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农网建设改造在全国范围逐步完成,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县级供电企业不再是农村安全用电的行政管理者,而转变为直接责任人,并按产权归属与管理权限承担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因此,安全管理成为关系县级农电企业形象和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秦恩德 《农村电工》2006,14(8):14-14
1存在的问题 1.1新的农电安全管理体系尚未健全。电力体制改革后,供电企业因职权所限,无法行使组织、协调职能,造成工作乏力,困难重重。在农电管理的新形势下,县、乡、村、组配合协调齐抓农电安全管理的工作体系尚未健全,安全管理工作不协调,农电安全存在隐患。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逐步完成,“两网”改造后,农电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农村电力设施点多、线长、面广,农电伤亡事故、设备损坏事故时有发生的现状,却使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和风险逐步加大。因此,对于供电企业而言,搞好安全管理是目前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1 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决定了供电企业必须转变观念 农电体制改革前,县供电企业对乡(镇)电管站及其所属电力设施的地位是作为政府的电力行政管理者,行使行业管理,可以发号施令、检查督促、处分、处罚。农电体制改革后,乡(镇)供电所是供电企业的一个分支机构,乡、村高压和主要低压电力设施收归供电企业所有,供电企业成了电力设施的所有者。由于县、乡(镇)供电系统一体化,电力安全规程的执行,农电安  相似文献   

5.
李澍 《农村电工》2006,14(7):16-16
随着新的农电管理体制的逐步建立和运行,使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风险逐步加大,特别是处在供电企业基层的农村供电所,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1在安全管理意识上要创新首先要树立“大农电、大安全”的观念,搞清安全的涵义和特性。安全的涵义有三点:没有危险  相似文献   

6.
岳思辉 《农电管理》2008,(11):32-33
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安全管理范围扩大,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和风险加大,这就使得健全和完善农电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变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电力安全生产既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又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企业的管理体制实现了实质性的转变,农村供电所安全责任随着电力资产的延伸不断增大,对农电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农村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是适应新形势下电  相似文献   

8.
刘文涛 《农电管理》2013,(Z1):103-104
农电安全是县级供电企业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而作为其前沿阵地的农村供电所,其安全管理水平又直接关系着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基础。因此,搞好农村供电所的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安全生产是农电企业的经营基础,是实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根本保证。由于农电起步晚、发展慢、投入少,造成了农电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方式粗放等,对企业在新时期保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因此,农电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新形势下农电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夯实安全基础。  相似文献   

9.
农电体制改革后,县供电企业已不再是农村安全用电的行政管理部门,而转变成了农村安全用电管理的直接责任人,直接参与农村安全供电的全过程,并按产权归属与管理权限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笔者就如何规避农电安全风险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1 转变观念,齐抓共管农电安全的重点目标是防止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和配电变压器等设备损坏事故.“两改一同价”后,产权关系变化,间接管理变成了直接管理,并承担相关的安全法律责任.因此,各级农电管理部门必须迅速转变农电安全工作观念,要像抓主网安全那样抓好农电安全工作.应把农电安全纳入主网安全的重要内容,成为供电企业各单位、各部门的“一把手”工程,努力开创农电安全工作的新局面.各级农电管理部门务必将确保安全供用电与努力降低农村电价放在同等突出的位置.否则,今后因安全事故引起的损失将难以设想.  相似文献   

11.
刘光巧 《农村电工》2006,14(8):12-13
1存在的问题 1.1农电体制改革后,管理的职责、范围、技术要求给安全管理带来压力。一是安全管理职责更重了。农电体制改革后对农电工进行统一收编,管理职责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不仅农电工的人身安全纳入了县供电企业安全管理范围,农村用户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事故,不管责任在谁,供电企业难逃十系,使县供电企业肩上的负担更加沉重。二是安全管理范围更广了。实行“两改一同价”后,供电企业的电费计量点设在每个农户的进户线端,管理范围扩大了数十倍,发生事故的概率也同比增加,导致安全管理难度大。三是技术水平要求更高了。近年来,供电企业普遍应用计算机机新技术,变电、调度、配网逐步实现自动化,电网技术越来越复杂,因而对电力事故的处理从技术措施上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农电安全生产是农电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企业的管理体制实现了实质性的转变,对农电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虽然通过“两改一同价”工作,使得农网的结构、技术装备水平和农电生产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的基层农电安全生产相对比较薄弱,管理粗放、标准不一,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电安全生产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好农电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因此,如何减少和防范农电安全事故的发生,规避农电安全风险,是我们农电工作者值得深思和不可回避的问题.现结合我局农电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4.
<正>实施农电安全强基固本工程,是现阶段解决农村用电安全管理中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的迫切要求,是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安全保证的现实要求。如何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村民积极参与,供电企业技术指导为主体的新型大农电管理模式,需要县、乡政府、农电企业以务实创新的精神,扎实推进建设农电强基固本工程,合力共筑农村安全用电立体防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期望越来越高,对停电事件越来越敏感,政府部门、电力监管机构、媒体对电网安全高度关注。供电企业作为电网安全的责任主体,在安全生产方面承受着比以往更大的责任,需要我们正视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切实抓好农电安全生产管理工作。1农电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1.1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6.
薛菲 《农村电工》2006,14(2):8-8
农电体制改革以来,通过供电所规范化建设,农电工在供电企业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多。但农电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供电企业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由此带来的是农电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因此提高农电工技能素质成为供电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江苏省南通供电公司针对当前农电安全存在的实际问题,着重从提高农电工技能素质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张兰亭 《农村电工》2003,11(3):13-13
“网改”工程的实施为县级供电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随着农网改造和农电体制改革的逐步到位,农电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是“四到户”管理以后,县供电企业一竿子插到底,不论是服务对象;工作量、工作难度都大大增加;二是随着农村电力资产逐步移交给电力企业,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安全风险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三是“四到户”管理的贯彻实施,对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适应上述转变,巩固“两改”成果,就必须彻底解决农电企业管理粗放,市场意识、成本意识、服务意识淡薄,依法管电理念不强等问…  相似文献   

18.
<正>长期以来,农电系统工作点多、面广、线长,加之农电人员素质相对偏低,受一些不良作业习惯的影响,农电安全生产管理和现场作业行为不规范的事件时有发生。如何加强农电安全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县供电企业要建立适应农网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的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全面提升农电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加强安全管理 确保农村电网可靠供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电网改造完成之后,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触角"不得不向前延伸,过去代维代管的10 kV及以下电网,国家无偿划归供电企业,且实行"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的管理模式.新的农村电网,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问题.作为农电管理人员,笔者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就农电安全管理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杜绪海 《农村电工》2006,14(3):11-11
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企业的管理体制实现了实质性的转变,对农电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供电所安全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基础管理薄弱、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不强等.导致农电安全隐患及事故不断发生。如何抓好新形势下供电所安全管理,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点粗浅意见。以期与广大农电同仁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