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种子丸粒化技术浅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国内推广应用的种子包衣技术,主要指的是薄膜包衣。而与之相对的还有一种包衣方法,即种子丸粒化。丸粒化种子与膜衣种子相比,在原理、工艺、质量要求等方面有着很大区别。为了加快种子丸粒化技术的应用速度,进一步提高我国种子包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笔者...  相似文献   

2.
种子丸粒化技术在小粒种子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瑛 《中国种业》2020,(11):18-21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种子丸粒化的发展和现状,介绍了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和工艺流程。结合多年试验结果,分析小粒种子丸粒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提出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甜菜丸粒化处理的种子,目前常用的都是单粒种,如BETA356、HX0602;种子丸化材料为惰性填料(黏土等),活性物质(杀菌剂、抗菌剂、杀虫剂),粘合剂(4L肥、菌肥),所以丸粒种子的胚芽和幼苗可以更好地抵抗真菌和病虫危害,特别是抵抗根腐病、甲虫、甜菜潜蝇、叶虱等病虫。但甜菜丸粒化种子的外壳占整个种子重量的70%,外壳厚、光滑,吸水渗透较慢,加之丸粒化种子均为单粒种,  相似文献   

4.
外源激素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和吲哚乙酸(IAA)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mg/LGA3和100mg/LIAA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萌发、株高、生物量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并且GA3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发芽率的促进作用较IAA明显,而IAA对丸粒化披碱草幼苗株高、生物量的促进作用较GA3明显。当GA3浓度大于50mg/L时,对丸粒化披碱草种子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而IAA各浓度均未对种子萌发表现出抑制作用。GA3和IAA处理对丸粒化披碱草幼苗根冠比均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飞播用花棒种子丸粒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瑞凤  阎志宏  王爱勤 《种子》2004,23(9):35-38
针对飞播用种子丸粒化技术的不足,通过对各种原料配比对崩解时间的影响研究,使得处理后的丸粒化种子重量增加到原来的4~6倍,有效解决了种子"穿棉衣"与发芽和破损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种子引发技术对甜菜纸筒育苗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甜菜纸筒育苗出苗质量问题,试验于2011年在黑龙江省农垦九三分局、讷河市、海伦市3个地点进行,以引发技术处理过的甜菜Bastion、Acero两品种的丸粒化种子和普通丸粒化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大棚育苗方法对其出苗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丸粒化种子相比,引发技术处理过的提前2d出苗,提前2d达到发芽峰值,发芽率提高了2.50%~15.00%,日平均发芽率提高了4.48%~74.42%,发芽指数增加1.81%~5.20%。引发技术处理过的甜菜种子出苗快、利于尽快达到苗齐,利于纸筒育苗苗床管理、提高育苗质量。  相似文献   

7.
种子丸粒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论述种子丸粒化技术发展历史、类型及工艺,对国内外丸粒化技术存在的差距作出总结,并对我国种子丸粒化技术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张民  杨阳  伍雨 《中国种业》2021,(5):73-76
我国烟草行业普遍使用引发后丸化种子作为商品性种子,为了探索引发处理、丸化处理和储藏温度对烟草种子生活力的影响,本研究在自然变温、25℃恒中温和4℃低温3种条件下,对未处理、引发、丸化和引发后丸化4种类型种子进行为期2年储藏,然后进行种子萌发和出苗试验。结果表明:自然变温条件下储藏2年后,4种类型种子萌发率几乎均为0;而在25℃恒中温和4℃低温条件下储藏2年,4种类型种子萌发率均超过50%,且2种温度下储藏2年后出苗亦无明显差异。综上所述,引发和丸化处理未显著改变烟草种子的耐储藏性,25℃恒中温和4℃低温下种子生活力下降较缓慢,而自然变温下种子生活力下降较快。  相似文献   

