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不同方式添加微生态制剂对雏鸡增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抗生素在防制畜禽疾病,促进动物生长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不仅造成抗生素在畜产品中残留,而且还使致病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给人类安全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威胁.有益微生物的研制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其具有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调节机体免疫和促进畜禽生长等多方面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有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及不产生耐药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是畜禽养殖大国,也是兽用抗生素生产和使用大国。兽用抗生素在防治动物疾病、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畜禽产品有效供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抗生素滥用引发了药物残留、细菌耐药性等问题,严重威胁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给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威胁。基于此,2017年9月农业农村部出台了《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发起"科  相似文献   

3.
正微生态制剂是利用动物体内或养殖中的有益微生物,通过特殊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它是一类能有效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的饲料添加剂。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和滥用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抗生素在畜产品中的残留是饲用抗生素应用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它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和风味。欧盟禁止使用抗生素,现在多数畜禽养殖户选用抗菌肽、酶制剂类、微生态类、酸化剂、酵母类、核苷酸类等产品来替代抗生素。在畜禽养殖  相似文献   

4.
目前,制约我国畜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是药物残留,一些饲料企业和养殖企业违法使用激素类和镇静类药物严重地影响养殖业的安全生产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妨碍了养殖产品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开拓.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和应用,解决了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添加剂造成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以及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能促进动物胃肠道正常微生物区系的建立,增强畜禽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生长,提高畜禽日增重,改善畜产品的质量,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饲料工业中广泛应用的饲料添加剂(如抗生素、激素等)大多属于化学合成类,这类添加剂在提高畜禽的养殖效益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和激素类物质会破坏自然环境中微生物间的生态平衡.同时,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在体内的残留使畜禽产品品质下降,影响人类的健康.而且药物残留使畜产品无法通过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严重影响了我国畜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物演变认识的不断提高,抗生素对人类的危害日益明确,滥用抗生素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已是不争的事实.欧盟等发达国家对抗生素的限制使用和对畜产品检测标准逐步提高,禁用抗生素的呼声响彻世界各地,也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在畜牧业生产中,随着细菌素的出现和研究的深入,细菌素取代抗生素逐渐成为可能,以保证畜禽健康和畜产品安全和养殖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7.
一 畜禽养殖环节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1畜禽养殖环境污染是导致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隐患 (1)工业“三废”污染畜禽产品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通过呼吸、进食或饮水蓄积在动物体内会造成畜禽在生长中畜体的污染,从而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如部分畜禽养殖场选址不合理,附近建有厂矿、化工企业、屠宰厂,其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中含有的病菌,直接威胁畜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畜牧业生产中细菌素取代抗生素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物演变认识的提高,滥用抗生素会对人类造成危害已是不争的事实.欧盟等发达国家对抗生素使用的限制及其对畜产品检测标准的逐步提高,使得禁用抗生素的呼声响彻世界各地,从而也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在畜牧业生产中,随着细菌素的出现和研究的深入,细菌素取代抗生素逐渐成为可能,使畜禽健康和畜产品安全以及养殖生态环境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畜禽养殖过程中违法使用"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苏丹红、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引起消费者的恐慌,畜产品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要确保畜产品安全,最主要的是规范畜禽养殖投入品的管理与使用,严格控制畜产品中兽药残留超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通过强化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内在的管理以及检测与行业的规划引导、监测监管,可以确保上市畜产品无公害底线和优质畜产品高价激励,并形成良好氛围与常态化管理,并由此促进广大养殖场户等从业人员自觉控制养殖污染,完善设施改造管理,营造养殖舒适环境,保证饲料安全供给,进一步促进畜禽疫病控制,形成良性循环。一、畜产品质量安全与养殖污染的影响因素1.多因素制约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养殖业污染监管效率。在鼓励发展畜禽养殖、开办乡镇屠宰场、开办  相似文献   

11.
在畜禽养殖生产中,人们经常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激素和化学合成药物等,但这些物质的长期使用,易引起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和畜产品药物残留等问题,对人类健康不利;而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畜禽生长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实行畜禽从饲养到屠宰全程监管,对提升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养殖场监管(1)加强"瘦肉精"监管,加大监测力度,切实抓好生猪、肉牛、肉羊养殖和出售环节"瘦肉精"监测,实行规模养殖场逐户逐圈认真检查。坚决打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严防残留超标的畜产品流入市场。(2)强化畜禽养殖环节监管,进一步加大对规模畜禽养殖  相似文献   

