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进杜泊羊、萨福克与张掖市甘州区、山丹县和民乐县饲养的蒙古羊进行杂交改良,对杂交后代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舍饲条件下,杜×蒙F1,萨×蒙F1和蒙古羊纯繁羔羊产活率差异不显著;杜×蒙F1,萨×蒙F1羔羊初生重、1月龄、3月龄、6月龄体重、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蒙古羊;杜×蒙F1,萨×蒙F1羔羊6月龄体高、体长、胸围和产肉性能均极显著高于蒙古羊;三个县区试验场测定数据相互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杜泊羊、萨福克杂交改良蒙古羊产生的杂交后代表现出适应性强,耐粗饲,生长发育快、肉用特征明显等杂种优势,适合在张掖市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证明引入东佛里生羊发展肉乳兼用型羊产业的可行性,本研究开展了东佛里生羊、湖羊、东湖杂交F1代、东湖杂交F2代的初生、2月龄、4月龄、6月龄体重数据和6月龄胴体重数据测定,以及体重、日增重、屠宰率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东佛里生羊血统占比提高,羔羊体重呈现增加趋势;4月龄和6月龄各组合羔羊体重都呈现显著性差异;东湖F1、F2代羔羊哺乳期和育肥期日增重显著高于湖羊。因此,生产中可以利用东佛里生羊对湖羊开展导血改良,提高羔羊体重,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
旨在研究杜泊羊与巴彦淖尔多胎羊杂交F1代的生产性能,为新疆库尔勒地区引进巴彦淖尔多胎羊进行肥羔生产和肉羊杂交利用提供依据。试验比较了2017年与2018年同一饲养管理水平下杜泊羊(父本)与巴彦淖尔多胎羊(母本)杂交后代(杜×巴F1代)和新疆库尔勒地区本地绵羊自然交配所生产的羔羊(对照组羔羊)之间在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对巴彦淖尔多胎母羊和当地母羊的繁殖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与2018年,杜×巴F1代羔羊的3月龄及6月龄体重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羔羊,日增重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羔羊;除2018年6月龄杜×巴F1代羔羊体长、胸宽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羔羊外,2017年与2018年6月龄屠宰时杜×巴F1代羔羊的体高、胸深、胸围、管围等体尺指标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羔羊;2017年和2018年,杜×巴F1代羔羊的胴体重分别比对照组羔羊提高了21.07%和22.90%,差异均极显著(P<0.01);2017年与2018年,杜×巴F1代羔羊的净肉重、净肉率极显著(P<0.01)大于对照组羔羊;巴彦淖尔多胎母羊的难产率极显著(P<0.01)高于本地绵羊,羔羊成活率极显著(P<0.01)低于本地绵羊,但其受胎率显著(P<0.05)高于本地绵羊,产羔率、双羔率分别比本地绵羊提高了24.72%和3.41倍,差异均极显著(P<0.01)。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杜×巴F1代羔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均优于对照组羔羊,继承了父本杜泊羊优良的生长发育性能;母本巴彦淖尔多胎羊保持了对环境的良好适应性和多胎性。在该地区引入巴彦淖尔多胎母羊,并与杜泊公羊进行杂交,充分利用杜×巴F1代羔羊的杂种优势,将明显提高该地区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验探究特克赛尔羊、哈萨克羊、特哈杂交F1,特哈杂交F2、级近F2、回交F2、横交F2等不同杂交模式下生产的公羔和母羔的生产性能分析和血液生理生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杂交代次绵羊群体血液生化指标存在差异,引入品种和杂交改良群体对本地适应性、抗病力和自身免疫力也存在差异。不同杂交方式产出的羔羊生产性能也有差异,杂交F1代具有最明显的杂种优势,是最经济的杂交方式。为哈萨克羊的肉羊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引进欧拉羊杂交改良甘南州的山谷型藏羊,跟踪测定杂交F1代与对照组羔羊初生、3月龄、6月龄的体尺、体重,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杂交F1代羔羊初生、3月龄、6月龄的体尺、体重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1),管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杨华  杨永林  何其宏 《中国养羊》2012,(Z1):208-210
以绵羊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杜泊羊和湖羊杂交F2(DHF2)以及陶赛特羊和湖羊杂交F2(THF2)共计448只初生羔羊BMPR-I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BMPR-IB基因多态性与羔羊初生重的关系。结果表明:DHF2以及THF2羔羊中均存在BB、B+和++三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布在两种杂交羔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DHF2三种基因型羔羊间平均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THF2羔羊++基因型平均初生重显著高于B+基因型(P<0.05)。以上结果表明,BMPR-IB基因影响陶赛特羊与湖羊杂交F2羔羊的初生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兰州大尾羊×小尾寒羊F1代羔羊体重和体尺的相关关系,为通过体尺性状估计其体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试验随机选取80只150日龄兰小杂交F1代羔羊,公、母羔各半,测量其体重(Y)、体长(X1)、体高(X2)、胸围(X3)、管围(X4)、胸深(X5)和胸宽(X6),运用SPSS 22.0软件分别对公、母羔的体重和体尺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和相关系数的分解。