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柑橘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恒 《浙江柑橘》2000,17(4):14-15
自20世纪中叶以来,我国柑橘病虫害的防治过分依赖于化学农药。滥用化学农药已经造成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一是害虫的再猖獗。二是害虫和病菌的抗药性。三是农药残留严重。四是防治次数和费用增加。要克服这些问题,实现柑橘病虫害的持续控制,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策略。特别要注重果园生态的改善,充分发挥天敌等自然控制作用;根据病虫预报和防治指标的要求必须用药时,选择对病虫效果好,对天敌安全,对人畜低毒,在农产品中残留少的选择性农药,避免滥用化学农药。当前比较适用而有效的综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果园生态 在对柑…  相似文献   

2.
有机蔬菜栽培的病虫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蔬菜栽培是有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蔬菜生产,除环境条件要好,空气、水和土壤不得污染,不得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及化学除草剂外,还必须完全使用无污染的有机肥料,并采取自然方法防治病虫害,而且转基因品种也被排除在外。现在简要地介绍一下有机蔬菜栽培中几种病虫害防治方法。1 农业措施的综合防治法1.1 选育抗病、抗虫品种,适时适地栽培。不同蔬菜种类和品种的抗性不同,病虫为害程度也不同。菊科的叶菜类蔬菜比十字花科叶菜类蔬菜的病、虫要少,如叶用莴苣比大白菜病、虫少;又如番茄茎、叶上有茸毛,并有特殊气味,虫害就少。从…  相似文献   

3.
<正>黄瓜是城乡人民喜爱的蔬菜,其种植面积占大棚蔬菜的35%—40%。由于大棚内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难以满足黄瓜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黄瓜长势比较差,抗病性及病虫为害后自然补偿能力低,其危害造成产量损失达25%以上。为防治病虫害,菜农仍采用大量的化学农药防治,结果在消灭病虫的同时,又使黄瓜农药残留严重超标,使消费者对食用大棚黄瓜产生恐怖心理,并造成环境污染和生产成本提高。因此,积极推广大棚黄瓜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对改变目前黄瓜病虫防治技术现状确保大棚黄瓜优质高产,实现绿色食品黄瓜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保护地黄瓜主要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根据保护地黄瓜主要病虫发生为害特点,应采用综合防治的策略,以优良品种、节水栽培为基础,结合控温调湿生态管理、嫁接防病和使用粉尘防病虫技术,最大限度控制病虫,减少农药使用次数与用量,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具体措施如下。1...  相似文献   

5.
<正>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是指在蔬菜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综合使用了农业栽培、生物、化学和生态等防治方法。现将其关键技术要点归纳如下:1选用抗(耐)病虫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汤铎  薛鹤林 《蔬菜》1999,(7):19-19
蔬菜病虫害农业防治,通常是指综合运用各种农业生产措施,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病虫繁衍扩展的生态环境,从而减轻或控制其危害的综合防治措施。采用农业防治可以避免或减少采用化学防治而造成的污染。因此,在蔬菜病虫防治实践中,应把农业防治措施作为首选措施、基础措施来应用。一般常用的农业防治措施有下列几项:一、选用抗病抗虫品种目前在多种蔬菜作物中都有较好的抗病品种,这些品种在种植中表现既抗病又优质高产,在生产上应大面积推广应用。如通明市过去马铃薯病毒病、晚疫病等病害均有较大面积发生,但自1985年以…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目前江苏省徐州市日光温室蔬菜病虫害种类多、为害重的现状,分析了由于连作障碍、病原菌抗药性和致病性变异、缺乏优良抗病虫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落后等形成原因,提出了无害化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设施蔬菜面积迅速扩大,种植的蔬菜品种日益增多,复种指数大大提高,在带来效益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蔬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为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致使蔬菜病虫害的种类增多,为害加重;加之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越来越强,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番茄是连云港地区主要的蔬菜品种,因其生长期长,栽培方式复杂,导致病虫发生种类多,为害较大,用药频繁时,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影响食品安全。因此,做好保护地番茄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是保证其高产、高效的一个关键措施,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生物防治,并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以达到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环境和保证食品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陈树林 《辣椒杂志》2015,13(1):41-42
<正>温室蔬菜病虫害种类多,发生规律复杂,传播蔓延快,为害严重。温室蔬菜生产人为改变了生态环境,其温暖高湿的条件提高了病虫害的越冬基数,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种类和为害程度,也为病虫害发生、发展、流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频繁使用杀虫和杀菌剂使害虫和病菌的抗药性增加,增大了防治难度。随着目前吐鲁番地区温室蔬菜种植面积日益拓展及广泛应用,蔬菜病虫为害亦日益严重。因而提高科学防治意识,体现生态防治  相似文献   

