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大豆黄酮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黄酮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能够促生长、提高泌乳量、改善乳成分,提高其营养价值、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改善山羊绒毛质量等。作者综述了大豆黄酮的提取、来源、吸收、代谢及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为大豆黄酮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米曲霉提取物对瘤胃生态及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是FAO/WHO公认安全的食品级菌种,其发酵提取物艾美福(Amaferm)通过刺激纤维素分解菌的生长,提高纤维素酶的产量,提高饲草中纤维的消化率,改善反刍动物瘤胃生理功能,稳定瘤胃pH值,从而达到降低奶牛代谢疾病,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及体况,显著提高奶牛抗热应激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精粗比对反刍动物采食行为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的精粗料比例是科学饲养反刍动物的基础,合理的精料投入及其与粗饲料的配比对优化反刍动物瘤胃环境具有潜在的益处。国内外学者对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规律及影响因素作了不同侧面的研究,在我国现有饲草饲料条件下,既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又能改善动物产品质量,己成为目前我国反刍动物养殖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不同精粗比对反刍动物消化代谢有重要影响,适宜的精粗比对高效利用饲料、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日粮中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营养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是反刍动物日粮中重要的能量组成部分,其在日粮中的含量对反刍动物采食、生产性能、瘤胃发酵、营养物质消化和生理代谢等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就NFC对反刍动物采食量和生产性能、瘤胃代谢和营养素利用、机体健康和代谢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NFC及其科学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6,(4):134-137
传统上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的方法很多,但多数是评定配合饲料或者粗饲料。现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精料的添加量日益重要,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有必要对精料的营养价值进行准确评定。近年来,通过消化代谢试验结合替代法评定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的报道越来越多,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模型的应用,使得一些无法直接评定的肉羊精料的评定方法有了新的方向。文章综述了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主要方法以及替代法评定反刍动物精料营养价值和预测模型应用于反刍动物精料原料的可实行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高能饲草加工技术为奶牛等草食家畜养殖者带来了福音,开辟了比天然草原更为广阔的“第二草原”。高能饲草生产技术以玉米秸、稻草、麦秸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从反刍动物消化生理、秸秆消化机理等研究人手,采用创新的加工新工艺.超大幅度的消除秸秆的消化障碍,全面释放秸秆的内在能量,使秸秆的营养价值得到大幅度提高,为世界提供了一项把不易消化、难以下咽、营养价值低的秸秆类植物加工成柔软的、适口性好、能量营养价值很高的牛、羊、鹿饲料的新技术。该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秸秆作为粗饲料消化率低和适口性差的问题。经用户使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的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善反刍动物瘤胃及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畜舍环境。主要对微生态制剂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情况作一介绍,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日粮脂肪(酸)是反刍动物重要的营养素之一,与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动物脂肪产品品质及脂肪酸组成密切相关,如何调控反刍动物脂肪代谢过程,改善脂肪产品品质是反刍动物脂类营养研究的热点。作者对2010年反刍动物脂类营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脂肪酸瘤胃代谢调控、瘤胃后供给脂肪酸代谢及需要量、日粮脂肪(酸)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及产品脂肪组成的调控作用和过瘤胃保护脂肪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饲用功能性寡糖在动物体内消化代谢的途径,从改善动物消化道菌群结构、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消化道发育、增强动物消化吸收能力四个方面综述了有关饲用功能性寡糖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浅谈了饲用功能性寡糖在家禽、猪、反刍动物、水产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饲用功能性寡糖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以期为饲用功能性寡糖的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一种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在脂类代谢中发挥关键作用,广泛存在于海洋微生物与藻类中。DHA有抗癌、抗肿瘤、抗炎、改善脑细胞和视力发育、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功能,并在动物生产中应用广泛。本文主要综述了DHA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瘤胃发酵、脂肪代谢等方面的影响,为DHA在反刍动物营养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7~2008年国际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Ⅴ.脂肪(酸)营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反刍动物产品如牛奶,牛、羊肉等,是人类重要的膳食组成,其脂肪品质及脂肪酸组成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如何合理调控反刍动物脂肪代谢过程,优化饲养模式,改善产品脂肪品质是反刍动物脂类营养研究的关键问题。