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桂荣 《蔬菜》2000,(9):19-20
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大面积推广,本区蔬菜保护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现象逐年加重,年限在3年以上的保护地作物已不同程度地出现盐害,严重地制约了蔬菜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近几年来笔者对盐城市保护地面积较大的盐都县便仓镇、建湖县上冈镇等地的保护地次生盐渍化形成的原因、症状和克服途径进行了大量的试验调查,现总结如下。 一、蔬菜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形成原因 1.过量施肥增加了土壤盐分含量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菜农为了追求高产,追肥量往往是露地蔬菜栽培的几倍,远远超过蔬菜的需要量,使大量剩余肥料及其副成分在土壤中…  相似文献   

2.
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是设施栽培中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盐渍土壤对于作物生长来说是一种逆境土壤,这些逆境土壤分布的面积广,改良难度大,已成为限制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现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了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机理及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对作物造成的危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沿海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苏北沿海各地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蔬菜面积特别是保护地面积发展迅速,不少大棚内土壤产生次生盐渍化,严重影响了蔬菜的生产。现将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分析如下。1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 苏北沿海土壤由江淮、黄淮冲积──海相沉积物母质发育形成,经人为开垦利用,逐步发育成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盐渍化土壤,由于海势东移,长期自然淋洗,人为耕作活动等的影响,土体逐步脱盐,地下水逐渐淡化,士壤全盐从 0.6%降到 0.1%以下,地下水矿化度2~10 g/L。土壤疏松,通气性好,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蔬菜生产提供了得天…  相似文献   

4.
孙兴祥 《蔬菜》2000,(11):18-19
近年来,苏北沿海各地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保护地蔬菜面积发展十分迅速,但由于大棚生产的特殊环境条件,造成不少大棚内土壤产生次生盐渍化,严重影响蔬菜的生产和品质效益的提高。现就发生原因及防治办法分析如下: 一、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 苏北沿海土壤由江淮、黄淮冲积──海相沉积物母质发育形成,经人为开垦利用,逐步发育成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盐渍化土壤,由于海势东移,长期自然淋洗,加上人为耕作活动,使土体逐步脱盐,地下水逐渐淡化,土壤全盐从0.6%降到0.1%以下,地下水矿化度2~10g/L。土壤疏松,通气性…  相似文献   

5.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我国保护地栽培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应用Arc/info软件对冀东山麓平原保护地土壤含盐量化验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分析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时空变异特征;论述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成因,证明土壤环境封闭、大量盲目施肥、不合理灌溉是导致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指出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溉和换客土等措施,实施保护地水肥资源综合管理,调节土壤生态环境是防止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保护地土壤营养障碍与治理途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明霞 《蔬菜》1999,(10):4-5
保护地内的土壤,长期处于玻璃或塑料膜覆盖之下,没有雨水的淋溶作用,肥料流失少,加之施肥量往往过高,作物吸收利用不完全而残留,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次生盐渍化、酸化和营养过剩问题,日逐年加重,造成了大幅度减产甚至被迫将温室废弃,损失很大。为改良保护地土壤条件,最大限度地延长温室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流对保护地内土壤营茶障碍的研究和治理十分必要。一、土壤次生盐渍化(一)发生原因据资料介绍,保护地的地下水位较高,常年在50~100cm上下,属土壤盐渍化临界深度,本来就易发生次生盐渍化。而保…  相似文献   

7.
程琪 《西北园艺》2004,(2):51-52
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后表现为土壤结构破坏、土壤板结,拉秧以后,在干燥的土壤表面可以看到较坚硬的盐化层,通气和透水能力降低。蔬菜缓苗慢,根系发黄,不发新根,叶小并萎缩,叶缘翻卷黄化似镶金边状,植株白天表现萎蔫,早晚恢复正常,重枯萎死亡,造成绝产。蔬菜保护地土壤盐渍化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8.
蔬菜保护地土壤养分变化趋势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对黑龙江省四个中心城市蔬菜保护地土壤养分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保护地年限的增加,各市保护地土壤养分含量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新保护地在剖面层次上土壤养分变化比老保护地显,老保护地则趋于平缓,说明土壤养分状况朝着适于蔬菜生长发育方向发展。但是,过量施用无机肥料,致使一些保护地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过高,部分土壤含盐量高达0.567%,出现盐渍化现象。土壤酸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
盐碱土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土壤类型,地球上约有2.7亿hm2,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5%,是重要的土地资源。而且,全球的盐渍土每年以100~150万hm2的速度增长。我国是世界上盐碱土占有率较大的地区,近年来,随着温室、大棚蔬菜生产的发展,设施内土壤次生盐渍化程度不断加重[1]。盐渍土的改良  相似文献   

