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宜香9号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以自育重穗型恢复系宜恢9号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香型杂交水稻。2003—2004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667m^2产8.779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2.19%。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667m^2产8.175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3.09%。  相似文献   

2.
优质香型杂交水稻宜香9号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香9号是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用自育香型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恢复系宜恢9号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新组合。2003年参加全国南方稻区区试长江上游中籼迟熟高产组试验,平均亩产量581.2 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2004年续试,平均亩产589.3 kg,  相似文献   

3.
宜香937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优质香型不育系宜香1A和自育高配合力恢复系绵恢9937杂交配组而成的中早熟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04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5个试点平均667m2产519.6kg,比对照特优63增产1.1%;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4个试点平均667m^2产482.6kg,比对照特优63增产1.9%;2005年早稻生产试验平均667m^2产471.5kg,比对照特优63增产3.9%。  相似文献   

4.
宜香10号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用自育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与自育重穗优质恢复系宜恢10号作父本组配而成,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2002年获四川省第三届"稻香杯"优质米奖,米质全部指标达国颁二级标准。2003年申请国家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00776E),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  相似文献   

5.
高产优质杂交香稻宜香9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香9号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研究室用自育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与自育亚种间重穗型优质恢复系宜恢9号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香型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08。适宜我国南方稻区的平坝、丘陵区及汕优63种植的地方种植。  相似文献   

6.
香型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宜香229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香2292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优质恢复系宜恢2292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香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香味浓、品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株叶型适中等特点,适宜我国南方稻区种植.2002年荣获四川省第三届"稻香杯"优质米称号,2003年申请国家品种权(公告号:CNA000778E),2004年通过国家和江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宜香2308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与自育优质恢复系宜恢2308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香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不育系宜香1A是用D44A作母本,宜香1B作父本,经多年连续回交转育而成;其保持系宜香1B由长江流域的优质保持系D44B与云南地方浓香型粳糯稻材料经辐射育成的浓香型粳糯稻N542杂交育成.该品种2004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是一个具有浓郁爆米花香、品质优、产量较高、适应性广的新组合.  相似文献   

8.
谢建华  李健  马会泽  张茂哲  罗方龙 《种子》2007,26(9):109-110
宜香1313系四川宜宾市农科所采用优质香型不育系宜香1A与宜恢1313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迟熟杂交中稻新组合。2002年参加四川省宜宾市优质稻新组合展示,平均单产642.5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6.8%,获展示组第1名;2003~2004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均单产555.56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5.73%;2  相似文献   

9.
<正>宜香4245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用自育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恢复系宜恢4245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香型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9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09004)。宜香4245是宜字头公司独家开发的优质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12008)。该品种具有产量高、抗性好等特点,米质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已成为榕江县农业主管部门指定的水稻粮食增产工程和  相似文献   

10.
宜香4106是宜宾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与自育优质重穗型恢复系宜恢4106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优质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06079)。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科技厅委托云南省丽江市科技局、农业局,邀请福建省农业厅、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四川省农科院水稻所、云南省丽江市农技推广总站及永胜县农业局等同行专家,于2003年9月2对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香型超级优质三系杂交稻宜香1577,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涛源西村3组农户朱杨德种植的867m2田进行现场实割验收。验收结果,宜香1577每667m2干谷产量1121.22kg,创我国香型超级优质三系杂交稻单产最高纪录。宜香1577已通过国家审定和南方稻区12个省审定。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稳定性好、适应性广,产量比当前主推的杂交稻品种高5%~10%,…  相似文献   

12.
秦代锦  龚桥 《种子》2006,25(10):90-90,98
川香优2号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自选优质香型不育系川香29A为母本,自育优质强恢复系成恢177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优质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授权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生产经营。该品种于200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3051)。2002年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AN2002030.5)。  相似文献   

13.
优质高产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宜香229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香2292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优质恢复系宜恢2292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香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其农艺性状优、香味浓、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广。2002年荣获四川省第三届“稻香杯”优质米称号,2004年通过国家和江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4.
宜香2292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优质恢复系宜恢2292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香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其农艺性状优、香味浓、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2002年荣获四川省第三届“稻香杯”优质米称号,2004年通过国家和江西省品种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运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临青 1 号是由临沧市种子管理站和四川农业大学以自育系 XL8242 为母本、自育系 XL1449 为父本杂交选育的青贮玉米单交种。2021-2022 年在云南省开展多点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 年区域试验每 667m2 平均产量(干重)1520.5kg,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干重)1493.3kg,高抗灰斑病、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抗茎腐病,中抗南方锈病、普通锈病。2023 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玉米 2023162 号。阐述了临青 1 号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为青贮玉米的选育和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种子》2006,(2)
中优448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引进质不育系中9 A与自育广亲和恢复系成恢448组配而成的优质早熟高产杂交稻新组合。2003年已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国审稻:2003061。1产量表现中优448于2000~2001年参加四川省中籼早熟组区试,平均单产468.6 kg/667 m2,比对照汕窄8号增产11.57%。2001年参加全国南方稻区晚籼优质早熟区试,平均单产501.38 kg/667 m2,比对照汕优64增产5.57%。在川西平原作早熟中稻栽培,一般单产500~550 kg/667 m2。2主要农艺性状该品种在川西平原作中稻栽培全生育期135 d,株高95 cm,穗长23 cm,成穗率65%,穗…  相似文献   

17.
正杂交水稻品种川优8377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用自育不育系川358A与自育恢复系成恢377组配育成,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2012)的国标优质一级米中籼品种。2013年周嘉镇均田村参与杂交水稻良种引进试验示范表现好,2014年在垫江县现代化种业园区平均产量10 311kg/hm~2。2015年在垫江县周嘉镇均田村平均产量达到10 592kg/hm~2的产量,种植实践表现出高产稳  相似文献   

18.
宜香2239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用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优质强恢复系宜恢2239组配而成的高产香型杂交稻新品种.2004—2005年参加四川省区试,表现丰产、稳产、品质优、抗病、适应性好等特点,可广泛适应于我国南方稻区种植。2007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川审稻2007001)。  相似文献   

19.
优质香型杂交稻宜香2084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香2084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用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优质恢复系宜恢2084组配而成的高产香型杂交稻新品种.该组合具有丰产、稳产、品质较优、抗病、适应性好等特点.2004-2005年参加四川省区试籼迟熟B2组试验.  相似文献   

20.
泸糯8号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糯不育系45A与自育糯恢复系07221于2000年配组育成的三系糯质高粱杂交种,表现产量高,抗叶斑病,淀粉含量高,出酒率高。是酿造浓香型、酱香型和小曲酒的优质原料。200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3—2004年参加多点试验;2004年参加生产试验和进行酿酒试验;200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我国南方高粱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