结果表明,兰小杂交F1代羔羊的体重与体长、体高、胸围、管围、胸深、胸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公、母羔胸围与体重的相关程度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07和0.908,其次为体长,相关系数分别为0.875、0.844。各体尺性状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胸围和体长的相关系数最高。胸围和体长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影响体重,胸深、管围、体高、胸宽主要通过间接作用影响体重,胸围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胸深对体重的间接作用最大。公、母羔体重与体尺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43.861+0.675X3+0.394X1(r=0.945,P<0.01)和Y=-38.378+0.590X3+0.397X1(r=0.948,P<0.01)。综上所述,胸围和体长是影响兰小杂交F1代羔羊体重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该品种的选育和肥羔的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胸围和体长的选择力度,同时考虑胸深、管围、体高、胸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甘南地区欧拉羊杂交改良山谷型藏羊效果,对欧拉羊与山谷型藏羊杂交试验组和山谷型藏羊本交对照组所产后代的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的体尺、体重进行了跟踪测定,并对不同年龄段杂交后代与对照组后代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杂交F1代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的体尺、体重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1),初生、18月龄管围差异显著,3月龄、6月龄、12月龄管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将欧拉羊引入半农半牧区临潭县,与本地藏羊进行杂交改良试验,并进行繁殖性能、F1代羔羊体尺体重跟踪测定,结果表明:欧拉羊在半农半牧区的繁殖性能比本地藏羊的高,繁殖能力强;杂种羔羊初生、3、6、12月龄体高、体长、胸围、体重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羔羊(P<0.01);管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欧拉羊杂交改良半农半牧区本地藏羊杂交F1代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用欧拉羊杂交改良乔科羊,生产的欧乔杂种F1代羔羊,对初生、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时的F1羊进行了体尺跟踪测定,结果欧乔杂交F1代初生公、母羊体高、体长、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初生公、母羊相应指标(P0.01);胸围和管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清远麻鸡的多重杂交遗传潜能,突破父母代制种模式的单一,适应市场需求,研究观测了清远麻鸡(♂)与矮小隐性白羽蛋鸡(♀)杂交F1代的羽色、体尺及生产性能指标,重点探讨了杂交F1代羽色的遗传以及生产性能的改良。结果显示:杂交F1代初生时以麻色为主,占比71.58%,杂交F1代的成年公鸡和母鸡均出现了羽色分化或变异;杂交F1代母鸡体重和体型均比其母本矮小隐性白羽蛋鸡更大;F1代公鸡体重小于其父本清远麻公鸡。清远麻鸡与矮小隐性白羽蛋鸡的杂交F1代母鸡具有较好的杂交性能,通过进一步的横交固定选育,有望培育出替代清远麻鸡纯种的父母代亲本。  相似文献   

12.
2016年在策勒县策勒乡进行了陶赛特公羊和策勒黑羊母羊杂交试验。为了评定陶赛特羊与策勒黑羊杂交F1代杂交效果,试验随机选择同圈舍杂交F1代公羔与策勒黑羊纯繁后代公羔各21只,测定初生至6月龄体尺、体重及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陶策杂交F1代羊6月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等体尺指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策勒黑羊(P<0.01或P<0.05);陶策杂交F1代羊各年龄段体重均极显著高于策勒黑羊(P<0.01),出栏体重、屠宰率,以及兴、蹄、皮、血液、内脏器官重也极显著或显著高于策勒黑羊(P<0.01或P<0.05)。说明陶策杂交F1代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适应当地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肉用杜泊羊与湖羊的级进杂交效果,试验选择杜泊羊作为父本,分别与湖羊(杜×湖)和杜湖F1代(杜×杜湖F1代)进行杂交试验,对各杂交组合母羊的产羔率和羔羊的成活率、初生重、1~6月龄体重、6月龄体尺指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杜×杜湖F1代和F2代的成活率明显高于湖羊纯繁组;F1代公羔6月龄的平均体重为(39.43±4.98)kg,母羔为(35.38±4.67)kg,F2代公羔6月龄的平均体重为(49.67±4.13)kg,母羔为(43.56±4.45)kg,均极显著高于湖羊纯繁组(P0.01);F1代和F2代体尺指数也明显高于湖羊纯繁组。说明肉用杜泊羊与湖羊杂交是一个理想的杂交组合,通过杜泊羊与湖羊级进杂交来进行肉羊生产或培育优质肉羊新品系(种)具有理想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良河北省农牧交错带肉羊品种,提高绵羊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试验以白萨福克羊为父本、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统计母羊产羔率和羔羊存活率,测定并分析初生及1月龄羔羊体重和体尺指标,并与小尾寒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萨寒杂交F1代和小尾寒羊的产羔率分别为210%和220%,存活率分别93.33%和84.54%;萨寒杂交F1代初生体重、体尺以及母羔胸宽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0.05),公羔1月龄体重和体尺(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胸深)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0.05);萨寒杂交F1代羔羊较小尾寒羊羔羊多增重1.56 kg/(只·月),经济效益增加49.92元/只。