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山农111是山东农业大学小麦品质育种室最新选育的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2018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180020)。该品种具有高产、抗冻、抗倒、抗病、优质强筋等特性,是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探索总结了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山农111的节本、绿色、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郑品优9号是以半冬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为母本,以春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豫麦34号为父本杂交,F0代种子经60Co-γ 射线(200GY)处理后按系谱选育成的半冬性、矮秆、早熟、高产、优质强筋国审小麦新品种,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麦20200080)。文章重点介绍了郑品优9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核春137是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和新疆润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中强筋、高产春小麦新品种,其亲本组合为plot9787/新春11号。该品种属优质中强筋类型,高产,抗白粉病,抗条锈病、叶锈病,2018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核春137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小麦新品种西农583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3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优质强筋,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干热风,综合抗性突出,成熟黄亮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山农29号是由山东农业大学李斯深教授育种课题组最新选育的中强筋小麦新品种,亲本组合为临麦6号/J1718(泰农18姊妹系)。该品种具有分蘖能力强、多穗型、抗倒、落黄性好、超高产、适应性强等突出特点,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中南部、山西西南部以及山东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2016年分别通过国家审定和山东省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6024和鲁农审2016002号。  相似文献   

6.
天选50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FUNDLEA 900为母本,天94-3为父本选育而成的强筋抗锈高产山旱地冬小麦新品种。2008—2010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小麦区域试验,平均单产6156.75 kg·hm-2,2010—2011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小麦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425.5 kg·hm-2,2012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抗条锈病,优质强筋,适应性强,是条锈菌核心疫源区甘肃陇南山旱地较为理想的优质抗锈高产冬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藁优9618是藁城市农科所以自育高产抗刹麦雨材料8515为母本,以自育强筋专用小麦品种890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采用分步定标品质分析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于2005年9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冬麦区中高水肥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8.
山农25是山东农业大学李斯深教授育种课题组系统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亲本组合为J1697/烟农19.该品种突出特点是抗盐、节水耐旱、高产、优质、抗寒性好、分蘖力强、落黄性好.而且这个品种品质好,容重、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沉淀值等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的标准.该品种已于2014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14040号.该品种由淄博博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9.
<正>靖单13号是曲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的抗穗粒腐病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07年2月12日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0604号)。  相似文献   

