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先天性梅毒的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07年3月收治先天性梅毒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梅毒螺旋体乳胶凝集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试验(RPR)均为阳性;皮疹痊愈出院22例,自动出院2例;按时随访21例,复查血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试验,在3、6、12个月内RPR转阴率分别为4.76%、71.14%.90、48%,部分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先天性梅毒若能及时正规治疗,疗效好,预后佳,多数可治愈且生长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胎传梅毒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24例早期胎传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皮肤损害24例,早产儿15例,低体重儿17例,贫血18例,肝脾肿大18例,骨损害2例,鼻炎6例,新生儿肺炎0例。梅毒血清学检查:TPPA阳性24例,RPR阳性24例。选用青霉素治疗,临床症状消失10例,好转12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发生吉海反应1例。结论:典型皮肤损害可作为早期胎传梅毒诊断的主要依据;对不明原因的新生儿贫血应警惕胎传梅毒;治疗中可发生吉海反应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3.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所致的性传播疾病,我国1964年已基本消灭了该病的流行与发生,但近20a来由于种种原因,该病又在我国一些地方死灰复燃。为提供有关部门制定防治计划的参考,本文对珠海市重点人群血清梅毒抗体作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凡1995~1998年来我院进行婚前检查者和1997~1998年皮肤性病就诊者为调查对象。1.2 检查方法 受检者于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立即分离血清及存放4℃冰箱保存,然后成批检查梅毒抗体。采用梅毒抗体检测TRUST法检查。试剂盒由上海荣…  相似文献   

4.
脂肪栓塞综合征(简称脂栓征)是严重创伤骨折早期危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突然且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其诊断困难,病死率高,本院曾收治2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例1:男,67岁,因车祸伤1h入院。入院时神清,R24次/min,P90/min,BP10/6...  相似文献   

5.
小儿骶管麻醉1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儿骶管麻醉(PCA)是国内常用的临床麻醉方法之一。本文就我院130例小儿骶管麻醉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中男94例,女36例,平均年龄(3.56±2.52)岁(1d~12岁),ASAⅠ~Ⅱ级。手术时间20~180min。1.2 手术种类 剖腹探查胃肠道手术48例,疝修补及睾丸下降固定术64例,肛门会阴部手术13例,其它手术5例。1.3 方法 术前禁食4h,禁饮2h。术前30min肌注安定0.2mg/kg,阿托品0.01mg/kg或东莨菪碱0.005mg/k…  相似文献   

6.
以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癫痫误诊1例姚敏卿(广东省顺德市人民医院儿科,顺德528300)癫痫以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发作者临床上极为罕见,易误诊。最近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儿女,11岁,因咽痛与呼吸困难3天入院。近3天来间歇性出现端坐张口呼吸...  相似文献   

7.
早期显性梅毒120例的临床与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梅毒早期显性的临床特点及其疗效。方法:对120例早期显性梅毒患者的临床与治疗作观察。结果:本组120例其中男47例,女73例。一期梅毒45例,二期梅毒71例;属一、二期梅毒共存4例。二期梅毒皮疹以玫瑰疹、丘疹鳞屑性损害和掌跖部斑丘疹为主。用苄星青霉素治疗1a内快速血浆反应性试验阴转率为97.5%。结论:二期梅毒皮疹为多形性,易误诊。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膈疝漏诊与误诊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膈疝临床上较少见,且常合并肺部并发症并被其掩盖,易出现误诊、漏诊,值得注意,我院1995~1997年间共收治先天性膈疝患儿15例,其中误诊、漏诊9例(占60%),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由6个月到1岁)全部行X线检查,其中属后外侧疝12例、食管裂孔疝3例、误诊7例、漏诊2例。7例误诊中误诊为先天性肺囊肿,肺大泡2例;误诊为包裹性脓胸3例;误诊为气胸、支气管肺炎各1例。9例中误行胸腔穿刺治疗3例。9例全部经手术证实并治愈。12 典型病例介…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13岁。诉全身皮肤潮红、脱屑伴瘙痒1月余。患者于病前半个月因发热、黄疸、尿黄4d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住传染科治疗。当时B超示肝脾肿大、腹水。肝功:ALT467U/L,AST4756U/L,ALP3105U/L,TB446μmol/L,DB195μmol/L,IB251μmol/L。血异型淋巴细胞:019。确诊后用地塞米松10mg/日及大剂量青霉素静注。治疗期间先是双上肢、躯干部出现大量斑丘疹及脱屑,后皮疹渐融合成片,最后头面、四肢、躯干弥漫性潮红、肿胀及脱屑,剧痒,高热3…  相似文献   

