为主的能繁母猪保险和行政调控托市收储政策,虽然对稳定生猪价格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但是仍不能达到充分管理生猪市场价格风险,稳定生猪产量的目的。通过借鉴美国生猪毛利润保险政策来开展我国生猪毛利润保险试点,完善生猪风险管理体系,有助于规避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风险,促进生猪产业链整合,进而保障居民基本生活。1生猪产业开展毛利润保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韩飞 《猪业科学》2016,(12):114-114
正我国生猪品种资源丰富,论其饲养范围、饲养数量、猪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由于生猪价格横向和纵向周期性波动均呈扩大态势,加之生猪疫病逐年暴发,生猪养殖存在较高风险。为了减少各种风险隐患对养殖业带来的损失,提高养殖场的抗风险能力,政策性生猪保险应运而生,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及。生猪保险虽然可以有效防范因突发情况对猪场造成的经济损失,但也存在风险态度模糊、政策主导、收入影响较弱的特点。而影响生猪保险投保  相似文献   

11.
正生猪保险是一种分散风险的有效工具,可以控制由自然灾害、疫病流行和市场波动等风险因素所带来的生猪价格的大幅度波动,降低养殖成本损失,增强养猪户养殖信心,稳定养殖生产计划,保障市场供需平衡,消解猪价波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许多国家将生猪保险作为稳定生猪生产的主要措施,生猪保险也逐渐由最初的保成本发展为保收入。  相似文献   

12.
正生猪保险是一种分散养殖风险的有效工具,可以控制由自然灾害、疫病流行和市场波动等风险因素所带来的生猪价格的大幅度波动,降低养殖成本损失,增强养猪户信心,稳定养殖生产计划,保障市场供需平衡,消解猪价波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正因如此,许多国家将生猪保险作为稳定生猪生产的主要措施,生猪保险也逐渐由最初的保成本发展为保收入。1 世界生猪保险的产生和发展纵观世界,生猪保险仅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  相似文献   

13.
<正>从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获悉,北京市在全国首创的生猪价格保险2014年实现升级,新增理赔周期为6个月的新保险产品,为生猪养殖户承担的价格风险总体上较原有产品扩展数倍。据业内人士介绍,新产品理赔周期的缩短,更贴近生猪养殖规律,也能够更快对生猪养殖者价格波动造成的损失频度进行赔偿。同时,由于理赔周期的缩短,进一步提升了风险保障程度。北京市加大农业保险政  相似文献   

14.
王克  张旭光  张峭 《中国猪业》2014,9(10):17-21
以生猪价格保险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国外生猪价格保险产生的缘由和发展情况进行介绍,随后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美国和加拿大生猪价格保险的具体做法,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国外生猪价格保险发展中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和启示。研究认为:1)逆选择是生猪价格保险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2)生猪价格保险的产品设计应符合生产实际,同时又要尽可能分散承保风险;3)健全市场价格监测统计体系十分重要;4)政府对生猪价格保险的支持应和种植业保险有所差异;5)生猪价格保险的设计应在大的政策环境和产业发展政策中统筹考虑。  相似文献   

15.
2021年伴随着猪周期进入下行阶段,生猪养殖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尤其是中小生猪养殖企业亏损严重,同时该群体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缺乏有效地规避风险和对冲风险的金融工具。为此,本文基于促进生猪产业平稳发展、提升中小养猪企业融资能力为目标,在生猪“保险+期货”的模式基础上,构建银行、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的合作机制,探索生猪“保险+期货+银行”的合作模式。通过保单收益权优先赔付银行和保险公司利用期权规避风险的方式,提升银行的放贷意愿、放贷规模和保险公司的担保意愿,以期助力中小养猪企业探索融资新方式的目的。随着该模式的发展,在未来或能够对我国生猪行业的产能稳定和价格维稳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散养户参与生猪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当前散养户参与生猪保险的主要困境,并借鉴历史经验,提出需要构建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体制以及参保组织体系机制,从而减少散养户购买保险的道德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在保障保险公司预期经营利润的同时,有效分散散养户养殖风险,有利于生猪的正常供给和猪肉价格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开展能繁母猪保险,是稳定生猪生产、解决生猪养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重要一环。开展生猪保险,分散养殖风险,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增强养殖者抵御和减少养殖过程中重大病害、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风险,建立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调动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确保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巧家县于2007年启动能繁母猪保险工作。  相似文献   

18.
5月24日,北京市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正式启动并签下第一单。据了解,这也是全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第一单。北京顺义的首批投保养殖户只需为每头生猪投保2.4元,在"猪贱粮贵"时,最多可能获得每头猪1200元的赔偿。安华农业保险北京分公司为北京顺义区投保生猪养殖户提供了超过2亿元的保险保障。和以往农业保险主要覆盖自然风险保障不同,这一次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实现了向市场风险保障  相似文献   

19.
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发展对于生猪市场的稳定及养殖户利益的保障有重要意义。加拿大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发展较早,目前较为完善。笔者对加拿大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实施机构和运作模式、保险标的和保险期限、保险责任以及保险费率和保险赔付等进行梳理。结果表明:加拿大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具有完备的市场价格监测统计体系、成熟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不断改进的经营模式及良好的执行能力。据此提出中国应该以加拿大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优势为借鉴,从完善巨灾保险模式、避免逆向选择、提高保险产品吸引力等方面开展中国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孟炜博 《中国猪业》2021,16(3):26-28
近年来,农产品“保险+期货”业务多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传统的生猪养殖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生猪的养殖风险,但保障程度较低,而随着生猪期货的上市,生猪“保险+期货”为我国的生猪产业带来了新的风险分散方式。本文力图在分析生猪“保险+期货”模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生猪“保险+期货”模式面临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