11.
<正>蔬菜病虫无害化治理,必须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培育和选用抗、耐病虫优良品种,通过培育壮苗,合理运用各种调节生长技术,充分发挥蔬菜生产基地生态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增强蔬菜对病虫的抵抗能力。通过栽培管理、改善和优化蔬菜生产基地生态系统,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虫发生发育的环境条件。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要  相似文献   

12.
无公害茶叶生产病虫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强化实施农业综合防治1.1选择优良无性系抗病虫品种利用品种的抗病虫性是各种作物病虫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不同茶树品种,其抗病虫性能有明显差异,因此在茶树种植时就必须对品种和当地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有全面细致的了解,选择适宜当地的优良无性系抗病虫品种,一经种植,多年受益。生产中可充分发挥茶树品种的自然优势,抑制病虫为害,从而减少化学防治。1.2冬季防治病虫害抓住冬季茶树进入非采摘阶  相似文献   

13.
丁柱  张健 《西南园艺》2000,28(3):8-8,10
温室蔬菜生产由于特殊生态环境,其病虫害发生种类多、为害重、影响大。为此,于1997年开展了温室蔬菜病虫发生规律的系统调查,并进行了大量试验示范,初步总结出温室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把好以下5关。1高温闷棚关温室建成后,选择晴天盖上棚膜,密闭闷棚7~10天,使室内温度提高到60℃以上,杀死土表及墙体上病菌孢子及虫卵,以减轻蔬菜生长期病虫为害。如在高温闷棚时,按每立方米温室空间,用硫磺粉2.4g、锯末4.5g、敌敌畏烟剂1g均匀混合,暗火点燃,密闭熏烟,效果更好,但熏后需注意放风2~3天,再整地定植。…  相似文献   

14.
蔬菜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五)日光温室黄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黄瓜病虫发生、为害及防治现状 黄瓜是城乡人民喜食的蔬菜,其种植面积约占日光温室蔬菜面积的50%。由于日光温室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及长年种植蔬菜作物,为病虫提供了稳定的栖息场所及充足的食料条件。加之,反季节栽培环境条件难以满足黄瓜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黄瓜长势比较差,抗病性及病虫为害后自然补偿能力低,其为害造成产量损失达25%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蔬菜产量质量,开展了塑料大棚蔬菜常发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总结形成了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轮作倒茬,使用防虫网、粘虫板,药剂防治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减轻病虫发生危害,促进蔬菜绿色高品质发展。  相似文献   

16.
蔬菜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四)保护地番茄主要病虫综合治理郑建秋师迎春(北京市植保站100029)1病虫基本情况据调查,保护地番茄病害近30种,虫害约15种,常年发生病虫20余种。主要病虫有灰霉病、病毒病、晚疫病、叶霉病、桃蚜、白粉虱等,阶段性为害或部分地...  相似文献   

17.
承德市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承德市蔬菜病虫害发生为害程度和药剂防治现状,提出以高效、低毒、低残留和环境友好的新型杀菌剂和杀虫剂的配套用药技术。主要以番茄、黄瓜病虫害防治为例,介绍用药模式,推广蔬菜病虫防治的良好农业操作规范,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实现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目前江苏省徐州市日光温室蔬莱病虫害种类多、为害重的现状,分析了由于连作障碍、病原茸抗药性和致病性变异、缺乏优良抗病虫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落后等形成原因,提出了无害化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黄瓜是易感病作物,生长过程中经常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染。加之反季节生产的温室大棚为病虫害提供了越冬和繁殖的场所,使大量病菌虫卵得以周年循环,病虫为害越来越严重,成为温室黄瓜生产的主要障碍。目前菜农防治黄瓜病虫害,主要依靠化学农药。据调查,保护地一茬黄瓜平均喷药防治10~12次,最多竟达20次。常用农药达23种,占菜田用药总量的82.1%,占菜田常用药量的61.7%。其中不宜使用的农药竟达8种,在各种蔬菜中占首位。这样用药造成了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和化学……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承德市蔬菜病虫害发生为害程度和药剂防治现状,结合承德市蔬菜研究所番茄和黄瓜棚的试验结果,提出以高效、低毒、低残留和环保新型杀菌剂和杀虫剂,控制日光温室番茄、黄瓜病虫危害,提高产量、改善商品性、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