10.
1994年1月~1996年12月,我院共作新生儿急诊腹部手术31例,现将手术护理措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中,男26例,女5例;年龄4h~30d,平均6d。31例中包括先天性直肠肛门闭锁8例,腹股沟斜疝嵌顿5例,先天性肠闭锁4例...  相似文献   

11.
吴江  林木生 《湛江医学院学报》1994,12(1):64-64,T081
先天性梨状窝瘘误诊2例吴江,林木生,李震,麦铁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先天性梨状窝瘘是颈部鳃源性瘘的一种少见类型,常误诊为颈部感染而反复切开引流。我科遇2例均曾误诊,为引起注意,现作一报道。1临床资料例1:男,6岁,颈前左侧反复出现肿物3年,肿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探讨小儿肾脏疾病血清游离氨基酸的水平,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疾病组31例,其中肾病综合征21例,急性肾炎10例,健康对照组31例。空腹抽静脉血1mL,离心取血清100ul加无水乙醇3000ul,旋涡混合器振荡30秒,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20ul与80ul邻苯二甲醛衍生物试剂反应1min进行测定。本实验使用法国Gison公司高效液色相谱仪,反相C18柱(250×4.6mm国产),检测器荧光激发波长范围305~395nm,发射波长430~470nm,流动相为不同浓度的甲醇/醋酸钠缓冲液梯度洗脱,分离15种氨基酸48min.结果:发现肾脏疾病患儿血清中非必需氨基酸中的谷氨酸、组氨酸、酪氨酸及必需氨基酸中缬氨酸、异亮氨酸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谷氨酸(133.8±85.7)umol/L(疾病组),(182.6±61.8)umol/L(对照组);组氨酸(69.7±24.4)umol/L(疾病组),(91.3±16.8)umol/L(对照组);酪氨酸(68.8±15.1)umol/L(疾病组),(94.2±15.5)umol/L(对照组);缬氨酸(224.1±56.8)umol/L(疾  相似文献   