10.
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原因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形成的原因并介绍了次生盐渍化对蔬菜作物的危害,提出了克服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市郊蔬菜大棚土壤盐分状况及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哈尔滨地区,塑料大棚栽培历史悠久。但是,近年来大棚蔬菜生产出现了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病害加重等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吴志行等人认为,保护地栽培中发生连作障碍及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普遍问题;侯云霞、李先珍等人对上海及京郊蔬菜保护地土壤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12.
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其克服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令强  耿广东  王倩  张素勤 《蔬菜》2004,(12):22-23
设施蔬菜栽培是一种人工建造并且能人为控制其生态条件的一种栽培方式,近20年来,设施种植发展迅速。但随之设施内的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学特性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土壤盐分表积现象明显,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就显得比较突出。土壤的次生盐渍化除抑制作物的生长发育外,还会造成其产量及品质的下降。可以说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当前设施蔬菜种植中发生土壤障碍的一个主要因子。一、设施蔬菜土壤次生盐渍化产生的原因设施蔬菜栽培由于是建立在人为控制环境的基础之上,人工干预性很强,一方面是高投入高产出,另一方面栽培系统却又是封闭或半封闭…  相似文献   

13.
塑料大棚辣椒连作障碍防治七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大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保护地设施之一,但由于多年利用,尤其是规模生产蔬菜品类及栽培模式单一,不能有效合理轮作,常导致塑料大棚生产中连作障碍突出。主要表现为土壤耕层越来越浅,土壤次生盐渍化及病虫害严重,尤其土传病害发生率高、防治难,影响设施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笔者结合江苏淮安清浦区保护地辣椒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防治塑料大棚辣椒连作障碍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4.
蔬菜园艺场设施土壤属高度熟化的耕作土壤,处于无烈日暴晒、风吹雨淋的半封闭状态,养分的含量及其积累有其自身特点。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蔬菜、瓜果保护地栽培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耕作方式对土壤许多属性的影响甚至超过了自然因素的影响。土壤属性差异是各项农业技术因地制宜应用的基本依据,因此,2004年我们对浦东新区进行了全区耕地养分调查,2007年对20家蔬菜园艺场的土壤养分和次生盐渍化作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5.
外源维生素对盐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限制植物生长最重要的因素是环境胁迫,其中以盐渍化和干旱影响最为严重。由于设施覆盖使内部土壤得不到雨水淋洗,加之设施内复种指数高,施肥、灌溉及耕作频率大,盐分极易聚集造成设施内土壤不同程度的次生盐渍化囝。目前土壤次生盐渍化已成为国内外设施蔬菜栽培中普遍存在的难题,严重影响栽培设施的利用效率及蔬菜设施栽培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南京地区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现状及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中因多年连作、偏施化肥、肥水管理不当等导致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加剧、土壤有益微生物活性降低、理化性状不协调等问题,对南京郊区10个设施蔬菜园区进行了调查及采土检测,分析了设施蔬菜栽培土壤连作障碍现状及原因,探讨了减轻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由于蔬菜保护地土壤连续利用时间长,施肥量往往比露地大,而又较少受降雨淋洗的影响,导致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连作障害、盐渍化和酸化等问题,且逐年加重,严重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所以,了解土壤的变化障害,及时进行土壤改良治理是目前保护地栽培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遍布各地,成为制约设施蔬菜持续增收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也是沿海地区设施栽培最大的环境问题。近年来,为减轻次生盐渍化的影响,我们对次生盐渍化采用植物修复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9.
<正>上海市民对绿叶蔬菜的需求量较大,目前上海地区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已超过6666.7hm2,是蔬菜生产的重要保证。但连年耕作以及不科学施肥导致土壤生产障碍问题日趋严重,土壤生产效率低、设施菜地连片死苗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土壤中病虫害不断繁殖和传播严重破坏了蔬菜正常的生产环境,导致蔬菜种植难度越来越大。目前,保护地内土壤盐渍化和根肿病是蔬菜生产的主要障碍,我们希望通过夏季高温土壤消毒处理技术,达到改良土壤、杀灭  相似文献   

20.
保护地栽培中土壤盐渍化回避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凤鸣  刘永香 《北方园艺》1996,(2):W003-W005
保护地栽培中土壤盐渍化回避法郭凤鸣,刘永香,赵福顺译(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所·长春)保护地栽培中,一般反复进行集约化的多肥栽培,所以土壤盐类聚积,PH值下降,多受所谓的化学胁迫。这其中PH值的下降,通过施用炭酸钙等石灰材料可以得到缓解,至于盐积化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