说明萨寒杂交F1代稳定遗传了父本早期生长发育快、产肉多等优点,杂交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萨福克和陶塞特羊与藏羊杂交一代羊的生长育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萨藏F1和陶藏F1的初生重与青海藏羊差异不显著,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 哺乳期和8月龄体重、体长、胸宽、胸深、尻宽和管围极显著高于青海藏羊(P<0.01);萨藏F1和陶藏F1羔羊平均体重达到34.74和34.96 kg,分别比青海藏羊高7.56和7.78 kg,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多收入49.14元和50.57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杜泊羊与巴彦淖尔多胎羊杂交后代的肉品质,以杜泊羊×巴彦淖尔多胎羊杂交F1代羔羊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当地绵羊羔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方法测定2种羔羊肌肉组织的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含量以及矿物质含量,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二者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杜泊羊×巴彦淖尔多胎羊杂交F1代羔羊肌肉组织的pH45 min值和熟肉率显著高于当地绵羊羔羊(P<0.05),剪切力和失水率显著低于当地绵羊羔羊(P<0.05);杂交F1代羔羊肌肉中的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当地绵羊羔羊(P<0.05),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当地绵羊羔羊(P<0.05);杂交F1代羔羊肌肉中的铁含量极显著高于当地绵羊羔羊(P<0.01),且铜、锰、镁、钙、锌含量均显著高于当地绵羊羔羊(P<0.05)。综上表明,杜泊羊×巴彦淖尔多胎羊杂交F1代羔羊的肉品质优于当地绵羊羔羊。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南非肉用美利奴羊杂交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效果,试验选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种公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羊杂交F1代羔羊20只(南甘杂交试验组)与20只甘肃高山细毛羊(纯繁对照组),在相同舍饲条件下,测定分析两组F1代生长发育、屠宰指标及产毛性能。结果表明:南甘F1代羔羊初生重、2月龄体重、6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P0.05);南甘F1代羔羊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均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P0.05),且杂交一代公羔最高;南甘F1公羔胴体脂肪含量(GR)值为1.53 cm,眼肌面积达11.95 cm2。研究表明,南非肉用美利奴羊杂交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效果较佳,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讨年龄对优质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二代横交固定后母羔(陶寒F2)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同等饲养条件下的3月龄和4月龄陶寒F2各6只,研究其屠宰性能。结果表明:4月龄羔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分别比3月龄高38.34%和50.47%(P<0.01),4月龄羔羊的屠宰性能高于3月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毛皮、心、肝、肾、其他内脏(肺、脾、肠系膜)、消化道(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小肠、大肠)等其他一些屠宰指标呈现累积生长的变化规律。因此,陶寒F2母羔的屠宰性能明显受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麦盖提羊羔羊初生体重、体尺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麦盖提羊羔羊体尺指数和初生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参数进行研究分析 ,并对羔羊初生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管围、耳长、尾长、尾宽和尾厚等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 ,认为麦盖提羊初生重与体高、胸围和耳长有相关关系而且差异显著 (P <0 .0 1) ,可作为麦盖提羊早期选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旨在比较湖羊及其与南丘羊和无角陶塞特羊杂交F1代生长性能、产肉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差异。在相同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下单栏饲养3月龄左右的湖羊(♂湖羊×♀湖羊,HH)、陶湖F1代羊(♂陶赛特羊×♀湖羊,TH)和南湖F1代羊(♂南丘羊×♀湖羊,NH)公羔各16只。饲喂试验共95 d,包括15 d预试期。正试期开始后每天记录每只羊的采食量,每20 d测定一次体重及体尺指标。饲喂试验结束后,每个群体选择接近组内平均体重的7只试验羊屠宰,测定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并计算育肥效益。结果表明:1)整个试验期间,陶湖F1代和南湖F1代羊的体重显著高于湖羊(P<0.05);试验结束时,与湖羊相比,陶湖F1代羊的日增重显著升高,而饲料转化率显著降低,陶湖F1代和南湖F1代羊的体高显著降低,而胸围和管围均显著升高(P<0.05)。2)与湖羊相比,陶湖F1代和南湖F1代羊的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