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6,(5):66-70
山羊产羔数是影响山羊产业的重要性状,因此高产羔数是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本文旨在筛选出影响高繁金堂黑山羊多胎主效基因,并探讨影响这两品种山羊多羔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发情前期的5只高繁金堂黑山羊和5只低繁藏山羊的卵巢组织为材料,提取总RNA,通过RT-PCR技术合成c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金堂黑山羊和藏山羊卵巢组织BMP15、GDF9和BMPR1B基因表达量。金堂黑山羊和藏山羊GDF9和BMPR1B基因mRNA在卵巢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而BMP15基因mRNA在卵巢中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说明卵巢中BMP15基因的表达量与金堂黑山羊多羔性状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究信号素蛋白4G(SEMA4G)基因序列特征及其在山羊性腺组织中的表达特性。以云上黑山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技术克隆山羊SEMA4G基因CDS区,并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山羊SEMA4G基因CDS区全长2 535 bp,共编码844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发现,山羊与绵羊同源性最高,为97.1%,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均在82%以上,说明SEMA4G基因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高度保守性;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SEMA4G为亲水性蛋白,存在O-糖基化潜在位点22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83个、N-糖基化潜在位点4个以及二硫键位点10个,且该蛋白存在信号肽。预测SEMA4G蛋白高级结构发现其为混合型蛋白,主要由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卷曲组成,其中以无规卷曲为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SEMA4G基因在山羊不同性腺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性腺轴组织表达谱分析显示,山羊SEMA4G基因在卵巢中的表达量最高。高低产云上黑山羊卵巢组织定量分析则显示,SEMA4G在高产卵巢表达量显著高于低产卵巢。综上所述,山羊SEMA4G基因在不同物种中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山羊骨调素(OPN)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试验采集肥羔型黑山羊卵巢组织,提取总RNA,扩增OPN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通过PCR扩增得到肥羔型黑山羊OPN基因的部分基因片段,长度为949 bp,其中编码区为840 bp,共编码279个氨基酸;肥羔型黑山羊OPN蛋白的分子式为C1312H2054N372O499S5,相对分子质量为31.18,属于亲水性蛋白,其信号肽切割位点位于18~19个氨基酸之间。肥羔型黑山羊OPN基因与绵羊、牛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8%、94%。  相似文献   

4.
以贵州黑山羊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在线软件预测调控CTSK基因表达的候选miRNAs,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TSK及其候选miRNAs在贵州黑山羊单、多羔性腺轴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子宫体及子宫角6种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CTSK在单、多羔贵州黑山羊的6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单羔组中表达量依次为子宫角>输卵管>卵巢>子宫体>垂体>下丘脑,其中在子宫角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多羔组中,其表达量依次为子宫体>输卵管>子宫角>卵巢>垂体>下丘脑,其中子宫体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组间比较可知,CTSK基因在多羔组子宫体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单羔组(P<0.01),卵巢中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单羔组(P<0.01)。在线软件预测结果表明:miR-122、miR-205、miR-7、miR-30-5p和miR-124为调控CTSK表达评分最高的5条miRNAs。qPCR结果表明:5条miRNAs在子宫体和卵巢中均有表达,在子宫体中,单羔组和多羔组的表达量均依次为miR-12...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6,(1):47-51
根据绵羊β-1,4-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B4GALNT2)(登录号:KC175557)的mRNA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技术对高繁金堂黑山羊和单胎藏山羊卵巢组织B4GALNT2基因c DNA进行克隆、序列分析;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发情前期山羊卵巢、子宫、输卵管、垂体、肝脏组织中的B4GALNT2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羊B4GALNT2基因编码区全长为1 521 bp,共编码506个氨基酸,2个品种间有6处碱基差异,导致4处氨基酸差异。B4GALNT2基因mRNA在2个山羊品种卵巢、子宫、输卵管、垂体、肝脏中均有表达,在金堂黑山羊子宫和输卵管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藏山羊(P0.05)。说明B4GALNT2基因在动物进化中比较保守,与山羊多羔性状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太行鸡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VIPR-1)基因的分子结构和特征,并结合该基因在高/低产蛋群体中的表达特性及其组织表达谱分析其功能。