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HI意为奶牛群改良计划,又称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是通过测试奶牛的奶产量、乳成分(乳脂、乳蛋白等)、体细胞数等20多项数据并收集牛群有关资料,经分析后形成反映牧场配种、繁殖、饲养、疾病、生产性能等信息的检测报告。我国于1993年开始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随后农业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推广DHI测定技术。20多年以来,我国的DHI测定工作取得了一些进步,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奶业协会在近日举办的"2016全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年会"上称,我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项目自2008年正式实施9年来,参测奶牛场从337个增加到目前的1292个,测定牛数从11.5万头增加到78.9万头。据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承介绍,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已成为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主要是通过收集牛群饲养管理、繁殖配种、乳房保健及疾病防治等资料,测定奶牛产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分析近交及环境因素对中国荷斯坦奶牛初配日龄(产后首配天数)、初次配妊日龄(产后配妊天数)、配妊次数等繁殖性能的影响。选用山东省某牧场3 185头中国荷斯坦奶牛10 925条繁殖记录,通过SAS8.2软件中GLM过程,应用固定模型对青年牛及经产牛繁殖性能进行最小二乘分析及Duncan's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近交对青年牛配妊次数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初配日龄、初次配妊日龄的影响不显著(P0.05);出生季节、配种年度、配种季节、与配公牛等环境因素对青年牛繁殖性能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近交对经产牛产后配妊天数、配妊次数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产后首配天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胎次、产犊季节、配种年度、配种员、产奶水平、与配公牛等环境因素对经产牛繁殖性能均有显著(P0.05),极显著(P0.01)影响。通过制定合理的选配方案,避免近交,并结合牧场饲养管理,可有效提高奶牛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4.
DHI-牧场管理的有效工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HI(Dairy Herd Impmvement,奶牛群改良)奶牛性能测定体系,是通过测试奶牛的奶产量、乳成分(乳脂、乳蛋白等)、体细胞数并收集牛群有关资料,经分析后形成反映牧场配种、繁殖、饲养、疾病、生产性能等信息检测报告。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科学高效地指导牧场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5.
奶牛育种是奶牛场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工作,更是一项需长期坚持的工作,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是奶牛育种工作的基础。本文对河北省近五年(2015-2019年)DHI参测场的牛群生产性能测定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牛群参测规模、日产奶量、305d产奶量、乳蛋白率都有较明显的提升,生产性能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09-2022年湖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发现14年间湖南DHI参测规模不断扩大,参测牛群生产性能稳步提升,日产奶量、乳成分、体细胞数、尿素氮等生产性能指标明显改善。与2009年相比,2022年奶牛日产奶量提高了95.42%,乳脂率提高了0.22个百分点,乳蛋白率提高了0.14个百分点,干物质含量较2015年增加了0.23个百分点,奶牛群体改良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DHI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意为奶牛群改良计划,又称奶牛记录体系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是通过测试奶牛的奶产量、乳成分(乳脂、乳蛋白等)、体细胞数等二十多项数据并收集牛群有关资料,经分析后形成反映牧场配种、繁殖、饲养、疾病、生产性能等信息的检测报告[1]。我国DHI系统起步比较晚,1993年通过中国-加拿大奶牛综合育种项目介绍到中国,1995年开始全面实施,1998年在上海、杭州、西安及北京建立了牛奶监测中心实验室。随着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的不断建立、完善和推广应用,DHI逐渐被广大奶农认可接受。通过在全国推广DHI测试体系,结合后裔鉴定技术,可以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奶牛群改良计划,也称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是对奶牛泌乳性能及乳成分的测定,简称为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首先需要收集奶牛系谱、胎次、产犊日期、干奶日期、淘汰日期等牛群饲养管理的基础数据,其次是每月采集一次泌乳牛个体奶样,通过测定中心的检测,获得牛奶的乳成分、体细胞数等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统一整理分析,形成DHI报告。测定报告反映了牛只及牛群配种繁殖、生产性能、饲养管理、乳房保健及疾病防治等信息。  相似文献   

