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为了三叶木通产业更好的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系统综述了我国三叶木通产业发展现状,概括了三叶木通的特性与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我国三叶木通产业化发展不足的措施和途径,为三叶木通三产融合以及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三叶木通和白木通品种鉴别提供依据,通过比较三叶木通和白木通ITS2和psbA-trnH序列差异,寻求鉴别二者的可靠方法。结果表明:37份三叶木通样品和47份白木通样品ITS2序列区全长均为221bp,3个碱基位点存在差异,其中在第100位碱基处,白木通全部为A,三叶木通有A和G,其中G的序列数达13.51%;三叶木通和白木通psbA-trnH序列区长度在479~482bp,10个碱基位点存在差异,其中在第378位碱基处,三叶木通全部为G,白木通有G和A,其中A的序列数达27.66%。2种方法组合可鉴别三叶木通和白木通。  相似文献   

3.
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SSR)扩增技术和r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技术,对浙江省7个地区34个三叶木通和五叶木通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五叶木通的聚类与海拔呈显著相关,而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相关性不大。对三叶木通进行ISSR分析,筛选出15对引物可获得265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比例是98.49%。聚类分析表明,同一地区的三叶木通各自聚为一类,说明三叶木通在不同地域间遗传差异显著。三叶木通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503 3,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689 0,表明三叶木通的遗传多样性较高。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拔、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这3种生态因子与三叶木通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不显著。综上,rDNA ITS序列分析和ISSR分子标记分别适用于五叶木通和三叶木通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本研究表明,海拔与五叶木通的遗传多样性显著相关,三叶木通遗传多样性与海拔、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相关性不明显,但不同地域间三叶木通种群的遗传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
三叶木通作为一种良好的绿化植物和经济植物,具有很好的利用和开发价值。探讨了宝鸡市引种三叶木通的可行性,为三叶木通在宝鸡市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民族药三叶木通的花瓣为材料,对其紫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叶木通花瓣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60%乙醇水溶液(V/V)、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1h.三叶木通花瓣色素溶液在酸性环境中呈现鲜艳的橙红色,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中变为褐绿色.亚硫酸钠及高锰酸钾对三叶木通花瓣色素具有减色作用,苯甲酸钠对三叶木通花瓣色素具有增色作用,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增色作用加强;Vc对三叶木通花瓣色素具有一定的减色作用;柠檬酸及EDTA对三叶木通花瓣色素无明显影响.三叶木通花瓣色素在自然光照下稳定,金属离子Ca2+、Mn2+、Zn2+、K+、Na+、Fe2+、Mg+、Co2+、Al3+、Pb2+等对三叶木通花瓣色素及其稳定性没有影响,Fe3+、Cu2+、Sn2+影响色素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为三叶木通的相关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三叶木通研究现状、进展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共检索到相关论文323篇,自1988年以来,三叶木通相关研究文献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总发文量和年发文量都比较低;三叶木通的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陕西、湖南、贵州、四川、江西等三叶木通的主要分布区域;研究主要集中于药用成分及其药效方面,对三叶木通的高效栽培技术、新品种选育、贮藏加工和病虫害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7.
三叶木通营养成分与深加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叶木通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绿色水果,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且药用价值丰富。本文对三叶木通果实的营养价值、贮藏和加工特性等进行了综述,并进行了研究展望,以期为三叶木通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三叶木通果皮果胶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叶木通果皮果胶的抑菌和杀菌性能。[方法]从三叶木通果皮中提取出果胶,采用圆纸片扩散法对提取的果胶进行抑菌和杀菌性能研究。[结果]三叶木通果皮果胶的红外光谱图显示1700cm^-1处存在酯化的羰基,且在1700cm^-1处的吸收峰强度较强,表明提取的三叶木通果皮果胶为高酯果胶。所得果胶的红外光谱图与Gnanasambanadam的果胶谱图主要特征峰基本相同。从三叶木通果皮中得到的果胶制品和标准枯皮果胶,在大肠杆菌DH5α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板上均没有检测出抑菌效果,或作用效果不明显,难以在平板上检测出。[结论]三叶木通果皮果胶没有抑菌及杀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天水地区不同产地野生三叶木通果皮,以70%乙醇作为溶剂,料液比为1:25,在80℃水浴中回流1h提取三叶木通果皮中的总黄酮,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发现不同产地三叶木通果皮中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0.
从三叶木通果皮中提取黄酮可提高三叶木通的经济效益.在从三叶木通果皮中提取出黄酮类化合物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三叶木通果皮黄酮的最佳纯化条件,结果表明:AB-8大孔吸附树脂对三叶木通果皮黄酮具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其静态饱和吸附量为34.8 mg/g;当黄酮的浓度控制在0.8~ 1.5 mg/mL时,其动态吸附容量为21.2 mg/g;50%乙醇为黄酮的最佳洗脱剂,在流速为0.5~1.0 mL/min条件下,洗脱率高达85.9%,提取的总黄酮的质量分数为42.6%.  相似文献   

11.
影响三叶木通扦插成活的栽培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扦插苗的成活率为评价指标,对三叶木通的扦插繁殖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育苗试验,对影响三叶木通扦插成活的栽培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条时间、扦插季节、插条直径大小、树龄、激素调控等栽培因素对三叶木通扦插成活率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三叶木通药用价值、果实化学成分、果实贮藏保鲜、果实深加工等方面对三叶木通国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消费者对天然、绿色、无污染、具有保健功能的水果重视和喜爱程度的日益增强,三叶木通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被广泛开发利用。本文从三叶木通药用价值、化学成分和深加工等3个方面对三叶木通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其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三叶木通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综述了三叶木通的植物学特性、地理分布、药理学特性、食用价值、育种和组织培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展望了三叶木通的应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由于各种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目前,野生三叶木通资源越来越少,急需人工栽培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性开发三叶木通迫在眉睫。宜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2014年开始对八月炸进行了保护性开发研究,采用野生枝条进行大田扦插试验取得成功繁育三叶木通种苗十万余株,并于2015年春季进行大面积栽培试种。  相似文献   

16.
以人工栽培的三叶木通(Akebiatrifoliata)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对影响其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三叶木通生长的第1位因素;光照是影响三叶木通生长的第2位因素,充足的光照能使其果实性状变优,而适度的郁蔽则使茎藤生长加速;降水量对三叶木通生长的影响仅次于光照,多光少雨果实性状变优,多雨少光茎梢生长加速.  相似文献   

17.
为了考察三叶木通叶片保存时间与基因组DNA提取质量的关系,以低温保存1个月和6个月的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Koidz〕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获得的DNA质量。结果表明:低温保存1个月三叶木通叶片中提取的DNA质量较高,检测条带清晰,可用于后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结论:三叶木通叶片保存时间过长,其核酸结构易发生改变而降解,从而影响DNA的提取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三叶木通果实生长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3):436-436,493
采用logistic方程研究了三叶木通果实的鲜重、干重和体积、纵径增长过程 ,得出了果实生长的规律 ,为三叶木通果实高产优质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影响三叶木通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工栽培的三叶木通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对影响其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三叶木通生长的第1位因素;光照是影响三叶木通生长的第2位因素,充足的光照能使其果实性状变优,而适度的郁蔽则使茎藤生长加速;降水量对三叶木通生长的影响仅次于不照,多光少雨果实性状经,多雨少光茎梢生长加速。  相似文献   

20.
三叶木通具有十分广泛的药用、食用以及观赏价值。本论文对其植株繁殖及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促进三叶木通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