9.
杨健 《种子科技》2007,25(6):38-39
概述了种子包衣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小粒种子的丸粒化包衣所用种衣剂、包衣方法、作用和包衣流程,并预测了小粒种子丸粒化包衣技术在山西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种子抗旱剂对油菜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抗旱剂对油菜种子进行丸粒化处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抗旱剂处理对油菜的生长发育、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使用抗旱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油菜的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构,提高油菜籽产量,尤其对改善丸粒化油菜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和种子活力,增加植株高度以及降低有效分枝点高度均有显著效果,从而为种子抗旱剂的有效利用,实现油菜大面积抗旱保苗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油菜种子丸粒化包衣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针对目前油菜种子丸粒化包衣后发芽率难以保证,油菜生产上各项农业适用新技术难以到位的现状,通过对油菜种子实施丸粒化包衣的试验,研究油菜种子包衣对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幼苗生产状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菜种子丸粒化包衣处理能显著提高田间出苗率;(2)能将各项农业适用新技术应用到位;(3)能提高油菜秧苗素质及后期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丸粒化处理对棉花种子萌发期抗寒性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丸粒化处理对不同品种棉花种子萌发期抗寒性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⑴胚根鲜重及简化活力指数提高;⑵胚根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⑶胚根中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显著降低。试验结果表明,与包衣处理对比,棉花种子丸粒化处理能明显加速种子内的营养物质转化,促进幼苗生长,增强抗寒性。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国外因艺种子综合加工技术服务业发展概况,介绍了种子精选、薄膜、结壳、丸粒化包表、除菌、引发等核心技术以及国外主要的种子技术处理服务公司,为今后我国园艺种子综合加工服务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蔬菜种子活化处理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赤霉素活化处理茄子种子 将茄子种子置于55~60℃的温水中,搅拌至水温30℃,然后浸泡2 h,取出种子稍加风干后置于500ml/kg~1 000 ml/kg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4 h,把种子风干备用或进行丸粒化.此种方法可加快种子萌发,提高种子活力.处理后的种子安全贮藏期为6个月.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测定方法对丸化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粒种子丸粒化(Seedcoating)技术是采用“一心多层”的原理,在高强度粘合剂的作用下,借助无腐蚀、易吸水的填充物,将微肥、杀虫剂、杀菌剂、生长剂等逐步丸粒化于种子表面。它不仅解决了播量大、间苗劳动量大等困难,而且对培育壮苗、防治病虫害等都有显...  相似文献   

16.
在种子丸粒化包衣加工过程中,采用了分层包裹技术的加工工艺,水作为一种特殊的材料,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作为溶剂可以溶解微肥、农药以及黏合剂,另一方面,作为润湿剂可以使种子表面湿润,在加工过程中需不断加水使其他填充材料更容易粘附包裹在种子表面。水的使用量因作物种子及放大倍数的不同差异很大。据测算,在种子丸粒化包衣中,一般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8—1.2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蔬菜种子丸粒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蔬菜种子杂交优势和精密播种技术日益广泛地被采用,种子丸粒化技术在欧美国家得到推广。在英国大约95%的生菜种子是丸粒化的,番茄种子丸粒化程度也达到20%。丸粒化种子外观型状统一,有利于机械化播种。同时由于在丸粒化过程中加入了药剂及生长激素,使得种子发芽率高,出苗整齐,幼苗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18.
种子丸粒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详细介绍了近些年来国内外种子丸粒化的类型、所用的材料以及丸粒化的加工工艺、效应机理和质量标准,同时结合国外现状针对中国种子丸粒化技术成本高、专化性差、工艺落后、环保性差等缺点,提出了中国丸粒化的发展趋势是研发综合性丸化种子、粘合剂的种类及无公害丸化技术。  相似文献   

19.
余超 《种子世界》2004,(5):32-34
本文对种子包衣的起源和发展,种子包衣、丸化的概念、类型、机理,新疆加工番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丸粒化的作用,丸化包裹内容物及其对新疆加工番茄产生的效益做了详述。如果能将其用于新疆加工番茄,则不仅可以增强药效、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对于新疆农业的发展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20.
郑述东  史志明  曹亮  陈贤 《种子科技》2019,(14):19-19,23
丸粒化是小粒蔬菜种子加工期间使用的一种技术,其以黏合剂的黏合作用为支撑,把生长调节剂、营养元素等黏附在种子表层,促使种子形成规格匀称、统一的球粒状。首先阐述了国际上种子丸粒化的研究情况,其次探析了种子丸粒化的作用机制,最后从多个方面探讨其发展前景,希望对种子丸粒化的推广应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