采集260日龄太行鸡高产(H)/低产(L)组个体血液、卵巢组织和内脏组织,分别提取DNA和RNA,随后将RNA反转录,设计VIPR-1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获得CDS区序列后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结构进行分析;以鸡GAPDH基因作为内参,在不同组织中使用半定量RT-PCR进行组织表达谱分析;在H和L组卵巢组织中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VIPR-1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VIPR-1基因CDS区全长1 341 bp,共编码446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延伸、β-旋折叠及无规则卷曲4种结构组成;同源性分析显示,太行鸡VIPR-1基因与鸭、火鸡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2.24%、90.11%),与其他动物一致性也在64.51%~67.18%之间。组织表达谱显示,VIPR-1基因在太行鸡卵巢中表达量最高;qRT-PCR分析表明,VIPR-1 mRNA在高产太行鸡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产太行鸡(P0.05)。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VIPR-1基因在家禽产蛋性能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了依据,为后期深入研究蛋鸡产蛋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山羊RF酰胺相关肽(RFRP)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试验采用RT-PCR技术和q PCR技术对山羊RFRP c DNA进行克隆、序列分析和组织表达研究。结果表明:金堂黑山羊RFRP基因编码区全长537 bp,编码179个氨基酸; RFRP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与山羊、绵羊、牛、野猪、人、褐家鼠和小鼠的同源性为72. 5%~100%;利用NJ法以序列编码区构建物种间分子系统进化树,聚类结果符合动物学分类结果。常年发情的多羔金堂黑山羊垂体RFRP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季节性发情、单胎藏山羊(P0. 05),但其他组织的表达量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 05);垂体和卵巢中RFRP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子宫和输卵管(P0. 05)。说明RFRP可能是影响山羊季节性发情、排卵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多胎和单胎山羊品种Bcl-2和Bax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低繁藏山羊和高繁金堂黑山羊卵巢等组织为试验材料,通过RT-PCR,对Bcl-2和Bax基因c DNA进行克隆、序列分析,并采用Real-time PCR对其在发情前期母羊垂体、卵巢、子宫和输卵管等组织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山羊Bcl-2基因编码区全长为690 bp,共编码229个氨基酸,2个品种间有3处碱基差异,但未导致氨基酸的差异;Bax基因编码区全长为579 bp,共编码192个氨基酸,2个品种的同源性为100%。Bcl-2和Bax mRNA在2个品种山羊的卵巢、子宫、输卵管、垂体中均有表达,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Bcl-2和Bax基因在动物进化中比较保守,与山羊多羔性状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CD81和CCL26基因是影响哺乳动物性腺细胞融合的重要因子,但其在黔北麻羊性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尚不清楚。为研究CD81和CCL26基因在黔北麻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本实验以单、多羔黔北麻羊为研究对象,提取下丘脑、垂体、子宫、输卵管、卵巢组织的RNA,并将5种性腺组织RNA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随后采用q-PCR技术检测CD81、CCL26基因的mRNA在单、多羔黔北麻羊不同性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黔北麻羊性腺组织中CD81、CCL26基因的mRNA均有表达,2种基因均在单、多羔卵巢中的表达量最高;CD81基因在单羔组子宫中的表达量最低;CD81基因在多羔组、CCL26基因在单多羔组下丘脑中的表达量均最低;组间差异表达量分析可知,CD81基因在多羔组子宫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单羔组;CCL26基因在单羔组卵巢和输卵管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多羔组,在单羔组子宫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多羔组。本实验结果提示,CD81和CCL26基因可能与山羊繁殖能力相关,也为初步揭示山羊繁殖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克隆多浪羊GnRHR(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GnRHR)基因编码区,并用得到的CDS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测定与繁殖相关组织中GnRHR基因的表达情况。利用RT-PCR和TA克隆的方法获得多浪羊GnRHR基因的编码区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nRHR基因在多浪羊初情期前、初情期和初情期后下丘脑、垂体、子宫、卵巢和输卵管5种组织的表达情况。本研究成功克隆获得多浪羊GnRHR基因编码区域。多浪羊GnRHR基因CDS序列长987 bp,编码328个氨基酸,与绵羊的同源性最高;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蛋白分子式为C1762H2696N432O446S20;理论等电点(pI)为9.39;不稳定指数为32.51,为稳定疏水性蛋白;具有7个跨膜区域;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及无规则卷曲。荧光定量PCR检测到多浪羊GnRHR基因在初情期及初情期前后3个时期5种组织均有表达,垂体和卵巢高表达;初情期时垂体相...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揭示ESR1和PGR基因在小尾寒羊多羔性状中的作用,深入研究绵羊多羔性状的机理。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SR1和PGR基因在不同繁殖力小尾寒羊群体12个组织(小脑、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子宫、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ESR1和PGR基因在不同繁殖力小尾寒羊群体的12个组织中均有表达;ESR1和PGR基因分别在小尾寒羊子宫和输卵管中高表达;多羔小尾寒羊子宫、输卵管、卵巢和下丘脑组织中ESR1基因的表达量与单羔小尾寒羊无显著差异(P0.05);多羔小尾寒羊输卵管、子宫、卵巢和下丘脑组织中PGR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单羔小尾寒羊群体(P0.01)。结果提示,PGR基因可能参与小尾寒羊多羔性状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7,(8):10-15