9.
本文收集广东省某一DHI参测规模化奶牛场2021年1-12月份的测定数据及牛群的基础资料,运用CNDHI和Excel软件对该场全年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乳尿素氮、体细胞数、胎次及泌乳天数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场2021年乳脂率、脂蛋比、乳尿素氮指标整体偏低;SCC>50万/mL的牛数有下降趋势;而头胎奶牛及泌乳天数在200d以上牛数占比偏高。由此可见,奶牛场正确解读DHI报告并将其应用于牧场生产有利于及早发现牧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及时改善该牧场日粮结构、环境卫生、牛群结构以及繁殖状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牧场生产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应用DHI技术做好奶牛选种选配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是指奶牛群改良,也称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DHI工作的实施过程是对泌乳牛定期(通常为1个月)进行一次产奶量记录和奶样的测定分析,同时收集牛群饲养管理与奶牛品种登记资料,依据这些资料和数据,通过专用的分析软件进行系统加工处理,产生一系列反映牛场奶牛配种、繁殖、饲养、疾病、生产管理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的信息报表,  相似文献   

11.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能够为牛群营养和遗传水平提供数据基础,本研究利用2020年6月-2021年5月北京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DHI中心)参测牧场数据来分析月度、季节、日产奶量、胎次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奶量和乳成分的月度结果整体变化比较稳定,而受季节、日产奶量和胎次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三石 《中国畜牧业》2009,(15):20-22
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即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也称牛群改良,是一套完整的奶牛生产性能记录和管理体系,是一个实实在在通过度量和分析解决奶牛生产实际问题的方法,其目的是提高牛群的整体素质和生产水平,使用方法是从群体着眼,针对个体解决存在的问题。目前,DHI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应用,对我国奶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受胎率是衡量奶牛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 ,也是影响奶牛业经济效益的直接因素。为了解在我省高原气候条件和自然状态下 ,胎次和配种月份对荷斯坦奶牛受胎率的影响规律 ,笔者根据西宁某奶牛场多年的生产记录作了此项研究 ,以便为生产单位合理组织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西宁某奶牛场 1993年至 2 0 0 0年奶牛的配种、产犊记录。1.2 方法根据配种、产犊记录 ,首先按胎次统计出参配牛头数、情期数、妊娠头数 ,计算出牛群的第一情期受胎率和平均受胎率 ;再按配种月份统计出参配牛头数、妊娠头数、情期数 ,计算出牛群的平均受胎率…  相似文献   

14.
2014年,河北省参加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的牛场共210个,共计10.12万头奶牛,全省越来越多的规模化牧场开始积极参测,但对于DHI的认识仍比较肤浅,对于DHI技术的要领尚未正确理解与掌握。本文具体阐述了DHI技术对定州某奶牛场精细化管理的指导作用,并通过此例对奶牛养殖户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为DHI技术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DH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是奶牛场管理和育种工作的基础。DHI报告能准确地反映牛群的实际情况.通过DHI生产性能测定给奶牛场提供有用信息,这其中包括牛群的配种、牛群的结构、牛群健康状况、体细胞数、乳脂率、乳蛋白等等,根据DHI报告分析奶牛场存在的问题.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在太原市奶牛场的应用情况及其对产奶量的影响,本研究对2020年11月份太原市8个规模牧场的3188头DHI参测牛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泌乳牛的平均日单产为27.39kg、乳脂率为3.67%、乳蛋白率为3.59%、体细胞数为22.53万/mL、...  相似文献   