13.
中期妊娠引产致子宫穿孔临床上少见,文献报道极少,笔者收治2例均为院外使用钳刮术所致,现介绍如下。1 病例例1 24岁,因第一孕停经4个月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多伴腹痛1h于1995年1月1日下午4∶40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2h在院外行羊膜腔穿刺注入利凡诺100mg,27h后开始剧烈疼痛,2h后仍未娩出胎儿给予行钳刮术,患者术中腹痛剧烈,出血多而入我院。体查:T36.4℃,P140/min,R25/min,BP11/8kPa,烦躁,呻吟,面色苍白,心率140/min,律整,肺无异常。腹平软,下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加深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筛查意义的理解.做好甲低患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4623名新生儿进行先天性甲低筛查.新生儿出生后72h采足跟血.用荧光酶免法定量检测血中的促甲状腺素的水平,初筛阳性患儿进而通过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中T3、F4、TSH的水平确诊甲低患儿。结果:24623名新生儿中.确诊甲低10例,发病率为1:2462。24623名新生儿中东莞籍新生儿13038名.确诊甲低患儿只有3例.发病率为1:4346;而筛查外地籍新生儿11585名,确诊甲低患儿7名,发病率为1:1655。10名确诊患儿给以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后.血中TSH水平逐渐降至正常,体格检查及智测与正常新生儿无异,目前还在进一步随访观察中。结论:积极开展新生儿先天性甲低的筛查.可做到尽早诊断及早治疗,防止先天性甲低弱智儿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南方山地红壤区杉木毛竹复层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杉木毛竹复层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表明:杉木密度为870株/hm2的杉木毛竹复层林分涵养水源能力最强,林冠层持水量比杉木纯林多5.02t/hm2,比毛竹纯林多1.44t/hm2;地上部分总持水量18.68t/hm2比杉木纯林、毛竹纯林分别增加6.13t/hm2、0.55t/hm2;土壤贮水量150.26t/hm2,比杉木纯林、毛竹纯林和其它混交林都大;渗透速度的初渗值达29.43mm/min,稳渗值达18.32mm/min,分别是杉木纯林1.9倍、1.8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新生儿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诊治体会及其误诊原因。方法:对30例SSSS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儿3~5d热退,7~10d皮肤渗出止;18例治疗10~14d痊愈无瘢痕出院,9例7~10d好转出院;3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30例中误诊湿疹5例,药疹3例,过敏性皮炎、感染性皮疹各1例。结论:SSSS少见,易误诊,临床上需全面体查,详细询问病史,并注意与药疹特别是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湿疹、脱屑性红皮病、新生儿脓皮病等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梅毒患者是否终止妊娠。方法:对97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根据是否行规范抗梅毒治疗,分为三组:孕早中期治疗组(A组,33例):孕满24周之前治疗;孕晚期治疗组(B组,26例):孕25周开始治疗;未治疗组(C组,38例);比较孕妇的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B组、未治疗组三组早产发生率分别是6.1%、26.9%、21.1%,死胎流产发生率分别是3.0%、19.2%、42.1%,先天梅毒儿发生率分别是39.4%、65.4%、76.3%,围产儿病死率分别是3.0%、19.2%、44.7%,低体重儿发生率分别是6.1%、26.9%、31.6%。A组与C组比较:早产发生无显著差异,其他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只在足月产和围产儿病死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死胎流产及围产儿死亡无显著差异,其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中期有效的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降低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的关键,如能使梅毒在妊娠早期即能得到有效的诊治,可不主张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潜伏梅毒患者及其性伴血清中1111/Th2细胞因子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0例潜伏梅毒患者及其性伴血清中IL-2、Ⅲ-4、IL-10、IL-12、IFN-1水平。结果潜伏梅毒患者IL-2、IFN-y和IL-1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低,而也-4和IL-10.平升高;感染性伴的IL-2和皿IL-12水平较非感染者低,而IL-4和IL-10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潜伏梅毒患者及其感染性伴均可出现IL-12水平降低和Thl/Th2偏移现象。  相似文献   

19.
4例钩吻中毒的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吻中毒病例临床少见,目前由于没有特效的解救药物,故抢救有一定的难度,且成功率不高。我们在近期遇4例,现将抢救体会作一介绍。1 临床资料1.1 病例介绍 本组4例均为32~40岁的男性患者,因误服以钩吻自制的“凉茶”约10min后,出现言语含糊、视物模糊、吞咽困难、咽喉发干及皮肤无汗和窒息感,但当时神志尚清。约20min后被人送至我院急诊科时,4例均已昏迷,其中2名饮用“凉茶”较多(约400mL,浓度约为400g钩吻全草煮水至1500mL)者,症状严重,出现全身痉挛性抽搐、烦躁不安、四肢冰冷以及…  相似文献   

20.
ZY灭菌消毒液是参照国内外消毒剂专利技术,采用正交处方设计由天然中药材制成的新一代喷雾杀菌消毒剂。通过对其杀菌谱、杀菌效果的研究证明:该产品可在1min内完全杀灭淋球菌、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5min内灭活甲肝和乙肝病毒。该产品喷雾30s后物体表面无湿感,药效可维持3d,能有效地应用于皮肤表面、电话机、票证、生活用具、衣服、病房、餐具、公共场所的消毒。直接喷雾表面消毒1~3mL/m2,空间消毒2~5mL/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