为探究Kiss-1和GPR54基因在山羊季节性繁殖中的作用,分别在四川省金堂县和理县各选取5只10月龄处于发情前期的藏山羊和金堂黑山羊为研究对象,对Kiss-1和GPR54基因编码区进行序列及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金堂黑山羊和藏山羊Kiss-1基因编码区均长408 bp,编码135个氨基酸,两品种间存在2处同义突变。GPR54基因编码区均长244 bp,编码81个氨基酸,两品种间存在1处同义突变;金堂黑山羊Kiss-1和GPR54基因CDs区核苷酸序列与藏山羊的同源性分别为99.5%、99.6%;Kiss-1和GPR54基因在两品种山羊的卵巢、子宫、输卵管、垂体中均有表达,但只有Kiss-1基因在金堂黑山羊垂体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藏山羊(P0.05),而在其他组织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Kiss-1基因可能参与调控山羊季节性繁殖,而GPR54基因是否是引起季节性繁殖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分析Bcl-2与Bax基因的序列特性,并分析其在母牦牛生殖轴上的表达特点,为探讨其在牦牛繁殖活动中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试验采集健康母牦牛与母黄牛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及子宫组织样品,通过RT-PCR扩增并克隆Bcl-2与Bax基因,并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cl-2与Bax基因在牦牛与黄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牦牛Bcl-2编码区全长690 bp,编码229个氨基酸;与黄牛Bcl-2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9.86%,其次是山羊、绵羊,同源性分别为98.41%、97.97%;系统进化树表明,牦牛与黄牛亲缘关系最近。牦牛Bax基因编码区全长579 bp,编码192个氨基酸,与黄牛、藏山羊和金堂黑山羊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9.83%、99.48%和99.48%,其次是绵羊、马、人,同源性分别为99.14%、95.34%、94.30%;系统进化树表明,牦牛与黄牛亲缘关系最近。Bcl-2和Bax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均为酸性不稳定的疏水蛋白。Bcl-2与Bax基因在黄牛及牦牛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牦牛卵巢、子宫中Bcl-2基因表达量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黄牛(P<0.05;P<0.01);牦牛子宫、输卵管中Bax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黄牛(P<0.05),牦牛卵巢中Bcl-2/Bax比值极显著高于黄牛(P<0.01),子宫和垂体中显著高于黄牛(P<0.05)。表明Bcl-2与Bax在动物进化中非常保守且在繁殖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牦牛卵巢、子宫、输卵管和垂体中的高表达量可能与牦牛处于极端恶劣环境的细胞抗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γ干扰素(IFN-γ)基因在金堂黑山羊体内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法克隆金堂黑山羊IFN-γ基因,用ExPASy网站对其蛋白质结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最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了IFN-γ基因在健康金堂黑山羊5个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金堂黑山羊IFN-γ基因长580 bp,蛋白质编码区(CDS区)为519 bp,共编码17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有13个磷酸化位点,在第39位和第106位有2个糖基化位点,三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中间均匀夹杂着无规则卷曲,金堂黑山羊IFN-γ是一种带正电荷的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金堂黑山羊与山羊、绵羊、野水牛IFN-γ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同源性均为98%;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到IFN-γ在健康金堂黑山羊各组织器官中表达量不同,在脾脏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心脏和肌肉中几乎没有表达。说明IFN-γ基因较为保守,可能参与山羊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5.
WNT5A(Wnt family member 5A)参与了多种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分化等生物学过程,在乳腺形态发生、毛囊发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试验利用RT-PCR获得绵羊WNT5A基因的CDS区,分析WNT5A蛋白的结构特征并利用RT-qPCR检测WNT5A基因在9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绵羊WNT5A基因的CDS区全长1062 bp,编码353个氨基酸。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β转角、延伸链贯穿于整个蛋白质结构中。String分析结果表明,WNT5A与卷曲蛋白受体、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和受体酪氨酸激酶有相互作用。RT-qPCR研究结果表明,WNT5A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及品种特异性。WNT5A基因在绵羊心脏、肝脏、肺脏、脾脏、肾脏、卵巢、背最长肌、乳腺和皮肤9个组织中均广泛表达,其中在皮肤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P<0.05),而在脾脏中表达量较低。它在甘肃高山细毛羊皮肤、乳腺、背最长肌、肾脏、肺脏、脾脏和肝脏中的表达量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在甘肃高山细毛羊卵巢中的表达量低于小尾寒羊(P<0.05),在心脏中该基因的表达量无差异(P>0.05)。