10.
济宁16号是山东省济宁市农科院以[烟1934/82(4)046]F1为母本,[聊83-1/2114]F1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8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硫处理在果蔬保鲜与加工中的利与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硫处理在果蔬保鲜与加工领域应用广泛,可用作杀菌剂、贮藏剂、护色剂等,与其它方法相比硫处理有许多优势.首先,不需要冷藏处理即可杀菌或抑菌保鲜,能够较好地保持原料的品质;其次,用量少,价格低廉,使用简便;再次,SO2易挥发,残留量低.因此,硫处理在许多种果蔬保鲜和加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选育和利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高粱、苏丹草强大的杂种优势,选育的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经试验、示范,不仅单株优势明显、单位面积产量高,而且品质也十分优良,用于养鱼和养牛,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随机选取14头秦川牛(其中1.5岁的公、母牛各4头,2.0岁的公、母牛各3头),按性别分为两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的水平,并对每头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胸深、尻宽、腰角宽等体尺指标及体重进行测量并分析,结果表明: 在1.5时公、母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2.0岁时公、母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差异显著(P<0.05);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秦川牛体内的生长激素呈下降趋势而胰岛素则呈增加趋势,且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呈差异不显著的负相关(P>0.05)。通过对体尺指数进行分析得出:较1.5岁而言,2.0岁秦川牛体躯发育程度更大,胸围更宽,尻部增幅明显,骨骼等体躯部分生长速度相对减慢,而肌肉等体量部分增长速度则相对加快,符合肉牛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秦川牛中、晚熟的特点。将实测体重与经济性能划分标准比较,发现秦川牛仍属于役肉兼用型品种,但经过近几年的选育,体重有了很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以一定浓度的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水溶液对小麦进行浸种处理,能明显提高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和胚乳中淀粉酶的活力,并能使苗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幼苗的高度增加。青霉素以40IU/L效果最好,氨苄青霉素则是在800mg/L浓度时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5.
杨梅果实代谢旺盛、含水率高且无外果皮保护,在采收、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易遭受机械损伤及霉菌侵染,进而导致其品质劣变,严重制约杨梅产业的发展.本文概述了产地保鲜技术(保鲜剂、预冷、短波照射以及静电场等)和贮运包装(减震包装、气调包装和蓄冷包装)对杨梅鲜果采后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引起杨梅品质劣变的主要因素,提出"低温环境"+"缓震处理"+"气调技术"三维一体的栅栏保鲜技术将成为杨梅鲜果的保鲜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选用96份黄麻属种质资源,比较了SRAP、ISSR及二者结合的方法在黄麻属起源与演化研究上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1)SRAP方法的多态性条带比率为100%,高于ISSR方法的98.1%,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亦高于ISSR方法。(2)SRAP方法构建的进化树可大致将各类型种质资源区别开来,可较明确、清晰地展现黄麻属的起源与演化趋势。但无法区分开个别种质; ISSR方法构建的进化树将很多圆果黄麻品种聚在一起,无法区别开来,且分枝长度短,无法确定进化时间;(3)SRAP与ISSR结合构建的进化树将不同类型的黄麻种质资源有序排列,可清晰地明确其进化趋势及演化关系。比较而言,SRAP与ISSR分子标记结合的方法优于SRAP方法,而SRAP方法又优于ISSR方法,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优先考虑采用SRAP与ISSR分子标记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沙棘果实、沙棘叶的采收和加工状况进行了归纳,系统分析了沙棘饮料、沙棘酒、沙棘油和沙棘叶提取物等产品特点,概括了上述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和重要参数,建议对沙棘果采用冷冻贮藏或者部分玻璃化状态贮藏,深度开发高档沙棘冰酒和胶囊化、微胶囊化沙棘油产品。  相似文献   

18.
以Y05-222A和Y06-136R杂交得到的135株F2群体为研究材料,测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脯氨酸(Pro)、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等6个生理指标,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对F2群体进行偏度及峰度分析。结果显示,以上6个生理指标在F2群体中P>0.05,分布频率符合正态分布,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显示,这些指标与抗盐碱系数均呈极显著相关(正相关或负相关),且相关系数与总间接通径系数方向一致。POD活性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5003,可见POD直接影响抗盐碱性;CAT活性和Pro含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1317和-0.0384,间接影响抗盐碱性;SOD活性、MDA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直接或间接影响抗盐碱性。POD、SOD、Pro、CAT、可溶性蛋白和MDA各生理指标的抗盐碱作用表现为POD>CAT>Pro>可溶性蛋白>MDA>SOD。叶片数、株高、茎粗和盘径与抗盐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性表现为叶片数>盘径>株高>茎粗。以上结果可为研究油用向日葵抗盐碱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Some novel concepts of chemomics/molomic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hydrocarbomics, alcophenomics, carboxomics, pepitomics, metabonomics, etc. like genomics, protomics and glycomics in bioomics. Some examples are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chemomics and/or molomics methodology and technology based chemoinformatics and bioinformatics and their wide applications in Chemistry and Biology.  相似文献   

20.
蚯蚓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蚯蚓是一种大型的土壤动物,在土壤碳氮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植被生产力、有机质的矿化分解、生物利用等方面总结了蚯蚓在土壤碳循环和氮循环中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内在机理,蚯蚓通过对土壤的取食、钻孔,以及自身代谢产生的粪便和分泌物提高了植被生产力、增加了土壤碳库存量和土壤—大气碳通量、增加了生物固氮作用、加速了凋落物的碎屑和分解、加速了土壤氮素的矿化和反硝化作用的进行、减少了土壤氮的淋失,提出了蚯蚓在稻田生态系统的应用前景,为培肥土壤和土壤的可持续性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