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苏省响水县麦茬机插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响水地区一年两熟制及自然生态环境特点,通过两年的不同栽培方式的试验,研究了机插水稻的生育特点与超高产的技术途径;实现机插水稻产量700 kg/667 m2以上超高产栽培的品种选择、播期、秧龄、播量、移栽期安排、肥水运筹及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旱稀育壮秧避旱移栽节水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川西北丘陵旱区两熟制杂交稻生产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套以旱稀育长龄壮秧和避旱移栽为核心技术的两熟制杂交水稻农艺节水丰产栽培模式.介绍了这一模式的技术原理、技术优越性及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3.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在两熟制杂交中稻上的改进应用初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陶诗顺  马均 《杂交水稻》2003,18(4):47-48
针对四川盆地水稻生产实际,把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的基本原理同国内水稻栽培新技术密切结合,形成了集免耕、超稀植、集中施肥、秸秆覆盖、湿润灌溉于一体的两熟制杂交水稻强化栽培模式。介绍了这一模式的技术要点,对其高产高效原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经5 年试验与高产攻关,研究出适合鲁东地区的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使鲁东地区小麦花生两熟制小麦收获和花生播种的机械化作业以及小麦秸杆还田得以实施。该技术符合高产、低耗、持续增产现代化农业总目标。  相似文献   

5.
南粳5055机插高产栽培特性及农艺性状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早熟晚粳品种南粳5055机插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南粳5055茎秆粗壮、弹性好,抗倒性强。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高产超高产栽培中LAI和干物质积累量在抽穗期及成熟期较高。干物质积累量在拔节期至抽穗期和抽穗期至成熟期分别比常规栽培模式高。并探索了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相应的超高产栽培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水稻机械化移栽应用中长期存在的晚播晚栽机插稻的特殊应用价值,方法 在苏南设置大田试验,分析了晚播晚栽机插水稻的产量表现及其群体生产特征,并设置密度和穗肥施用处理,解析栽培措施对晚播晚栽机插水稻群体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 机插水稻晚播晚栽产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降低。晚播晚栽机插稻群体高峰苗出现时间相对前移,茎蘖成穗率则明显下降。同化物质积累和运转均受到一定影响,抽穗期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下降,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换率也呈下降趋势。可见,晚播晚栽机插水稻存在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必然劣势。增加栽植密度,单位面积穗数显著增加,干物质积累量上升,产量明显提高。在同一密度条件下,随着穗肥施氮量水平的提高,产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过多穗肥施用不利于晚播晚栽机插稻结实期的物质积累。较高密度配合适宜水平的穗肥施用,可提  相似文献   

7.
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才斌 《花生学报》1998,(4):10-12,30
本文结合近年来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研究与实践,从山东气候条件、作物对光温需求及反应特点、作物营养特性等几方面简述了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产优质的中晚熟粳稻品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机械化插秧等新型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人为推迟水稻播种期,使水稻熟期明显推迟,给下茬小麦的适期播种造成了影响。小麦播种偏迟,难以形成冬前壮苗,常规生产上应用的高产优化调控技术在迟播麦上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本文根据我县近几年来的试验和大面积生产实践,对晚茬小麦的一些主要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为晚茬小麦实现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水稻机械化移栽应用中长期存在的晚播晚栽机插稻的特殊应用价值,【方法】在苏南设置大田试验,分析了晚播晚栽机插水稻的产量表现及其群体生产特征,并设置密度和穗肥施用处理,解析栽培措施对晚播晚栽机插水稻群体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机插水稻晚播晚栽产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降低。晚播晚栽机插稻群体高峰苗出现时间相对前移,茎蘖成穗率则明显下降。同化物质积累和运转均受到一定影响,抽穗期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下降,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换率也呈下降趋势。可见,晚播晚栽机插水稻存在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必然劣势。增加栽植密度,单位面积穗数显著增加,干物质积累量上升,产量明显提高。在同一密度条件下,随着穗肥施氮量水平的提高,产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过多穗肥施用不利于晚播晚栽机插稻结实期的物质积累。较高密度配合适宜水平的穗肥施用,可提高其茎蘖成穗率,并维持结实期叶片活性,保持较高的中后期物质生产能力。【结论】晚播晚栽机插水稻可采用较高移栽密度,促进前期早发提高群体质量,适当减少中后期肥料控制无效分蘖发生,改善结实期生长条件,可获得相对较好的产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滨海稻区水稻产量对栽培方式的响应,以盐丰47、盐粳662为材料,2020、2021连续两年进行了水稻旱直播与机插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旱直播齐穗期比机插秧晚8~10 d;不同栽培方式间水稻产量差异显著,实际产量2020、2021年的两个品种旱直播比当年机插分别低16.29%、16.14%、16.17%、15....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研究滨海稻区排水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水毛渠能降低地下水位10cm以上,增加田间渗漏约2mm/昼夜。有效地改善了耕层土壤环境,促进了水稻生长发育,有利于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12.
软体排结构在河道险工治理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其稳定性计算非常重要。本文对软体排稳定性计算做一 简要介绍,以使其经济合理,并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3.
14.
稻属分类研究综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稻属([sup]Oryza[/sup] L.)是禾本科中重要的植物类群,该属有2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自从林奈于1753年建立生物命名系统以来的近250年中,稻属无论在物种的数量还是分类系统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稻属分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对稻属的分类建议。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再论超级麦育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优质、高产、多抗是我国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为了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应从提高肥水利用效率入手 ,培育超级麦品种 ,来实现少种多收、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超级麦是肥水利用效率高、品质好、高产、抗逆性好的新一类生产品种的总称。培育超级麦品种需要革新现有育种技术 ,改良品种的代谢特性 ,提高对土壤、氮、磷、水分等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了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科技成果创新和促进成果转化的基本做法和效果。一是深化改革,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加强科研工作的基础地位;二是发挥优势,形成特色,不断提高科研产出的质量;三是加强对科技产业的规范管理,提高科技产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意义,分析了福建省热带作物学会近年来开展活动的特点与成效,针对“十一五”期间我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打造三大城市经济群中心任务,如何进一步发挥学会人才荟萃,加强服务工作,提出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9.
稻草还田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稻草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从1998-2005年在桃江进行了稻草还田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不仅能提高稻谷产量,早晚稻平均增产7.4%,而且能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降低化肥施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