该结果为深入研究绵羊WNT5A基因的功能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丰富了绵羊基因组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黔北麻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蛋白结构功能。本研究选取3岁两胎次的单、多羔健康黔北麻羊母羊各3只,采集子宫、输卵管、垂体、下丘脑、卵巢5个组织并提取组织中的总RNA反转录为第一链cDNA,克隆了黔北麻羊TIMP1基因CDS区全长序列,对TIMP1蛋白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结构等进行预测分析,并进行同源性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同时采用qRT-PCR检测TIMP1基因mRNA在不同产羔性状的黔北麻羊性腺轴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T-克隆的黔北麻羊TIMP1基因CDS区为624 bp,编码207个氨基酸,与NCBI上山羊mRNA序列相同;蛋白预测分析结果显示:黔北麻羊TIMP1蛋白的分子式为C_(1020)H_(1581)N_(283)O_(291)S_(19),相对分子质量为23.073 64 ku,等电点为8.62,不稳定系数为64.5;遗传进化树分析得出,与其他9个物种相比较,黔北麻羊TIMP1基因与绵羊和牛的遗传距离最近;qRT-PCR结果显示,垂体、卵巢和输卵管在多羔组中的表达高于单羔组(P0.01)。本研究揭示了TIMP1基因在单、多羔黔北麻羊5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性,对TIMP1基因的T-克隆和蛋白的结构功能预测也丰富了相关研究数据,为进一步探索黔北麻羊产羔性状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RT-PCR的方法对贵州黑山羊LYRM1基因进行了克隆,并对该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的方法检测LYRM1基因在贵州黑山羊不同组织中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及在不同月龄的时序表达。结果:黑山羊LYRM1基因的编码区全长369 bp,编码122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分子质量为14.4 kDa,理论等电点为9.73,不稳定系数为49.48,为不稳定蛋白;与GenBank数据库中提供的山羊LYRM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匹配度为99%,存在2个碱基的突变,分别为第177位和242位;通过LYRM1基因系统进化树得知,黑山羊与牛的进化距离较近,与斑马鱼进化距离较远。qRT-PCR结果显示LYRM1基因在贵州黑山羊7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脂肪组织的表达量最高,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最低;时序表达结果表明,LYRM1基因在黑山羊脂肪组织的整体表达趋势为先增加再减少,6月龄的表达量最高,7日龄最低。本试验成功克隆了黑山羊LYRM1基因编码区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且检测了其在黑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脂肪组织中的时序表达,为深入研究LYRM1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利用qPCR技术对热休克同源蛋白(HSC70)、热休克蛋白70.1(HSP70.1)和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基因在乐至黑山羊和藏山羊五个组织样中的表达量进行研究,以探讨热休克蛋白家族70 (HSP70)与山羊生态适应性的关系.结果表明,HSC70mRNA在藏山羊心脏中的表达量是乐至黑山羊中的4.5倍(P<0.05),但在脑垂体中乐至黑山羊的表达量是藏山羊的3.7倍(P<0.05),在卵巢、肝脏和子宫中两品种间无显著差异;HSF1 mRNA在藏山羊卵巢、心脏中的表达量分别是乐至黑山羊的7.9倍和3.1倍(P<0.05),在肝脏和子宫中乐至黑山羊的表达量却分别是藏山羊的6.3倍和10.4倍(P<0.05);HSP70.1 mRNA在乐至黑山羊脑垂体中的表达量是藏山羊的6.8倍(P<0.05).说明HSC70、HSP70.1和HSF1基因的表达与山羊的生活环境及饲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试验旨在克隆多浪羊神经元正五聚体蛋白1(neuronal pentraxin 1,NPTX1)基因CDS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NPTX1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并研究其在多浪羊初情期启动过程中性腺轴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采集初情期前、初情期、初情期后健康雌性多浪羊的下丘脑、垂体、输卵管、卵巢、子宫组织,提取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以初情期前下丘脑cDNA为模板,PCR扩增多浪羊NPTX1基因并克隆测序,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NPTX1基因在多浪羊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输卵管5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克隆得到NPTX1基因长1 576 bp,其中CDS区序列为1 299 bp,与GenBank上预测的绵羊mRNA序列(登录号:XM_005683183.3)相似性达99.85%。系统进化树分析得出,多浪羊NPTX1基因与绵羊的遗传距离最近,与鸡的遗传距离最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NPTX1蛋白为不稳定的亲水性酸性蛋白,具有1个信号肽,属于分泌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占比分别为41.90%和40.73%,与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探讨经SSH筛选的蒙古羊繁殖差异基因BMP6对蒙古羊双羔性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检测了单、双羔蒙古羊发情第0、5、10、15天时卵巢组织中BMP6基因的表达水平,比较了BMP6基因在蒙古羊单、双羔群体中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一个发情周期中,单羔组和双羔组蒙古羊卵巢组织中BMP6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趋势相似:发情第0天表达量最低,发情第10天时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双羔组发情第0天和第10天的BMP6基因mRNA表达量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相应时期的单羔组。综上提示,BMP6基因是影响蒙古羊双羔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