13.
张长锋 《中国猪业》2012,7(7):56-59
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令人担忧。笔者认为畜禽饲养环境恶劣、饲料品质不良、不规范使用兽药、非法使用违禁药品、畜禽疫病、养殖方式落后和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等是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建议从养殖场选址、大力推进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强化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加强认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提高国民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等方面来破解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饲料卫生与安全,不仅对动物健康及正常生长、畜产品食用、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关呼着人体健康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要从多方面着手预防和消除饲料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和其他因素,提高饲料的卫生质量和安全因素,改善畜禽养殖条件,提高动物机体抗病力,降低饲料成本,使畜产品更加安全无害,为养殖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我国每年用于畜牧业的抗生素为6000t左右,仅沙星类药物在全国就有1000多个生产厂家,其产量的50%被掺入饲料或肥料中,用于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农业,以促进动植物生长,提高生长速度与产量。尤其是在规模化畜禽养殖生产中抗生素常作为抗菌助长剂添加到饲料中,意在控制畜禽疾病的发生,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饲养经济效益。据调查,一个年出栏1万头育肥猪的猪场,每年使用的抗生素可达2t(吨)~3t。而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正是导致畜禽的微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因素,这是由于:(1)抗生素会催毁畜禽肌体所拥有的正常微生物屏障,使那些原来被正常菌群屏障所抑制的内源性病原菌或外源性病原菌得以大量生长繁殖,造成畜禽正常微生物群微生态平衡的破坏。(2)促进耐药性菌株的增加。由于畜禽肌体长期应用抗生素,在消灭敏感菌株的同时,可以通过突变和选择等机制促进正常微生物群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制造出任何抗生素都无法消灭的"超级细菌"。郭云昌等(2005)从我国8省市市售鸡肉中分离到的51株沙门氏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及多重耐药谱分析,其结果表明,所分离的51株沙门氏菌均为多重耐药株,至少对3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特别是51株沙门氏菌对万古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均具有耐药性,提示我国畜牧养殖业在使用抗生素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同时,在畜禽饲料、饮水中长期加入抗生素,不仅使消化道的耐药性细菌逐渐增加,甚至大部分肠道菌都可能获得耐药性,严重破坏微生态平衡,而且还可能引发严重的流行病,甚至发生公共卫生问题。专家强调指出,微生态平衡是指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动态的生理性相对均衡和稳定的组合状态。微生态平衡是微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从微生物与宿主统一体的观点出发,探讨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宿主、微生物和宿主与外环境的生态平衡问题。畜禽微生态平衡直接关系到畜禽的健康,正确认识微生态平衡、了解、寻找微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采取科学破解微生态平衡失调的防治措施,才能建立和重新恢复微生态平衡,以保障畜禽的健康养殖。在养殖业中提倡和运用微生态平衡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在畜禽规模养殖生产中应用,来促进畜禽的健康养殖和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已成为我国畜禽规模化养殖的发展趋势和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6.
饲用抗生素对畜禽养殖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抗生素的使用过度带来了细菌耐药性、畜产品过量残留、间接威胁人类健康等不良后果。自2020年农业农村部194号公告正式实施,饲用促生长抗生素添加剂被全面禁止,无抗养殖成为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大趋势,抗生素替代物研究及应用成为行业热点。抗生素替代物主要通过竞争性抑制、阻碍黏附、特异性消除致病菌及提高宿主免疫力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综述了7种抗生素替代物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结合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为开发绿色、安全、无污染、无残留的抗生素替代物提供理论参考,以期推动我国饲料添加剂和健康养殖发展。  相似文献   

17.
畜禽养殖档案记录了养殖场畜禽生产的实际情况,对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规范养殖生产经营、提高畜产品质量、落实畜产品质量责任追究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就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 1 畜禽养殖档案管理基本情况 由于安阳县东西狭长的县域特点,养殖场(户)又主要分布在乡村,极为分散,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力量薄弱等原因,作为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手段的畜禽养殖档案普及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切实加强泸西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高监管效率,有效规范养殖行为,促进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多年来泸西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与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现对畜禽规模养殖场的动物防疫与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探讨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农业厅近日传来消息,江西通过建立畜禽养殖档案,全面规范畜禽养殖行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和公共卫生安全。据了解,畜禽养殖档案主要包括养殖场登记备案、生产记录、饲料购进和使用记录、兽药购进和使用记录、防疫等12项内容。畜禽养殖档案的建立,对畜禽养殖场户规范管理、落实畜产品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完善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可追  相似文献   

20.
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安全越来越重视,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受到畜禽的养殖、屠宰加工、运输、储藏等全过程的影响,其中饲料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所谓饲料安全,通常是指饲料产品(包括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中不含有对饲养动物的健康造成实际危害,而且不会在畜产品中残留、蓄积和转移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饲料产品以及利用饲料产品生产的畜产品,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