17.
旨在响应国家对奶业提出的种业振兴要求,进一步了解我国规模奶牛养殖场繁殖育种现状。本文对我国22个省(市)320个规模奶牛养殖场奶牛品种及来源、冻精使用情况、奶牛利用胎次、关键繁育性能情况、繁殖类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情况、繁育技术的应用情况和相关技术人员从业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多维度分析。调研分析表明:当前我国规模奶牛场以饲养荷斯坦奶牛为主,饲养乳肉兼用牛品种的牧场数量稍有提升,国内奶牛来源以自繁自育为主,进口遗传物质的市场占比远高于国产遗传物质,国内奶牛场胚胎移植技术使用仍不广泛;较大比例的牧场通过科学规范地利用奶牛繁育技术,提高奶牛场繁殖工作效率;繁殖疾病是影响牧场收益和导致奶牛高死淘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奶牛场中配种相关从业人员4/5以上为专职配种员,是除了场长之外工资最高的一个工种。根据调研结果,建议行业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奶牛养殖业需求的良种选育和评价标准,提升民族自主育种能力;加强奶牛场的细节管理,提高繁殖水平,降低繁殖类疾病的发病率;重视人才培养,打造奶业繁殖技术高质量人才队伍,助力我国奶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种业振兴。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省昆明市某牧场2018年1—12月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为基础,统计平均胎次、泌乳天数、305 天产奶量、体细胞数、乳脂率、乳蛋白率、产奶高峰日、高峰奶量等指标,将其与DHI指标标准范围进行比较,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该牧场平均胎次为2.43,泌乳天数为166 天,305 天产奶量为9 169 kg,体细胞数为24 万个/mL,乳脂率为3.78%,乳蛋白率为3.27%,高峰奶量为40.3 kg,产奶高峰日在73.2 天。结果表明,该牧场的牛群结构相对合理,配种繁殖性能正常,但存在隐性乳房炎,高峰日过长等问题。建议应该加强育成牛、干奶期、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降低乳房炎发生率,缩短高峰日时间。  相似文献   

19.
旨在研究母牛初次配种妊娠月龄(age at first pregnancy,AFP)对其泌乳性能和主要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我国北方地区2个规模化奶牛场13 927头荷斯坦母牛(A牧场8 091头,B牧场5 836头)的生产数据为基础,统计了母牛AFP、头胎和二胎的产奶量、产后首次发情时间、首次配种时间和首次受孕时间,然后将母牛根据AFP的早晚(12~19月龄)分为8组,对各试验组母牛的头胎和二胎产奶量和主要繁殖性能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个规模化奶牛场荷斯坦青年牛AFP以13和14月龄为主(总占比70.1%);2)AFP可显著影响荷斯坦青年牛头胎和二胎的305 d产奶量(P<0.05),其中AFP为14月龄时A牧场头胎和二胎305 d产奶量均最高,分别为15 102和15 534 kg;3)AFP可显著影响荷斯坦青年牛头胎和二胎产后首次发情时间和受孕时间(P<0.05),AFP为14月龄时头胎产后首次发情和受孕情况最优;4)对于产后首配时间,除A牧场头胎AFP为16月龄时产后首次配种时间显著高于AFP为17月龄时(P<0.05)外,其余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并且各组间配种时间相差≤ 5 d;5)通过对A牧场在场牛(2 703头)与淘汰牛(660头)的AFP记录数据分析发现,在场牛的AFP为14.52月龄,显著高于淘汰牛的AFP(P<0.05)。因此,在北方地区现有的生产管理水平下,14月龄可能是荷斯坦青年牛最适宜的初次配种妊娠月龄,这对我国规模化奶牛场选择荷斯坦青年牛适宜的初次配种月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奶业发达国家主要通过DHI进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这是奶牛业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也是群体改良的最基础的工作。DHI已成为奶牛群体改良科学化、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以德国为例:在德国DHI的数据处理中心(VIT)管理着25000个奶牛场,记录了170万头的产奶记录:对18600个奶牛群的130万头奶牛进行注册登记.对35000个奶牛群的200万头奶牛的首次人工授精进行记录:VIT还在2250个肉牛群对31700头肉牛开展注册工作.从事近80000匹马的育种.开发了牧场管理软件.全方位服务于农场和企业。由于VIT是中立方,以第三方身份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定期对奶牛(包括对共牛女儿)的生产性能的测定,出具真实数据(DHI)报告;公牛站通过后裔测定的数据分析结果,筛选出最优秀的公牛.用于生产;VIT出具的数据报告也是乳品厂收购鲜奶的依据.这样确保了基础数据的客观、公正.使牧场、乳品厂、公牛站各方利益得到了保护,保证了整个行业和谐健康稳定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