作者对2007~2008年反刍动物脂类营养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国内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脂肪酸代谢通路的研究、补充脂肪(脂肪酸)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及产品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和瘤胃惰性脂肪的应用研究。而国外反刍动物营养脂类研究中除了上述3点外还对乳腺脂肪酸代谢调控和瘤胃后脂肪酸消化、吸收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青南牧区家庭牧场圈窝燕麦饲草生产技术及其推广前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实施青南牧区家庭牧场圈窝燕麦饲草生产技术项目,在果洛州玛沁县和达日县引种一年生燕麦的试验观察表明:适宜在青南牧区种植推广的燕麦品种有芬兰YAT、挪威LENA、英国MELYS和青海444、选18、巴燕5号、青永久473、青永久001等。圈窝燕麦饲草产量:玛沁县鲜草产量108939-164848kg/hm^2,青干草产量22959-32640kg/hm^2(引进国外品种);达日县鲜草产量71775-77505kg/hm^2,青干草产量11850-12825kg/hm^2。提出了家庭牧场圈窝燕麦饲草的生产技术(选种、栽培、刈害、贮存、补饲等),并就圈窝燕麦饲草的生产效益及推广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王跃先  朱慧媛 《饲料研究》2023,(17):177-181
微贮饲料是指在微生物的介入下稳定储存并减少营养物质流失的饲料。与传统饲料相比,微贮饲料的优点在于易于贮存、适口性好和营养价值高,可以改善动物的肠道健康,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文章简述了微贮饲料的定义与分类,探讨了微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因素及微贮饲料在反刍动物养殖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为微贮饲料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胍基乙酸是动物体内肌酸合成的唯一前体物质,属于氨基酸类似物。胍基乙酸能够促进瘤胃微生物生长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提高日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促进机体内氮沉积;另外胍基乙酸能够提高肌酸供应,促进生长激素分泌,节约精氨酸。因此,胍基乙酸在改善肉品质、体脂分配和增重性能方面效果优良。本文综述了胍基乙酸对反刍动物消化代谢、增重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以期在反刍动物生产实践中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碳水化合物是反刍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在维持动物生长发育、机体代谢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碳水化合物降解生成的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和小肠葡萄糖是反刍动物的主要供能形式,淀粉在小肠降解生成葡萄糖的供能效率显著优于瘤胃发酵生成挥发性脂肪酸,理论上将部分在瘤胃中降解的淀粉转移到小肠消化可有效改善能量利用效率,并降低瘤胃酸中毒的风险。文章主要以本课题组近年的研究进展为基础,并参考部分相关研究成果,从碳水化合物与瘤胃代谢调控、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小肠碳水化合物高效利用、奶牛围产期葡萄糖营养平衡,以及基于CNCPS和CPM-Dairy的中国饲料数据库建设等5个方面论述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高效利用的综合调控技术,以期为提高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利用效率、改善动物健康和促进畜牧业高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寒地区的优质饲草——燕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麦是一种优良的草料兼用作物,产量高,一般每667m2产籽实150~200 kg,而青饲料每667m2产量为2500~3000kg,燕麦籽实含有大量易消化和高热量的营养物质,富含蛋白质,一般含量为10%~14%,是各类家畜特别是马、牛、羊的良好精料,营养价值超过大麦.燕麦的青刈茎叶较其他麦类作物茎叶更富于营养,嫩而多汁,青饲或调制干草均适宜.燕麦作为饲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易消化,因而深受农牧群众的欢迎,已成为青海省农牧区枯草季节重要的饲草来源.在青海省牧区大量种植,是建立人工草地主要栽培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硒在反刍动物体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维持反刍动物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以及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本文综述了硒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生产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旨在为硒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反刍动物消化道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将饲粮中的营养物质分解成微生物蛋白以及挥发性脂肪酸,为机体提供营养和能量。动物消化道中的微生物变化可以反映机体生理状态的变化,为一些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合理有效地调控反刍动物消化道微生物有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进而调控机体生长代谢,最终提高其生产性能。本文主要归纳了反刍动物消化道微生物的功能及其影响因素,重点阐述了微生物的调控技术,为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2-羟基-4-甲硫基丁酸异丙酯(HMBi)是一种蛋氨酸源。在反刍动物生产,尤其是奶牛产业中广泛地应用HMBi作为Met添加剂。本文主要综述了HMBi在反刍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作用机制以及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作用,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体外产气法在动物营养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生产中饲料营养价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及畜产品的品质,实验室常用体外法来评价和估测饲料降解率。体外法主要通过测定底物如饲料降解后的残余量和发酵产物生成量(微生物数量、挥发性脂肪酸)或气体的产量来评价饲料营养价值。体外产气法是基于瘤胃发酵与产气高度相关的一种瘤胃体外模拟技术,该法具有简便、经济、快速、费用低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外多用于评价反刍动物饲草的饲用价值。作者主要综述了体外产气法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及体外产气法中较为经典的发酵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